军事理论第一章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第二版)答案

军事理论(第二版)答案

第一章中国国防中国国防(一)1根据国防的涵义,()不属于国防的作用或目的。

A、防备和抵抗侵略B、制止颠覆C、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为公民正常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不属于国防的类型。

A、扩张型B、自卫性C、独立型D、联盟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不属于国防的基本特征。

A、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B、军事实力的抗衡C、战争潜力的转化D、质量建设的方向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的国防政策。

A、以和为贵B、变法图强C、改革军制D、奖赏军功,百家论兵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不是西汉时期的国防政策。

A、汉匈和亲,文武并用B、固边以防,出击匈奴C、南征百越,设立郡县D、屯田耕守,赏功罚过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防状况。

A、尚武修兵,北朝强盛B、国防废弛,南朝衰败C、西晋罢兵,东晋偏安D、器械为宝,和战攻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学习军事理论的目的在于培养中国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扩张型国防代表国家是中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国防活动涵盖了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中国国防(二)1()不是唐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

A、万国归附,居安思危B、改良兵器,发明火药C、穷兵黩武,北伐突厥D、水路畅通,驿站遍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不是元朝的国防形势。

A、以兵立国,横扫欧亚B、兼收并蓄,兵器无敌C、以战养战,征伐不已D、积贫积弱,执意求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不是开元盛世的标准。

A、周边无强国B、周边无弱国C、周边无敌国D、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是宋朝时期的国防形势。

A、闭关锁国B、强干弱枝C、火箭、火枪首开先河D、积贫积弱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隋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是:集中军权,拓宽兵源;修成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课第一章中国国防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第一章 中国国防
近代国防史(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 100多年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国力日趋衰落,国防每况 愈下,在外国列强弱肉强食的政策下,中华民族屡遭外敌的 侵略、欺辱,先后有近20个国家的侵略者践踏过我国的国土, 抢掠过我国的财物,屠杀过我们的同胞,有170多万平方千米 的领土被割占。国不成其为国,国防无从防起;家不成其为 家,国破家亡,凄惨哀鸣。
第一章 中国国防
目前世界公认的中立型国家:
奥地利 芬兰 爱尔兰 列支敦士登 瑞士 瑞典 梵蒂冈 新加坡等
瑞士风光和武装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中立国的义务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中立国不得对交战国提供与进行战争有关的直接或 间接援助; 第二,中立国必须防止交战国为进行战争而利用其领土, 这类义务称防止义务; 第三,中立国在本国国民做出对某一交战国进行有利的行 为而遭受损害时,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默许(受损害的内容 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哪一种,中立国均不能行使外交保 护权。
第一章 中国国防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 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 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 一。
一旦国家遭到外来侵略和颠覆,安全受到威胁,国防就必须 履行自己的职能,抵御和挫败外来的侵略和颠覆,确保国家的 和平、稳定状态;当国内敌对分子勾结外国敌对势力进行武装 暴乱,危及国家安全时,国防力量就要采取措施,平息暴乱, 保卫国家安全。
第一章 中国国防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指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 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是构 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之一。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关系, 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和行使的对象。 国家的领土被侵占,主权必然要遭到侵犯。国防捍卫国家 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第一章绪论【战争】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问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军事】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军事理论】关于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产生于军事实践,又指导军事实践,并受军事实践检验。

【军事思想】①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

②研究军事思想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创造性(5)时代性军事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植根于军事实践二、随着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三、受阶级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制约四、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第二章中外古、近代军事理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将领要求:智信仁勇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外国近代: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权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孙子兵法思想精华:(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方法(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战争论的思想精华:(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三)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攻(四)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五)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第三章现代外国军事理论美国战略理论:(一)杜鲁门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三)肯&约灵活反应战略(四)尼&福&卡现实威慑战略(五)里根新灵活反应战略(六)布什地区防务战略(七)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八)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九)小布什两个有效俄罗斯战略理论:斯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郝火箭核战略;勃全球进攻;戈合理够用;叶&普现实遏制日本战略理论:(一)缔结巩固军事同盟(二)以周边国家为现实或潜在的作战对象,实施全方位防御(三)从“被动防御”向“积极主动”转变(四)战略原则由“联合防卫”转向“联手”(五)当前日本战略理论的发展印度战略理论:地区威慑第四章马恩列斯军事理论马恩军事理论的创立及标志:《反杜林论》暴力论战争根源:私有制根本动因:经济利益的尖锐冲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的概念:国家防务二、国防的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是为完成国防任务,实现国防目的的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四、中国国防发展史①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

城池建设始于商代。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

五、主要启示(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是依法治军、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国防法规体系在纵向关系上,我国国防法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事业走向法治化,表明我们的人民防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力1、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检举、制止危害国防建设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2、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中国现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委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二)①国防领导和管理机构,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的执行和保障系统。

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能是:人民武装动员,国家经济动员,国家人民防空,国家交通战备。

二、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反对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5)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国防建设政策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实现国防现代化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三、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到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军事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军事理论第一章答案

军事理论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1.举例说明“落后必然挨打”的历史教训。

答: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

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近代中国一直在两种力量的左右下蹒跚前行,第一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惯性作用,第二是西方列强带来的工业化文明的威逼兼示范作用。

自1840年以来,外敌不断入侵,国势日益衰微,列强割我土地、掠我资源、刮我财产、鱼肉我人民至中国土地上独“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其亡国灭种之恨,城下之盟之奇耻大辱,均使我国民刻骨铭心。

“落后就要挨打”成了近代中国人心目中鲜血凝成的真理,也是历代仁人志士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我国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说明。

答:(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1)、陆军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

它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军种,具有较强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

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防,保卫祖国领土安全,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海军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

现代海军通常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组成。

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

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

(3)、空军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

空军的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大一军事理论题库

大一军事理论题库

大一军事理论题库大一军事理论题库阅读人数:0人页数:53页价值:1下载券夏季微凉sunny第一章中国国防单选题1.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现代国防的()答案:B A主要任务B根本职能C根本大计D根本目的2.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现代国防的()答案:C A根本职能B根本大计C主要任务D基本要素3.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答案:DA国家领导人B事业单位C军队D国家4.在国防类型中()国防是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

答案:BA扩张型B自卫型C联盟型D中立型5.()年联合国专门通过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

答案:DA1984年B1994年C1964年D1974年6.()主权始终是一个国家国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答案:CA维护国家的统一B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C捍卫国家的主权D维护国家的安全7.在国防的手段中,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手段是()答案:AA军事手段B政治手段C经济手段1/53页D外交手段8.在国防的经济手段中,()经济手段的目的是给敌人造成经济恐慌,动摇其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使敌方经济陷于崩溃,以便战而胜之。

答案:CA国防经济活动B经济动员C经济战D经济制裁9.现代国防的目标体系按范围可分为自卫、区域和全球目标,其中()目标主要是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DA全国目标B区域目标C全球目标D自卫目标10.中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中()国防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

答案:AA城池B长城C京杭运河D海防建设11.为了防止倭寇的袭扰,从()时间开始,在沿海重要地段陆续修建海防工程体系。

答案:CA宋朝B清朝C明朝D春秋战国12.清王朝签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丧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答案:B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3.国防活动基本原则,是由《国防法》确认和体现的,反映了国防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海洋国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关于划分、开发和使 用海洋的一部国际公约,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 大会制定的,1994年11月16日生效。我国于 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我国海洋包括: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 经济区,即从领海基线算起,向外延伸200海里 都属于我国的海洋。其中,在内水、领海享有国 土(领土主权)权利。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 方公里。
• 巴基斯坦:反制印美的坚强盟友 当前,中巴已经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和维护中巴传统关系,
于1957年在宪法中就制定了“破坏中巴友谊罪”条款,并 沿用至今。
巴基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节点,是中国
西部的战略屏障。 巴基斯坦是中国应对美国中亚军事存在的战略缓冲和 反制印度的重要力量。
八、国防教育 (一)国防教育的概念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 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维护世界 和平,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 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教育活动。
• 必要性: 强烈的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思想根基, 是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的精神支撑。一个国 家的国防教育以及民众国防意识的水平,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其国防力量和应对战争能力的水平。 从特定意义上讲,国防教育就是战争思想准备教 育。深入扎实地搞好国防教育,切实激发和培养 广大军民的爱国卫国热情,既是应付突发战争的 战略措施,又是对抗威胁、遏制战争、保卫和平 的威慑手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忽视的基本 教育。
第二节 中国周边的地缘环境 和安全环境 一、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疆 域范围辽阔。南起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 沙南侧,北达漠河东北侧黑龙江主航道中 心;西起新疆维吾尔旗自治区乌恰县以西 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抚远县以东乌 苏里江与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举例说明“落后必然挨打”的历史教训。

答:英军以较少的兵力、较小的代价战胜了中国。

究其原因,除了在客观上敌人兵器占有优势,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能集中大部兵力转沿海城市,占领经济命脉之地,战斗中常以正面攻击与侧翼包抄相结合之外,在主观上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近代中国一直在两种力量的左右下蹒跚前行,第一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惯性作用,第二是西方列强带来的工业化文明的威逼兼示范作用。

自1 840年以来,外敌不断入侵,国势日益衰微,列强割我土地、掠我资源、刮我财产、鱼肉我人民至中国土地上独“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其亡国灭种之恨,城下之盟之奇耻大辱,均使我国民刻骨铭心。

“落后就要挨打”成了近代中国人心目中鲜血凝成的真理,也是历代仁人志士致力于发展现代化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2.我国武装力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分别说明。

答:(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

(1)、陆军陆军,是陆地上作战的军种。

它担负在陆地歼灭敌人的任务,既能独立作战,又能与海军、空军联合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陆军,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军种,具有较强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力。

在抵御外敌入侵,巩固国防,保卫祖国领土安全,抢险救灾,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海军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

现代海军通常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及专业兵组成。

主要装备作战舰艇、辅助舰船和飞机,配备有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火炮、水中武器、战斗车辆等。

具有在水面、水下、空中及对岸上实施攻防作战的能力;有的还具有实施战略袭击的能力。

(3)、空军空军,是主要进行空中作战的军种。

空军的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军、海军作战,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空军具有快速反应、高速机动、远程作战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作战,又能独立遂行战役、战略任务。

空军是现代立体作战的重要力量,能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国防和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4)、第二炮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简称二炮),是以地战略导弹为主要装备、担负核反击战略作战任务的军种。

地地战略导弹包括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和洲际导弹(射程为8000千米以上)。

2、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

预备役部队,是国家平时以预备役军人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迅速转为现役部队的武装组织。

通常分为军种和兵种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是加强军队后备力量建设,解决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

预备役部队,在现代国防和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预备役部队的数量将逐渐增多,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进,军事训练进一步加强,与现役部队的差距逐步缩小,动员速度将越来越快。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中担负国内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装组织。

它隶属于国家公安系统,受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

其基本任务是:平时警卫党政机关和部分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及大型集会的安全;对监狱、劳改管教场所,实施武装警戒和武装看押;配合公安机关依法逮捕、追捕及押解罪犯;守卫电台、电视台和国家经济、国防工业、国防科研等要害部门,以及民用机场、重要桥梁、隧道等目标;进行边防守卫和火灾消防等。

战时,协同人民解放军保卫边防和海防,抗击敌方的入侵;参加城市防卫和保卫重要目标的战斗,组织对空防护;组织重要民用机场、车站、桥梁和隧道的防护;守卫重要的电台、工厂、仓库和科研设施等目标,掩护工业设施和人口疏散;打击敌特和不法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作战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在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成立。

武警部队,在北京设有领导机关武警总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武警总队,地区(地级市、州、盟)设支队,县(旗、县级市)设中队或大队、站、所。

有的总队还编有直属支队,按支队、大队、中队、排、班的序列编制。

武装警察部队装备轻便、精良,有自己的服装式样、识别标志和军衔等级,其内务制度、纪律要求、队列基础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则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条令、条例和规定。

(三)、中国民兵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

通常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常备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有的则同预备役相结合,既是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又是预备役的一种组织形式。

平时其成员各事其业,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维持社会治安;战时就地配合军队作战或开展游击战,担负各项战争勤务,必要时随军远征或征调入伍补充常备军。

中国民兵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产物,是一支新型的人民群众武装组织,是人民军队的得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兵被确立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军事制度。

1984年5月3 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一步确立了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

我国的民兵分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基本训练的公民,编入基干民兵;其余18~35岁未编入基干民兵的男性公民编入普通民兵;女性公民根据需要参加基干民兵。

民兵工作的任务是:①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配备和管理民兵武器装备,储备战时所需的后备兵员。

②发动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民兵担负战备勤务,维护社会治安。

③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3.应届大学毕业生入伍通常有哪几种形式?答:总共3种1、普通义务兵,如果你是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退回你大学学费,享受大学生参军优惠政策,不是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按照社会人员入伍2、特招士官,这个是志愿兵(又称合同兵),拿的是工资(不是义务兵的津贴),士官不是官,还是兵,大学生特招士官按照学历授予军衔,基本上是技术类的士官。

这个只接收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成人类的还没划入接收范围3、特招军官,这个基本上是国家211工程高校的学生有机会参加,这个只接收国家统招的学生应届毕业的,成人类的还没划入接收范围,本科直接授予中尉军官(副连长职位),基本上是文职干部(非指挥)4.为什么说加强国防建设必须注重国防精神的培育?答:国防精神是公民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观念、意志、精神状态及心理活动的综合。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个国家的灵魂。

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增强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而国防意识中最基本的是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所需要的各种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推翻三座大山、抗击外来侵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爱军习武精神、民族团结精神、自强自立精神、抗洪精神等等。

用这些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使之转化为每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5.国防的定义是什么?答: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6.国防类型分为哪几种?简述我国国防的类型和特征。

答:大致有四种类型:扩张型。

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奉行霸权主义,侵略、颠覆和渗透他国。

自卫型。

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支持,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

我国的国防属于自卫型,坚持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扩张,也不容别国侵犯我国一寸土地。

联盟型。

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又分为扩张和自卫型,还可分为一元和多元联盟,前者有一个大国做盟主。

中立型。

中小发达国家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子民的防御体系。

7.国防精神分为哪几种?答:国防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如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自觉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奋斗拼搏等。

二是尚武精神,包括居安思危,保持高度的战争警惕性;整军经武,秣马厉兵;尊重军人,关心和支持军队建设等。

三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如不怕艰难困苦,敢于赴汤蹈火,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等。

四是国际主义精神,包括热爱和平,追求平等,主持正义,反对霸权等。

8.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答:(1)、第一阶段:从1949年底到1953年,国家处在外御帝国主义侵略,内治战争创伤和恢复经济时期。

抗美援朝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0月25日至于1951年6月10日,中朝人民军队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五次战役。

经顽强奋战,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了三八线,迫使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御并接受停战谈判。

第二阶段:从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中朝人民军队以阵地战为主。

这一阶段,边打边谈,打谈配合,接连粉碎了美军的夏季攻势和细菌战。

并于1953年5月到7月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取得了胜利,于同年7月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胜利结束。

建国以后,我军干部的培养由原来主要靠战争实践锻炼,逐步改为主要通过院校培训。

军事院校是培养干部的主要途径。

建国初期,党中央就十分重视军队院校建设,抽调了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将领去办校,先后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后勤学院、高级步兵学校、军事工程学院等。

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三年,全国相继建立了各级各类院校一百零七所,到五十年代末,全军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院校体系,为部队培养了各级各类干部,为国防科技事业输送了技术骨干。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一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

中国空军一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严峻考验。

从一九五O年十二月参战,到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创造了击落敌机三百三十架,击伤敌机九十五架的出色战绩。

(2)、第二阶段:从1953年底到1965年,国防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重要时期。

1955年精简整编时,人民解放军在陆海空三军的结构上,又新增加了两个军种,防空军和公安军,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五大军种的编制体制。

经实践后,又于1957年改为陆海空三大军种。

同时,陆军发展为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兵七大兵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