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写法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中学拉丁语课程设计

中学拉丁语课程设计

中学拉丁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拉丁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词类、变位、句式结构等;2. 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拉丁语词汇,并能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阅读和翻译;3. 帮助学生了解古罗马文化背景,理解拉丁语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拉丁语原文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拉丁语词汇和语法进行翻译的技巧;3. 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古罗马文化的兴趣,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3.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本课程针对的是中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对古罗马文化充满好奇。

课程性质为语言文化类课程,旨在通过拉丁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拉丁语基础知识:包括字母表、发音规则、词类、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等;教学大纲:分配2课时进行字母表和发音规则的学习,4课时进行词类、名词变格和动词变位的讲解与练习。

教材章节:参照教材第1-3章内容。

2. 拉丁语语法要点:重点讲解拉丁语的句式结构、时态、语态等;教学大纲:分配6课时进行语法要点的讲解与实例分析,4课时进行语法练习。

教材章节:参照教材第4-6章内容。

3. 拉丁语词汇:学习一定数量的拉丁语常用词汇,涉及生活、自然、文化等主题;教学大纲:分配4课时进行词汇学习,2课时进行词汇应用练习。

教材章节:参照教材第7章内容。

4. 阅读与翻译:选取适合中学生难度的拉丁语原文进行阅读和翻译练习;教学大纲:分配6课时进行阅读与翻译训练,包括2课时的小组讨论与分享。

字体设计拉丁字母教案

字体设计拉丁字母教案

字体设计拉丁字母教案教案标题:字体设计拉丁字母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学习拉丁字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3. 掌握字体设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4.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展示不同字体设计的例子和图片。

- 准备黑板、白板或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 准备练习纸和绘图工具。

2. 学生准备:- 携带绘图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细线笔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不同字体设计的例子和图片,引起学生对字体设计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探究:3. 介绍拉丁字母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字母的基本形状和线条结构。

4. 解释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字母的比例、对称性、连续性等。

5. 分析不同字体设计的特点和风格,如衬线字体、无衬线字体、手写字体等。

实践:6. 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的字体,可以选择一个字母或一组字母进行设计。

7. 引导学生考虑字母的整体形状、线条的流畅性和比例的协调性。

8.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字体风格和表现方式,如粗细不同的线条、装饰性的附加元素等。

分享和反思:9.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字体,并与同学分享设计思路和创作灵感。

10.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反思,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在其他设计作品中应用自己设计的字体,如海报、名片等。

12. 探索其他语言的字体设计,如中文、阿拉伯字母等,了解不同语言对字体设计的要求和特点。

总结:13. 总结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创造力和审美观的培养。

14.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不同字体设计的应用。

评估:15. 通过学生的字体设计作品和分享表现评估他们对字体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 可以邀请专业字体设计师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字体设计的认识和技能。

- 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不同字体设计在广告、品牌标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他们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拉丁文学习

拉丁文学习

拉丁文的发音及发音规则第一课语音、拉丁文字母发音和名称表名称发曰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国际音标汉语拼音Aa (a:) a (a:) a Bb (be)bai (b) b Cc (tse)cai (k) (ts)K.c Dd (de)dai (d) d Ee (e)ai (e)ai Ff (df)aif (f) fGg (ge)gai (g)g Hh (ha:)hn (h)hli (i)(i)Jj (jcte)yaota (j)y Kk (ka:)ka (k)kLI (el)ail (l)l Mm (em)aim (m)m Nn (en)ain (n)m Oo (P)ou (o)ouPp (pe)pai (p)q Qq (ku)ku (k)k Rr (er)sir (r)r舌振动Ss (es)ais (s)s Tt (te)tai (t)t Uu (u)u (u)u Vv (ve)vai (v)v Xx (iks)ika (ks)ks Yy (ipsilog)ipsilo ng (i)Zz (zete)zaita (z)z、拼音练习1 .一辅音一元音a e i o u元音辅音\b ba be bi bo buc ca ce ci co cud da de di do duf fa fe fi fo fug ga ge gi go guh ha he hi ho huj ja je ji jo ju k ka ke ki ko ku l la le li lo lu m ma me mi mo mu n na ne ni no nu P pa pe Pi po pu q qua que qui quo quu r ra re ri ro ru s sa se si so su t ta te ti to tu v va ve vi vo vu x xa xe xi xo xu z za ze zi zo zu四、读音练习bene 好late 宽fere 几乎,差不多raro 稀少vero 真实ripa 河边,岸vidi 我见过rosa 玫瑰natura 自然mi nime 最小nisi 除非sero 晚、迟lami na 叶片ala 翼,翼辨vena 细脉laxe 疏散male 坏quasi 好似,如同rete 网mane 早晨nota 注解ego 我aqua 水diu 长久seta 刚毛mare 海lobi 裂片sine 无ibi 在那里五、一元音一辅音ab ac ad af ag al am an ap ar as at eb ec ed ef eg el em en ep er es et ib ic id if ig il im in ip ir is it ob oc od of og ol om on op or os ot ub uc ud uf ug ul um un up ur us ut六、两个辅音一个元音的拼音bla ble bli blo blubra bre bri bro brucla cle cli clo clucra cre cri cro crudra dre dri dro drutra tre tri tro trufla fle fli flo flufra fre fri fro frugla gle gli glo glugra gre gri fro grupla ple pli plo plupra pre pri pro pru七、读音练习a,ab 从,离开,被,和……不冋ante / . 、八在……前planta 植物ad 我,近,为,infra 在……下arbor 乔木,树e,ex 在内,里面herba 草木et 和extus 在外,外面frutex 灌木in 在,在……inter 在……间sylva 森林bis 二次prope 靠近valva 果辨ter 三次supra 在……上bulbus 鳞茎vel 或versus 向着pilus 毛sub 在……下valde 很gluma 颗ut 为,如同ultra 超过semen 种子jam 已经minus 少stamen 雄蕊plus 多semper 常常apex 顶端,先端post 在……后satis 够,颇basis 基部per 通过primum 开始,首先margo 边缘non 不demum 然后,最后radix 根mox 不久super 在……上flos 花vix 仅,不过magis 更calyx 花萼est 是drupa 管,筒sunt 是ramus 枝nervus 脉differt 区别stylus 花柱forma 形状different 区别folium 叶dens 齿deest 缺,无visus 被看见pars 部分adest 存在stigma 柱头glans 槲果第二课C,ti 和q 的发音和拼音、C的发音和拼音1.在a,u,o 前,在词尾和铺音前读2.在e,i,y 前读汉语拼音的3.拼音ca ce ci co cuac ec ic oc uccla cle cli clo clucra cre cri cro cru、q 的发音和拼音q 常与u 联用读(kw )并且在这两个字母组合之后永远跟着一个元音,构成一个音节。

字体设计课程——三(拉丁,POP)

字体设计课程——三(拉丁,POP)
3计白守黑 我们在绘写时往往只 注意到字体的黑色部 分是否美观,而忽略 了 黑色周围的空白形状 是否完美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4均匀安定 善于利用错觉是达到文字均匀安定的重要规律之一。 a.大小的调整。在视觉上方形的字母看起来最大,下来是圆 形,三角形最小。设计时,要把圆形,三角形字母的上端向 外扩展出去一点.
四、拉丁字母创意设计常用方法
5.图文结合 图文结合就是把文字和图形结合起来,使得文字的含义形象化,增强 视觉的感染力和字义的可辨性
5.图文结合
5.图文结合
四、拉丁字母创意设计常用方法
6.装饰字体 就是指艺装饰的手法增强文字的感染力。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巴洛克时期 的装饰字母。
二、拉丁字母创意设计常用方法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4均匀安定 善于利用错觉是达到文字均匀安定的重要规律之一。 b.粗细的调整。横竖线条在同样粗细的时候,视觉上横线会看起来 粗一些。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b.粗细的调整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4均匀安定 善于利用错觉是达到文字均匀安定的重要规律之一。 c.重心的调整。视觉中心应该比绝对中心要高一些。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2掌握比例和外形 拉丁字母在外型上比汉字更为简练,接近简单几何形态,可以简单概 括为方,圆,三角三种形状。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2掌握比例和外形 拉丁字母的比列不尽相同, 例如字母“I”的比例是8:1, 而字母M,A,S的比例却是4:4; 4:3; 4:2.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1掌握结构 在设计字体时,为了保证整体风格的统一以及比例恰当,我们往往通过 辅助线来确定其结构的规范。
三、拉丁字基本字体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 拉丁文(第三周)

第二章第二节 拉丁文(第三周)
到公元前800年,拉丁民族借用希腊文字加以改造成为 拉丁文字。
一、拉丁文字的萌芽时期
拉丁文字起源于图画,它的祖先是复杂的埃及象形字。大约6000年 前在古埃及的西奈半岛产生了每个单词有一个图画的象形文字。
二、拉丁文字的形成时期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更趋向于一种特殊的图像符号,与文字还有着明 显的差异性,直到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的诞生才逐渐看到了拉丁文 字的雏形。
巴洛克字体(过渡字体)卡斯龙 Willianm Caslon
该字字型端庄,粗 细线条对比强烈, 明朗舒畅,是文艺 复兴之后古典主义 之前的过渡字体, 它不像加拉蒙的古 老,也不像波多尼 的刻板,它适合排 印任何文体的书籍, 所以也是今天最常 用的字体。
欧洲设计界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不知道该用何种字体,就用卡斯龙。”
公元8世纪产生了卡洛琳王朝时期的——卡罗琳体,完善统一。
公元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最为完美,最为典型的古罗马体(加拉孟体)
公元18世纪产业革命下产生的严谨、理智型的现代罗马体——意大 利人波多尼设计并命名的波多尼体。
公元19世纪在欧洲商业繁荣带动下产生的醒目、明快的埃及体。
无字脚饰线的汉斯尼特设计的瑞士体。
垂直的竖笔画成为斜势,正O 字成为椭圆, “斜体” 成为文艺 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典型的字体。
18世纪法国和意大利设计师遵 循几何学法则用绘图仪器绘出与 古罗马体迥然有别的另类罗马体, 被称为“现代罗马体”。
拉 丁 字 体 的 分 类
(二)字体分类及常用字体举例
一、衬线字体 圆衬线
方衬线
二、无衬线字体
2、横细竖粗 所有横线都是细线,除了M的左边、N的左 右两边、U的右边以外的竖线都是粗线。 细线与粗线的比例大约是1:6。

拉丁文写法知识分享

拉丁文写法知识分享

拉丁文写法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林奈(Carl von Linne,通常用其笔名Linnaeus)250年前提出来的。

他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1735年出版。

这个体系称作林奈双名命名体系(Linnaean 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其中生命,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名字(拉丁双名)来命名。

第一个名代表“属”(genus)名,第二个名代表“种加”(specific epithet)词。

由属名(generic name)和种加词组合起来构成了物种名(species name)。

科、属、种是最常用到的分类单位。

采用拉丁化名字和拼写的习惯一个是源于中世纪的学者,另一个是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多数植物学出版物仍然使用拉丁语。

“种”以上的分类单位是“属”,再往上是“科”,依次各个分类阶元构成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由高到低,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表示如下:--------------------------------------------------------------------------------植物界vegnum vegetable(拉丁名),vegetable kingdom(英文名)门divisio, phylum纲classis, class目ordo, order科familia, family属genus, genus种species, species--------------------------------------------------------------------------------在其中还可以插入亚门、亚纲、亚目、族(tribus, tribe)、亚族、亚属、组(sectio, section)、亚组、系(series, series)、亚种、变种(varietas, variety)、变型(forma, form)等更细的分类阶元。

拉丁语基础

拉丁语基础

发音 (音 标)
[n] [ :] [p] [k] [r] [s] [t]
第一节 语 音
字母 (大写) (小写)
名称 (音 标)
U
u
[u]
V
v
[ve]
Ww
[dupleksve]
X
x
[iks]
Y
y
[ipsil :η]
Z 标)
[u] [v] [w] [ks] [i:] [z]
二、拉丁文字母书写法 拉丁文字母有印刷体和书写体两种,每种又分大小 写,书写体又分斜体或圆体,国际上开处方多采用圆 体,但目前斜体行书日益广泛,其具有笔画简单清晰, 差错较少的优点,书写规则同英语字母。 三、字母的分类 拉丁文的字母按其发音时的气流是否受到舌、唇、 齿等各发音器官的阻碍,分为元音和辅音字母两类。 (一)元音 元音字母是拼音的基本要素,元音字母又分为单元 音字母和双元音字母。 单元音:a e i o u y 双元音:ae oe au eu
Gentamycinum 庆大霉素。 2. 在元音a,o,u,au或辅音之前发音为[g]。 例如:Digoxinum 地高辛;
Globulinum 球蛋白。 四、sc在e,i,y,ae,oe,eu之前,构成辅音组, 发音为[ʃ]。 例如:Misce 混合; Hyoscyamus 莨菪 除上述情况外,sc读作[sk]。 例如:Fuscus 棕色的; Praescriptio 处方;
H
h
[hα:]
I
I
[i:]
J
j
[j tα:]
K
k
[kα:]
L
l
[el]
M
m
[em]
发音 (音 标)
[g] [dз] [h] [i:] [j] [k] [l] [m]

拉丁文课件

拉丁文课件

1 拼读并熟记下列剂型词汇.
Aqua Decoctum 水剂 煎剂 Ampulla Capsula 安瓿 胶囊剂
Emplastrum
Enema Gargarisma Injectio
硬膏
Emulsio
Extractum
乳剂
浸膏剂 滴剂 合剂
灌肠剂
含嗽剂 Guttae 注射剂 Mixtura
Oleum
A.P.C. Co.复方阿司匹林 每日两次 每日四次 皮下注射
每日一次 b. i. d. 每日三次 q.i.d. 给予同量 i.h.(h)
注射液,注射剂 i.m. 肌肉注射 静注 毫克 卡那霉素 Syr. 糖浆 ml. f. 毫升 制成
p.o.
q.n. s.o.s SMZ
口服
每夜 需要时 磺胺甲基异恶唑
红霉素
Ny—sta—ti—num 制霉菌素 Mi—sce—re 混合
Chlorpromazinum 盐酸盐 Chlor—pro—ma—zi—num 氯丙嗪
1按规则划分下列单词的音节并熟记这些单词 Aluminium 铝 Aminophyllinum Ammonium 铵 Atropinum 氨茶碱 阿托品
Pilula
Solutio
油剂
丸剂
Pasta
Pulvis
糊剂
散剂 片剂 软膏 栓剂
溶液 Tabella 酊剂 Unguentum 糖浆
Tinctura Syrupus
Suppositorium
音节
音节是词的拼音单位,音节的核心是元音,它可以单独构成一个音节,也可以和一个辅音 或几个辅音构成一个音节,没有元音就不能构成音节,因此,在单词中有几个元音(双元音 字母作一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辅音不能单独成为一个音节。 1、音节的分类 2、划分音节的规则 一归后,两分开,超二,后一余前排, 双辅双元作为单,辅音连缀不能拆. (1)元 辅元 Digoxinum Di—go—xi--num Ana A—na 地高辛 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文写法现行用拉丁文为生物命名的体系是由林奈(Carl von Linne,通常用其笔名Linnaeus)250年前提出来的。

他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1735年出版。

这个体系称作林奈双名命名体系(Linnaean binomial system of nomenclature),其中生命,如植物,采用两个拉丁化的名字(拉丁双名)来命名。

第一个名代表“属”(genus)名,第二个名代表“种加”(specific epithet)词。

由属名(generic name)和种加词组合起来构成了物种名(species name)。

科、属、种是最常用到的分类单位。

采用拉丁化名字和拼写的习惯一个是源于中世纪的学者,另一个是因为直到19世纪中叶多数植物学出版物仍然使用拉丁语。

“种”以上的分类单位是“属”,再往上是“科”,依次各个分类阶元构成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由高到低,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表示如下:--------------------------------------------------------------------------------植物界vegnum vegetable(拉丁名),vegetable kingdom(英文名)门divisio, phylum纲classis, class目ordo, order科familia, family属genus, genus种species, species--------------------------------------------------------------------------------在其中还可以插入亚门、亚纲、亚目、族(tribus, tribe)、亚族、亚属、组(sectio, section)、亚组、系(series, series)、亚种、变种(varietas, variety)、变型(forma, form)等更细的分类阶元。

“亚”字一般通过“sub-”表示,如亚种(subspecies)、亚纲(subclassis)。

在双名制中,通常所说的北美红枫(red maple)用拉丁双名法叫,就是Acer rubrum。

红枫是槭树(枫树,maple)的一种,因此属于“槭树属”( "maple" genus,也称枫属),拉丁名叫Acer。

种加词为rubrum(红色),拉丁词义为红色。

于是种名为Acer rubrum。

类似地,糖枫(sugar maple)的双名(或者学名,scientific name)为Acer saccharum。

saccharum在拉丁语中指蔗糖的糖(the sugar of cane sugar)。

春天这种树的树液是甜的。

枫糖浆(Maple syrup,也叫槭糖浆)就是从这种Acer saccharum的树液中提炼出来的。

具体说是用锅煮熬。

我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参观过制作枫糖的作坊,也喝过一小瓶枫糖浆,味道不错,纯天然品。

通常我们错误地称种名为 rubrum或saccharum,事实上,种名是双命,如Acer rubrum或者Acer saccharum。

有些人觉得林奈的双名法太复杂,而且容易混淆。

但是,如Michael Dirr(1990, p. 22)指出的,在这种体制被纳之前,植物物种的命名使用了多个或者大量拉丁描述用语。

那是一种多名制。

通常的石竹(carnation),现在的学名为Dianthus caryphyllus,那时由9个拉丁描述词。

这好比在说,“在化学101课堂上坐在鲍伯前面长着金棕色头发的高个苗条女孩”(tall slender girl with auburn hair who sits in front of Bob in Chem 101)。

不管怎么说,在林奈为生物命名带来秩序之前,事情是一团糟。

不过,你可能说,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所谓的植物俗名(common names)。

于是我们都同意,可以用Red Maple (红枫)来称呼red maple(红枫),用Sugar Maple(糖枫)来称呼sugar maple(糖枫),这将是一种英文双名制。

这是一种可能性。

但是,俗名(common names)通常只对局部地区的人来说才是共同的(common)。

红枫也通常被叫作Scarlet和Swamp Maple。

一种树Nyssa sylvatica,在美国东部至少有4种俗名。

在英格兰,白睡莲(white waterlily)有15个俗名,如果你算上德国、法国和荷兰的叫法,它有超过240个俗名。

有时,一个俗名在不同地区,用来指称完全不同的植物。

在佐治亚,一种Sida属的植物叫ironweed,而在中西部ironweed却指称一种Vernonia属的植物,这两种植物处于完全不同的植物科(plant families),分别属于Malvaceae科和Compositae 科。

俗名通常不提供属或种间关系的信息,它们彼此独立。

有些植物,特别是一些稀有品种,并没有俗名。

由于我们频繁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交流,采用一种万能的语言,用一种单一的一致认同的名字来为一种生物命名,有极大的便利之自。

因此,林奈的双名制取得了成功。

一种植物,比如糖枫(Sugar Maple),有时可以写作 Acer saccharum Marsh.。

跟随在植物名后面的缩写名(即Marsh.),是命名者(authority)或者作者(author)的名字,指第一个科学地命名那种植物的人,在这个例子中指Humphrey Marshall。

白栎树(white oak)称Quercus alba L.,其中字母L.通常用来指命名者是林奈(Linnaeus)。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要小写。

于是可有如下名称:Acer saccharum Marsh. 或者 Acer saccharum Marsh.在多数苗圃和园林文献中,命名者的名字通常不与拉丁双名同时出现,于是糖枫的名字通常写作:Acer saccharum 或者 Acer saccharum尽管推荐所有的种加词应当小写,但也有些可以例外,在下述情况下种加词的首字母可以大写:1)种加词源于一个人的人名;2)源于以前的一种属名;3)源于一个俗名。

于是,人们可以看到大卫枫(David's Maple)可以写作Acer Davidii,因为种加词指Armand David。

有时杂交不同种的植物,如两种不同种的枫树(Acer )有可能获得子孙后代。

通常在此杂交植物的学名前用一个交叉号“×”。

商业草莓是杂交的,是两种Fragaria属物种Fragaria chiloensis和Fragaria virginiana偶然杂交的产物。

商业草莓的学名是:Fragaria × ananassa其中乘号“×”表示它是一个杂交种。

实际上一种杂交种名应当写作Fragaria ×ananassa(在×符号之后不留空间),不过,符号×通常被错误地理解成一个字母X,并引起种加词的误读,如xananassa。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杂交种的双名将用下述方式表示:属(Genus)×种加词(specific epithet)拼写种加词通常是一个形容词,用来修饰一个物种的独特的、但并非必然唯一的特征,如Acer saccharum,其中saccharum指这种树的甜树液。

如果它是一个形容词,种加词的“性”通常要与属名的“性”保持一致。

因此,如果属名具有“阳性”词尾-us,那么种加词可能拼作albus,但是如果属名是“阴性”的,拼写将为alba。

Quercus的词尾虽然是-us,但它是“阴性”的,因此对于植物拉丁语,东方白栎树(Eastern white oak)的学名为Qurecus alba。

原因在于,习惯上把所有树都视为“阴性”的,这是古典拉丁语的通常约定。

种加词也可以是一个名词,本身带有“性”。

当种加词按照人名命名的时,此人名字以一个元音字母或者-er结尾时,要加上-i,例如,如果命名者为Robert Fortune时,它就变成了fortunei。

如果人名以辅音字母结尾,要加上字母-ii,如达尔文(Darwin)就变成了darwinii。

如果命名者为一女性,词尾为-iae或-ae。

种加词源于地理名时,通常以-ensis,-nus, -inus, -ianus, 或-icus结尾,如canadensis。

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种加词的词尾。

发音在《植物学拉丁语》(Botanical Latin)一书中,William Stearn指出:“植物学拉丁语本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但植物的学名经常出现在说话当中。

如果它们听起来不难听,所有关心它们的人都能够听懂,那么它们如何发音其实并不太重要。

通常可按照古典拉丁语的发音规则,获得它们的发音方法。

不过,有好多个体系,因为人们通常把拉丁词与他们自己的语言中的词语类比进行发音。

”(第53页)欲得到更多信息,可参阅他的书。

一些术语属(Genus):可以弱定义为由一个或者多个物种构成的多少有些密切联系的并且可确定的生物(植物)群体。

在同一“科”(family)中,一些物种可能比其他属中的物种之间有更多共同的特征。

花和果的相似性是用得最多的用来进行比较的特征。

一个属可以只包含一个物种,如Ginkgo(银杏属),或者包含上百个物种,如Rosa(蔷薇属)。

种(Species):物种很难定义,它是比一个绝对的实体要广的概念。

有时定义为基本上一样的单个生物体(植物)的群体。

理论上,一个物种应当与其他相近的物种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别。

这对于他人可以采用的实际中的分类是必要的。

在一个给定的物种中,所有的个体并非完全相同。

设想一个种群中,任何特征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可能以不同的程度表现出来,以钟形曲线分布。

人类被视为一个单一的物种Homo sapiens,但我们确实知道,形态上并非完全相同。

带着这样的观念,走进森林,检查一下单一物种的植物个体。

物种(Species)缩写为sp.(单数)或者spp.(复数)。

变种(Variety,拉丁词为varietas, 缩写为var.):在植物学的意义上,变种是一个物种植物的一个种群,可以展求明显的特征上的差别,并且这些差别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即可遗传。

变种,缩写为var.,是物种之下的分类单位。

变种的名字用小写的斜体(或下划线)的方式书写,并且前面要加上缩写var.。

例如,通常的野生皂荚(honeylocust)有刺,但是也发现了无刺的皂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