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三十一)

合集下载

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重点内容1.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2.药典的概念和特点3.处方的概念和类型次重点内容1.中国药典附录中与制剂有关的内容2.剂型的重要性及分类考点摘要一、剂型、制剂和药剂学的概念【掌】1.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2.药物制剂:是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的具体品种,简称制剂,是药剂学所研究的对象。

3.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基础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与临床药学。

工业药剂学与医院药学(临床药学、调剂学)药剂学任务:1. 研究药剂理论与生物制剂;2. 研究新(剂型、辅料、设备、技术)。

药剂学的发展:1.传统制剂:膏、丹、丸、散;2. 近代制剂:普通制剂(第一代)3. 现代制剂:缓释制剂(第二代)控释制剂(第三代)靶向制剂(第四代)二、剂型与制剂的关系与区别:(给药途径与剂型的关系)1.多数药物由黏膜吸收(皮肤、注射给药除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给药途径与药物性质决定剂型;3.同一药物可制成多种剂型;4.同一种剂型包括许多种制剂;三、药物剂型的重要性【熟】(其实质可影响安全、有效)①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如硫酸镁口服泻下,注射镇静。

②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如注射与口服、缓释、控释。

③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缓释与控释。

④产生靶向作用:如脂质体对肝脏及脾脏的靶向性。

⑤可影响疗效:不同的剂型生物利用度不同。

四、药物剂型的分类【熟】(一)按给药途径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1)注射给药剂型:如各种粉针剂、水针剂。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

(3)皮肤给药剂型:如硼酸洗剂。

(4)粘膜给药剂型:如红霉素眼药膏。

(5)腔道给药剂型:如用于直肠、阴道、尿道的各种栓剂。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溶液型2.胶体溶液型3.乳剂型 4.混悬型5.气体分散型6.微粒分散型7.固体分散型(三)按形态分类:液体剂型,气体剂型,固体剂型和半固体剂型。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3)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3)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3章 散剂和颗粒剂3.1 粉体学3.1.1粉体学的概念 【熟】研究粉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体最基本的性质是粒子的大小、粒度分布与形状, 粉体的比表面积、密度、孔隙率、流动性、润湿性等。

3.1.2研究粉体学的意义3.1.3粉体的性质1.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1)粒子大小(粒度) 是粉体最基本的性质,它对粉体的溶解性、可压性、密度、流动性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1)表示粒子大小的方法:【熟】定方向径、等价径、体积等价径、有效径、筛分径等。

(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熟】显微镜法、库尔特记数法、沉降法、筛分法等。

A.显微镜法:光镜可测定0.5-100um 级粒径,一般需测200至500个粒子。

工作总结范文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B.库尔特记数法:应用库尔特记数器,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完成测定。

C.沉降法:应用Stock.方程求出粒子的粒径,适于100um以下的粒径测定。

D.筛分法:最早的方法,应用范围在45um以上。

我国工业用标准筛用"目"表示筛号,目数越大孔径越小。

2)粒度分布通过粒度分布可了解粒子的均匀性。

2.粉体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重量或体积的粉体所具有的表面积。

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粉体的吸附性强。

3.粉体的空隙率1)概念粉体层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分类粉体内空隙率、粉体间空隙率、总空隙率4.粉体的密度1)概念单位体积粉体的重量(质量/体积)。

2)粉体体积的表示:(1)粉体的真体积(Vt)(2)粉体内部空隙的体积(V内)(3)粉体间空隙的体积(V间)(4)粉体的充填体积(V=Vt+V内+V间)3)密度的表示方法(1)真密度 M/Vt(2)粒子密度 M/(Vt+V内)(3)松密度(堆密度) M/V(V=Vt+V内+V建)。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三十三)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三十三)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三十三)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十六章 药物动力学第一节 概述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药物动力学(Pharmcokinetics )是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提供高效、速效(或缓释)、低毒(或低副作用)的药物制剂,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因为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间呈平行关系,所以研究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了解药理作用强度的变化极为重要,这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三、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一)隔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分布、代谢(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为了定量地研究药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用数学方法模拟药物体内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称为药物动力学模型。

工作总结范文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可看成是药物在隔室间的转运,这种理论称为隔室模型理论。

隔室的概念比较抽象,无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

但隔室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多数和药物分布转运速度的快慢而确定的。

1.单隔室模型2.二隔室模型二隔室模型是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一个单元称为中央室,另一个单元称为周边室。

中央室是由血液和血流非常丰富的组织、器官等所组成,药物在血液与这些组织间的分布声速达到分布上的平衡;周边室(外室)是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等组成,体内药物向这些组织的分布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分布上的平衡。

3. 多隔室模型二隔室以上的模型叫多隔室模型,它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多个单元组成的体系。

(二)消除速度常数消除是指体内药物不可逆失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代谢和排泄。

其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便常数K称为表观一级消除速度常数,简称消除速度常数,其单位为时间的倒数,K值大小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与慢。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9)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9)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9)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脂肪酸山梨坦商品名为司盘(Span ),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分为司盘20、司盘40、司盘60、司盘65、司盘80、司盘85等。

其HLB 值从1.8~3.8,是常用的W/O 型乳化剂。

常与吐温配合使用。

2)聚山梨酯商品名为吐温(Tween ),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其结构与脂肪酸山梨坦比,增加了聚氧乙烯基团,亲水性大大提高,HLB 值在8以上,可用作增溶剂、分散剂、润湿剂及O/W 型乳化剂。

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有吐温(聚山梨酯)20、40、60、65、80、85等多种。

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醇醚 商品名为卖泽(Myrij )/苄泽(Brij ),两类都具有较高的HLB 值,亲水性较强,可作为增溶剂及O/W 型乳化剂使用。

4)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又称为泊洛沙姆(Poloxamer ),商品名为普朗尼克(Pluronic )。

通式为HO (C2H4O )a- (C3H6O )b-(C2H4O )aH.相对分子量可在1000~14000.聚氧丙烯基团比例增加,则亲水性增加。

Poloxamer188 (Pluronic F68)是一种O/W 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数乳化剂之一。

9.2.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掌】1)温度对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的影响工作总结范文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1)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超过某一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大,称这一温度为Krafft(克拉费特)点。

Krafft点越高的表面活性剂,其临界胶束浓度越小。

Krafft点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

(2)对于某些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而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这一现象称为起昙,此温度称为浊点或昙点。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四)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四)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四)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5)其他制粒方法1)干法制粒:A*直接压缩力使颗粒间产生结合力,成为片状物后,再粉碎成所需大小颗粒的方法。

B干法制粒有重压法和滚压法。

C 用于热敏、易水解及压缩易成形的药。

2)喷雾制粒:A 迅速完成浓缩、干燥、制粒过程;B 以干燥为目的叫喷雾干燥,制粒为目的时叫喷雾制粒。

C 适合于热敏性物料,制成的中空球状粒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6)压片机:有单冲压片机和多冲旋转压片机两大类。

单冲压片机主要由转动轮、冲模冲头及其调节装置、饲粉器三个部分组成。

B 片重调节器:调节下冲下降的深度以调节片重;C 出片调节器:调节下冲提起的高度以将片子顶出模孔。

工作总结范文 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多冲旋转式压片机广泛使用的压片机,有19冲、33冲、55冲等多种型号,效率较高,压力分布均匀(上、下冲同时加压),饲粉方式合理,机械噪音很小。

目前国内多用的33冲压片机为双流程,它有两套压轮,每付冲旋转一圈可压成两个药片,产量较高,双流程旋转式压片机的冲数皆为奇数。

5l冲、55冲高速压片机效率更高,已在国内部分药厂应用。

2.干法制片①结晶压片法:流动、可压性好的结晶药物,适当粉碎、筛分和干燥,再加入适量的崩解剂、润滑剂即可压成片剂。

②干法制粒压片【掌】:药物对湿、对热较敏感,可压性及流动性差,应用制粒的办法加以改善,可用干法制粒的方式压片。

常先压成大型片子,再破碎成小颗粒后压片。

③粉末直接压片: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用辅料,如各种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喷雾干燥乳糖、磷酸氢钙二水合物、可压性淀粉、微粉硅胶(优良的助流剂)等。

七、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掌】固体桥现象:压片压力和摩擦使颗粒熔融、重结晶、粘合剂的固结;固体桥的多少可影响片剂的硬度、崩解度、溶出度;与原辅料性质、用量、颗粒水分、压片压力有关。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
(1)作用
(2)常用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三)片剂的制备工艺
1.湿法制粒压片
(1)制粒目的
(2)湿法制粒工艺过程
(3)湿颗粒的干燥
(4 )整粒、总混与压片(含片重的计算)
2.干法压片
(1)结晶直接压片的方法和使用对象
(2)干法制粒压片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3)粉末直接压片的特点及对辅料的要求
3.片剂的成型及影响因素
(1)作用
(2)常用的品种、缩写、性质、特点和应用
(三)片剂的制备工艺
1.湿法制粒压片
(1)制粒目的
(2)湿法制粒工艺过程
(3)湿颗粒的干燥
(4 )整粒、总混与压片(含片重的计算)
2.干法压片
(1)结晶直接压片的方法和使用对象
(2)干法制粒压片的方法和适用对象
(3)粉末直接压片的特点及对辅料的要求
3.片剂的成型及影响因素
(3)分体学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二)散剂
1.散剂的特点和分类
(1)特点
(2)分类
2.散剂的制备
(1)物料前处理
(2)粉碎的目的、意义、方法
(3)筛分的目的、意义、影响筛分的因素及粉末分离等
(4)混合的目的、方法
3.散剂的质量检查与散剂的吸湿性及实例
(1)质量检查项目及限度要求
(2)散剂的吸湿性及防范措施
细目
要点
七气雾剂、膜剂和涂膜剂
(一)气雾剂
1.气雾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
(1)分类
(2)特点
(3)质量要求
2.吸入气雾剂中药物的吸收
(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吸收
(2)影响吸收的因素
3.气雾剂的组成
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与阀门系统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4)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4)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4)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14章 靶向制剂一、靶向制剂的概念与分类1、靶向制剂的概念: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delivery system ,TDDS ),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

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四个要素: ① 定位: ② 浓集:③ 控释: ④ 无毒可生物降解。

2) 靶向制剂的特点: ① 可以提高药效: ② 降低毒性: ③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3)按药物所到达的靶部位可将靶向制剂分为三类:(1) 第一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 第二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 第三类是可以到达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目前通常的分类方法:主动靶向制剂: 一般是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即微粒表面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

工作总结范文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磁性微球制剂:载药微粒中加入磁性材料制成。

热敏感靶向制剂:加入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

pH敏感靶向制剂:使用对pH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使其在体内特定pH的靶区释放药物。

栓塞性微球制剂: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又在靶区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

二、被动靶向制剂1、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1)脂质体的组成: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相变温度: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具有的释放速率。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3)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3)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执业药师考试《药剂学》各章重点总结(1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13章 经皮吸收制剂一、概述1、经皮吸收制剂的概念与特点2) 经皮吸收制剂具有以下优点:① 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对药物的降解,以及胃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② 可以减少给药次数:③ 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引起的峰谷理象,降低毒副作用;④ 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

2、 TTS 的基本组成(1) 背衬层: 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

(2) 药物储库: 其组成有: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

(3) 控释膜: 成膜材料与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

(5) 保护层: 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

二、 TTS 的类型(目前在生产及临床应用的)1) 膜控释型2) 复合膜型3) 黏胶分散型4) 聚合物骨架型5) 微储库型工作总结范文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三、药物的经皮吸收1、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与途径2)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二是皮肤附属器途径,药物通过皮肤附属器吸收要比表皮途径快。

2、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1)药物性质的影响1.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即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即K值适中者)具有较高的穿透性,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聚集、滞留在角质层而难被进一步吸收。

2.药物的分子量:药物吸收速率与分子量成反比。

3.药物的熔点:低熔点的药物容易渗透通过皮肤。

4. 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影响其吸收量:溶液态药物>混悬态药物,微粉>细粒。

2)基质性质的影响:基质对药物的释放性能影响很大,药物从基质中越容易释放,则越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

1. 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不同基质中药物的吸收速度乳剂型>动物油脂>羊毛脂>植物油>烃类。

水溶性基质需视其与药物的亲和力而定,亲和力越大,越难释放。

2. 基质的pH:能使药物分子型(非解离型)增多pH,有利于药物的经皮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
执业药师《药剂学》重点总结(三十一)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第十四章 靶向制剂
一、靶向制剂的概念与分类
1、靶向制剂的概念: 亦称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TDDS ),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
药系统。

1)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四个要素: ① 定位: ② 浓集:③ 控释: ④ 无毒可生物降解。

2)靶向制剂的特点: ① 可以提高药效: ② 降低毒性: ③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性和病人用药的顺应性。

(1) 第一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的靶向制剂。

(2) 第二类是可以到达特定靶细胞的靶向制剂。

(3) 第三类是可以到达细胞内某些特定靶点的靶向制剂。

目前通常的分类方法:
胞作为外来异物所吞噬而实现靶向制剂,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而产生特定的体内分布特征。

靶向制剂常采用液晶、液膜、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
物降解型高分子物质作为载体材料。

主动靶向制剂: 一般是将微粒表面加以修饰后作为“导弹”性载体,将药物定向
工作总结范文
单位: 姓名: 年 月 日
地运送到并浓集于预期的靶部位发挥药效的靶向制剂,即微粒表面特定的配体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是用某些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使靶向制剂在特定部位发挥药效
的靶向制剂。

磁性微球制剂:载药微粒中加入磁性材料制成。

热敏感靶向制剂:加入对温度较为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

pH敏感靶向制剂:使用对pH敏感的载体材料制备,使其在体内特定pH的靶区释
放药物。

栓塞性微球制剂:阻断靶区的血液供应,又在靶区释放药物,从而起到栓塞和靶向化疗的双重作用。

二、被动靶向制剂
1、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脂质体为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1)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
(1)脂质体的组成:是以磷脂为主要膜材并加入胆固醇等附加剂组成的板状双分子层或球状双分子层。

(2)脂质体的两个重要理化性质
相变温度:由“胶晶”态变为“液晶”态,在相变温度时,膜的流动性增加,被包裹在脂质体内的药物具有的释放速率。

荷电性:含酸性脂质的脂质体荷负电:含碱性脂质的脂质体荷正电:不含离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