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升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分式运算

合集下载

2024中考数学复习核心知识点精讲及训练—分式(含解析)

2024中考数学复习核心知识点精讲及训练—分式(含解析)

2024中考数学复习核心知识点精讲及训练—分式(含解析)1.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进一步发展符号感;2.熟练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式的约分、通分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形能力;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4.通过学习能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能感受学习代数的价值。

考点1:分式的概念1.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子,B叫做分母.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B≠0;4.分式值为0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考点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质,用式子表示是:A A M A A MB B M B B M⨯÷==⨯÷,(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考点3:分式的运算考点4:分式化简求值(1)有括号时先算括号内的;(2)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进行因式分解;(3)进行乘除法运算(4)约分;(5)进行加减运算,如果是异分母分式,需线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后,分母不变,分子合并同类项,最终化为最简分式;(6)带入相应的数或式子求代数式的值【题型1:分式的相关概念】【典例1】(2022•怀化)代数式x,,,x2﹣,,中,属于分式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B【解答】解:分式有:,,,整式有:x,,x2﹣,分式有3个,故选:B.【典例2】(2023•广西)若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1B.x≠0C.x≠1D.x≠2【答案】A【解答】解:∵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A.1.(2022•凉山州)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A.x=﹣3B.x≠﹣3C.x≠3D.x≠0【答案】B【解答】解:由题意得:3+x≠0,∴x≠﹣3,故选:B.2.(2023•凉山州)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0B.﹣1C.1D.0或1【答案】A【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2﹣x=0且x﹣1≠0,解得:x=0,故选:A.【题型2:分式的性质】【典例3】(2023•兰州)计算:=()A.a﹣5B.a+5C.5D.a 【答案】D【解答】解:==a,故选:D.1.(2020•河北)若a≠b,则下列分式化简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答】解:∵a≠b,∴,故选项A错误;,故选项B错误;,故选项C错误;,故选项D正确;故选:D.2.(2023•自贡)化简:=x﹣1.【答案】x﹣1.【解答】解:原式==x﹣1.故答案为:x﹣1.【题型3:分式化简】【典例4】(2023•广东)计算的结果为()A.B.C.D.【答案】C【解答】解:==.故本题选:C.1.(2023•河南)化简的结果是()A.0B.1C.a D.a﹣2【答案】B【解答】解:原式==1.故选:B.2.(2023•赤峰)化简+x﹣2的结果是()A.1B.C.D.【答案】D【解答】解:原式=+==,故选:D.【题型4:分式的化简在求值】【典例5】(2023•深圳)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3.【答案】,.【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1.(2023•辽宁)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原式=(﹣)•=•=x+2,当x=3时,原式=3+2=5.2.(2023•大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3.(2023•西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b是方程x2+x﹣6=0的两个根.【答案】,6.【解答】解:原式=[﹣]×a(a﹣b)=×a(a﹣b)﹣=﹣=;∵a,b是方程x2+x﹣6=0的两个根,∴a+b=﹣1ab=﹣6,∴原式=.1.(2023春•汝州市期末)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A、=,不是最简分式,不符合题意;B、==,不是最简分式,不符合题意;C、是最简分式,符合题意;D、==﹣1,不是最简分式,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3秋•岳阳楼区校级期中)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不变B.扩大2倍C.扩大4倍D.缩小2倍【答案】B【解答】解:∵==×2,∴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扩大2倍,故选:B.3.(2023•河北)化简的结果是()A.xy6B.xy5C.x2y5D.x2y6【答案】A【解答】解:x3()2=x3•=xy6,故选:A.4.(2023秋•来宾期中)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2B.0C.2D.【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3x﹣1≠0,解得:x=2,故选:C.5.(2023秋•青龙县期中)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A.3xy B.6x3y2C.6x6y6D.x3y3【答案】B【解答】解:分母分别是x2y、2x3、3xy2,故最简公分母是6x3y2;故选:B.6.(2023春•沙坪坝区期中)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A.B.C.D.【答案】A【解答】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C、==,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D、=﹣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3春•原阳县期中)化简(1+)÷的结果为()A.1+x B.C.D.1﹣x【答案】A【解答】解:原式=×=×=1+x.故选:A.8.(2023•门头沟区二模)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答案】A【解答】解:由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A.9.(2023春•武清区校级期末)计算﹣的结果是()A.B.C.x﹣y D.1【答案】B【解答】解:﹣==.故答案为:B.10.(2023春•东海县期末)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可变形为()A.B.C.D.【答案】C【解答】解:=﹣,故选:C.11.(2023秋•莱州市期中)计算的结果是﹣x.【答案】﹣x.【解答】解:÷=•(﹣)=﹣x,故答案为:﹣x.12.(2023秋•汉寿县期中)学校倡导全校师生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小亮每天坚持读书.原计划用a天读完b页的书,如果要提前m天读完,那么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要多读的页数为(用含a、b、m的最简分式表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要多读的页数为:﹣=﹣=,故答案为:.13.(2023春•宿豫区期中)计算=1.【答案】1.【解答】解:===1,故答案为:1.14.(2023•广州)已知a>3,代数式:A=2a2﹣8,B=3a2+6a,C=a3﹣4a2+4a.(1)因式分解A;(2)在A,B,C中任选两个代数式,分别作为分子、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化简该分式.【答案】(1)2a2﹣8=2(a+2)(a﹣2);(2)..【解答】解:(1)2a2﹣8=2(a2﹣4)=2(a+2)(a﹣2);(2)选A,B两个代数式,分别作为分子、分母,组成一个分式(答案不唯一),==.15.(2023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16.(2023秋•长沙期中)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5.【答案】,.【解答】解:原式=(﹣)•=•=,当x=5时,原式==.17.(2023•盐城一模)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原式=(+)•=•=•=x﹣1,当x=4时,原式=4﹣1=3.18.(2022秋•廉江市期末)先化简(﹣x)÷,再从﹣1,0,1中选择合适的x值代入求值.【答案】﹣,0.【解答】解:原式=(﹣)•=﹣•=﹣,∵(x+1)(x﹣1)≠0,∴x≠±1,当x=0时,原式=﹣=0.1.(2023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假设每个人做某项工作的工作效率相同,m个人共同做该项工作,d天可以完成若增加r个人,则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天.A.d+y B.d﹣r C.D.【答案】C【解答】解:工作总量=md,增加r个人后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天数=,故选:C.2.(2023秋•长安区期中)若a=2b,在如图的数轴上标注了四段,则表示的点落在()A.段①B.段②C.段③D.段④【答案】C【解答】解:∵a=2b,∴=====,∴表示的点落在段③,故选:C.3.(2023秋•东城区校级期中)若x2﹣x﹣1=0,则的值是()A.3B.2C.1D.4【答案】A【解答】解:∵x2﹣x﹣1=0,∴x2﹣1=x,∴x﹣=1,∴(x﹣)2=1,∴x2﹣2+=1,∴x2+=3,故选:A.4.(2023秋•鼓楼区校级期中)对于正数x,规定,例如,,则=()A.198B.199C.200D.【答案】B【解答】解:∵f(1)==1,f(1)+f(1)=2,f(2)==,f()==,f(2)+f()=2,f(3)==,f()==,f(3)+f()=2,…f(100)==,f()==,f(100)+f()=2,∴=2×100﹣1=199.故选:B.5.(2023秋•延庆区期中)当x分别取﹣2023,﹣2022,﹣2021,…,﹣2,﹣1,0,1,,,…,,,时,计算分式的值,再将所得结果相加,其和等于()A.﹣1B.1C.0D.2023【答案】A【解答】解:当x=﹣a和时,==0,当x=0时,,则所求的和为0+0+0+⋯+0+(﹣1)=﹣1,故选:A.6.(2022秋•永川区期末)若分式,则分式的值等于()A.﹣B.C.﹣D.【答案】B【解答】解:整理已知条件得y﹣x=2xy;∴x﹣y=﹣2xy将x﹣y=﹣2xy整体代入分式得====.故选:B.7.(2023春•铁西区月考)某块稻田a公顷,甲收割完这块稻田需b小时,乙比甲多用0.3小时就能收割完这块稻田,两人一起收割完这块稻田需要的时间是()A.B.C.D.【答案】B【解答】解:乙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的时间是(b+0.3)小时,甲的工作效率是公顷/时,乙的工作效率是公顷/时.故两人一起收割完这块麦田需要的工作时间为=(小时).故选:B.8.(2023春•临汾月考)相机成像的原理公式为,其中f表示照相机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表示胶片(像)到镜头的距离.下列用f,u表示v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答】解:∵,去分母得:uv=fv+fu,∴uv﹣fv=fu,∴(u﹣f)v=fu,∵u≠f,∴u﹣f≠0,∴.故选:D.9.(2023•内江)对于正数x,规定,例如:f(2)=,f()=,f(3)=,f()=,计算:f()+f()+f()+…+f()+f()+f(1)+f(2)+f(3)+…+f(99)+f(100)+f(101)=()A.199B.200C.201D.202【答案】C【解答】解:∵f(1)==1,f(2)=,f()=,f(3)=,f()=,f(4)==,f()==,…,f(101)==,f()==,∴f(2)+f()=+=2,f(3)+f()=+=2,f(4)+f()=+=2,…,f(101)+f()=+=2,f()+f()+f()+…+f()+f()+f(1)+f(2)+f(3)+…+f(99)+f(100)+f(101)=2×100+1=201.故选:C.10.(2023春•灵丘县期中)观察下列等式:=1﹣,=﹣,=﹣,…=﹣将以上等式相加得到+++…+=1﹣.用上述方法计算:+++…+其结果为()A.B.C.D.【答案】A【解答】解:由上式可知+++…+=(1﹣)=.故选A.11.(2023秋•顺德区校级月考)先阅读并填空,再解答问题.我们知道,(1)仿写:=,=,=.(2)直接写出结果:=.利用上述式子中的规律计算:(3);(4).【答案】(1),;;(2);(3);(4).【解答】解:(1),=;=,故答案为:,;;(2)原式=1﹣+++...++=1﹣=;故答案为:;(3)==1﹣+﹣+﹣+⋯⋯+=1﹣=;(2)原式=×()+×()+×()+...+×()=()==.12.(2023秋•株洲期中)阅读下列材料:通过小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可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而假分数都可化为带分数.如:.我们定义: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如,这样的分式就是假分式;,这样的分式就是真分式.类似地,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解决下列问题:(1)分式是真分式(填“真”或“假”);(2)将假分式化为带分式;(3)如果x为整数,分式的值为整数,求所有符合条件的x的值.【答案】(1)真;(2)x﹣2+;(3)﹣1或﹣3或11或﹣15.【解答】解:(1)分式是真分式;故答案为:真;(2);(3)原式=,∵分式的值为整数,∴x+2=±1或±13,∴x=﹣1或﹣3或11或﹣15.13.(2023秋•涟源市月考)已知,求的值.解:由已知可得x≠0,则,即x+.∵=(x+)2﹣2=32﹣2=7,∴.上面材料中的解法叫做“倒数法”.请你利用“倒数法”解下面的题目:(1)求,求的值;(2)已知,求的值;(3)已知,,,求的值.【答案】(1);(2)24;(3).【解答】解:(1)由,知x≠0,∴.∴,x•=1.∵=x2+=(x﹣)2+2=42+2=18.∴=.(2)由=,知x≠0,则=2.∴x﹣3+=2.∴x+=5,x•=1.∵=x2+1+=(x+)2﹣2+1=52﹣1=24.∴=.(3)由,,,知x≠0,y≠0,z≠0.则=,=,y+zyz=1,∴+=,+=,+=1.∴2(++)=++1=.∴++=.∵=++=,∴=.14.(2022秋•兴隆县期末)设.(1)化简M;(2)当a=3时,记M的值为f(3),当a=4时,记M的值为f(4).①求证:;②利用①的结论,求f(3)+f(4)+…+f(11)的值;③解分式方程.【答案】(1);(2)①见解析,②,③x=15.【解答】解:(1)=====;(2)①证明:;②f(3)+f(4)+⋅⋅⋅+f(11)====;③由②可知该方程为,方程两边同时乘(x+1)(x﹣1),得:,整理,得:,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15.15.(2023春•蜀山区校级月考)【阅读理解】对一个较为复杂的分式,若分子次数比分母大,则该分式可以拆分成整式与分式和的形式,例如将拆分成整式与分式:方法一:原式===x+1+2﹣=x+3﹣;方法二:设x+1=t,则x=t﹣1,则原式==.根据上述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和的形式,得=;(2)任选上述一种方法,将拆分成整式与分式和的形式;(3)已知分式与x的值都是整数,求x的值.【答案】(1);(2);(3)﹣35或43或﹣9或17或1或7或3或5.【解答】解:(1)由题知,,故答案为:.(2)选择方法一:原式==.选择方法二:设x﹣1=t,则x=t+1,则原式=====.(3)由题知,原式====.又此分式与x的值都是整数,即x﹣4是39的因数,当x﹣4=±1,即x=3或5时,原分式的值为整数;当x﹣4=±3,即x=1或7时,原分式的值为整数;当x﹣4=±13,即x=﹣9或17时,原分式的值为整数;当x﹣4=±39,即x=﹣35或43时,原分式的值为整数;综上所述:x的值为:﹣35或43或﹣9或17或1或7或3或5时,原分式的值为整数.16.(2023春•兰州期末)阅读下列材料:通过小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可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而假分数都可以化为带分数,如:.我们定义:在分式中,对于只含有一个字母的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大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假分式”;当分子的次数小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称之为“真分式”.如,这样的分式就是假分式;再如:这样的分式就是真分式.类似的,假分式也可以化为带分式(即: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如:.解决下列问题:(1)分式是真分式(填“真分式”或“假分式”);(2)将假分式化为整式与真分式的和的形式:=2+.若假分式的值为正整数,则整数a的值为1,0,2,﹣1;(3)将假分式化为带分式(写出完整过程).【答案】(1)真分式;(2)2+;1,2,﹣1;(3)x﹣1﹣.【解答】解:(1)由题意得:分式是真分式,故答案为:真分式;(2)==2+,当2+的值为正整数时,2a﹣1=1或±3,∴a=1,2,﹣1;故答案为:2+;1,2,﹣1;(3)原式===x﹣1﹣.1.(2023•湖州)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1B.0C.﹣1D.﹣3【答案】A【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1=0,且3x+1≠0,解得:x=1,故选:A.2.(2023•天津)计算的结果等于()A.﹣1B.x﹣1C.D.【答案】C【解答】解:====,故选:C.3.(2023•镇江)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5.【答案】x≠5.【解答】解:当x﹣5≠0时,分式有意义,解得x≠5,故答案为:x≠5.4.(2023•上海)化简:﹣的结果为2.【答案】2.【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2.5.(2023•安徽)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答案】x+1,.【解答】解:原式==x+1,当x=﹣1时,原式=﹣1+1=.6.(2023•广安)先化简(﹣a+1)÷,再从不等式﹣2<a<3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整数,代入求值.【答案】;﹣1.【解答】解:(﹣a+1)÷=•=.∵﹣2<a<3且a≠±1,∴a=0符合题意.当a=0时,原式==﹣1.7.(2023•淮安)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1.【答案】,.【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8.(2023•朝阳)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答案】,1.【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1.。

数学初三升高一衔接知识点

数学初三升高一衔接知识点

数学初三升高一衔接知识点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初三升高一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学生需要在这个阶段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初三升高一数学衔接的关键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一. 整式与分式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一些基础的分式运算。

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将进一步扩展。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将学习整式和分式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化简等操作。

因此,在升入高中之前,学生需要牢固掌握整式和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特别要注意分式的约分与通分。

二. 代数方程与不等式代数方程和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升入高中后,学生将接触到更复杂的方程与不等式,需要灵活运用代数方法解题。

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解法,并能够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与应用。

三.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在升入高中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性质和计算,包括平面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等。

因此,在初三阶段,学生需要对初中几何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为高中几何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数列与函数数列与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了解基本的数列概念,并能够计算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并进行函数的变换与运算。

对于数列与函数的学习,学生应该注重理解与应用,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五.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三阶段,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直方图的绘制和分析,以及事件的概率计算等。

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 分式运算 (教师版含解析)

初升高数学衔接课程-- 分式运算 (教师版含解析)

第2章 分式运算【知识衔接】————初中知识回顾————(一)分式的运算规律1、加减法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c b a c b c a ±=±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bc bd ac c d b a ±=±2、乘法:bd ac d c b a =⋅3、除法:bc ad c d b a d c b a =⋅=÷4、乘方:n nn ba b a =)(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1、)0(≠=m bm am b a2、)0(≠÷÷=m mb m a b a ————高中知识链接————比例的性质(1)若d c ba=则bc ad = (2)若d c ba =则d d c b b a ±=±(合比性质) (3)若d c ba =(0≠-db )则d b d bc a c a -+=-+(合分比性质) (4)若d c b a ==…=n m ,且0≠+++n d b 则b a n d b m c a =++++++ (等比性质) 分式求解的基本技巧1、分组通分2、拆项添项后通分3、取倒数或利用倒数关系4、换元化简5、局部代入6、整体代入7、引入参数8、运用比例性质【经典题型】初中经典题型1.若代数式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0 B . x =4 C . x ≠0 D . x ≠4【答案】D【解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x-4≠0,解得x≠4,故选D .2.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A . 1B .C .D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式==.故选B .3.当x =______时,分式523x x -+的值为零. 【答案】5. 【解析】解:由题意得:x ﹣5=0且2x +3≠0,解得:x =5,故答案为:5.4.先化简,再求值: 22121x x x x x x ⎛⎫-÷ ⎪+++⎝⎭,其中x =22. 【答案】21x -,7.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试题解析:原式=()22121x x x x x x ++-⋅+=()2211x x x x x +-⋅+=()()2111x x x x x-+⋅+=21x - 当x =22=(2221-=8-1=7.高中经典题型例1:化简232||211x x x x x +-+-- 解:原式=22|)|1()1()1(x x x -+- 当0≥x 且1≠x 时,原式=x +1当0<x 且1-≠x 时,原式=xx +-1)1(2 例2:化简:++++3223bab b a a a 442222223223311b a b a a b b a b ab b a a b -+-+--+-+-例3:计算2)(32222233332222-++÷---++nm m n n m m n n m m n n m m n n m m n 解:设a m n =,b nm =,则1=ab ∴原式=2)(32223322-++÷---++b a b a b a b a b a =ba ab b a b a ab b a ab b a +-+----++2)(32223322=2222232)()()(nm n m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例4:计算abbc ac c b a ac ab bc b a c bc ac ab a c b +---++----+---222 解:既不便于分式通分,又不适合分组通分,试图考察其中一项,从中发现规律ca b a c a b a b a c a c a b a bc bc ac ab a c b ---=-----=--=+---11))(()()())((2 因此不难看出,拆项后通分更容易 ∴原式=))(())(())((b c a c b a a b c b a c c a b a c b ---+------- =))(()()())(()()())(()()(b c a c a c b c a b c b c b a b c a b a b a c a -----+----------- =ac b c a c a b c b c a b a -=---+-+-----2111111 例5:若1=abc ,求111++++++++c ac c b bc b a ab a 解:∵1=abc ,∴bc a 1=,将式中的a 全换成bc1 ∴原式=11111++++++++c bcc c b bc b bc bc b bc =11111=++++++++bc b bc bc b b bc b 例6:已知x z y x y z y x z z y x ++-=+-=-+且0≠xyz ,求分式xyzx z z y y x ))()((+++的值 解:分析:已知条件以连比的形式出现,可引进一个参数来表示这个连比,从而将分式化成整式。

分式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式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分式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1. 分式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并且分母不为零。

2. 分式可以表示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3. 分式可以看作是代数式的特殊形式,其中分母不为零。

4.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可以约分,即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非零数。

5. 分式可以相加、相减、相乘和相除,也可以化简和合并。

6. 分式的大小比较可以用分式的加减乘除性质进行比较。

二、分式的化简和合并1. 化简分式:化简分式是指对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使分数的值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得到最简分数。

2. 合并分式:合并分式是指将两个分式相加或者相减,得到一个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乘除性质1. 分式的加法性质:分式相加时,首先要找到它们的公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 分式的减法性质:分式相减时,首先要找到它们的公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3. 分式的乘法性质:分式相乘时,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 分式的除法性质:分式相除时,将除数分子分母互换,再将所得的分式作为乘数分式进行运算。

四、分式的大小比较1. 分式的大小比较:分式大小的比较可以用分式的加减乘除性质进行比较。

对于两个分式a/b和c/d来说,若a/b<c/d,则ad<bc;若a/b>c/d,则ad>bc。

2. 分式的大小比较练习:比较分式大小时,可以将分式通分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分式转化为小数进行比较。

五、分式方程的解法1. 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是含有分式的代数方程。

2. 分式方程的解法:对于分式方程的解法,首先要通过分式的化简和合并,将分式方程化为最简分式方程,然后可以通过分式方程的乘法性质和除法性质进行求解。

六、分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求解1. 分式在应用问题中的运用:分式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比例、百分数、利率、比率、工程问题等。

2. 分式应用问题求解:在实际应用问题中,我们可以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分式形式,然后通过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求解。

分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运算知识点总结一、分式的含义和性质1. 分式的定义分式是指两个整数的比例,通常用a/b表示,其中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b不等于0。

分式通常表示成有理数的形式,例如1/2、3/4等。

2. 分式的性质分式有以下性质:(1)分式的分母不可以为0,因为0不能作为除数。

(2)分式可以化简,即约分,将分子与分母的公因数约掉。

(3)分式可以相互转换,即通过乘以相同的数或者分式和分数的换算,可以将分式相互转换。

二、分式的加减法1. 分式的相加分式的相加即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加,分母不变,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1/2 + 1/3 = (1*3+1*2)/(2*3) = 5/6。

2. 分式的相减分式的相减即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减,分母不变,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2/3 - 1/4 = (2*4-1*3)/(3*4) = 5/12。

三、分式的乘除法1. 分式的相乘分式的相乘即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乘作为新的分子,分母相乘作为新的分母,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1/2 * 2/3 = (1*2)/(2*3) = 2/6 = 1/3。

2. 分式的相除分式的相除即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除作为新的分子,分母相除作为新的分母,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3/4 ÷ 1/2 = (3*2)/(4*1) = 6/4 = 3/2。

四、分式的乘方和括号的运算1. 分式的乘方分式的乘方即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进行乘方运算,得到新的分子和分母,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1/2)^2 = 1^2/2^2 = 1/4。

2. 分式的括号运算分式的括号运算即根据括号内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先乘除后加减,然后化简得到最简分式。

例如:(1/2 + 1/4) ÷ (1/2 - 1/4) = (2/4 + 1/4) ÷ (2/4 - 1/4) = 3/4 ÷ 1/2 = 3/4 * 2/1 = 3/2。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

分式的知识点总结分式的知识点总结初中学好数学才能上高中轻松,越来越难的题目,要先打好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式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基础数学知识大放送: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fraction)。

那么接下来的分式知识请同学认真记忆了。

分式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 (a≠0) 这就是说,a^-n (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的约分:和分数一样,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约分后分式的分子、分母中不再含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叫最简公因式。

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1)约分时注意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乘积形式才能进行约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通常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2)找公因式的方法:① 当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先找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它们的积就是公因式;②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先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易错点:(1)当分子或分母是一个式子时,要看做一个整体,易出现漏乘(或漏除以);(2)在式子变形中要注意分子与分母的符号变化,一般情况下要把分子或分母前的“—” 放在分数线前;(3)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时,要防止遗漏只在一个分母中出现的字母;上面为大家带来的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之分式,相信同学们肯定轻松记忆了吧,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数学知识点营养大餐等着同学们来汲取吸收呢。

《初高中衔接教材数学》第三讲:分式

《初高中衔接教材数学》第三讲:分式

初高中衔接教材第三讲:分式一、知识要点1.分式的意义:形如A B 的式子,若B 中含有字母,且0B ≠,则称A B为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当M ≠0时,A A M B B M ⨯=⨯; A A M B B M÷=÷.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的基本性质. 3.繁分式:像ab c d+,m n p n p+++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式的分式叫做繁分式. 4.比例性质: 如果d c b a =,那么ad bc = ; 如果d c b a =,那么ad bc = ; 如果d c b a =,那么dd c b b a ±=±; 等比性质:如果d c b a ==…=nm (b +d +…+n ≠0),那么b a n d b m c a =++++++ 二、典例分析 例1 化简: (1)b a b a 1111-+ (2)xx x 1111+--例2、 求证: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 有11112334(1)2n n +++<⨯⨯+ .例3、4,_______3a a b b b +==已知则17,______.9x y x y y +==若则例4、(1)1,3,____2a c e a c eb d f b d f ===++=++=已知且则 (2)若f e d c b a ===2,则=++++f d b e c a __________;=+-+-f d b e c a 22______________(3)已知x y y z x z k z x y+++===,则k =_________ 三、达标练习 1.对任意的正整数n ,1(2)n n =+ (112n n -+);已知aa 21142+-,则a 的取值范围 ; 若分式112-+x x 有意义,则x 取何值范围 。

2、若223x y x y -=+,则x y=( ) (A )1 (B )54 (C )45 (D )65 3、已知5x=7y ,且xy ≠0,则x :y=______,y :x=_______,x y y +=_______,x y y -=________,x y x y+-=_______。

中考数学分式知识点3篇

中考数学分式知识点3篇

中考数学分式知识点3篇初中知识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贯穿性和过渡性,因此,无论作为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给孩子潜移默化地建立知识流。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数学分式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数学分式知识点分式:(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

(2)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是否等于0,有意义则分母不为0,无意义则分母为0。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A/B=0的条件是A=0,且B≠0。

注意:求出使分子为0的字母的值,一定要注意检验这个字母的值是否使分母的值为0,一般当分母的值不为0时,就是所要求的字母的值。

(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5)分式的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式子的最简公分母。

几个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分母就叫做最简公分母。

求最简公分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是指凡出现的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为底数的幂选取指数最大的;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取它们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如果分母是多项式,一般应先分解因式。

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约分后分式的分子、分母中不再含有公因式,这样的分式叫最简公因式。

注意: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分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1)约分时注意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乘积形式才能进行约分;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通常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再约分;(2)找公因式的方法:① 当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先找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再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它们的积就是公因式;②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先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初二数学下册分式知识点(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升高中数学知识点衔接——分式运算
————初中知识————
(一)分式的运算规律
1、加减法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
3、乘法:
4、除法:
5、乘方: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高中知识————
比例的性质
分式求解的基本技巧
1、分组通分
2、拆项添项后通分
3、取倒数或利用倒数关系
4、换元化简
5、局部代入
6、整体代入
7、引入参数
8、运用比例性质
提分秘籍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

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

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

这样就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

记忆是理解的基础。

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类型的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

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

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

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得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

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
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

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

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

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

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同一个问题在反复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其实就是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

这是很平常的道理。

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

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

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

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

“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

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

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

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践(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

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考试心态不好,容易紧张。

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

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

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

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

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千万要避免形式化,一定要追求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