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要求,提高医疗机构的危急值报告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危急值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危急值报告是指指标检查或检验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结果。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分工、操作程序和监督机制。

第五条危急值报告管理应以患者为中心,依法进行,确保及时、准确报告危急值,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第二节工作任务第六条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报告的管理目标: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流程,确保危急值报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传达至医生、护士和患者。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的登记台账,做到真实、完整、准确。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急值阈值标准,规定危急值范围,以便及时识别并报告。

第三节责任分工第十条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报告的责任主体,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医生是危急值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应负责危急值报告的识别、记录、通知、处理等工作。

第十二条护士是危急值报告的第二责任人,应负责护理和辅助医生进行危急值报告的记录、通知、处理等工作。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配备专门的危急值报告管理人员,负责危急值报告的登记、管理、追踪等工作。

第十四条患者也是危急值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应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配合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第四节操作程序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危急值报告操作程序,确保危急值能够及时识别、记录、通知和处理。

第十六条医生和护士应熟悉危急值报告的操作程序,确保工作规范、准确。

第十七条医生应亲自进行危急值报告的识别和记录,并及时通知护士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医生和护士应及时记录危急值报告的处理情况,包括采取的措施和治疗效果等信息。

第十九条医生和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和说明危急值的意义和危害,并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和指导工作。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危急值是指医疗机构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具有重大危害性、紧迫性和救命关口的临床信息,需及时通报医务人员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规范危急值的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二、管理机构和责任人三、报告内容和通知方式1.报告内容:危急值报告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住院号等)、危急值项目(如血氧饱和度、血糖、血压等)、危急值结果和医务人员的处理意见。

四、危急值的划分与处理1.划分标准:医疗机构需要根据相关医学指引和现有研究成果,制定危急值的划分标准。

一般来说,危急值分为三个等级:I级(危急,需马上采取行动)、II级(紧急,需在短时间内处理)和III级(一般,需在规定时间内处理)。

2.处理流程:医务人员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首先核实报告内容的准确性;然后按照危急值等级进行相应处理,如及时通知责任医生、特殊检查或治疗的安排等。

五、危急值的记录和追踪1.记录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记录危急值的发生时间、发生科室、报告内容、处理结果等信息,并及时归档备查。

2.追踪要求:医疗机构应制定危急值追踪制度,对危急值的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六、培训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危急值报告管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危急值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同时,建立评估机制,对危急值报告的管理和处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七、信息保密与责任追究医疗机构应强化危急值报告的信息保密意识,保护患者的隐私。

任何泄露或滥用危急值报告的行为将造成相应责任的追究,对于严重违规行为,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及时总结危急值报告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持续改进。

并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追踪国内外危急值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优化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总结: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建立和完善该制度,对于预防和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3篇)

危急值报告制度(3篇)

危急值报告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院在借鉴国内外医院管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jci的标准),进一步修订临床实验室和放射科、心电功能科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

第二条“危急值”的定义。

指当出现这种实验和检查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紧急处理。

第三条“危急值”的目的。

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维护生命安全。

第四条“危急值”报告程序及注意事项: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2、在确认检查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接诊开单医生,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需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口头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和严重程度。

3、“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有关科室和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临床科室需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告知报告人员。

检查医生发现病情达到“危机值”,按操作常规完成扫描后,应立即通知科内危重病人抢救小组成员,力争确保病人安全离开放射科。

4、医技科室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表》,详细记录报告情况。

“危急值”的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原则。

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记录内容如下:日期、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验(检查)项目及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接收人、报告时间、备注等。

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如认为检验结果不符,应____标本留取情况。

必要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操作流程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操作流程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操作流程医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操作流程是确保医疗机构在发生危急病情时能及时进行有效救治的重要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个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操作流程的简要介绍,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制度建设医院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包括制定相关政策和流程文件,确保该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制度建设的关键内容包括:1.明确定义危急值:对危急值进行明确定义,包括哪些病情被视为危急值,以及对应的处理措施。

4.设定报告时间要求:明确各类危急值报告的时间要求,确保及时传达和响应。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医院还需要建立危急值报告的具体操作流程。

具体流程包括:1.发现危急病情: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发现危急病情,并以书面形式记录。

3.接收人员的确认:接收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当立即做出确认回复,确保报告传达到位。

4.确认处理措施:接收人员应当根据危急值的严重程度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启动急救流程。

5.跟进和报告结束:接收人员在处理完危急值后,应当进行跟进观察,确保病情得到控制,并及时报告处理结果。

三、培训和教育医院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和教育,以确保所有人员都能正确地理解和执行制度。

培训和教育内容包括:1.制度和流程的介绍:向相关人员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内容和流程。

2.案例演练:进行案例演练,让工作人员通过模拟危急病情的处理过程,掌握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

3.知识更新:定期组织相关知识的更新培训,包括医疗急救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

四、监督和评估医院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不断改进和提升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监督和评估内容包括:1.确保制度执行:对相关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制度的真正执行。

2.收集反馈意见:定期收集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反馈意见,了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3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3篇)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流程,确保准确、及时、有效地传递重要危急检验结果,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医疗质量。

二、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在临床医学意义上具有重要诊断或治疗意义,需要立即采取行动的检验结果。

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特点,医院将制定相应的危急值范围。

三、危急值报告程序1. 检验科人员发现危急值后,立即向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报告。

2.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接到报告后,判断危急值的准确性,并与相关科室进行确认。

3. 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危急值报告给相关科室负责人。

4. 相关科室负责人接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医护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并追踪患者的进展情况。

5. 患者的主治医师需及时与患者沟通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6. 检验科人员需及时记录危急值的报告、确认和处理过程,并填写相应的报告表格。

四、危急值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 危急值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a. 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b. 危急值结果:检验项目名称、结果数值及单位,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程度。

c. 报告时间:记录危急值的检验时间和报告时间。

d. 报告人:填写报告人的姓名、职称和联系方式。

e. 接收科室:填写接收危急值报告的科室名称。

f. 处理情况:记录患者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情况。

2. 危急值报告应具备以下要求:a. 清晰明确:报告内容简明扼要,语言准确清晰,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达。

b. 及时有效:报告应在最快时间内传达给相关科室,并得到确认和处理。

c. 准确可靠:危急值结果应经过仔细核对和验证,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d. 机密安全:危急值报告应严格保密,只限内部医护人员知晓。

e. 录音备案:电话报告危急值时,需进行录音备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危急值报告的监控与评估1. 医院检验科需设立危急值报告的监控系统,定期对危急值报告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

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

四、“危急值”报告程序和登记制度
5. 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当准确记录、复读、确认危急 值结果、规范登记,并及时将危急值向负责或值班的医师报告。负责或值班的 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病情评估,迅速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事后及时记录处置 细节。
目的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 定与实施,对临床医务人员能有效 增强其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医技 科室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 通,有助于医疗隐患的消除。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目的三:医技科室对危急值应当高度 重视,及时准确的检查或检测,出具 准确的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 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及时为患 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
****人民医院临床科室危急值登记本(血透室)
序 号
住 院 号
患者 性 年 姓名 别 龄
报告 科室
报告 内容
接报 时间
记录人
1
2
3
4
5
处理
结束语:
感谢倾听!
新生儿 其他患者
2.2mmol/L 2.5mmol/L
15.0mmol/L 30.0mmol/L
3.9-6.1mmol/L (空腹)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报告范围
WBC(白细胞 )
Hb(血红蛋 白)
项目 新生儿
血液病或放化疗患者 其他患者 新生儿
血液病或放化疗患者 其他患者
项目
≤生命警戒线低值
≥生命警戒线高值
细菌培养
无菌部位标本G染色 无菌部位标本细菌培养
发现细菌 血液培养及其它无菌体液中有细菌检出时,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 、志贺氏、沙门氏、霍乱弧菌、隐球菌及产酶菌株时,或检测出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是医院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制定的一套重要且紧急的报告机制。

它涉及到医疗过程中遇到的危及患者健康或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医务人员立即采取行动。

下面是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制定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和具体内容。

危急值是指对患者健康或生命构成严重危害的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结果。

具体的危急值项目包括血压过高或过低,血糖过高或过低,心电图异常,血氧饱和度降低等。

2.确定危急值判定的标准。

即危急值的判定应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避免主观性的判断和错误的报告。

3.明确危急值的报告责任人和报告渠道。

医院应明确危急值的报告责任人,包括医生、护士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等,并明确危急值的报告渠道,确保能够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

4.制定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和时间要求。

医院应制定危急值报告的具体流程和时间要求,确保报告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医院危急值报告流程的具体步骤1.患者危急值的发现。

医院临床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存在危急值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行动。

2.危急值的判定。

医务人员根据医院制定的危急值判定标准来判断是否属于危急值,并进行确认。

3.危急值的报告。

一旦确定患者存在危急值,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相应的责任人员报告,以便能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报告方式可以是口头、书面或电子的形式。

4.危急值的接收和确认。

接收到危急值报告的责任人员应立即确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等。

5.危急值的跟进和处理。

医务人员应跟进危急值的处理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救助。

6.危急值的记录和总结。

医院应做好危急值报告的相关记录,包括报告的时间、处理情况和结果等,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改进工作和提高报告的效率。

三、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1.及时性。

报告存在危急值的患者要能够及时通知到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医院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这种检验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量.“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

1、“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2、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三)“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1、心电检查(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Ⅱ型及二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2、医学影像检查(1)CT检查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

⑥肝内古位性病变。

⑦急性胆道梗阻。

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⑨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2)内镜检查①食管或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和/或明显出血点和/或红色征阳性和/或活动性出血。

②胃血管畸形、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医院
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危急值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

为了临床医生能及时、准确得到危急值的检验、检查信息,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报告项目及标准:医院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病理科和电生理室建立危急值项目及标准,经临床科室讨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后发布。

内窥镜和核医学暂无危急值,如出现可进一步补充(见附件: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二、临床科室及相关医技科室,应当建立《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簿》,内容包括:检验或检查时间、病人姓名、病案号、接收科室、项目危急值、复查结果(必要时)、通知时间、通知人、接听人、备注。

三、检验、检查人员发现病人的危急信息后,必须紧急电话通知当班工作人员,双方应按照危急值报告标准化流程复述核对、确认后登记。

四、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工作人员在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按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立即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

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追踪、处置,并在病历中明确书写接收危急值报告事项,将接收报告后的处置、患者在处置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完整地记录。

五、医技部门必须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危急值”;临床科室和相关医技科室人员应知晓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并正确执行。

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等部门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对该项工作进行督导。

XXXXX医院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5年11月27日
附件:
一、XXXXX医院危急值报告处置流程图
二、XXXXX医院危急值登记报告标准化流程
三、XXXXX医院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四、XXXXX人民医院《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本》
附件一:
XXXXX医院临床“危急值”报告流程图
附件二:
XXXXX医院危急值登记报告标准流程一、报告方:您好,我是××科,请问您是××科(接收科室)吗?
接收方:您好,我是××科。

(复述、核实)
二、报告方:我有危急值向你科汇报,请记录。

接收方:我方准备记录。

三、报告方:现在是北京时间×时×分,请复述。

接收方:现在是北京时间×时×分,已记录。

四、报告方:我是××科,我的姓名×××,工牌号××××,请复述。

接收方:您是××科,您的姓名×××,工牌号××××,已记录。

五、报告方:请报告您的科室姓名工牌号。

接收方:我是××科,我的姓名×××,工牌号××××,请复述。

报告方:您是××科,您的姓名×××,工牌号××××,已记录。

六、报告方:我报告的危急值内容:……,请复述。

接收方:您报告的危急值内容:……,已记录。

七、报告方:报告完毕。

接收方:接收完毕。

附件三:
XXXXX医院
医技科室危急值目录
(一) 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二)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腹部闭合性损伤:肝破裂、脾破裂、肾破裂、胰破裂、腹膜后血肿
2、胆囊穿孔、胃肠穿孔
3、急性重症胰腺炎
4、小儿肠套叠
5、盆腔疾病: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
6、严重心功能不全
7、急性心包填塞、急性心肌梗死
8、夹层动脉瘤
9、四肢血管疾病:急性动脉栓塞、深静脉栓塞
10、腹股沟嵌顿疝
11、睾丸扭转、睾丸破裂
12、胎盘早剥、前置血管、胎儿窘迫
(三)心电图室危急值项目
1.急性心肌缺血改变
2.急性心肌梗死
3.室性心动过速
(四)放射科“危急值”项目
1、脑内出血,出血量﹥30ml;脑干出血;脑疝形成。

2、胸部:气胸;急性广泛性肺水肿;肺动脉栓塞。

3、腹部:实质脏器(肝、脾、肾、胰)破裂;空腔脏器(胃、肠、膀胱、胆囊)穿孔或破裂;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小儿肠套叠;肠梗阻。

4、大血管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6cm。

(五)病理科“危急值”项目
1、冰冻特殊情况(标本过大,取材过多或多个冰冻标本同时送检等),报告时间超过30分钟时。

2、对送检的冰冻标本有疑问或冰冻结果与临床不符时。

3、遇疑难病例,冰冻不能出具明确结果时。

4、危重患者,临床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严重不一致者。

(需要临床医生在病理申请单上写明病人报病重或病危,以及已回报的其它危急值检查结果)
(六)电生理室危急值
脑电图:
1、电静息;
2、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肌电图:
1、SEP波形消失;
2、BAEP重复多次刺激未引出肯定波形
附件四:
XXXXX医院危急值报告接收登记本
页脚内容8
页脚内容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