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常用的几种试验

合集下载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九个生化反应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九个生化反应

1、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1.0°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2、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试验方法: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1°C培养24~48h,或于20°培养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变化。

阴性反应则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3 、明胶液化试验有些细菌具有明胶酶(亦称类蛋白水解酶),能将明胶先水解为多肽,又进一步水解为氨基酸,失去凝胶性质而液化。

试验方法:挑取18~24h待试菌培养物,以较大量穿刺接种于明胶高层约2/3深度或点种于平板培养基。

于20~22℃培养7~14天。

明胶高层亦可培养于36±1℃。

每天观察结果,若因培养温度高而使明胶本身液化时应不加摇动、静置冰箱中待其凝固后、再观察其是否被细菌液化,如确被液化,即为试验阳性。

实验三 细菌鉴定中的几种生化试验

实验三 细菌鉴定中的几种生化试验
吲哚试剂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玫瑰吲哚 (阳性反应)
2、V-P试验 [原理]
葡萄糖
丙酮酸
缩合
乙酰乳酸
脱羧
乙酰甲基甲醇
碱性条件
二乙酰
与培养基中精氨酸 的胍基结合
红色化合物(阳性反应)
3、MR试验
[原理]
葡萄糖 丙酮酸
大量混合酸
pH值降至4.5以下
非酸性末端产物(醇、醛等)
pH值>6.2 甲基红指示剂 培养基橘黄色(阴性反应)
荡,再放入 37℃温箱中保温 15-30min。若培养物呈
红色者,为VP 试验反应阳性 3、 “+”表示阳性反应, “-”表示阴性反应。
MR试验
1、将另一半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液内加入甲 基红试剂 2 滴,培养基变为红色者为阳性,变黄 色者为阴性。 2、 “+”表示阳性反应, “-”表示阴性反应。
细菌生化实验误差原因?
柠檬酸盐 利用试验 吲哚试验 硫化氢试验
IMViC 试验
硝酸还原酶试验, 淀粉水解试验
内容
一、糖发酵试验 二、IMViC试验
1、吲哚试验
2、V-P试验 3、MR试验 三、淀粉水解试验
说明
1、本次细菌的生化试验仅选择5项代表性试验
2、本次实验均按传统的生化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现代快速生化检测
现代快速生化检测
实验三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几种生化试验
细菌的生化试验
用生化的方法来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 的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借以鉴别细菌 种类,这种生化试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 应试验;是鉴别细菌的重要依据 。
碳水化合物 代谢试验
糖发酵试验 甲基红试验(MR) V-P试验
常 见 的 生 化 反 应

细菌的常用生化试验

细菌的常用生化试验




本实验主要用于迟缓发酵乳糖菌株

的快速鉴定。
4.七叶苷水解试验

原理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七叶苷培养基中,培养后观察结 果。 结果:培养基变为黑色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D群链球菌 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



前者阳性,后者阴性。
5.甲基红试验

原理: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 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 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 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培养2~4d,于培 养基内加入甲基红试剂,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呈现红色为阳性;橘红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阴性。



应用:主要用于鉴别大肠埃希菌与产气肠杆菌,前者为阳性,后者 为阴性。肠杆菌科中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 菌属等为阳性,而肠杆菌属、哈夫尼亚菌属则为阴性。
6.V-P试验

原理 方法:将待检菌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于 35℃培养48h后加入甲液(6%α-萘酚酒精溶液)和乙液 (40%KOH溶液),振摇。 结果:在数分钟内出现红色为阳性;如无红色出现且于 35℃4h后仍如故者即为阴性。 应用:本试验常与甲基红试验 一起使用,因为前者阳性的细


产碱型
发酵型(产酸)
氧化型

应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非发酵菌的鉴别,前者均为发酵型, 而后者通常为氧化型或产碱型。也可用于葡萄球菌与微球菌间的鉴 别,前者是发酵型,后者是氧化型。
3.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

检测细菌的方法

检测细菌的方法

检测细菌的方法
1细菌检测方法
细菌是人类致病细菌的主要来源,细菌检测是临床微生物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

细菌检测的方法由过去的传统技术,如培养、显微镜检测、血液凝固试验,到近几年出现的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培养法
培养法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细菌检测方法,它包括用适宜的培养基制备培养基,将样本于培养基上的细菌放置并培养,当细菌生长到一定数量时,进行细菌鉴定分析。

二、显微镜检测
显微镜检测大多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细菌,可以观察细菌形态、弯曲度、真菌丝状分裂等,进而确定细菌的特性。

在显微镜检测过程中,通常也会采用特殊的染色来提高细菌的识别度。

三、血液凝固试验
血液凝固试验是检测细菌毒力的一种试验。

原理是将包含有细菌的样本混合血清或血浆的混合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测量其凝固时间,从而判断样本中细菌的毒力。

四、DNA测序
DNA测序也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检测方法之一,它可以检测出某物种的特异性DNA和细菌基因组,通过对细菌基因组的比对可以快速进行物种鉴定和原菌测定。

以上就是细菌检测的几种常用方法,不同的细菌致病机制及疾病特点,相应的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细菌检测时,应根据检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细菌的生化试验

细菌的生化试验

细菌的生化试验目的要求了解细菌生化试验的原理、方法及在细菌鉴定中的意义。

仪器及材料温箱、接种环、酒精灯、蛋白胨水培养基、糖发酵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醋酸铅蛋白胨水培养基、柠檬酸盐琼脂斜面培养基、MR试剂、VP试剂、靛基质试剂、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沙门氏菌的24h纯培养物等。

方法与步骤细菌的生化试验,就是通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分析细菌的代谢产物来鉴别细菌的试验。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生化试验。

只有纯培养的细菌才能用来做生化试验。

1.糖发酵试验将细菌无菌操作接种于糖发酵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48h,结果:只产酸(+),产酸产气(⊕),不发酵(-)。

2.甲基红(MR)试验与维-培(VP)试验取菌接种于2支含0.5%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置37℃温箱培养4d,分别作甲基红和维-培试验。

(1)甲基红试验取上述培养基一支,加入甲基红试剂(甲基红0.1g溶于95%酒精300ml中)5~6滴,液体呈红色者为阳性,黄色者为阴性,橙色者为可疑。

(2)维-培试验取上述培养基一支,先加维-培甲液(6%α-甲萘酚酒精溶液)3ml,再加入维-培乙液(40%氢氧化钾水溶液)1ml,混和后静置于试管架内观察2~4h,凡液体呈红色者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

3.靛基质试验有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吲哚),遇相应试剂而呈红色。

试验时,取菌接种于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7℃培养2~3d;于培养基中加入戊二醇或二甲苯2~3ml,摇均,静置片刻后,沿试管壁加入靛基质试剂(配法: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1.0g,95%酒精95ml溶解后,再加浓盐酸50ml)2ml,若能形成玫瑰靛基质而呈红色,则为阳性反应,不变色为阴性反应。

4.HS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2氢遇醋酸铅或硫酸亚铁则形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

用接种针取菌穿刺于含有醋酸铅或硫酸亚铁的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4d,凡沿穿刺线或穿刺线周围呈黑色者为阳性,不变色者为阴性。

细菌常用的几种试验

细菌常用的几种试验

04 细菌耐药性检测
纸片扩散法
原理
纸片扩散法是一种测量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在琼脂平板上放置纸片,纸 片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当细菌生长时会形成抑菌圈,通过测量抑菌圈的大小来判 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优点
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观察结果。
缺点
结果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较大,且不能准确测量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原理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通过对细菌全基因组进行测序,获取其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全 面了解细菌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应用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用于细菌种属鉴定、基因组变异分析、耐药性机制研究等方 面,为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细菌抗原结合, 通过酶反应显色,对细菌进行鉴定。
03 细菌计数
直接计数法
定义
操作步骤
直接计数法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菌液中 的细菌数量,从而计算出细菌总数的方法 。
将待测菌液进行适当稀释,然后取一定量 的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通 过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优点
缺点
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培 养时间。
荧光计数法
定义
荧光计数法是通过荧光染色或标记 技术,使细菌发出荧光,然后通过
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的方法。
操作步骤
将待测菌液与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 物混合,使细菌染色或标记,然后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
优点
计数速度快,可以自动化操作 。
缺点
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试剂,成本 较高。
对反应产物进行测量。

微生物常用实验3篇

微生物常用实验3篇

微生物常用实验第一篇:细菌涂片染色实验细菌涂片染色实验是微生物学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通过染色方法,使细菌变得可见,便于观察形态、结构、数量等特征,有利于研究其生长、代谢、致病性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介绍细菌涂片染色实验的具体步骤:一、制备细菌涂片1.取出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细菌菌落,用不锈钢嵌片环沿中心点轻压一下。

2.将嵌片环中的菌落涂匀于无菌载玻片上,制备成直径约1厘米的薄片。

3.待载玻片上的细菌涂片晾干,并用火焰消毒。

二、涂片染色1.用火焰将铺有细菌涂片的玻片烤干。

2.将烤干的玻片浸入甲醇中,固定一分钟,再用水漱洗。

3.将玻片浸入碘酒中,固定一分钟,再用水漱洗。

4.将玻片浸入乙醇中,使背景颜色褪去,再用水漱洗。

5.将玻片浸入洋红染色液中,染色时间不超过1分钟。

6.用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细菌涂片染色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大小、聚集情况、颜色等,有助于鉴定细菌种类,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第二篇:厌氧培养实验厌氧菌是一类生长需要在完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微生物。

在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厌氧菌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厌氧菌对于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厌氧培养实验的具体步骤:一、制备厌氧培养基制备厌氧培养基是进行厌氧菌培养的关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养基,并在其中加入培养菌株所需的配方和其他适宜的添加剂。

2.将培养基分装到无菌针筒或暗口瓶中。

3.在体积的一半至三分之二处加入去氧剂(一般为Thioglycolate或Dithiothreitol)。

二、厌氧细菌接种与培养1.准备厌氧细菌培养物的接种种子。

一般情况下,把生长适应在厌氧条件下的细菌进行分生处理来获得设计数量的细胞,并将其重新悬浮在与培养基相同的缓冲液中。

2.在无氧条件下接种厌氧菌,避免暴露于空气中。

可以通过使用瓶盖和橡胶塞的局部替代或全封闭气密容器的方法来实现无氧条件。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报告一、引言在微生物学中,鉴定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生理生化反应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物质的代谢情况来确定其种类和特性。

本报告将介绍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

二、目的本报告旨在介绍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实验,包括试剂、操作步骤、结果解释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实验。

三、材料与方法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培养基;2. 硝酸盐还原试剂;3. 糖类试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4. 氨基酸试剂:天冬氨酸、赖氨酸;5. 酶试剂:淀粉酶、蛋白酶;6. 无水硫酸铜溶液。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解释1. 硝酸盐还原试验步骤:(1)取一支细菌液体培养物,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2)观察液体颜色变化。

结果解释:若液体变为红色,则表示细菌能够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是亚硝化菌。

若无颜色变化,则表示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

2. 糖类代谢试验步骤:(1)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葡萄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发酵代谢;若在果糖或半乳糖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果糖或半乳糖进行发酵代谢。

3. 氨基酸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天冬氨酸和赖氨酸;(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气泡产生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天冬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天冬氨酸进行代谢;若在赖氨酸试管内产生了气泡,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利用赖氨酸进行代谢。

4. 酶代谢试验步骤:(1)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淀粉和蛋白质;(2)加入相同量的细菌液体培养物;(3)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情况。

结果解释:若在淀粉试管内出现了透明带,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若在蛋白质试管内出现了变色,则表示该细菌能够分泌蛋白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细菌检验 常用的几种试验
菏泽市立医院
常做的实验方法
革兰氏染色法 拉丝试验 抗酸染色法 氧化酶试验 触酶试验 凝固酶试验 奥普妥辛实验 卫星实验 CAMP 杆菌肽敏感实验 硝酸盐还原试验 DNA酶试验 生化反应 血清学分型(志贺,沙门,霍乱、链球菌)
革兰氏染色
快速染色法: 1、初染:结晶紫染色10秒,水洗,甩干; 2、媒染:革兰氏碘液染色10秒,水洗,甩 干; 3、脱色:95%酒精脱色10~20秒,水洗, 甩干; 4、复染:沙黄或复红染色10秒,水洗,干 后镜检。 5、结果判定:G +呈紫色,G-菌呈红色

CAMP试验



1.原理:B群链球菌在血平板上能产生CAMP因子, 可促使金黄色葡萄球菌β 溶血素的活性,故在血 平板上两种细菌交界处溶血能力增强,形成箭头 状透明状溶血区。其他链球菌一般不产生CAMP 因子,故此试验可作为B群链球菌的鉴定指标之 一。 2.方法:在血平板上,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划一条 横线,再于该直线相距5mm左右用被检菌接种一 或两条垂直短线,35℃24小时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在被检菌接种线与金葡菌接种线之 间有一个箭头形或半月形透明溶血区为阳性,可 推断为B群链球菌。无溶血区为阴性。
抗酸染色
1、初染:石炭酸复红加热染色3-5分钟,水 洗,甩干; 2、脱色:3%盐酸酒精脱色30~60秒,水 洗,甩干; 3、复染:碱性美兰60秒,水洗,干后镜检。 4、结果判定:抗酸菌呈红色 ,非抗酸菌呈 兰色 5、意义:用于鉴别抗酸菌与非抗酸菌
抗酸染色---抗酸菌
氧化酶试验




原理: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 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 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方法:取一洁净的滤纸一小块,涂抹菌苔少许, 加一滴氧化酶试剂(对苯二胺溶液)于菌上,观 察颜色变化。 判断:立即呈粉红色并迅速转变为紫红色为阳性, 不变色为阴性。 意义:肠杆菌科细菌与气单胞、假单胞菌的鉴别
血浆凝固酶试验


1.原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结合 凝固酶,结合在细胞壁上,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 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上,发生凝集,用玻片法测出。另一 种是菌体生成后释放与培养基中的游离凝固酶,能使凝固 酶原变成凝血酶类物质,从而使血浆凝固,可用试管法测 出。 2.方法: (1)玻片法:取血浆和生理盐水各一滴分别滴到清 洁玻片上,挑去待检菌落分别与血浆及盐水混合,如血浆 中出现明显凝集颗粒而盐水中无自凝现象者为阳性。 (2)试管法:取试管两支,分别加入0.5ml的血浆 (经生理盐水1:4稀释)挑去菌落数个加入测定管充分研 磨混匀,用一只阳性菌株加入对照管,37℃3-4小时。血 浆凝固者为阳性。
杆菌肽敏感试验



1.原理:A群链球菌对杆菌肽非常敏感,而 其他链球菌对杆菌肽通常耐药,故此试验 可鉴别链球菌。 2.方法:将被检链球菌,密涂于血平板上, 将杆菌肽纸片贴于血平板表面,35℃24小 时观察结果。 3.在杆菌肽周围出现明显抑菌环 〉10mm 为阳性,则被推断为A群链球菌,〈10mm 为阴性,为其他群的链球菌。
DNA 酶试验



1.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DNA 酶。 DNA 酶能将 DNA 长链水解成有几个单核苷酸组成的寡核苷酸 链。水解形成的寡核苷酸可溶于酸,在DNA平板 上加入酸后,可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环。 2.将待检菌点种于DNA琼脂平板上,35℃24小 时,用1mol/L盐酸滴加在细菌生长的平板表面, 观察结果。 3.结果观察:菌落周围出现透明环为阳性,无透 明环为阴性。此试验用于奈瑟菌与卡他布兰汉菌 的鉴别。卡他布兰汉菌为阳性,奈瑟菌为阴性。
G+菌
G-菌
氢氧化钾拉丝试验

“氢氧化钾拉丝试验”快速鉴定革兰氏阳性菌 1、原理:由于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数少于稀 碱溶液内易于破裂,而释放出未断裂的DNA螺旋,使 KOH菌悬液呈现粘性,可有搅拌后拉出丝来,而革兰阳性 菌在稀碱溶液中仍保持不变。 2、试剂:4%KOH水溶液。应新鲜配制。 3、方法:取1滴4%KOH水溶液于洁净玻片上,用接种环 于固体培养基上取新鲜配制菌落少许,于KOH溶液中搅拌 混匀,并每隔几秒钟上提接种环,观察能否拉出丝来。 4、结果:能用接种环拉出丝来为阳性,仍为混悬液则为 阴性。大多数革兰阴性菌于5到10秒内出现阳性,有的需 30到45秒。革兰阳性菌于60秒以后仍阴性。
奥普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验 (OP试验)



1.原理:肺炎链球菌对Optochin(乙基氢化去甲 奎宁)十分敏感,作用机理是干扰肺炎链球菌叶 酸的合成,可抑制其生长,其他链球菌如草绿色 链球菌对其不敏感。借此可对肺炎链球菌与草绿 色链球菌加以鉴别。 2.方法:将待检的a溶血的链球菌均匀的涂布于血 平板上,贴放Optochin纸片(含药5mg)35℃孵 育18-24小时,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3.结果判断:抑菌圈〉14mm为肺炎链球菌,无 或见很窄的抑菌圈为草绿色链球菌。
硝酸盐还原试验




1.原理:某些细菌能还原培养基中的硝酸盐生成亚硝酸盐、 氨和氮等。亚硝酸盐与醋酸作用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 对氨基苯磺酸作用形成重氮苯磺酸,它可与a-萘胺结合成 红色的N-a-奈氨苯磺酸。 2.方法:将待检菌接种硝酸盐培养基中,35℃24小时, 加入硝酸盐还原试剂甲液(对氨基苯磺酸和醋酸)和乙液 ( a-萘胺和醋酸)各一滴后观察结果。 3.判断结果:呈现红色为阳性。若不出现红色,则加入少 许锌粉,仍不出现红色者为阳性,出现红色为阴性。 4.意义:肠杆菌科细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卫星试验
1.原理:流感嗜血杆菌生长时需要X、V两种因子,在血 平板上形成极小、圆形透明的菌落,若与金葡菌同时培养, 由于金葡菌产生V因子,促进流感嗜血杆菌的生长,在金 葡菌周围的细菌菌落较大,形成卫星生长现象。在普通培 养基上不生长。 2.方法:用取菌环挑去可疑菌落分别接种在血平板、MH 平板上,再用取菌针挑取金葡菌与原划线垂直划一直线接 种在平板上。35℃24小时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金葡菌周围的细菌菌落较大,卫星试验阳性 4.意义:仅血平板上出现卫星现象--流感嗜血杆菌; 血平板与MH均呈卫星现象--副流感嗜血杆菌。 借此用于鉴别流感与副流感嗜血杆菌。
触酶试验



1.原理:具有触酶(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 化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继而形成分子氧, 出现气泡。 2.方法:用接种环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置于 洁净的玻片上,然后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一滴, 观察结果。 3.结果判断:在5秒内释放大量的气泡为阳性。 4.意义:大多数球菌触酶试验阳性,但链球菌为 阴性,主要用于鉴别葡萄球菌与链球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