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数据库实验4

南昌大学数据库实验4
南昌大学数据库实验4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学生姓名:郭慧

学号:6100512019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1班

2014 年 5 月 23 日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郭慧学号:6100512019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21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4-5-23 实验成绩:

实验3 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

1、会设置SQL Server 2012登录验证模式

2、会创建登录、角色及SQL Server 2012数据库用户

3、会授予与收回用户权限

二、实验内容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用户及角色。

【任务描述】

创建一个服务器登录,名称为studentuser1,创建一个数据库角色student,创建一个学生课程student数据库的用户susan。

【任务分析】

一个SQL Server登录账号只有成为数据库的用户,对该数据库才有访问权限。每个登录账号在一个数据库中只能有一个用户账号,但可以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各有一个用户账号。

角色分为服务器角色和数据库角色两种,本任务要求创建的是数据库角色。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授予用户权限。

【任务描述】

创建SQL Server登录账号John,然后与student数据库中的用户studentuser2相关联,最后删除登录账号John。

【任务分析】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来完成权限的管理。根据任务要求,先查看student数据库中有没有用户studentuser2,如果无此用户,要先创建。注意:最后要删除与登录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用户,才能删除登录账户。

3、使用T-SQL语句创建、查看、删除SQL Server登录账户。

【任务描述】

创建SQL Server登录账号John,然后与student数据库中的用户studentuser2相关联,最后删除登录账号John。

【任务分析】

使用系统存储过程来完成权限的管理。根据任务要求,先查看student数据库中有没有用户studentuser2,如果无此用户,要先创建。注意:最后要删除与登录名相关联的数据库用户,才能删除登录账户。

4、使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用户及角色。

【任务描述】

使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用户Peter。

【任务分析】

创建用户名时,必须关联一个登录名,可以分为三个子任务:

(1)使用CREATE USER语句,创建一个名为Peter的登录名。

(2)创建用户Peter,并将它与登录名Peter进行映射关联。

(3)创建角色auditors,并将用户Peter加入auditors角色中。

5、使用T-SQL语句授予与收回用户权限。

【任务描述】

授予用户Peter查看student数据库中课程注册和学期成绩表的权限;然后拒绝Peter 查看student数据库中学期成绩的权限;撤消Peter查看student数据库中课程注册的权限。【任务分析】

根据任务要求,使用GRANT,DENY和REVOKE语句来完成权限的管理。

在SQL Server中使用GRANT、DENY、REVOKE三条Transact-SQL语句来管理权限。

GRANT命令用于把权限授予某一用户,以允许该用户执行针对某数据库对象的操作或允许其运行某些语句。DENY命令可以用来禁止用户对某一对象或语句的权限,它不允许该用户执行针对数据库对象的某些操作或不允许其运行某些语句。REVOKE命令可以用来撤销用户对某一对象或语句的权限,使其不能执行操作,除非该用户是角色成员,且角色被授权。

三、实验操作、实验代码、数据处理及结果

任务一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服务器,展开【安全性】︱【登录名】,右击【登录名】,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登录名”命令。打开“新建登录名-新建”对话框,在“常规”选项页面中的“登录名”文本框内输入用入登录名称,如“studentuser1”,同时在密码框内输入密码和确认密码框内再次输入相同密码,默认数据库选择“学生信息”,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服务器,展开“数据库︱学生信息︱安全性︱角色”,右击“数据库角色”,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新建角色”命令,打开“数据库角色-新建”对话框,在角色名称中输入“student”,然后单击“所有者”文本框右侧的浏览按钮。在打开的“选择数据库用户或角色”对话框中,单击右侧的“浏览”按钮,打开“查找对象”对话框中,在列表框中选择“student”数据库角色。

由于未找到student项目,故直接创建

2、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服务器,展开“数据库︱学生信息︱安全性”,右击“用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用户”命令。打开“新建用户-新建”对话框,在“常规”选项页面中的“用户名”文本框内输入用户名称,如“susan”。

3、单击“登录名”右侧的选择按钮,打开“选择登录名”对话框,点击右侧的“浏览”按钮,打开“查找对象”对话框,选择登录名,如“studentuser1”。返回“数据库用户-新建”对话框中,选择赋给用户的数据库角色在“数据库角色成员身份”列表框中选择

“student” ,完成新用户创建。

任务二

1、启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选择服务器,展开”数据库︱学生︱安全性︱用户,右击用户名”Susan”,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数据库用户Susan”对话框,选择“安全对象”页,单击“添加”按钮。

未找到添加按钮,但是搜索按钮与添加按钮功能相同。

2、打开“添加对象”对话框,选择“特定对象”单选按钮,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左图所示。在打开的“选择对象”对话框,单击右侧的“对象类型”按钮。打开“选择对象类

型”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3、在“选择对象”对话框中,单击右侧的“浏览”按钮,打开“查找对象”对话框,选择表Course等,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左图所示。在“数据库用户Susan”对话框内,先选择表Choice ,然后在对话框下方的student显式权限列表框内选择Alter权限、Delete 权限、Insert权限、Select权限,再进一步设置“列权限”

4、打开“列权限”对话框,对相应的列授予权限

任务三

1、源代码

Sp_addlogin ‘John’,’wuygh1994’,student

Go

Exec sp_helplogins

Use student

Exe sp_helpuser

Go

Use student

Exec sp_grantdbaccess ‘John’,’studentuser2’Go

Exec sp_revokedbaccess ‘studentuser2’

Exec sp_dropl ogin ‘John’

2、结果

任务四

1、源代码

USE 学生信息

GO

CREATE LOGIN Peter WITH password=‘wuygh1994’CREATE USER Peter FOR LOGIN Peter

GO

CREATE ROLE auditors

EXECUTE sp_addrolemember ‘auditors’,’Peter’

2、结果

任务五

1、源代码

USE 学生信息

GRANT SELECT ON 课程注册 TO Peter

GRANT SELECT ON 学期成绩 TO Peter

GO

DENY SELECT ON 学期成绩 TO Peter GO

REVOKE SELECT ON 课程注册 TO Peter GO

2、结果

四、拓展练习

1、如何设置sa的密码?答:

2、两种登录模式有何区别?

答:windows身份验证由windows验证并分配有效的安全ID,同时也只能windows用户登录连接。sqlserver身份验证需要在数据库中设置用户和密码,才能登录可以登录的数据库.

五、练习

1、SQLSERVER有几种验证方式?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答:SQLServer支持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混合模式两种身份验证模式。这两种身份验证模式的区别有:

1、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

只进行 Windows 身份验证。用户不能指定 SQL Server 2000 登录 ID。这是 SQL Server 2000 的默认身份验证模式。不能为在 Windows 98 上运行的 SQL Server 实例指定 Windows 身份验证模式,因为此操作系统不支持 Windows 身份验证。

2、混合模式

如果用户在登录时提供了 SQL Server 2000 登录 ID,则系统将使用 SQL Server 身份验证对其进行验证。如果没有提供 SQL Server 2000 登录 ID 或请求 Windows 身份验证,则使用 Windows 身份验证对其进行身份验证。

2、什么是角色?服务器角色和数据库角色的区别是什么?

答:角色是权限的集合

1、服务器角色就是针对整个数据库服务器设定的角色和权限。服务器角色是针对服务器这个层次的权限而言的,也就是说一般加入到服务器角色里的用户都是具有对服务器一定的管理权限。

2、数据库角色就是针对某个特定数据库设定的角色和权限。数据库角色是针对数据库层次而言的,用户加入到某个数据库的数据库角色中后,这个用户只是在这个数据库里面具有在角色里指定的用户权限。

3、权限分为哪几种?它们有什么区别?

答:权限是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利,权限可分为读(Read)权限、插入(Insert)权限、修改(Update)权限、删除(Delete)权限。

不同的权限只能操作他们特定的对象,对象不同,选择的权限就不同。

4、添加一个用户账户studentuser,其登录密码为s123456。

答:

5、删除上面的用户studentuser 。

答:

六、实验总结

本实验文字要求多为2005版本的SQL所可以执行的,但是在新版2012中很多按钮无法得到实现,但是找到相关点实验还是可以进行的。实际操作并不需要使用许多T—SQL语句,很多操作可以直接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太清晰的过程。很多实验文字代码由于之前建表过程中没有设计到,我直接转换成了原来表中设计的代码。登录验证模式分为windows验证和SQLserver验证,我们一般采用的是windows验证。权限是用户对某一数据对象的操作权力,数据库安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只授权给有资格的用户访问数据库的权限,同时令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接近数据库,这里需要采用GRANT、REVOKE、以及deny的语句。

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四) 姓名:学号:班级: 1.简单查询: (1) 查询“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的学分; SQL语句: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 或者模糊查询: select credit from course where course_name like'%数据库开发技术'; 执行结果: (2)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4”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并将成绩按降序输出;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3' order by grade desc; 执行结果:

(3) 查询学号为“g9940205”的学生选修的课程编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course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_id='g9940205'; 执行结果: (4) 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1”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_id,grade from student_course where course_id='dep04_s001'and grade>'85'; 执行结果:

2.在多表连接的查询实验中,用Transact SQL语句完成以下查询操作: (1)查询选修了课程编号为“dep04_s002”且成绩高于85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grade from student,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dep04_s002' and student_course.grade>'85'; 执行结果: (2)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称和成绩; SQL语句: select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name,course_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tudent_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_id=student_course.student_id and student_course.course_id=course.course_id; 执行结果:

南昌大学物理期末考试卷

南昌大学 20 05 ~20 06 学年第 1 学期期 终 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 B )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适用班级: 学院: 系别: 考试日期: 06年1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累分人 签 名 题分 27 25 38 100 得分 评卷人 一、 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7 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f (v ) f (v ) v O f (v ) v O (B) (A) f (v ) (D) v O (C) v O V V 2V 1O T 1T 2 T a b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 -T 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 改变到平衡态b (如图). (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 (B)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 (C)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 (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 ] 3、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t +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 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

4、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A) π2 3. (B) π. (C) π2 1. (D) 0. [ ] 图(b) T 1 T 2 M 45° S A C f L B 图(a) 第4题图 第5题图 5、检验滚珠大小的干涉装置示意如图(a).S 为光源,L 为会聚透镜,M 为半透半反镜.在平晶T 1、T 2之间放置A 、B 、C 三个滚珠,其中A 为标准件,直径为d 0.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平晶,在M 上方观察时观察到等厚条纹如图(b)所示.轻压C 端,条纹间距变大,则B 珠的直径d 1、C 珠的直径d 2与d 0的关系分别为: (A) d 1=d 0+,d 2=d 0+3. (B) d 1=d 0-,d 2=d 0-3. (C) d 1=d 0+2,d 2=d 0+3. (D) d 1=d 0-2,d 2=d 0-3.[ ] 6、波长500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 0.25 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d 12 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 m . (B) 1 m . (C) 0.5 m . (D) 0.2 m . (E) 0.1 m . [ ] 7、光强为I 0的自然光依次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若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的夹角=30°,则透射偏振光的强度I 是 (A) I 0 / 4. (B)3I 0 / 4. (C)3I 0 / 2. (D) I 0 / 8. (E) 3I 0 / 8. [ ] O P Q S ν m v 2/2 8、光电效应中发射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 (A) OQ (B) OP (C) OP /OQ (D) QS /OS 可以直接求出普朗克常量. [ ] 9、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 3 的激发状态直接通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A) 4 m/s . (B) 10 m/s . (C) 100 m/s . (D) 400 m/s . [ ] (氢原子的质量m =×10-27 kg) x t O A/2 -A x 1 x 2

南昌大学会计学期末考试重点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成本、费用增加记借,减少记贷。 负债、收入、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只在提供经济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3. 资产: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4. 负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须以资产或劳务承担的,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的业务 5.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会计利润分为四个层次: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利润净额。

–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 利润净额=利润总额–所得税 7. 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也称为会计的方程式或平衡公式,用数学等式形式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 8.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用来分类、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9.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10.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系统连续,分类的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手段11. 会计核算职能: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地会计信息。 12. 定期盘存制:以定期实地盘点来确定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根据存货的单价计算出结存的金额,再运用期初存货和本期购入存货的数量和金额,倒算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和金额的一种存货核算和管理制度。

数据库实验报告 (4)

一实验题目 .索引的建立和删除操作 .视图的创建、修改、更新和查询操作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索引建立与删除操作,掌握数据库索引的分类,并了解建立数据库索引的意义、作用。 .掌握视图的创建和查询操作,理解视图的使用,理解实图在数据库安全性中的作用。 三实验内容 1.索引的建立和删除操作 (1)在表中,建立按照升序的惟一性索引。 (2)在表中,建立按照学号升序和课程号降序的唯一性索引。 (3)在表中,按照生日建立一个非聚簇索引。 (4)在表中,建立一个按照课程名升序的聚簇索引。 (5)删除索引。 2.视图的创建、修改、更新和查询操作 (1)建立一个关于所有女生信息的视图。 (2)将各系学生人数,平均年龄定义为视图 (3)建立一个视图反映学生所选课程的总学分情况。 (4)建立一个所有学生课程成绩的视图,包括基本学生信息,课程信息和成绩。 (5)在视图基础之上,建立一个两门课以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情况视图。 (6)建立一个至少选修了门课及门课以上的学生信息的视图。 (7)修改视图,要求只显示年以前出生的女生信息。 (8)在视图查询不及格超过门课的学生信息。 (9)删除视图。 (10)通过视图,将“王丹”的名字修改为“汪丹”,并查询结果。 (11)通过视图,新增一个学生信息(“刘兰兰”,“女”,“计算机学院”,),并查询结果。 (12)通过视图,删除年出生的女生信息,并查询结果。 (13)通过视图,将“汪丹”的名字修改为“王丹”,是否可以实现,请说明原因。 (14)通过视图,将“”学生的平均分改为分,是否可以实现,请说明原因。 四实验要求 .要求掌握索引的类型,以及创建索引时的注意事项,例如每个表只能创建一个聚集索引,可以创建非聚集索引最多为个,等等。 .理解创建视图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创建视图时需要考虑的原则:只能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视图、视图名不得与该用户的表名相同、可在视图上建立视图、定义视图不能包括等关键字、不能建立临时视图,等等。 .报告中由同学写明具体的操作意图(文字描述)、操作命令(语句)、和执行结果(文字描述适当截图)。

南昌大学C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全)

南昌大学2003 ~200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A’的ASCII码为65,n为int型,执行n =‘A’+‘6’-‘3’;后,n的值为B。 A)‘D’ B) 68 C) 不确定的值D) 编译出错 2.下列变量名中, A 是合法的。 A)CHINA B) byte-size C) double D) A+a 3.在static int B[3][3]={{1},{3,2},{4,5,6}};中, a[2][2]的值是C。 A)0 B) 5 C)6 D)2 4.若有定义int a=3, *p=&a ;则*p的值是 B 。 A)常量a的地址值B)3 C)变量p的地址值D)无意义 5.下列关于指针运算的各叙述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D 。 A)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相等或不等的比较运算; B)可以用一个空指针赋值给某个指针; C)指向数组的指针,可以和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D)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相加运算。 6. 已知x、y、z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各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D 。 A)‘x’&&‘y’ B)x<=y C)x || y+z && y-z D) !((x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4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4 学号:姓名:日期:年月日 实验目的:(1)练习连接查询;(2)练习视图的创建与使用;(3)学习使用ODBC的方法;(4)体验T-SQL的功能;体验存储过程的功能;体验表值函数、标量值函数的作用;体验ranking等功能。 1 练习视图及连接查询。 (1)创建一个视图,视图名为viNF,视图内容为select id,count(*) as nf from friends group by id。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 (2)基于viNF视图,查找拥有最多好友的用户、最少好友的用户。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 (3)基于users表和viNF视图进行连接查询。分别进行内连接、全外连接、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四种操作。执行成功后,将SQL语句复制到下方,并回答:四种结果表,哪两个的结果是一致的,为什么? (4)将题(3)中全外连接保存为一个新的视图viUAF。 2 通过ODBC用Excel打开users表。 3 体验T-SQL。 回顾实验2中的题目: 定义最低价格为成本价;依据此成本价做如下计算: 连接Goods,Goods_Extent,Sellers表,按照总利润,输出前10名;要求输出表的格式为(商品名称,卖家名称,商品价格,运费,卖家信誉,卖家好评率,历史销量,历史利润,期内销量,期内利润,总销量,总利润) 利用如下语句进行查询,体会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如感兴趣,自己可以仿照写一个变量定义、赋值及应用的例子。 declare @cost as float; select @cost=min(good_price)from goods; select top 10 good_name as商品名称, goods.seller_name as卖家名称, good_price as商品价格, good_shipping as运费,

南昌大学周易选修课期末大作业

NANCHANGUNIVERSITY 《周易》期末作业 (2014年) 学院:软件学院系:计算机软件 专业班级:东软121班 学生姓名:臧亚诚学号:8000612057 授课教师:陈悦职称:讲师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一、《周易》简要概述 (1) 二、《周易》的来源 (1) 2.1《周易》的作者 (1) 2.2《周易》名字的含义 (1) 2.3《周易》的的卦象 (2) 三、《周易》蕴含的哲理 (2) 3.1尚变 (2) 3.2贵中 (3) 3.3趋时 (3)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4) 4.1一阴一阳之谓道 (4) 4.2阴阳不测之谓神 (4) 4.3日新之谓盛德 (4) 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5) 五、《周易》的作用 (6) 5.1在历史上的作用 (6) 5.2在现代的作用 (6) 六、《周易》的影响 (7) 6.1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7) 6.2对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 (7) 6.3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7) 6.4对哲学的重要影响: (8) 6.5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8) 七、参考文献 (9)

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 一、《周易》简要概述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二、《周易》的来源 2.1《周易》的作者 《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2.2《周易》名字的含义 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 1

南昌大学C++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全)

一单项选择题 1.‘A’的ASCII码为65,n为int型,执行n =‘A’+‘6’-‘3’;后,n的值为 B 。 A)‘D’ B) 68 C) 不确定的值D) 编译出错 2.下列变量名中, A 是合法的。 A)CHINA B) byte-size C) double D) A+a 3.在static int B[3][3]={{1},{3,2},{4,5,6}};中, a[2][2]的值是 C 。 A)0 B) 5 C)6 D)2 4.若有定义int a=3, *p=&a ;则*p的值是 B 。 A)常量a的地址值B)3 C)变量p的地址值D)无意义 5.下列关于指针运算的各叙述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D 。 A)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相等或不等的比较运算; B)可以用一个空指针赋值给某个指针; C)指向数组的指针,可以和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D)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相加运算。 6. 已知x、y、z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各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D 。 A)‘x’&&‘y’ B)x<=y C)x || y+z && y-z D) !((x>n;int a[n]; D) const int SIZE=10;int a[SIZE]; 16.采用函数重载的目的在于 D ; A) 实现共享B)减少空间 C) 提高速度D)使用方便,提高可读性 17.下列的各类函数中, C 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A)构造函数B)析构函数 C)友元函数D)拷贝初始化构造函数 18.若有定义:int x , *p ;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 D 。 A) *p=*x B) *p=&x C) p=x D) p=&x 19.下列静态数据成员特性中, D 是错误的。 A) 说明静态数据成员时前边要加修饰符static; B) 静态数据成员要在类体外进行初始化; A)double func( int x ,int y ) B)int func( int x ;int y ) ; C)float func( int x ,int y ) ; D)char func( int x ,y )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C++程序的执行从main 函数开始,到main 函数结束。 2.设有定义int x=3, y=4 ;则表达式x*=y+5的值为27 。若有定义int a=2 ;则执行完语句a+=a-=a*a ;之后,a的值为-4 。3.在C++ 中,只能用于整型操作数的算术运算符是% ;表达式3 / 2的结果为 1 。 4.在C++ 中,变量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指:变量名、变量类型和变量值。 5.设有定义int x=3, y=4,t ;则实现x,y两变量值交换的三个语句是:t=x ; x=y ;y=t ;。 6.在C++ 中,有两种给出注释的方法。一种是沿用C语言的注释符,即/* */ 。另一种是从它开始,直到它所在行尾的字符都为注释的注释符,即// 。 7.在C++ 中,函数在定义时可以预先定义出默认的形参值。默认形参值必须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定义。因为在调用时,实参初始化形参是按从左到右 的顺序。 8.在C++程序中,对刚创建的对象进行初始化的工作由构造函数来完成;而对象被删除前的一些清理工作则是由析构函数来完成的。 9.Visual C++ 6.0 集成开发环境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项目工作区窗口、文档窗口、输出窗口以及状态栏等组成。 10.类是逻辑上相关的函数与数据的封装。特殊类的对象拥有其一般类的全部属性与服务,称作特殊类对一般类的继承。 三、程序阅读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请在各程序的右侧空白部分,写出对应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

数据库实验报告4

数据库实验报告4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四视图与索引学号姓名班级日期Xxxx Xx xxxxx 2016.10.20 一. 实验内容、步骤以及结果 1.在Student数据库中,利用图形用户界面,创建一个选修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并且是 1986年出生的学生的视图,视图中包括学号,性别,成绩三个信息。 2.用两种不同的SQL语句创建第五版教材第三章第9题中要求的视图(视图名:V_SPJ) 方法一: create view V_SP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 where spj.jno in (select jno from j where j.jname='

三建') 方法二: create view V_SPJ as select sno,pno,qty from spj,j where j.jno=spj.jno and j.jname='三建'

INTO V_SPJ(SNO,PNO,QTY) VALUES( 's5','p3',900) 提示: -SPJ表中JNO允许为空时,数据可以插入基本表,此时JNO为NULL,由 于JNO为NULL,所以视图中没有该 条数据。 -SPJ表中JNO不能为空时,可以使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1)修改视图V_SPJ中的任意一条数据的供 应数量。 update V_SPJ set qty=111 where sno='s1' and pno='p1'

(2)删除视图V_SPJ中的任意一条数据(注意 所创建视图可以视图消解时,才能正常删除,否则会删除失败;也可以考虑用 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DELETE V_SPJ where sno='s1' and pno='p1' and qty=111 用instead of触发器实现 CREATE TRIGGER trdV_SPJ ON V_SPJ INSTEAD OF DELETE AS BEGIN Delete from V_SPJ WHERE sno='s1' and pno='p1' and qty=111 END

南昌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南昌大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简算题(25分) 1. 设某线性电路的冲激响应为h(t)=e -t +2e -2t ,求相应的网络函数H (s ), 并绘出极、零点图 2. 求 的原函数。 3. 求f(t)=sin(ωt)的象函数。 4.某有向连通图d G 的基本回路矩阵f B 为: 1 2 3 4 5 6 7 ???? ??????---=011010011000101011001f B 画出有向图d G ,写出全阶关联矩阵a A 。 .列写与上图d G 的回路矩阵f B 对应同一树的基本割集矩阵f Q 。 二.图示电路,电容C=0.5F ,以u c 和i L 为状态变量,写出电路的状态方程,并整理为矩阵形式(10分) 1H i L 2Ω - u s + 三.图示电路中,已知R=1Ω,C=1μF ,回转器回转常数 ) 22(1 2)(++=S S S F S

r=1000Ω,求1—1端等效元件参数。(10分) + u 1 - 四.图示电路中,直流电压源U s =5V ,R=2Ω,非线性电阻的伏安关系为: 现已知当0)(=t u s 时,回路中的电流为1A 。如果电压源u s (t)=cos(ωt )(V),用小信号分析法求电流i(t)。(10分) R U s + - u s - 五.电路如图所示,已知ω=1000rad/s, C=1μF, R=1Ω, L 1=1H ,H L 3 12=, 求: (1) u s( t)的有效值; (2) 电阻电压)(t u R ; (3) 电源发出的平均功率(15分) u s 1 - u R (t) + 3 2i i u +=V )t 2cos(216)t cos(21512u )t (s ω+ω+=

数据库4实验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1)了解SQL Serer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完整性控制的基本方法 (2)熟练掌握常用CREATE 或ALTER 在创建或修改表时设置约束 (3)了解触发器的机制和使用 (4)验证数据库系统数据完整性控制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结合school 数据库中的各个表,设置相关的约束,要求包括主键约束、外键约束、唯一约束、检查约束、非空约束等,掌握各约束的定义方法。设置一个触发器,实现学生选课总学分的完整性控制,了解触发器的工作机制。设计一些示例数据,验证完整性检查机制。 3.1要求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使用 SQL 语句设置约束 使用 CREATE 或 ALTER 语句完成如下的操作,包括: 1.设置各表的主键约束 2.设置相关表的外键 3.设置相关属性的非空约束、默认值约束、唯一约束 4.设置相关属性的 CHECK 约束 3.2使用触发器 创建一个触发器,实现如下的完整性约束: (1)当向 SC 表中插入一行数据时,自动将学分累加到总学分中。 (2)记录修改学分的操作。 3.3检查约束和触发器 分别向相关表插入若干条记录,检查你设置的完整性约束是否有效: 1.插入若干条包含正确数据的记录,检查插入情况 2.分别针对设置的各个约束,插入违反约束的数据,检查操作能否进行 3.向 SC 表插入若干行数据,检查触发器能否实现其数据一致性功能。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HP6460 SQL SERVER2008 四、方法与实验步骤(可选) 一、声明完整性约束 创建学生选课数据库 TEST,包括三个基本表,其中 Student 表保存学生基本信息,Course 表保存课程信息,SC 表保存学生选课信息,其结构如下表: 表 1. Student 表结构 表 2. Course 表结构 表 3. SC 表结构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四(有答案)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四查询设计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实验目的 (1)了解查询的目的,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 (2)掌握数据排序和数据联接查询的方法。 (3)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要求 (1)针对“TM”数据库,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以下单表查询 操作,并将将调试成功的T-SQL命令,填入实验报告中。 a)查询所有课程的详细情况。 b)查询来自江苏或山东的学生学号和姓名,并以中文名称显示输出的列名。 c)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一人选了多门课程的话,学号只显示一次)。 d)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 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e)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 f)查询选修课程号为07253001的成绩在85-95之间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 将成绩乘以0.7输出。 g)查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DEPT_ID为07)或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DEPT_ID为09)姓张的学生的信息。。 h)查询所有核心课程(课程名中带*的)的情况。 i)查询缺少了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和课程号,查询结果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2)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中,用T-SQL语句实现下列数据联接查询操作: a)查询每个学生的情况以及他(她)所选修的课程。 b)查询学生的学号、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 c)查询选修C语言程序设计且成绩为85分以上的学生学号、姓名及成绩。 d)查询和学生柏文楠是同一个民族的学生(用自身联接实现)。 e)分别用等值联接和内联接查询有授课记录的老师的姓名。 f)用外联接查询所有老师的授课情况,输出老师的工号、姓名、职称、院 系、担任的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结果按院系和职称升序排列。如果该 老师没有授课历史,在课程号和授课的学期中显示空值 (3)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新建查询,完成以上查询命令的同时,熟悉SQL编 辑器工具栏中各快捷按钮的作用。 (4)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1

1.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rename)将视图“V_SPJ”更名为“V_SPJ_三建”。(5分) exec sp_rename v_spj, v_spj_三建; 2.针对SPJ数据库,创建并执行如下的存储过程:(共计35分) (1)创建一个带参数的存储过程—jsearch。该存储过程的作用是:当任意输入一个工 程代号时,将返回供应该工程零件的供应商的名称(SNAME)和零件的名称(PNAME) 以及工程的名称(JNAME)。执行jsearch存储过程,查询“J1”对应的信息。(10 分) create proc jsearch @jno char(2) as select sname, pname, jname from s,p,j,spj where s.sno=spj.sno and p.pno=spj.pno and j.jno=spj.jno and spj.jno=@jno; 执行: exec jsearch 'J1'

(2)使用S表,为其创建一个加密的存储过程—jmsearch。该存储过程的作用是:当执 行该存储过程时,将返回北京供应商的所有信息。(10分) 创建加密存储过程: create proc jmsearch with encryption as select * from s where s.city='北京'; sp_helptext jmsearch; (3)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text查看jsearch, jmsearch的文本信息。(5分) 用系统存储过程sp_helptext查看jsearch: exec sp_help jsearch; exec sp_helptext jsearch;

南昌大学历年期末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5 分) 1. 设:020202x y z Ω≤≤≤≤≤≤,,, 则三重积分 xyzdV Ω =??? _____. 2. 交换二次积分的顺序 2 2 2 0 (,)y y dy f x y dx ? ?= _________. 3. 函数22 (,)4()f x y x y x y =---的极大值为_______. 4. 将1 ()6f x x =-展开成x 的幂级数为________. 5. 点(2,1,0)到平面3450x y z ++= 的距离为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函数xy x y z +=arcsin 的定义域是( ) (A ){}0,|),(≠≤x y x y x ; (B ) {}0,|),(≠≥x y x y x ; (C ){}(,)|0,0x y x y x ≥≥≠{}0,0|),(≠≤≤x y x y x ; (D ){}{}0,0|),(0,0|),(<<>>y x y x y x y x . 2.设∑为由曲面2 2y x z +=及平面1=z 所围成的立体 的表面,则曲面积分22()x y dS ∑ +?? = ( ) (A ) π22; (B )π2 2 1+; (C )2π; (D )0.

3.级数 ∑∞ =+1 1 1 n p n 发散,则( ) (A )0≤p ;(B ) 0>p ;(C )1≤p ;(D )1

数据库实验报告

实验一 SQL Server基本使用与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服务管理器”、“企业管理器”及“查询分析器”基本使用方法;2.熟悉数据库建模及E/R图的画法; 3.掌握SQL Server 中数据库、及数据表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4.掌握数据的导入/导出及数据库备份/还原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SQL Server 基本使用 1.启动SQL SERVER。 2.注册服务器 3.企业管理器属性 4.查询分析器介绍 5.查看数据库及浏览表中记录 二、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 1.数据库建模 2.启动、并打开SQL Server 3.使用图形界面创建数据库和表 4.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表 5.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实验二 SQL查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QL语言中SELECT语句的多种查询方式。 2.掌握对表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3.掌握聚焦函数的使用方法。 4.掌握集合查询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建立与删除[索引]的方法。 在各表中,分别按代理商编号、客户编号、产品编号及订单编号建立索引。 CREATE INDEX 代理商No ON 代理商(代理商编号) CREATE INDEX 客户No ON 客户(客户编号) CREATEINDEX产品No ON产品(产品编号) CREATEINDEX订单No ON订单(订单编号) 2.单表查询, ①从产品表中查询现有产品的库存量。 SELECT COUNT(*) FROM产品 ②从客户表中查询“王五”的地址及代理商编号。 SELECT地址,代理商编号 FROM客户 WHERE姓名='王五' ③从代理商表中查询代理商“惠普”的提成金额。 SELECT提成金额 FROM代理商 WHERE姓名='惠普' ④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444”的订单所订购的商品编号及数量。 SELECT产品编号,订购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444' ⑤分别求代理商和客户的总数。 SELECT COUNT(*)代理商数 FROM代理商 SELECT COUNT(*)客户数 FROM客户 ⑥从订货项目表中,查询编号为0033的产品定货总数量。 SELECT COUNT(*)订货总数量 FROM订货项目 WHERE订单编号='0033' 3.多表查询 ①查询编号为300的客户通过的代理商的姓名和地址。 SELECT代理商.姓名,代理商.地址

数据库实验4实验报告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题目:T-SQL高级应用 班级:软件132 学号:2013122907 姓名:孙莹莹 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 批阅时间:年月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复杂查询的使用方法; 2.掌握多表连接的方法; 3.掌握SELECT语句在多表查询中的应用。 4.掌握数据汇总、外连接查询的使用方法; 5.掌握事务定义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给出教材14-16的程序运行结果。 2.编写程序,查询“1033”班的最高分的学生的学号、姓名、班号、课程号和分数。 3.编写程序,创建一个新表,包含所有学生的姓名、课程名和分数,并以姓名排序。 4.编写程序,输出每个班最高分的课程名和分数。 5.在上次实验建立的factory数据库的基础上,完成如下各题: ●删除factory数据库上各个表之间建立的关系; ●显示各职工的工资记录和相应的工资小计。 ●按性别和部门名的所有组合方式列出相应的平均工资。 ●在worker表中使用以下语句插入一个职工记录:insert into worker values(20,’ 陈立’,‘女’,’55/03/08’,1,’75/10/10’,4),在depart表中使用以下语句 插入一个部门记录:insert into depart values(5,’设备处’)。再对worker和 depart表进行全外连接显示职工的职工号,姓名和部门名。然后删除这两个插入的记 录。 ●显示最高工资的职工的职工号、姓名、部门名、工资发放日期和工资。 ●显示最高工资的职工所在的部门名。 ●显示所有平均工资低于全部职工平均工资的职工的职工号和姓名。 ●先显示worker表中的职工人数,开始一个事务,插入一个职工记录,再显示worker 表中的职工人数,回滚该事务,最后显示worker表中的职工人数。 三.实验步骤 删除factory数据库上各个表之间建立的关系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启动SQL Server管理控制器。 ②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LCB-PC服务器节点。 ③展开“数据库”节点。 ④选中,将其展开。 ⑤展开“数据库关系图”节点。 ⑥选中dbo.Diagram_1,右击,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命令,如图5.1所示。 ⑦在数据库关系图中,选择表示要从关系图中删除的关系的连接线(对于两条连线均进行⑦~⑨的操作)。 ⑧右击关系线,从快捷菜单中选择“从数据库中删除关系”命令。 ⑨出现一个消息框,提示确认删除。单击“是”按钮。 ⑩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保存所做的修改。 这样就将worker表和depart表以及worker表和salary表之间的关系删除了。

数据库实验报告2

实验内容与要求 请有选择地实践以下各题。 (1)基于“教学管理”数据库jxgl,使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①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sex=’男’AND Sage>23; ②检索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的女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sex=’女’AND Sno IN ( SELE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1; ); ③检索王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SELECT Cno; FROM Course WHERE Cno NOT IN ( SELECT Cno FROM Student,SC WHERE Sname like ’王%’AND Student.Sno=SC.Sno ); ④检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 GROUP BY Sno HAVING count(*)>=2; ⑤检索全部学生都选修的课程的课程号与课程名; SELECT Cno,Cname FROM Course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SC WHERE SC.Sno=Student.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 ) ); ⑥检索选修了所有3学分课程的学生学号;

FROM SC X WHERE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Course WHERE Ccredit=3 AND NOT EXISTS ( SELECT * FROM SC Y WHERE X.Sno=Y.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 ) ); (2)基于“教学管理”数据库jxgl,使用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①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 SELECT count(DISTINCT Cno) FROM SC; ②求选修4号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年龄; SELECT AVG(Sage) FROM Student,SC WHERE Cno=4 AND Student.Sno=SC.Sno; ③求学分为3的每门课程的学生平均成绩; SELECT AVG(Grade) FROM Course,SC WHERE Ccredit=3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 GROUP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554489669.html,o; ④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要求超过3人的课程才统计,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SELECT Cno,count(Sno) FROM SC GROUP BY Cno HAVING count(Sno)>3 ORDER BY count(Sno) DESC,Cno ASC; ⑤检索学号比“王菲”同学大而年龄比他小的学生姓名; 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X WHERE Sno> ( SELECT Sno FROM Student Y WHERE Sname=’王菲’AND Sage> ( SELECT Sage FROM Student Z WHERE Sname=’王菲’AND X.Sno=Z.Sno AND Y.Sno=Z.Sno ) ); ⑥检索姓名以“王”打头的所有学生的姓名和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