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共1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2018马原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 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 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人类的产 生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并通过人的实践形成了自然 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及存在状态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 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 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神魔小说《西游记》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 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 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 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 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 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一、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将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为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性是社会生活的本 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的主 要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物质及存在状态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3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 没有的。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物运动 社会运动 思维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原子、离子、原子团 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人 人的大脑
8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 反映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论上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 别。
9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 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 之性也。
荀 子
10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不 知周也。俄然觉, 则遽遽然周也。不 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 矣。此之谓物化。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及其发展规律
1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 1、 哲学与世界观
2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
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 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 系。
3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了 世界观,它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们活动中的 落实。二者关系用图示意如下:
1、时间的涵义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征:一维性。
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 来”,“机不可失,时不再 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 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
5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性物质极其存在⽅式第⼀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是与实践的观点内在统⼀的。

物质的存在⽅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和静⽌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维性,即时间的流逝⼀去不复返。

空间:物质运动的⼴延性、伸张性,特点:三维性,即空间具有⻓、宽、⾼三⽅⾯的规定性。

具有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限的。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从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然界⻓期发展的产物由⼀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 →低等⽣物的刺激感应性→⾼等⽣物的感觉和⼼理。

意识是也是社会历史(劳动)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意识的能动作⽤主要表现在意识具有⽬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意识具有调控⼈的⾏为和⽣理活动的作⽤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实践是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段世界的物质统⼀性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式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向、具有远⼤前途的东⻄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灭亡的东⻄对⽴统⼀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统⼀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盾的同⼀性和⽃争性及其事物发展中的作⽤⽭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统⼀关系的哲学范畴和谐是⽭盾的⼀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盾双⽅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部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思维能否认识或反应存在的问题。

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联系孤立、发展静止、内部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答: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42p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42p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 提出的哲学问题
物理学上有两大发现 ——物理学革命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第一,发现某些元素具有放射性现象。

居里夫人

氡 第二,电子的发现。 原 子 核 质 子 中 子


电 子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锐利武器。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指出了客 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 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基本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 二个历史形态。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 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多样 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 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基本观点: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 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肯定世界的 物质性,但是它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归结 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最高成就:
古希腊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
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何者 为第一性的问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课件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精选全文
矛盾的性质不同,其斗争形式也不同,有两种 基本形式,即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4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 发展中的作用
26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丰富而多样 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主导 处理社会关系实践 科学实验
27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37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现实意义: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把握我国正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
38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世界的联系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三大规律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世界怎样联系 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世界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世界发展的阶段性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世界发展的趋势
21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 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 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 运动的特殊状态。
15
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 形成四种哲学形态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16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它认为物质世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物质具有客观独立性和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达到改造社会和实现人类自由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物质的本质、物质的发展和物质的规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马原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

物质不是人们主观意识的产物,而是人们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物质对于人类来说是有限度、可感知和可改造的。

马克思指出:“物质是存在的唯一形式,即真实的,即物质世界,物质是感觉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物质的本质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

物质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包括无数的物质形态、性质和规律。

然而,在这种多样性之中,物质世界仍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它是以一定的规律和规则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二、物质的发展物质的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之一。

物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根据唯物史观的观点,物质的发展是底层决定上层的。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变革、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创新等都是物质的发展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物质的内因是物质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物质的外因是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物质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的不断变化和斗争的推动来实现的。

三、物质的规律物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来揭示和掌握。

物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规律。

物质的规律主要包括生产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等。

生产规律是人类社会中生产活动所独有的规律,它决定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变化。

经济规律是指反映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规定。

科学规律是揭示科学研究活动中普遍性规律的规律,它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自然规律是物质世界中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 性;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 事物。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 解运动。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 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 性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具有不可逆性。
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具有 三维特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 动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 间是不存在的。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 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 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 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 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他们认为真正的幸 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的 环境的优越之上,如 丰裕的物质,强大的 政治力量和健壮的身 体。故每个人都可获 得幸福,并且不会失 去它。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人是什么?
人是政治动物; 人是能思维的能使用和能制造工具的动物; 人是“衣冠禽兽”。
对人的认识要从两个维度来考察:
自然
社会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 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本质 2,实践的特点 3,实践的形式
马原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人与世 界相互作用的最根本方式。
相克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 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 胜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