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合集下载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心脏神经官能症(简称心神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主要病因是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失衡,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

中医认为,心神症是由于情志不遂,导致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精神过度紧张,最终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解析心神症的病名探析。

一、中医病名心神症在中医中称为“心悸病”、“心病”、“心绪不宁”等。

其中,“心悸病”主要是指心悸不安,心跳过速的症状;“心病”则指忧郁、抑郁、恐惧、烦躁等情绪应激下,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心绪不宁”则包括前述两种症状,同时伴有失眠、健忘、多梦等精神异常表现。

二、中医病因分析1. 情志不遂中医认为,情志是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反应。

情志面临不顺,常常会导致人的情绪积郁不畅。

情绪的过多积聚,就会影响人体脏腑功能,最终导致心脏功能紊乱。

心神症病人多数会因生活、工作压力导致情绪波动,或因长期精神困扰、心情不佳等因素引起长期欠佳的心理状态。

2. 湿热内扰中医认为,湿热内扰是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引起,使体内水液代谢不畅,产生了潮湿、瘀滞、热邪的形态。

长期的大量饮酒或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等食物,会造成肝气郁结,阳气不畅,血瘀气滞,最终导致湿热内扰,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3. 肝郁气滞中医认为,肝为人体藏血之脏,主管着情志的调节和平衡。

当情志不畅时,肝气就容易失调,导致气滞血瘀,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长期的情绪波动,延缓了肝气的流通,导致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产生心脏病症状,最终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三、中医治疗方案1. 食疗方案中医治疗心神症的首选,是从饮食方面入手。

建议患者少食辛辣、肥腻等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增加体内维生素的含量。

此外,中药茶剂也是较好的治疗方法,比如:当归、黄芪、枸杞、牛膝等药材。

2. 中药方案针对心神症病因进行中药治疗,主要是清热解毒,散瘀通络,调气安神等。

常用的中药包括:苍术、茯苓、白术、陈皮、香附、柴胡、丹参、川芎等。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误诊原因临床分析

科 的 心 血 管 神 经 官 能 症 的 临床 特 点 和 误 诊 原 因, 探 讨 减 少误 诊 方 法 。方 法 : 收 治
别是综合性 医院 的急诊 医生很 容易将 首
发 症 状 不 典 型 的患 者 误 诊 。 误 诊 的 常 见
心血管神 经官 能症 患者 4 2例 , 回顾 性 分
评定治疗前 、 后效果 。 统计学处理 : 以( X±S ) 表示 , 对 患 者
床实践 中根据 “ 临床 症 状 +心 肌 酶谱 + 心 电图” 的动态演变 , 才 可能得 出较 为客 观的诊断 。② 衄压 升高或 心率 变异 较大 时其 s r r — T也常是动态变化 也就是 在心 率加快 、 血压 升高 、 情 绪激 动 、 工作 紧 张 、 睡眠不足 等应 激 情 况 下 出现 s T—T改
cH| NE sE C0M M UNi T Y D0CT0 Rs
衔 床 教
心 血 管 神 经 官 能 症 误 诊 原 因临 床 分析
刘雪松 韩丹 陈 慧 君

6 7岁 , 平均 4 8 . 6岁 ; 病 程 1天 ~1 9年 ,
所 引 发 的一 系列 心 血 管 症 候 群 , 本病多发
心理 治 疗 和 抗 焦 药 药 物 治 疗 H A MA、
4 2例 患 者 误 诊 情 况 : 误诊 为 冠 心病
心绞痛 2 4例 , 心 肌梗死 1例 , 支气管 炎 1
例, 急 性 心 肌 炎 3例 , 急 性 心 包 炎 1例 , 心 律失常 1 2例 ; 误 诊 时 间 1天 ~1 9年 , 平 均9 . 4个 月 。误 诊 冠 心 病 心 绞 痛 时 间 最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病名探析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心血管系统功能性疾病,其中医病名为“心悸”、“偏正压搐”、“心悸神风”、“心气痛”等。

在中医理论中,心脏神经官能症并非单纯的心脏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症状。

本文将就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病名和治疗方法进行探析。

一、病因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主要有:1. 情绪因素:长期的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悲伤和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导致心脏神经功能紊乱,最终形成心脏神经官能症。

2. 饮食因素: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饱或过饥以及暴饮暴食等,都会影响胃气的运行,进而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

3. 身体因素:患有其他疾病如肺部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都可能影响心脏神经的正常功能。

4. 外界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温、寒冷、高原等不良外界环境中,会影响心脏神经的正常功能。

二、中医病名探析1. 心悸:指心前区有悸动感,心悸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此病名主要形容患者感到心跳加速、有力或不规则。

2. 偏正压搐:是指心前区悸停感,出现心前区及左勺下觉有压搐感。

这种症状常常出现在运动、精神紧张、吃饱饭后、感冒等情况下。

3. 心悸神风:是指患者突然出现心悸、气促、胸闷和神志不清的症状,类似于心绞痛的发作。

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情绪激动、气滞、心气郁闷所致。

4. 心气痛:是指心前区疼痛感,多为按压疼痛,或钟摆般的疼痛。

三、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情志不遂、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失调而导致的,因此在治疗上主要针对情志调摄、气血调畅、脏腑和调。

具体治疗方法有:1. 调节情志:心脏神经官能症多与情绪相关,因此调节情志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首要方法。

建议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适当进行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跑步等。

2. 饮食调养: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改善饮食习惯对调节心脏神经官能症有一定的帮助。

3. 药物治疗:常用的中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药物有牛角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

心血管神经症诊治
鼓励患者自我调整心态,安排好作息时间,适量进行文娱、旅游 和体育活动。 过度换气患者可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
治疗-心血管神经症
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如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奥沙西泮( 舒宁)、劳拉西泮(罗拉)等。 伴有精神抑郁症的患者可选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或选 用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类抗抑郁药如氟西汀(百优解)、舍曲林(左洛复)。 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咪达唑仑(多美康)或佐匹克隆(忆梦返)。绝经期妇女 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每月服尼尔雌醇2~5mg,但对并发于冠心病的 患者宜慎用。
【诊断和鉴别诊断】--心血管神经症
诊断:1、心悸2呼吸困难3心前区疼痛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缺乏有病理意义 的阳性体征+缺乏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 如果将本症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而且加 重了患者的焦虑与心理负担,使症状更严重。然而,必须注意排除器质性心 脏病,避免误诊; 也需注意器质性心脏病同时伴有心血管神经症,心血管神经症可以混淆对器 质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评估。
心血管神经症(cardiovascular neurosis)
主诉症状较多,而且多变,一般都是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证据, 症状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通常以上述的心血管病症状为主,可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症的症状, 例如失眠、多梦、焦虑、急躁易怒、心烦、食欲不振、头晕、耳 鸣等。 与较多的症状不相适应,体格检查缺乏有重要病理意义的阳性体 征。可发现焦虑紧张或忧郁面容,手掌多汗,两手颤抖,心率增 快,心音增强,可有短促收缩期杂音或期前收缩,血压轻度升高, 腱反射较活跃。心脏X 线检查无异常。心电图可显示窦性心动过 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和伴非特异性ST-T波改 变。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症
(cardiac neurosi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 李向平


☺ 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 临床上常见且呈上升趋势,约占具有心血管 症状病人的10% ☺ 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较男性多见 ☺ 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或与器质性心 脏病同时并存 ☺ 预后一般良好,不影响病人的寿命,但症状 较多,反复易变,迁延不愈,严重者影响正 常的生活和工作
鉴别诊断
☺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心绞痛 ☺心肌炎 ☺风湿热 ☺甲亢 ☺慢性感染性疾病
治 疗
☺ 心理治疗 ☺ 消除诱因 ☺ 药物治疗
☺镇静安神:安定、阿普唑仑、剌五加、谷 维素、黛安神等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药 抑制剂(SSRIs)的应用
☺SSRIs类药物是高度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 抑制剂,有对心血管方面毒副反应少、安全 性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常用制剂:佐洛复(舍曲林)50mg/d、赛乐特 (帕罗西丁)10-20mg/d、百优解(氟西丁)10 mg /d
名称和定义
☺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军队中发现一组特殊类型的心脏 功能紊乱性疾病,DaCosta于1871年报道了300例,将 该病称为“易激惹性心脏(irritable heart)”,亦 称为“DaCosta综合征”。 ☺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Lewis等在英国军队中观 察到类似病例,称之为“战士心或士兵心脏病 (Soldiers heart)”和“劳力综合征(the Effort Syndrome)”。 ☺ 本 世 纪 70 年 代 Osler 提 出 将 本 病 称 为 “ 心 脏 神 经 症 (cardiac neurosis)”。Cohen和White则将本病称 为“心血管神经衰弱(neurocirculatory asthenia)” 或 称 “ 心 血 管 神 经 官 能 症 (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例模板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例模板

心脏神经官能症病例模板一、心脏神经官能症概述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心脏神经症、心脏焦虑症等,是一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该病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但客观检查心脏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心脏神经官能症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样,症状轻重不一。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病因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2.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可能导致本病。

3.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加重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

4.疾病因素:某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等可诱发心脏神经官能症。

三、心脏神经官能症症状1.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速、心慌不安。

2.胸闷:胸部不适、气短、呼吸不畅。

3.胸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胸痛,与心脏负荷无关。

4.头晕:头晕、头昏、眩晕,甚至晕厥。

5.乏力:全身乏力、精力不足、食欲不振。

6.失眠: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

四、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心脏检查结果,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

2.鉴别诊断:与其他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相鉴别。

五、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抑郁情绪。

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症状,选用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镇静等药物。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增加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

六、心脏神经官能症预防与护理1.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节情绪,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和睡眠。

3.及时就医,遵循医嘱,切勿自行乱用药。

七、总结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心理障碍,病因多样,症状轻重不一。

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注重心理调节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分析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分析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5-01-28T14:13:23.8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6期供稿作者:廖建辉[导读]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廖建辉(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苏州 215200)【摘要】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疗效。

方法:我院选取2011-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70例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病人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一日三次,一次四粒。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9%,同时,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上安全有效。

【关键词】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参松养心胶囊谷维素片【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126-02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病症的临床表现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病人恢复良好,但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我院在对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治疗中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70例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

治疗组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0.4岁;病程为2个月到4年。

对照组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22-72之间,平均年龄48.5岁;病程为2个月到6.0年。

1.2治疗方法对于两组病人先都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一日2次美托洛尔片(25mg-50mg),一日3此谷维素片(20mg-50ng),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治疗组患者应当加服参松养心胶囊,一日3次,每次4粒(40mg),同时要对两组患者加以适当的心理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三周。

心血管神经官能的症状表现

心血管神经官能的症状表现

心血管神经官能的症状表现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

其症状多种多样,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

专家表示,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疾病。

主要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1、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有心慌感。

2、呼吸困难:总感觉呼入的空气不够用,所以常常的需要深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容易发生换气过度而引起呼吸性碱中毒,出现眩晕、四肢麻木、搐搦等。

3、经常表现为耳鸣、眼花、心慌、气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出汗、肢体震颤、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

这些症状常相伴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如果是器质性病变造成的,则还有相应的原发病表现
4、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疲乏无力、记忆减退、情感障碍等。

头痛和头晕常相伴出现,部位不清,有时间性,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记忆减退并非是器质性改变,主要遗忘的是日常琐事,对自身的疾病和对自己刻骨铭心的事却不会忘记。

5、心前区疼痛:常为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刺痛、闷痛、隐痛或刀割样痛,持续数秒或数小时。

疼痛的出现一般与体力活动无关,多在静息时发生。

有时在工作紧张、情绪激动后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更长时间。

本文摘自39蜂疗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降低靶血管再次血
运重建的发生率,而且并不增加再梗死和死亡的风险
药物支架的使用
抗血栓作用的药物涂层支架
(肝素、阿昔单抗) 目前应用的冠脉支架都是金属材料制品,而金属表面均携带有负电荷, 当支架植入冠脉血管后暴露于冠脉血液中时,其本身所携带的负电荷可促 进凝血反应的发生,而涂层于支架表面的抗血栓药在支架表面形成完整的 保护膜,可以起到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最终达到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 率的目的。
•无法耐受抗血小板药物
炎症反应
手术器械如球囊及支架对人体来说均为异物,必然引起机体的免疫应
答,各种炎症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会趋化
聚集在支架处,与血小板同时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产生局 部炎症反应。
临床最敏感的炎症标志物为C反应蛋白(hs-CRP),临床研究表明,发
抗增殖作用的药物涂层支架(紫杉醇,西罗莫司)
紫杉醇: 使冠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功能受到抑 制,进而降低支架术后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干预血小板诱导的生长因子激发的平滑肌细胞移 行和增殖。 西罗莫司: 有效阻止内膜 增生的同时又降低炎性细 胞的活性, 同样可以明显 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内皮细胞种植支架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PCI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述要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喻正科
冠心病的核心问题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Content 01 冠状动脉斑块 Content 02 心肌缺血 Content 0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严重 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PCI
PCI通过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 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病痛, 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恶性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从 BMS 到 DES,这些PCI 技术的突破救治了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 生命,且使得支架内再狭窄率降低。 但支架植入引起的血管内皮破坏、内膜增生,最终导致支 架内再狭窄的问题还是不可避免,不能得到完全解决。这将 成为医学界今后研究的主要目标。
胡元会:结合临床试验指出PCI术后ISR病机为“络伤气虚、 瘀阻心络”,并指出PCI术的机械操作所致的脉络损伤是 ISR致病的重要条件,治疗上强调“补气生肌、祛瘀通络”。
近年中医对ISR的认识--”血瘀,痰瘀”
王大英:冠脉介入后再狭窄病机不能一味的强调“气虚血 瘀”,应当重视“痰浊”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临床上多 支病变,复杂病变多由“痰浊”作祟。
闭塞型(occlusive):原支架内冠脉血管 100%闭塞,无血流通过;
特殊型:狭窄长度长,再次狭窄发生迅速,症状严重,极易出现急性
心肌梗死 。
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机制
血管内膜增生 弹性回缩 血栓形成 血管重构 炎症反应
弹性回缩
冠状动脉为肌肉型动脉,在其内外有两个弹性层, 分别为内部弹性层(Internal elastic lamina;IEL)和外部 弹性层(Xternal elastic lamina;EEL),支架的植入使冠 脉处于过度扩张状态,并产生以支架中心轴向四周血 管壁支撑的张力,而两层弹性纤维产生回缩力抵抗这 种支架扩张的张力产生了弹性回缩,如果支架向血管 壁支撑的张力较小时就会产生早起的弹性回缩,进一 步发展为ISR 弹性回缩是冠脉介入治疗后发生早期ISR最 主要的原因。
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支架匹配
支架长度越长,支架内再狭窄率越大。支架直径偏小,
扩张不充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升高,支架直径偏大,
血管内皮更易受损,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升高。
术中操作
球囊的扩张及球囊本身的机械作用、扩张的速度、血 管壁的伸展都可使内皮损伤和内皮功能失调,从而引发
内膜增殖、中膜增生,这也是发生再狭窄的原因之一。
张静生:PCI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 病位在心,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在此基础 上形成的标实有:气滞、血瘀、痰浊。 邹旭等认为通过冠脉介入方法只治其标,主张以补脾养心 之法治其本,在益气的基础上随症加减是治疗的关键。
近年中医对ISR的认识--”血瘀,痰瘀”
张志明:PCI术后患者常发生因冠状动脉痉挛而引发的心绞 痛。表现为胸闷,心悸,或心痛如绞,甚则心痛彻背,背 痛彻心,喘息,甚者不得平卧,四肢厥冷,面色苍白,遇 寒尤甚,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沉弦,方用瓜萎蔽白桂枝 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梁杰: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试验中发现, “痰、淤”两种致病因素在胸痹发生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胸痹的基本病机就是痰淤阻遏心脉。
从“毒瘀互结”理论认识PCI术后血管再狭窄
近来认为再狭窄是中医的“脉络瘀阻”的概念, 支架损伤血管,造成内膜增生。血管再狭窄过程中所 产生的各种炎性介质等均属于中医“内生毒邪”的范 畴。 ISR的形成,中医学认为毒和瘀相互影响,是两 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脉络瘀阻,痰浊凝聚,日久可成 毒;反之,毒邪可煎熬血液成瘀,毒邪伤络成瘀,毒 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成瘀,而毒邪又最易与火相兼 为病,更能郁而化火生热,形成瘀热、瘀毒、瘀热毒 等病理特征。
同时,某些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可使血 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使 血管内皮细胞从抗血栓功能转变为促血 栓性。炎性介质(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炎性蛋白)对于细胞组织来说是毒性物 质,它诱导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在ISR的发生中,局部炎症反应是因 (毒),血管内膜增生(瘀)是果,直 接构成因果关系。二者又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形成“毒瘀互结”的病理机 制[
中医对ISR认识结论
(1) ISR形成主要和“痰”和“淤”有关; (2) ISR证型以“血瘀证”和“痰浊证”多见;
(3) ISR以“活血化瘀”、“化痰通脉”治疗。
PCI术后的中医病机以血瘀、气虚、痰浊为主,同时可 能兼有气滞、寒凝、热毒等。
中西医药物联合防治ISR的探索
预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生活习惯的改良:适当运动,低盐低脂低热量饮食,
宜过饱,禁忌辛辣食物。
2、危险因素的控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冠心病
的易患因素。
3、药物控制:术后患者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
匹灵、氯吡格雷等)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重中之重。
策略:多方面、多角度入手
生活习惯的改变
戒烟、戒酒,保持饮食、作息的规律性,避免高盐、高
脂饮食,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
生ISR的患者C反应蛋白较未发生狭窄的患者升高迅速且明显。 主要发生在支架植入后1个月内
由于支架异物的存在,形成了对血管壁 反复、持续的慢性刺激,炎性细胞在支 架内及周围持续存在,形成慢性炎症, 即非可控炎症。在非可控性炎症中,由 于炎症因子长期高表达,故其反复刺激 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组 织,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使 内膜增生,致血管重塑,形成再狭窄。
年龄
年龄每增长十岁,未植入支架血管与植入支架血管支架内 再狭窄的相对危险性分别增加 14%-19% 。
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吸烟
研究表明,支架内再狭窄的局灶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 弥散型患者的吸烟率分别为 76%-85%。
病变部位
64 例左主干开口处病变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其中23
处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左前降支是冠脉分支中支架内 再狭窄率最高的血管。
在ISR的发生中,局部炎症反应是因 (毒),血管内膜增生(瘀)是果,直 接构成因果关系。二者又可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形成“毒瘀互结”的病理机 制。
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糖尿病
PCI 术后的糖尿病患者,冠脉最小管腔直径小,内皮增
生多。由于生长激素滴度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
需求也随之增多。研究显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支架 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内皮种植支架是指在支架表面种植内皮细胞或内皮祖细胞, 将支架植入血管靶病变处进行局部内皮种植。 作用:
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在受损的血管处增殖,使病变血管重新内皮化,使内皮
细胞完整并恢复正常功能,防止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 发生。
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绝大多数); 急性冠脉综合征(少部分); 心肌梗死,症状较早出现 (弥漫型支架内 再狭窄患者) ; 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 (高龄、脑 卒中、糖尿病或有侧支循环并存的患者)
支架再狭窄
Proximal Edge in stent Distal Edge
5 mm
5 mm
in segment
Within 5 mm from Stent Margin
支架再狭窄
IVUS:内膜增生
支架再狭窄的分型
局灶型(local):长度≤10mm,再次狭窄处于原支架内; 增殖型(proliferative):长度>10mm,再狭窄延长到原病变支架
外;
弥漫型(diffuse):长度>10mm,再次狭窄位于原病变内;
药物支架的使用
将抗血栓、抗增殖的药物涂层于冠状动脉支架上,当支架 被植入冠状动脉后,涂层在支架表面的药物在冠脉病变局部以 “洗脱”方式缓慢释放,其既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达到预防支 架内再狭窄的目的,又能减少涂层药物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包括: 抗血栓的药物涂层支架,如肝素、磷酸胆碱、碳化物等 抗增殖的药物涂层支架,如紫杉醇、雷帕霉素、抗炎制剂等 作用: 减少再次介入治疗的发生;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寒气客于五脏,因虚而发,上
冲胸间,则为胸痹”,“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心经不可伤,伤之
而病为真心痛”。
在《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齐局方》、《圣济总录》等书中
指出芳香类药物具有辟秽防疫、行气活血、化湿去浊、通窍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