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文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文章一、展开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老师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

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

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态、遍较低。

一年级学生是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说话能力。

是我们一年级教师刻不容缓务。

一、在日常交往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创造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在日常的交往沟通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将直接影响学生接受普通话的速度。

为此我在课堂上要说完整的句子,要声音响亮。

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说话机会。

同时我还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交谈中发音和语法上的错误,并鼓励学生间谈话时相互监督、提醒,有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以保证交谈训练的质量,做到喻教于乐。

二、在课前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无论是什么活动,只要有机会总是唧唧喳喳的说个没完。

这说明孩子在心理上有很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自由说的机会。

我便利用课前活动让学生把每天自己做的、看到的、听到的事选最想说的在课前活动中说一说,一句,两句都行。

对讲得好的给予表扬,讲得差的给予引导指正三、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生的说话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字的形状,然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记住这个汉字的。

记住字形后再将生字扩词,通过造句理解字义。

基于教材内容 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基于教材内容  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基于教材内容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启蒙阶段。

教会学生规范表达、合理发挥想象,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在指导学生说话训练中的作用,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句式、激发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教学;说话能力;教材内容;句式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20-01语言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石,只有让儿童的词汇日益丰富,语法日益准确,言语表达日益完整流畅,才能保证其思维日益发展。

因为创造力既有发散又有集中,如果没有良好的语言发展条件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思维缺乏连贯性,便很难理清问题的脉络,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加强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中,首先要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并在一定语句训练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教师需要发展学生用固定、规范的句式练习说话甚至进行简单的写话,并在此训练中,基于学生在课文学习和自己阅读中积累的词语,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和写话。

一、读写结合,从课文中挖掘句式进行训练在第二册语文快乐宫3中有一题,要求在为食品归类的基础上,练习用“什么是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和“什么是什么,什么也是什么”的句式说话。

在教学中,教师借此训练机会,在以往课文中搜寻相关句式,甚至把课文内容用相关句式提炼归纳出来,对学生进行训练。

比如在《花钟》一课,训练说“牵牛花是花钟,午时花和夜来香也是花钟”。

在《水妈妈的孩子》一课中训练说“雾是水妈妈的孩子,冰、霜、彩虹也是水妈妈的孩子。

”等等。

在教材后半段,多次出现比喻句的使用,展现了学生阅读内容的美感,学生也在比喻句中体会着作者描写的意境,感受到了语言的准确和优美。

基于学生体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表达的需要,教师又通过课文内容集中训练比喻句的使用。

通过《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中“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一句,让学生体会只有两个事物很像、有相同点时才可以使用比喻句,并且在两个事物之间用上“像、好像”等词语。

谈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论文

谈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论文

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训练——谈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卢锡齐 [内容提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进行交际最基础的是说话,在小学低年级怎样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通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2.结合教材,借助教材优势,在拼音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说说做做等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说话;3.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说话资源,拓开学生说的语境这三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今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是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一、创设情境,激发说的欲望。

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上课时有的班级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有的班级却星星点点、“千呼万唤难出来”。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

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如国标版教材第三册《识字5》中有一幅美丽的冬趣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

教学一开始,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孩子们十分喜爱小动物,也爱听童话故事。

国标版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如《小鹰学飞》、《青蛙看海》、《小动物过冬》等,教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演,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

语文(心得)之低段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语文(心得)之低段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低段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尽快提高,在说话训练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说说话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

、看图说话凡是学生自己经历过的事,说起来总是绘声绘色、生动有趣,于是我让低年级的学生回家干一件家务事,如洗手帕、整理房间、钉纽扣等等。

第二天让学生按“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叙述,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

利用学过的生字训练说话,如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说说“我们的教室”,学生说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楚;我还让学生把零乱的句子,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并用简洁确切的话概括出来,如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说“课间活动”等等。

总之,我从时间顺序、方位顺序、逻辑顺序等方面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观察说话学生观察得越细,对被观察事物就越了解,了解得越深,感受也越深刻,产生的疑问也就越多,思维也就越活跃。

因此,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关键所在。

(1)看图说话低年级儿童对直观象形的图形特别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能力差。

在看图时容易顾此失彼。

因此,我在教学只引导学生先按顺序观察再说话,以此来培养学生说话的条理性。

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我就细致地告诉学生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按从上到小、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图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一幅一幅地观察,弄清图意。

同时,我根据画面内容,精心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通过思维,有层次、有步骤地依次回答问题,练习说话。

如教学《小白兔搬南瓜》一课时,我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后提问:“这三幅图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让学生一幅一幅仔细看,自己练说。

再根据几个小问题“小白兔搬南瓜时碰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克服的?”让学生用几句完整的话,说清楚每幅图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摘要:要想培养低年级说话能力,教师必须注意自己语言的完整性,注重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善于搭建说话平台,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

关键词:加强;保护;激发;搭建中图分类号:h319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谁的说话能力差,不仅是他个人吃亏,往往又间接造成社会的损失。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应把说话训练贯穿于教学中。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一、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语言的完整性。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灵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优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要使低年级学生说话完整,首先教师本身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

因此,我平时非常注意加强自身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做到以身作则,课内外与学生交流,尽量引导学生说话规范,亲切自然,内容具体,完整准确等。

如,我叫学生板演或是叫他们做什么工作时,总是这样说,“我请×××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字”,“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字”,“这里有一幅图,请小朋友用心看,看清了,先举手,等老师请谁说,谁就站起来说”老师的示范,对小朋友说完整的话有很大的作用。

二、保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促使其“爱说”。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练的技巧都是勤奋苦练得来的。

教师应设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发言,特别是对难得有说话机会的后进生来说,要多加鼓励,不能动辄斥责或打断发言。

当学生在发言中停滞的时候,教师应从旁当“参谋”,步步启发、层层引导,使其壮大胆量,产生“说”的热情。

三、要求学生说话完整、连贯、系统。

低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回答问题往往只一两个词儿,如问:“你住在什么地方?”他回答“那边”或是“这边”。

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回答:“×××。

”“7岁。

”有一次,我问一个小朋友:“你从哪儿来?”他回答:“家里。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业务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业务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精选]小学语表达能力成为小学教师乃至整个小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下面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浅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一、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说”的能力有所突破,实践证明,课堂训练与课外事物的观察、思维相结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敢于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但在许多情况下思维能力不强,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个特点引导他们去积极地思考所观察到的事物,引导他们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并将所想的说出来。
二、启发学生大胆说话
要经常运用多样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口,多给予锻炼的机会。一方面在课堂上多提问,一方面利用看图写话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当然,多开展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学生愿说敢说,不等于会说,有组织的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会“说”。比如,每周抽出1---2节课或利用班会课,举行演讲会,学生可以讲一段话、一个故事、一件有趣的事或者是自己所见所闻,利用班会课老师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上台大胆地“说”,从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在课堂上应让学生“说”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努力培养出更多出口成章、训练有素的学生。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

它从训练学生的“听、说”开始,又以现实生活中的“听、说”为归宿。

切实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首先,消除低年级学生胆怯的心理,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这是提高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先决条件。

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说话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想说又说不清。

针对这种情况,我努力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

在课堂上,我尽量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

学生发言时,抓住其闪光点,少一点批评,多一些表扬,逐渐地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

其次,要多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

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学习语言则事半功倍。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尽可能多地举行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举行讲故事比赛等,通过表演和竞争来更多地提供学生说话机会,诱导他们说话的兴趣。

再次,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繁,营造说话的气氛。

低年级学生要先从一句话、几句话到一段话,特别注意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逐步提高。

小学语文教材有计划地编排许多看图回答问题,看多幅图和单幅图说话的内容,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图画内容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通过思维,有层次有步骤地依次回答问题,逐渐由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话。

如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图,然后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列宁和表兄表妹一起在干什么?谁碰到了桌子?桌子上的什么东西掉到地上,摔破了?姑妈来时,为什么列宁低着头?……这些问题如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一下子在学生中讨论开来,把学生引入了思维的轨道,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准确地说出图意,并很快地将几个问题连起来说成一段话,说话气氛浓烈。

第四,要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创设说话的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说”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要求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进而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又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起点,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丰富多彩、优美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说话的氛围,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

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生动的口语交际情景;可以通过游戏、表演、画画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朗读竞赛激发兴趣;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浓浓的兴趣。

如教学《春到梅花山》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书中描绘的梅花山的生动景象,通过优美的图像,美妙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了梅花山的美景中,激发了他们对梅花山美丽景色的向往。

此时,我再相机提出:“一年除了春季,还有三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的小手像雨后春笋般冒了起来,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别人诉说自己心中对四季的喜爱赞美之情。

有的孩子站起来说:“我喜欢春天。

春天有各种各样的花。

”有的孩子站起来说:“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热,我可以和爸爸去游泳。

”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喜欢两个季节?”“当然可以,”我鼓励孩子们说,“在一年四季中你喜欢几个季节,你就可以说几个。

”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中,学生的说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了。

二、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有效训练1.发掘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资源,进行有效练习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紧扣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口语交际训练,每一个口语交际都精心设计问题、提示,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尤其是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着力于促进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低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有着非常强的说话愿望。

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说话,为小学生以后的写话、作文做铺垫,这值得每个教者探索。

现就小语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的某些课文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生动语境,激发说话兴趣
形象生动的事物是学生永远喜欢的。

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语境,不仅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打开他们的话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

例如,教学《一去二三里》一课,我采用简笔画的方式:在美丽的群山一角,顺着山路走了二三里,看到了美丽的村庄,这个村庄大约四五户人家。

抬头远望山上有六七座亭台,而整个村庄被粉红的桃花所环绕。

化数字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再让学生唱着郊游的歌,就像真的去游玩,那种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想说什么?”这一问题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学生立即投入到说的语境中,他们都渴望着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大家。

“我看到清澈的小河,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玩。

我真想去捉一条回来。

”“我看到美丽的桃花,就像我家门口的那一棵,闻一闻真香呀!”……一首诗的教学就这样简洁明了,少了生讲硬灌,多了学生的自主说话,使学生觉得那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需要。

二、联系生活素材,充实说话内容
杨金林先生说过:“作用于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这些就要靠听读者心灵的眼与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与耳就是人生的积累和人心的感悟能力。

”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内涵也就越丰富,他对语言底蕴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在恰当的时候它就越有倾吐的需要并展示自己的喜悦之情。

例如,第一册《识字5》主要介绍夏天的气候、水果、动物、花卉等,一开始我就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夏天吗?你知道夏天有哪些特征?”呼啦一下,学生的头脑里涌现出大量的已有的画面。

炎热的夏天,雷阵雨,香脆的桃子,甜滋滋的西瓜,酸溜溜的葡萄……讨厌的蚊子,不讲究卫生的苍蝇,会唱歌的蝈蝈……美丽的荷花,向太阳敬礼的向日葵,……“你为什么喜欢?”有了情感的触动,就会有倾吐的需要。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个形象、具体的画面,富有童趣,并且真实。

三、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开拓说话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没了想象,世界便会是死水一潭,空白纸一张,儿童是富有想象的,要充分发挥儿童的这一心理优势,培养说话兴趣,拓宽说话的内容。

例如,《雨点》一文,“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优美的诗句,拟人的手法,激发
了孩子们的想象的空间。

教师不失时机地追问:“你还知道雨点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美丽的诗句载着孩子们想象的翅膀来到课堂上。

“雨点落在车棚上,在车棚上唱歌。

”“雨点落在小草上,在小草上荡秋千。

”“雨点落在花朵里,在花朵里睡觉。

”……静的教学动起来了,无生命的想象充满无限生机。

四、增加课外阅读量,充实说话文本
低年级学生生活体验较少,为了学生能更好地说话,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我认为适当地给孩子们提供可读性课外读物,会使说话内容变得“丰盈”,为以后的写话、作文等奠定基础。

某语言学家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愈多,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充实自己的生活。

其中课外阅读方式很多。

绝大多数教师都有体会:“我不是布置阅读了吗,可是收效甚微。

”我觉得在方法上要注意引导,首先要会阅读,提供规范篇目。

五、形式丰富对话,体验说话乐趣
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共舞的交流。

交流的形式很多,如让同桌、小组交流,让学生站在讲台表演,适当的时候也让学生写写画画,让他们的说话文本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到展示“炫耀”,毕竟孩子有着自己一定的“虚荣心”“满足欲”。

但对话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持之以恒。

如“小小故事家”,将近期读过的故事进行比赛,评选一个优秀的故事家;如“小
小作家”,将好的片段、写话以文稿形式送校红领巾广播台广播,班级“展示台”将优秀的日记展示在“阅读角”……在颁发奖状、奖章、奖品的氛围中,使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并在交流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觉到自己的本领真大。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中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