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自发性脑内出血引发颅脑损伤的法医学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关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29 期2019 Vol.6 No.29134关于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姚恩(福建澄源司法鉴定所,福建福州 350001)【摘要】目的 分析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颅内出血的病人66例,回归分析其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

结果 经过法医临床学鉴定,其中58例颅内出血与脑外伤有关,8例颅内出血与脑外伤无关。

66例病人死亡6例、重伤40例、轻伤12例、本身疾病引起颅内出血8例。

结论 通过脑外伤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多数病人由脑外伤所致,一部分病人是自身疾病所致。

【关键词】脑外伤;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9.134.01颅内出血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病情,是以脑部血管破裂,导致病人的脑细胞破坏严重,使周围的神经组织受到出血压迫,从而引起组织障碍,严重时危害病人生命安全[1]。

关于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为了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发该疾病,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利的条件,本研究以收治的66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病人作为样本,给予法医临床学鉴定,结合临床病历及检查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研究时间段2017年9月~2018年10月,以此时间内收治66例颅内出血病人,回顾分析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

病人年龄15~76岁,平均(45.56±4.23)岁,男女病人分别42例、24例。

1.2 方法法医临床学鉴定期间,详细了解病人受伤的前因后果,从病人受伤的工具、方法等方面了解,了解以往疾病史,是否存在重大心脑血管疾病等病情。

同时利用仪器对病人的颅内情况进行检查,从病人医院病史、影像学等多方面资料查找分析,对比分析病历及检查结果,补充完整病人的数据信息[2]。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概述
03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04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研究
05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应用
06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概述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定义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是指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出血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应用
诊断和治疗
预后评估:对患者恢复情况的评估
诊断方法:CT、MRI等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开颅手术、药物治疗等
并发症处理:对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处理
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脑外伤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推广安全防护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控制方法:及时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脑外伤风险。
03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手段观察颅内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脑组织受压情况
02
体格检查:观察伤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度等
04
实验室检查:检测伤者血液中相关指标,如血糖、血钙等,辅助判断颅内出血原因
鉴定标准和依据
病理学诊断: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需要进行病理学诊断,以确定颅内出血的原因。
按出血量分类:少量出血(出血量少于50ml)、中等量出血(出血量50-100ml)、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按病因分类:外伤性出血、自发性出血、医源性出血等。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发病机制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与脑挫裂伤有关

脑出血伤病关系鉴定1例

脑出血伤病关系鉴定1例

脑出血伤病关系鉴定1例1案例1.1 简要案情某男,64岁,2018年7月2日因交通事故受伤,昏迷倒地,即刻被送至当地医院就诊。

入院查体:BP154/94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头颅外形正常,有压痛,无肿块,有外伤,无瘢痕,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头颅CT示:左侧额部少量硬膜外血肿,左侧顶叶少量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院诊断:创伤性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局灶性大脑挫伤伴血肿,左侧鼻骨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2019年1月19日因“右侧肢体无力17小时”再次入院,查体:BP175/117mmHg,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左眼失明,右侧瞳孔圆,光反应灵敏,口齿不清,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约16ml。

出院诊断:脑出血,高血压,高脂血症。

1.2 法医学检验2019年11月10日法医学检查:神志清,精神可,拄拐进入法医室,对答切题,检验合作,体表未见明显外伤性瘢痕,头颅无畸形,额纹对称,伸舌稍右偏,眼球运动可,口角无歪斜,张口无受限,右上肢肌力4级,右下肢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肌张力偏高,余肢体肌张力正常,末梢感觉、血运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阅2018年7月2日影像片示左额部硬膜外血肿,左额顶叶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阅2019年1月20日影像片示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脑出血、两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阅2019年11月7日影像片示颅内出血已吸收,左侧基底节区见低密度影,局部软化灶形成。

1.3 鉴定意见无法认定被鉴定人某男2019年1月19日基底节区脑出血与本次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讨论脑实质内的出血称脑出血,引起脑出血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常概括为包括自发性脑出血和外伤性脑出血[1]。

自发性脑出血指因非外伤性由自身疾病原因等引起的脑内出血[2]。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研究发布时间:2023-03-23T07:43:50.07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1期作者:梁波李海花李振旭胡俊佳吴春雯冯成赐(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梁波李海花李振旭胡俊佳吴春雯冯成赐(通讯作者)(海南祥正司法鉴定服务有限公司海南三亚 572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方法:选取我司鉴定中心2019年-2022年所受理的58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为观察对象,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58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中,52例由外伤引起,6例非外伤直接引起;法医临床鉴定结果显示,与自身疾病相关的患者有6人,轻伤30人,重伤6人,死亡16人。

结论:颅内出血主要引发原因为脑外伤,少数为自身疾病引发的。

【关键词】脑外伤;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脑损伤后颅内出血是法医临床鉴定的常见病例,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疾病,主要由外击伤引起,这种疾病是最严重的脑损伤类型之一,脑损伤后颅内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与患者发生颅脑损伤的时间、引发的缺氧、血压降低、脑肿胀、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1]。

对颅内出血细节进行法医学临床鉴定,对于明确颅内出血的性质,为后续人事纠纷和司法分析提供研究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医学鉴定中,脑损伤的原因、损伤部位、颅内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会影响临床对出血性质的判断,因此无法准确界定是外伤性颅内出血还是自发性颅内出血。

尤其是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形患者,该疾病本身有诱发颅内出血的风险,这进一步增加了临床识别的难度。

本次研究为了分析探讨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司鉴定中心2019年-2022年所受理的58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为观察对象,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19~70岁,平均(42.6±4.63)岁,其中交通事故40例、重物砸伤8例、摔伤2例、其他损伤2例。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发布时间:2022-07-26T02:21:36.89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6期作者:汪睿1??全婷2??吴岢蔚3?朱亚4 [导读]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汪睿1??全婷2??吴岢蔚3?朱亚4(1四川省成都蓉城司法鉴定中心;四川成都610015;2四川中益司法鉴定中心;四川遂宁629000;3四川福森特司法鉴定所;四川成都610041;4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中心凉山分所;四川成都610093)摘要:目的:对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中法医临床学鉴定效果的研究。

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受理的脑外伤颅内出血的100个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法医临床学鉴定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法医临床学鉴定后,92例患者颅内出血和脑外伤有直接联系,8例颅内出血患者和脑外伤疾病因无直接联系,92例脑外伤患者中,鉴定出其中死亡人数有8(8.70%)例,重伤人数有66(71.74%)例,轻伤18(19.57%)人,另外,8(8.00%)例脑外伤疾病无直接联系的患者经过法医鉴定出为自身疾病所致。

结论:经过法医鉴定后可以明确得出,引发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是患者受到了脑部外伤,而较少颅内出血是由于患者自身疾病所导致的。

关键词: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临床学鉴定;效果脑外伤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一种脑部疾病,也是常常用于被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

脑外伤疾病中,常见的便是颅内出血了,颅内出血也是引发患者继发性损伤的重大原因。

由于临床对颅内出血进行鉴定的因素比较多,而且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本文主要是针对脑外伤后引发颅内出血的案例进行法医鉴定,观察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本院受理的脑外伤颅内出血的100个案例,其中,100例患者中女性较多,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有55例,年龄为25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作者:白雪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目的:分析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学临床鉴定分析情况。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司法鉴定所受理的46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

结果:研究组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中,由于外伤导致颅内出血41例,非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5例,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显示,5例患者的颅内出血原因与其自身疾病相关,鉴定轻伤患者10例,重伤患者34例,死亡患者2例。

结论: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外伤情况,而也有部分脑外伤患者的颅内出血并非外伤所致可能于其身体情况相关,法医学临床鉴定能够准确鉴定出患者的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状况,评判患者伤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分析脑外伤后颅内出血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属于比较常见的案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多数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是脑外伤,但由于患者的身体情况不尽相同,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也不全为脑外伤。

法医临床学鉴定颅内出血的详细情况,有利于明确患者颅内出血发生因素,为后续的人员纠纷以及司法分析提供研究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为了了解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患者的法医学临床鉴定情况,本文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司法鉴定所受理的46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鉴定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司法鉴定所受理的46例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36.48±2.26)岁。

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外伤,且伴有颅内出血情况。

患者致伤原因主要包括钝器伤、拳脚伤、磕碰伤等。

1.2方法在为研究组患者进行脑外伤后颅内出血法医临床学鉴定时,通过询问相关人员了解患者的受伤详细情况,对患者受伤的原因、致伤工具和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

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摘要:颅脑损伤为法医学鉴定的重要工作,借助该鉴定结论可辅助案件性质判定。

颅脑损伤的类型丰富多样,致伤原因众多,因此需采取科学鉴定方法以获得准确结果。

在文章先对颅脑损伤内涵及类型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探讨颅脑了颅脑损伤鉴定标准的损伤程度鉴定方法,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颅脑损伤;法医学鉴定;标准近年来,随着因颅脑损伤造成伤害及死亡的案例越来越多,对颅脑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也逐渐成为案件处理中一项比较关键的工作。

在实际鉴定过程中,依据什么样的标准以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都是比较专业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颅脑损伤及其鉴定做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进一步使鉴定颅脑损伤的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一、颅脑损伤概述主要是指受外力冲击所致颅骨、脑组织及头皮等受破坏因此功能性障碍情况。

在多种形刑事案件中,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比较高,且该损伤引发的死亡率居首位。

引起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利器致伤等,且创伤因素的不同也会导致损伤性质及程度存在差异。

针对颅脑损伤情况,法医学工作人员在进行损伤的鉴定中,应对诊断病理及检查资料进行复核,借助仔细的分析以最终得出科学的法医鉴定结果。

二、颅脑损伤的具体分类就颅脑损伤的分类而言,其方式有多种。

一般较多的是将其分成颅脑损伤、头皮损伤和脑损伤三类,尤其脑损伤是比较关键的,并且在具体的损伤情况中,这三者可能相伴随而发生,也可能只有一种损伤情况存在。

除去这种划分方式之外,颅脑损伤依据其方式和机体的差异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别。

首先,根据损伤发生的时间可以将其分为继发性损伤和原发性损伤。

前者指的是脑部受的伤在经历了一个时间段以后发生病变,而后者指的是像脑震荡这样的脑部在受到外力的作用后造成的直接性损伤。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损伤,其在医学上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一般地,前者需要及时处理和正确的护理,开颅手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而后者则大可不必进行该项手术,其当时直接造成的伤势对之后治疗的效果会造成较大影响。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探讨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探讨

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探讨发布时间:2022-09-15T06:34:19.39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1期作者:李琳婕冯叶[导读] 分析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李琳婕冯叶安徽长盛司法鉴定所安徽省芜湖市241000[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的法医临床学鉴定。

方法:搜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收纳的脑外伤颅内出血案例60例,对其开展回顾性分析,明确法医的相关鉴定。

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的病例情况进行研究,患者均出现了严重的颅内出血症状,其中以外部侵害为主要原因的为52例,占其中的86.67%。

以陈旧性疾病或自身因素导致出现颅内出血死亡的有8例,占其中的13.33%。

结论:以颅内出血患者为例,大部分患者均为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症状,仅小部分患者会因为自身疾病出现该症状。

[关键词]:脑外伤、颅内出血、法医鉴定脑外伤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疾病,多是因为患者受外部伤害而导致的症状。

其中以颅内出血为最常见的表现症状,其继发性病症往往会对患者的脑组织产生严重伤害[1]。

而在法医临床鉴定中对颅内出血的产生原因往往会涉及到患者的外部伤害和内部疾病两方面。

为了探究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现有的脑外伤后颅内出血症状的法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中收纳的脑外伤颅内出血案例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

年龄在17-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31±5.36)岁。

其中交通事故47例,工伤2例,其他11例。

所有收集的案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情况。

1.2方法为保证真实还原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实地走访和资料收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还原。

通过对患者家属进行慰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过往疾病史。

同时询问办案人员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事故情况。

同时通过对患者的病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的方式来对患者的事故现场和身体情况进行还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自发性脑内出血引发颅脑损伤的法医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2T15:38:56.8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作者:李端瑞
[导读]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在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

衡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摘要】自发性脑出血是指在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

对于成人最常见原因为高血压。

儿童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当有外力参与时可能对使出血原因变得较为复杂,准确分析出血原因,明确外力的参与度等问题,对判断案件性质,确定死亡原因至关重要。

笔者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外力参与的自发性脑内出血案件,对相关问题做简要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外力
单独的自发脑内出血或颅脑损伤均较常见,且较易鉴定,而自发脑内出血引发颅脑损伤少见,有时较为复杂,不易鉴定。

特报道一例。

1 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15年3月30日早5时左右,某县中学一在校学生侯某(男,14岁)在宿舍内突然发病,头痛难忍,并用头多次撞击宿舍墙壁,喝水后呕吐,意识不清,后送至校医务室,后经县医院CT检查显示为脑出血,遂急送上级医院抢救,于当日10时30分左右死亡。

1.2病历摘要
据当地市医院住院病历记载:3月30日7:30am:主因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不清约2小时多就诊。

查体:Bp 160/92mmHg,深昏迷,头面部未查及明显伤痕,双侧瞳孔直径约8mm,对光反射消失。

双下肢多处瘀斑。

CT检查示: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左额叶血肿形成,脑疝。

血常规示:白细胞29.68×109/L(↑),凝血示:PT 17.5s(↑),INR 1.56(↑),TT 21.5s(↑),FIB 0.73g/L(↓)。

9:25am:心跳停止,病人死亡。

1.3尸检摘要
男性尸体,尸长166cm,两侧瞳孔散大,直径约0.6cm。

双侧球睑结膜苍白。

人中处可见1.0×0.2cm梭形皮损。

颈项部未见损伤。

双侧阴囊皮肤皮革样化,颜色暗黑。

左肘窝、左前臂及右肘部可见针刺痕,其周围皮肤伴有大小不等片状青紫,切开皮肤见皮下出血,深层肌肉未见出血。

左大腿上段前侧有14.5×6.5cm范围皮下出血,表皮呈淡棕褐色改变,皮肤无损伤,切开皮肤见皮下浅层出血,深层肌肉未见出血。

颈部肌肉无出血,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未见骨折。

左额颞交界处可见类圆形头皮下出血,对应头皮表明未见皮肤损伤。

颅骨未见骨折。

左额颞部可见片状硬膜下出血,薄层血肿形成,大小为13.5cm×10.5cm×0.5cm,左侧额叶切面可见片状出血,小脑表面可见11.0×4.0cm范围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切面脑沟内可见积血,小脑切面可见片状出血灶,最大切面范围2.1×1.2cm.颅底未见骨折,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切开阴囊皮肤,皮下未见出血,双侧睾丸未见出血。

胸腹腔脏器(-)。

1.4病理摘要
镜下见大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实质内灶性出血及片状出血,灶性出血区内及边缘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颗粒,出血区边缘小脑组织内散在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吞噬呈格子细胞。

头皮、左肘、右小腿上部皮肤均表皮完整,皮下软组织出血。

病理诊断: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大脑左额叶挫伤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实质内灶性及片状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灶性出血区内及边缘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颗粒,出血区边缘小脑组织内散在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吞噬呈格子细胞,脑水肿。

1.5毒化检验
死者心血中未检出常见毒物。

2 讨论
(一)自发性颅内出血是指在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引起的颅内出血。

自发性颅内出血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蔡嘉琳等认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是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最常见病因。

其表现为明显的头痛和(或)呕吐,同时伴有抽搐及意识障碍。

本案中死者小脑内的出血新旧不一,即在灶性出血区内及边缘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颗粒。

郑爱萍等报道动物模型皮肤损伤区创缘组织中可见数量不等的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并随损伤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上升→高峰→逐渐下降的规律。

BeteP.等报道人体皮肤于伤后第3天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第11天含量达最高。

本案中死者小脑内出血新旧不一,陈旧性出血和新鲜出血共存,此与死者生前曾有多次头痛症状的表现相吻合。

本次发病前,小脑内再次出血,刺激脑膜,造成死者头痛难忍,遂下意识用头撞击墙壁,造成左额叶脑挫伤,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进一步造成颅内压增高,最终致脑疝死亡。

根据死者左额颞部头皮下出血,左额叶脑挫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认为上述部位承受了钝性外力作用,符合死者生前用头撞击墙壁而形成。

(二)本案例最终鉴定结论:死者在自身凝血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头部外伤后颅内出血、脑疝死亡。

鉴定依据为:
1、通过尸体检验、病理检验及毒物检验,排除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重要脏器疾病及中毒死亡可能。

2、死者凝血功能检查示:凝血酶原时间(PT)17.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6(↑),凝血酶时间(TT)21.5s(↑),纤维蛋白原(FIB)0.73g/L(↓),表明死者生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基础。

3、病理学检验发现小脑实质内灶性出血,灶性出血区内及边缘可见吞噬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及含铁血黄素颗粒,出血区边缘小脑组织内散在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吞噬呈格子细胞,提示小脑出血新旧不一,与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有关,死者生前头痛等表现应与小脑内出血有关。

4、死者由于小脑内自发出血造成剧烈头痛,后用头部撞击墙壁,造成左额部皮下出血,左额叶脑挫伤,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
膜下腔出血,致脑疝而死亡。

参考文献:
[1] 郑爱萍等.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0,(7):12-14转37.
[2] BeteP.EisenmengerW.Morphometrical analysis of hemosiderin deposits in relation to wound age[J].Int J Legal Med,1996,108(5):262-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