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8000隐形动中通卫星天线
卫星天线介绍

静中通卫星天线介绍Trac Star公司的车载系列宽带VSAT卫星通信天线,可以把任意一辆车变成移动无线宽带卫星通信车。
其操作非常简便,适合非卫星专业人士使用。
通过快速的卫星自动跟踪,实现卫星宽带通信和图像传输的需求。
Trac Star1200天线是工业级1.2米天线,两个起重吊杆臂用来支撑大功放设备,装有机械伺服用以基于软件控制的极化(POL)设置。
主要性能快速展开;单键式操作,自动捕获卫星;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Ku波段卫星;适用各类MODEM;可直接安装在车顶或行李架上;不需要专门的姿态测试校正装置不需要外围电脑或控制设备来操作天线。
标准设备装备高精度,坚固的低回程驱动系统内置GPS和COMPASS内置卫星接收机内置水平传感器自动极化调整简单的安装操作,不需作校准。
天线寻星方式描述标准卫星定位过程开机后执行下面过程:如在北半球将天线对准南方,如在南半球对准北方天线根据GPS得到精确的地理位置息天线精确地设置仰角并扫描选择好的参考卫星,监测参考卫星的信号特征。
当天线光束作为定位参考,天线确定参考卫星,然后可进行更为精确的调整。
天线将GPS信息发送给卫星modem (如带有的话)卫星modem发起与网络中心的联系。
直点DirectPoint定位描述DirectPointTM 技术与卫星modem紧密结合,增加了定位的精度,减少了启动时间,天线直接与数据卫星通信,通过智能MODEM采用增强的通信能力,从而不经过传统的预定位阶段(参考卫星)即可定位、锁定和最高值。
上电后,进行下面过程:如在北半球将天线对准南方,如在南半球对准北方天线根据GPS得到精确的地理位置息采用直点DirectPointTM技术,不使用参考卫星,通过天线定点算法直接扫描选择的数据卫星。
通过观测数据卫星的信号特征,天线在卫星波束中间取得峰值,并获得该卫星精确校准信息。
完成峰值序列后,天线发GPS数据到modem,启动发送。
modem自动与网络中心通信。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

2016年第4期工作简报2016/12(总第5期)本期简讯◆举行第五次项目评审会,评审了5个待孵化项目,推介、路演1个招募团队项目。
◆伟清创新创业基金已决定增加投资,进一步支持天津电子院的发展。
◆清华同方集团和清华控股与清华电子系签约,组成专向投资天津电子院的项目投资基金。
◆“天津清研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设立银行账户,并完成第一笔资金的注入。
◆天津电子院被认定为“滨海新区首批外籍学生实践基地”。
◆与清华电子系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开展第二期交流活动。
◆接待清华大学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国资委重点企业负责人培训班、清华X-lab、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子系教师团、学生团等320余人来我院参观、交流。
◆启发大厦办公场所的装修工作基本完成,全体员工回迁启发大厦办公。
◆超净实验室、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电子信息综合检测中心建设基本竣工。
◆举办了两场天津本市校园招聘宣讲会,参加了5场北京、天津两地的校园双选会,成效显著。
◆党群共建,分别成立了“中共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联合党支部”及“中新天津生态城电子信息行业联合基层工会”。
孵化项目进展一览:【孵化项目】◆项目评审会2016年12月17日,天津电子院在清华大学罗姆楼成功举办第五次孵化项目评审会。
参加评审项目5个,分别为:“VIPA动中通天线”、“智能化射频功放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核心光电芯片的外延、制成及模组”、“主动式毫米波成像安检技术”。
此外,“语音识别声纹库”项目进行了路演推介。
评审的项目涉及天线、通讯、晶圆外延、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有来自学术界、企业及投资行业的14名专家参加了评审;原总参谋部通讯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杨千里少将、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商务局陈曦署长、科技局郭而郛科长、以及清华电子系老师等90多人出席了评审会议。
参加评审的5个项目的简介如下:(1)光学相干层析(OCT)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是一项新型穿透式医学影像诊断技术。
动中通天线比较

关于动中通天线的选择一、名词解释1、邻星干扰邻星干扰分两种情况1)动中通卫星系统区别与静中通及地面站卫星系统,天线的初始状态(加电前)未对准所在卫星。
此时,如果卫星功率放大器处于工作状态,则在天线寻星过程中,产生干扰载波。
CT8000型号产品在天线指向偏离大于0.5 度,回传链路自动关闭,直到指向误差被天线的跟踪系统纠正。
有效的避免了干扰载波的产生。
2)VSAT小站在向所在卫星发射载波时,会产生二次谐波,如设计不当,就会影响周边的卫星。
就此情况,Tracstar天线已被韩国卫星组织严重警告,限制进口。
2、捕获时间与再捕获时间捕获时间是指卫星设备初加电,天线锁定卫星的时间。
再捕获时间,是指卫星天线再从遮挡物出来时,天线锁定卫星的时间。
3、可维护度因为相控阵天线是由上百个天线振元组成,在单个振元出现问题后,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而且,相控阵天线采用电子和机械混合扫描方式,对传动机构的损坏较其它天线低。
传统动中通天线和中轮廓天线对机械要求比较高,相对来说,故障率高。
二、动中通天线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动中通天线从技术上可以分为三种:1、相控阵天线(平板):起源于雷达相控阵技术,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先进卫星天线系统,无需手动对星,采用GPS 信号;自动捕获并跟踪卫星,内置陀螺仪使之可以快速从视线遮挡中恢复,天线使用机械和电子混合扫描,保持指向精度;如果天线指向偏离大于0.5 度,回传链路自动关闭,直到指向误差被天线的跟踪系统纠正。
系统具有重量轻、安装结构简单、不占用车内空间等优点。
2、光导陀螺天线:可以分为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两种,系统依靠陀螺高精度姿态信号,主动跟踪卫星。
天线结构大多采用带高速电机驱动系统的环焦天线,对星精度和恢复速度较快,但天线质量重、安装结构复杂。
3、信标跟踪天线:依靠卫星信标接收机,完成初始对星后,根据接收到的信标信号强、弱,结合普通电子传感器判断天线偏离角度,通过高速驱动电机调整天线对星方向。
动中通天线(80W)

动中通天线美国TracStar公司的宽带双向卫星通信系统天线系列产品——IMVS450M柱面反射器天线系统,突破了低轮廓相控阵天线系统的限制。
是专为运动中的车载VSAT卫星通信系统而设计的中等轮廓、宽带、高码速率卫星通信天线产品。
创新的天线系统自动展开技术,自动搜索、捕获指定的卫星信号,容许非专业人员在改良或非改良的公路上操作移动VSAT卫星通信天线。
存取宽带卫星通信信息。
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可通过自动控制方位、仰角和极化角,自动跟踪保持精确的指向效果。
系统特点:∙系统最大特点是满足宽带卫星通信需要。
上行数据传输速率可大于2Mbps.天线效率和增益高,G/T值高达11dB;∙系统高度只有30cm;∙单键操作自动捕获卫星,无需手动对星;∙可配置世界范围的Ku波段卫星;∙可与任何卫星MODEM互联;∙跟踪车速大于95mph(150Km/h);∙无需专用天线校准测试设备;∙无需计算机或外部设备去操作天线;∙无需电话呼叫网络操作手或服务;∙无需标校。
系统部件(1)天线IMVS450M天线系统包括柱面反射器、极化调节器、无源RF部件和天线罩组成。
(2)远程位置调节器远程位置调节器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组合件,在规定的速度和加速度要求下使天线波束指向期望的卫星,远程位置调节器有马达、驱动部件、角位置反馈器件、速度反馈器件以及需要的结构件组成,在天线控制器的控制下使天线旋转。
(3)天线控制器天线控制器(ACU)完成控制模式、位置环闭环,极限值监控、故障监控、平台运动补偿以及天线伺服环路补偿。
ACU 可以为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马达提供放大的驱动信号,并从每个远程位置调节器反馈器件接收位置和速度数据。
(4)惯性敏感元件惯性敏感元件可以测量移动平台在惯性空间(横摇、纵摇和艏摇)的位置和动态运动并向ACU提供这些数据,以便在卫星捕获、再捕获和正常运转时补偿或隔离平台的扰动。
天线利用综合性的GPS接收机测量移动平台在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并把该数据提供给ACU, 让ACU 来确定卫星的角位置。
天海公司介绍-卫星通信

• 专为海洋设计 • 抗恶劣环境 • 易于安装 • 操作简单 • 紧急报警功能
舒拉亚卫星舒电拉话亚卫星舒电拉话亚卫星舒电拉话亚卫星电话
XT LITE
• 终端小巧 • 操作简单 • 三防设计 • 支持车载套件
XT手持机 SatSleeve
• 终端小巧 • 操作简单 • 三防设计 • 支持车载套件
• 坚固耐用 • 操作简单 • 彩色屏幕 • 蓝牙功能 • 防水与防尘
业务特点
适用于地面网络不能到达的地区;网络结构简单,组网灵活;随时随地快速 部署;宽带分配灵活、保密性好。
宽带卫星业务——应用场景
视频会议
实时视频监控 数据采集
野外施工
科学考察 环境检测
水利/气象检测
野外勘探
远程教育 游牧应用
应急/灾难恢复
海上船艇上网
金融终端传播 IPTV、VOIP 新闻实况转播
主要特点
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势和区域限制;组网灵活、结构简单,可设定对称/非对 称电路;稳定可靠,保密性好;业务种类多,提供语音、数据、视频、流媒体广 播等多业务传输能力,实时性好;用户端设备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维护方便; 扩容方便。
VSAT通信业务——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其中双向通信系统,适用于地面网络覆盖不到的地区、电路备份、应急保障 等。为政企客户提供子网共享主站服务以及客户专网的运营托管服务。单向通信 系统,可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海量数据信息投递、流媒体直播和录播、建立企业电 视台等服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概述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是利用高、中、低不同轨道的卫星来提供区域乃 至全球范围的移动通信服务,包括卫星移动电话业务和卫星移动数据传 输业务。
卫星移动通信业务——业务特点
卫星通信陆地天线系统

31
CP: SATCOM Land Systems Response & Expertise
22 April 2015
2008 中国四川地震
动中通指挥车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为灾区提供通信保障
32
CP: SATCOM Land Systems Response & Expertise
22 April 2015
指挥现场
30
CP: SATCOM Land Systems Response & Expertise
22 April 2015
2008中国四川地震
• • • • •
地震测试等级为8.0级; 造成至少6.8万人死亡,480万至1100万人 无家可归;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最致命的地震; 强劲持续的余震造成新的伤亡和损失; 通信设施基本瘫痪。
Cobham集团介绍
• 由航空的革新先驱者阿兰 科本先
•
• • • •
生于1934年创立; 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 – 22亿英镑的市场现值 全球有6个分部: – 北美、欧洲、南非、澳大利 亚和亚洲 全球有约 10,000名员工; Cobham集团,一直致力于设计 和生产制造各种设备,擅长于生 产高端的设备和备件,满足航空、 国防、通信、政府、安全等方面 的应用,以及从事航空飞机的维 修和改造业务。
•端到端的卫星通信网络 市场
• • • • • • 安全领域 能源服务领域 油气矿产 应急通信 远程医疗 广播电视
7
22 April 2015
TracStar便携天线
8
Cobham SATCOM Confidential &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 Issued by N.V.
指挥车建设方案

某市应急移动通信指挥车建设方案目录1 方案设计总述 (2)1.1项目建设内容 (2)1.2系统定位 (2)1.3项目功能 (2)1.3.1 单兵前端作战能力 (2)1.3.2 现场指挥调度能力 (3)1.3.3 远程决策 (3)1.3.4 持续作战保障 (3)1.3.5 指挥车详细功能描述 (3)2 指挥车功能规划及功能设计 (5)2.1应急通信保障系统通信拓扑图 (5)2.2系统组成 (6)3 主要设备及系统 (7)3.1车载动中通卫星系统 (7)3.1.1 系统组成 (7)3.1.2 实现功能 (7)3.1.3 系统功能 (7)3.1.4 系统原理 (8)3.1.5 天线功能 (8)3.2卫星地面站 (8)3.2.1 主要功能 (8)3.2.2 产品标准规格 (9)3.3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10)3.3.1 系统组成 (10)3.3.2 实现功能 (10)3.4手持三模智能终端(单兵) (14)3.4.1 功能及优点 (14)3.4.2 实现功能 (14)4 底盘及车改设计 (15)4.1底盘介绍 (15)4.2整车布置设计 (17)4.2.1 车体外侧布局 (17)4.2.2 车体内侧布局 (18)4.2.3 车顶布局 (19)4.2.4 车头/车尾布置图 (20)4.2.5 车内布置图 (21)4.2.6 车辆布局说明 (22)4.3整车负荷配重计算 (25)5 整车配置表 (28)1方案设计总述柯斯达指挥车将卫星通信系统、PDT专网语音通信系统、智能单兵系统、无人机系统、4G/5GVPN链路通信、光纤/音视频线缆等无线、有线通信方式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构成了多手段、多业务的移动通信网络,再辅以车载音视频系统、广播/照明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安全警示系统、电源系统等分系统组成了一个灵活机动、覆盖面广、集通信与指挥于一体的移动现场通信指挥中心。
1.1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辆技术先进实用、机动性强、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保密性强、符合全天候工作的应急通信指挥车。
水利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指南

2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 水利应急通信系统组成 ............................................................................................................. 4 3.1 水利应急通信体系......................................................................................................... 4 3.2 应急通信移动站结构..................................................................................................... 4 3.3 应急通信固定站结构..................................................................................................... 5 4 系统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