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施志刚

第一次月考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格式肇庆学院附属中学学校九年级年级物理科第一次月考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撰写人:施志刚一、试题分析(一)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本次九年级物理测试是毕业班首次月考,试题结构为:填空题(11分)、选择题(33分)、实验题(30分)、计算题(26分)。
主要考查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本试卷体现以下特点:1.知识点覆盖率大;2.注重学科能力考查考题中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注重体现出对学生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注重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一)成绩分析(二)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
预设全卷难度系数0.73,实际难度系数0.72,达到预计。
从实际测试结果看,难度系数0.7以上共63分,占全卷的70%,难度系数在0.4以下9分,占全卷的10%,难度系数在0.5-0.7之间的占全卷的20%。
符合7:2:1的难度层次设计三、学生答题分析1、填空题:第1、2、5、8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
学生答题大都较好。
但第4题大部分学生答得不好,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运用知识不灵活。
2、选择题:这一大题学生出错最多,得分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
3、实验题:这一大题题目较常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4、计算题:这一大题的得分率比选择题要好的多,但也暴露了学生的一些问题,学生无法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信息来解答。
四、思考与建议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给出以下教学建议: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2、注重双基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3、强化科学探究,注重实验教学。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九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试卷为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全卷满分80分,选择题26分,填空题16分,实验探究题24分,综合应用题14分。
从考试的题型设计来看本次考试的题型属于基本题型。
题目更多的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物理实验的考查。
因为本次考试重在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为今后的复习打下基础,所以试题的难易程度较中考偏低。
总的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其中基础题约40分,中档题约约10分。
虽然试题难度不高,但是通过本次考试可以反映出每个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第二学期总复习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成绩分析整体来看:年级平均分49.73,及格率63.10%,优秀率为21.83%二班,四班为成绩略高,学生的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一些,这份试卷对学生基本上不构成难度,因此平均分较高,但也有少数几个学生的基础较差,成绩较低。
六班为平均分全年级最低,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造成整体成绩上不去的状况。
三、反映出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学生对一些物理概念、规律掌握不牢固或理解不透彻。
例如:选择题第11题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答案是D。
2班有6人,4班有3人选择错误。
说明这些学生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理解。
第2题是对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考查,这个题正确率还是很高的。
第5题考查具体情景中的故障电路分析。
此题2班有10人,4班有5人在此丢分。
主要原因是不会分析电路,无法正确判断。
2.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不够3.物理实验能力不强4.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阅读分析能力亟待提高四、改进措施1.继续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在以后的课堂中继续加强基本知识的复习和梳理。
通过预习、课上精讲精练、小测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到知识的回忆、巩固、补漏。
另外,在复习时还要注意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进行。
通过认真分析中考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总结频繁考察的知识点,从而合理的把握考试方向和中考的难易程度。
2.抓好实验技能的落实由于实验题在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难度适中。
九年级上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物理学科质量分析一、学生得分情况分析1、年级整体得分情况:参考人:607人,平均分51.41,高于平均分的班级有3、6、11,其中平均分最高的是6班63.11 平加及最高的是6班146.75,平加及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67.68,最高分宋璇86,最低分:0,各分数段人数:二、试卷的评价学生第一次理综考试,学生还不习惯,所以还没有找到答题技巧,本次考试难易适中,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以及常识性内容的记忆和掌握,紧贴教材知识,并渗透主观能力的应变和灵活运用。
最后一个题过于难,基本没有全对的,平行班级好多同学后面两问都没有做。
纵观全卷,呈现以下特点:难易适中,难易设计比较合理,突出重点知识的考察基础性强,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贴近中考,重在考察能力,以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理解能力三、改进措施:1、重构知识框架体系,扎扎实实抓基础。
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看书、理解、做练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依托练习题,练知识、练技能通过考试、练习的反馈,及时发现知识掌握错误点、盲点在哪儿,开展补偿性强化训练。
学科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一定要立足教材。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教材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用教材知识分析大题、提升学生答题能力。
3、注意答题的规范性指导如:在简答题,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化,使回答更具条理性;要求学生卷面书写的工整、规范,让阅卷老师能够清楚辨识;等等。
4、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总之,物理学科是初中生难理解的科目,我们只有立足教材、立足学情,坚持核心素养引领,多措并举,多让学生感兴趣,来提高物理成绩。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李玉双一、卷子分析纵观本次月考物理真题,注重了根底知识的考查,不存在偏题,怪题。
且与中考命题精神是一致的,表达了学科特点,具有肯定导向性。
卷子中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真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强化真题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的联系,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实验题进一步突出了对物理能力和方法的考查。
二、统计分析〔一〕总体情况本次真题总分值120分,72分以上为及格,96分以上为优秀。
一般班平均分73.6分,优秀率29.6%,及格率56.5%。
其中:1班〔一般班〕:平均分80.8,优秀率32.6%,及格率58.1%。
过差率2.3% 2班〔一般班〕:平均分70.7,优秀率21.3%,及格率42.6%。
过差率4.3%7班〔重点班〕:平均分84.3,优秀率48.3%,及格率87.1%,过差率0。
〔二〕成绩分析2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较年级都偏低,过差率较高,导致均分偏低。
从分数看,高分人数较多,低分人数也较多,中间80—90分以及70—80分人数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
全班最高109分,最低13分,差距非常大。
7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和年级总体相比根本持平,但是7班90—100分的人数较少,不及格人数有点多。
总体来看,整个年级的学生表现出以下问题:1、学生解题习惯较差,答题随意,不精确标准,审题读题能力急需强化。
2、根底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的理解不透,记忆不准。
3、实验探究能力急需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差。
4、灵敏应用物理知识能力薄弱,思维方法僵化定势,不发散,不变通,不会举一反三。
三、今后教学打算1、注重双基训练,精心备课,注重过程和方法,防止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注意作业和卷子的验收过关。
3、强化实验复习,提升探究能力,能力提高要作为复习重点。
4、强化学生解题习惯方法的训练,标准解题过程,特别是注意主观性题目解答,减少无谓失分。
方法提高应作为复习的关键。
九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规律的掌握情况,前11小题是单选题,12、13小题是多选题共41分,13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题作图与实验:主要考查学生作图能力和实验能力,其中作图题6分,主要考察家庭电路电路图的做法。考察了两个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焦耳定律,共计26分;
第三题计算题:第17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功率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识图能力。第18题是一道电热综合题,属于电学的中的档位问题,这两道电学题综合性都非常强。学生答来自题情况
一、选择题:
第5、6、8题失分率较高,失分原因:家庭电路的知识应用不熟练;第12、13失分率非常高,失分原因:电功率知识应用不熟练
二、作图与实验:
整体得分率低,第15题第(5)题,无法正确判断电路的故障,第(7)题失分率非常高,反映出学生学得非常死板,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
第17题;第(1)题得分率较高,(2)(3)(4)失分严重,灯丝的电阻已经随温度改变了,但大部分学还是按电阻不变进行计算,说明学生解题欠灵活性;
第18题是多档位的电热综合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失分严重。
中旗二中月考__考试质量分析
年级:_九__年级科目:物理___参加考试人数___367_人
全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优秀人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41.5
97
0
18
4.9%
85
23.2%
试
卷
分
析
本次试题包含九年级物理十七章《欧姆定律》、十八章《电功率》、十九章《生活用电》
本次月考试题题量适中,题型和中考试题一致,难易程度较大,较全面的反应了学生这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情况。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试卷来源及命题范围:本次试卷由杨婷婷老师出题,重点测查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内容。
二、试卷结构及特点:1、考查学生前两章的学习效果;2、警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谦虚(前两章较易学习,学生容易轻心)。
因此试卷着眼于基础知识,但又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做题习惯。
本次试卷难度适中,试卷题型与中考类似。
三、学生答题情况反馈:九一班学生重点失分题为探究实验和填空题,部分学生计算题失分。
四、试卷反映出的问题:1、概念不牢固:表现在填空题上,概念记忆不牢靠,灵活运用能力太差。
2、不能准确分析题目要求:同一物理现象有多个考查点,究竟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学生拿到题不认真辨析,总认为是平时练习时考查的知识点。
3、解题不规范,分析能力差:表现在计算题,不出现公式依据,解题过程中单位乱带,计算缺乏技巧。
4、答题缺乏方法,习惯不好:五、下一步整改措施:1、注重基本概念教学,加强选择题解题方法训练:课堂10分钟基本概念讲解,20分钟练,10分钟评讲;在课堂教学中求质量,强化练习,特别是易混易忽视的知识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进一步强调规范化解题要求,老师要在黑板演示1到2个规范化板书。
学生每一次作业书写要卡严,要规范。
3、每周确定一节课精练,规范分析方法,训练解题答题技巧,力争迅速形成规范高效的答题习惯。
4、上课多举例子,最好有图片,特别是女生见得少,认识较迟缓,知识理解不深刻。
此外要多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考试要服务与教学,通过考试老师要分析总结,改进教学,学生要反思,端正态度,调整方法。
相信善于总结,就一定能提高。
田艳兵2010年10月21日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田艳兵2010年10月21日。
九年级月考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最低分总分参考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数数150 49.77 69 23 70二、试题评析:本次考试考查了初中九年级物理13--14章的内容,包括内能和内能的利用。
从总体看,本次考试的试题与初中物理教学相适应,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和改革,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是物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情景中,灵活多变地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本次考试的一大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物理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本次考试试题很多小题来源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时刻都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本次试题的又一大特点。
3、观察与实验能力的考查物理是一门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精神,体验过程与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是新课程的理念。
4、开放性试题的考查本次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对知识能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主要得分及失分情况:(一)、得分情况及原因:物理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做图方面掌握的比较好,说理题做得还可以。
(二)、失分情况及原因:1、综合性第一次增强。
2、知识的灵活性不大。
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不强。
4、学生与生活联系不紧,只注重书本知识。
四、改进措施:1、严格遵循教学大纲,以教材为依据,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2、重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
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加强基础知识的广泛应用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学会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6、强化知识能力的训练,学习,让学生多接触这种题型,及时反馈,来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
7、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物理,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九年级物理月考成绩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成绩分析一、学生成绩及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这次期中考试考的是九年级的热学和电学共四章内容,试卷难度不大,注重考察了基础知识,难题还是实验题,这体现了中考特点。
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实验题每空2分,共13分;简答与计算共4小题,共22分。
本次试题有以下特点:1.基础题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大部分题目都考查的学生基础掌握情况以及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及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本次考试1班、3班参加考试共55人。
其中90分以上13人,占总参考人数的23.64%;80分-90分共15人,占总参考人数的27.27%;70分-80分共8人,占总参人数的14.55%;60分-70分共8个,占总参考人数的14.55%;60分以下12人,占总参考人数的21.82%。
平均分73.36分,及格率78.57%,优秀率38.29%。
从考试成绩来看,总体成绩理想。
但是从考试中也反映了学生存在的很多问题。
1.有些学生基础概念掌握不扎实。
学过的知识忘记的太多,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例如:学了电学,前面的热学忘记的很多,这也反映出我们老师平时对知识落实不到位。
学生掌握的还不扎实。
2.学生学的知识太死,不会变通,不会应用。
教学大纲上对物理有个要求,学以致用,学物理目的就是会用物理。
考试中一些和生活联系密切的、一些稍作变化的、一些换换问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会灵活处理,错误很多。
以后我们老师要对和生活有关的物理题必须多加引导。
现在中考物理就是考察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月考质量分
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4九年级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1.试题难易适中,知识点考查较为全面,能反映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区分度;比如选择题(6)、实验题(2)第二、三小题、计算题(3)中,难题较少,占的分值也少;其余的都是基本知识的考察。
2.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这次考试,主要考了第十章能和电学前两节。
这在生活中学生是很容易接触到的,所以大部分试题与生产生活练习都较为密切。
3.不同题型的考查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作图题12分,实验题18分,计算题30分;除了最后一道计算题难度较大,计算题的分值有点高以外,这套试卷还是比较完美合理的。
4.侧重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应用,大部分试题出的都很简单,能很好的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从试卷来看,一半左右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较好,选择和填空题失分较少。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来最基本的分都挣不回来,以后还需多关注后进生。
2.从试卷来看,学生在实验题中得分较低。
控制变量法和实验思想还没有理解,观察归纳能力还较欠缺,以后还需多加训练。
3.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计算题的公式、公式中的符号、单位、单位换算就没有搞清楚。
这方面以后要强化记忆,让学生多加练习,至少学会做简单计算题。
三、对教学的建议
1.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科学方法的教学,本学期上课进度较快一定要夯实双基,这也是为下学期复习打好基础。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勤观察、勤动手、勤思考、重理解。
规范物理用语,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明。
教会学生答题方法,做到有效得分,审题要仔细、认真,画图要清楚、规范,卷面书写要条理、整洁等。
3.要加强知识与实际情景的联系,在平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及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习题化。
4.要注重实验教学,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做的不好的反复做,并做好实验的总结和评估,进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5.从本次考试来看,计算题失分较多,部分学生计算题解题格式不规范,基本公式的应用不会;部分学生解题习惯有待提高,尤其是对符号、单位的应用等。
6.部分学生电路做图中并联电路的连接和分析还要加强训练;7.在今后的教学中,能让学生说和做的,教师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要多给学生表达、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想说、敢说、还要会说、善说,不仅仅想做、敢做,还要会做、善做,把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实处。
8.要重视学生作业的批改和试卷的讲评,要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要让学生的纠错真正落实到位。
既培养了学生做题的好习惯,又关注了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