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彪-低轮廓“动中通”天线技术

合集下载

国内动中通系统技术介绍

国内动中通系统技术介绍

国内动中通天线自跟踪技术介绍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1)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 (2)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 (2)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 (3)2.3 混合跟踪方式(差分GPS) (3)3 动中通惯导比较 (4)1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由天线自动跟踪系统和常规卫星通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是关键技术。

2 动中通天线跟踪方式介绍目前,国内动中通系统天线自动跟踪系统有三大类:1精确指向跟踪系统;2单脉冲自动跟踪系统;3混合跟踪系统(差分GPS),这几种方式根据其技术特点,应用范围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2.1 精确指向跟踪系统精确指向跟踪方式根据车辆运动过程中位置(经度、纬度、高度)及姿态(航向角、俯仰角及横滚角)等参数,计算出天线指向卫星的方位角,俯仰角和极化角。

该系统要求陀螺惯导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不漂移),但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漂移问题,因而此种方式的优点是不需要捕获引导,可实现盲対星,不怕遮挡(但卫星通信本身还是怕遮挡的)。

但缺点是高性能高稳定度陀螺惯导(法国进口光纤惯导)价格昂贵,而且不能解决卫星定点位置的飘移,因而跟踪精度稍低。

经过国内相关机构多次调研和实际测试,在相同精度的陀螺设备中,激光陀螺比光纤陀螺的漂移累计周期短,一年内需进行多次相校。

进口光纤陀螺稳定周期长,漂移累积小,一般选用OCTANS法国高精度光纤陀螺惯性导航系统作为该跟踪系统的测姿部件。

相关指标如下:2.2 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单脉冲自动跟踪方式是跟踪卫星的信标,其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利用单脉冲精密跟踪技术,实现卫星通信天线在移动载体上对卫星的精密跟踪。

因而主要的优点是跟踪精度高,不怕卫星漂移(由于受太阳和月亮引力的影响,静止卫星会在一个与地球赤道平台夹角不断变化的倾斜轨道上运行。

假设卫星轨道的东西位置保持不变,则从地球显道表面观察卫星的日漂移轨迹是一个对称于同步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8”字形)。

动中通培训资料

动中通培训资料

3 新型动中通:新品研发
与Starling合作研发有源阵列动中通 天线,该系统采用宽带天线单元, 多天线子阵合成技术,极化自动实 时跟踪,代表了合成天线的最高水 平。目前正在联合研制针对中国市 场需求的新型通信天线。
3 新型动中通
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 低抛动中通和平板动中通已成为当 前世界“动中通”发展的主要方向 ,特别是高空载体和小型化车辆的 安装,对动中通的高度、重量、功 耗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抛物 面天线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但是,国内在这里领域的研究还处 于论证和样机的试验阶段,还没有 成熟的产品问世。
2 动中通技术
信标极值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标卫星, 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信标信号进行扫描,使天线对准卫星;当载 体运动时,利用专家库和超前控制等技术进行跟踪,在低成本下 实现高精度跟踪
特点
1、闭环跟踪,跟踪精度相对较高; 2、无高成本的惯导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成本相对较低; 3、控制比较复杂。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美国TracStar公司产品 IMVS450M型天线
IMVS450M天线为柱面 天线,其高度为30cm,直 径为1.2m,重75kg,属中 等轮廓天线系统 ,等效口 径为0.45m,采用INS惯导 模块、GPS和AGC电平进 行跟踪。
3 新型动中通:国外产品
以色列Starling公司MiJET型天线
跟踪技术:惯导(激光或光纤陀螺)跟踪
原理 开环跟踪,利用激光或光纤陀螺得到天线载体的精确姿态,从而控制天 线准确对准卫星,对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特点
1、国外同精度激光和光纤陀螺价格相当,光纤陀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低 温、 抗冲击性能好,飞船和卫星上基本用光纤陀螺。 2、国内激光陀螺已定型小批量生产,光纤陀螺还没生产出来。因为禁运, 所以国内激光陀螺一般用俄罗斯90年代初技术的中低精度陀螺来组合,需 GPS辅助,且可靠性低,但价格较低,约为30~40万左右。 3、进口光纤陀螺组合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产的6-10倍。 4、现有技术下国产激光陀螺的高压电源和密封性(内充惰性气体)比较差。

动中通培训资料教材

动中通培训资料教材
卫星通信基本知识
动中通
1 动中通
动中通是一种车载(机载、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该天 线系统能在载体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卫星,保证卫星通信连续不 间断,一般使用0.6~1.2米的环焦天线或柱面天线、相控阵天线, 对伺服跟踪系统要求很高,其跟踪方式主要有指向跟踪、单脉冲 跟踪、信标极值跟踪,船载动中通一般使用圆锥扫描跟踪。
2 动中通技术
信标极值跟踪
原理
闭环跟踪,先在电子罗盘和GPS引导下使天线基本对准目标卫星, 此时利用天线接收的信标信号进行扫描,使天线对准卫星;当载 体运动时,利用专家库和超前控制等技术进行跟踪,在低成本下 实现高精度跟踪
特点
1、闭环跟踪,跟踪精度相对较高; 2、无高成本的惯导和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成本相对较低; 3、控制比较复杂。
4 动中通应用
4 动中通应用
小型车辆“动中通” 布局
4 动中通应用
装 甲 车 动 中 通 天 线
动 中 通 天 线
发射试验场综合指挥试验系统
动中通指挥车
4 动中通应用
装甲车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4 动中通应用
动中通主要业绩及荣誉
河南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是公安部指定的北 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陕西省、甘肃、新疆自治区的火炬传递安 保主车,并圆满完成北京2008奥运期间的通信保障任务,荣立 公安部一等功。 江苏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选用我公司的0.9 米“动中通”天线,做为江苏省、广西自治区、山西省2008奥 运火炬保障项目的主车。 唐山市公安局“动中通”应急通信车由我公司承担项目总集成 ,圆满完成了河北唐山地区北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保障任务。
目前公司主要的动中通产品仍然使用传统 的抛物面天线或切割抛物面天线,跟踪方式 为惯导开环跟踪、惯导+差分GPS开环跟踪以 及惯导+单脉冲闭环跟踪。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

低 轮 廓 动 中通 天 线
牛传峰 , 杜 彪, 韩 国栋 , 张文静 , 路志勇, 刘 昕, 张瑞 东
0 5 0 0 8 1 ) ( 中国 电子科 技 集 团公 司 第 5 4研 究所 , 石 家庄
摘 要 : 对 动 中通天 线的 应 用背 景 、 发展历程、 低 轮 廓 动 中通 天 线 的 类 型进 行 了综 述 , 比较 了 高轮 廓、 中轮 廓 、 低轮 廓动 中通 天 线的性 能特 性 , 介 绍 了不 同类型低 轮 廓 动 中通 天 线 工作 原 理 和代 表 产
i f l e a n t e n n a o f S OTM i S l o o k e d i n t o t h e d i s t a n c e .
Ke y wo r d s :l o w p r o i f l e ;S a t — c o n o n t h e Mo v e ;s a t e l l i t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a r r a y a n t e n n a
Lo w Pr o il f e Ant e n na s o f “Sa t . c o n r o n t he M ov e ’ ’
N I U C h u a n — f e n g , D U B i a o , HA N G u o - d o n g , Z H A N G We n - j i n g , L U Z h i - y o n g , L I U X i n , Z HA N G e ”a r e r e v i e w e d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b e t we e n h i g h p r o i f l e,mi d d l e p r o i f l e a n d l o w p r o i f l e a n — t e n n a s o f S OT M a r e c o mp a r e d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p r o i f l e a n t e n n a p r o d u c t s o f S OT M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Mo r e k e y s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a b o u t l o w p r o i f l e a n t e n n a a r e f u r t h e r s t u d i e d .A t l a s t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t r e n d o f l o w p r o —

1-杜彪-低轮廓“动中通”天线技术

1-杜彪-低轮廓“动中通”天线技术
遥控卫星接收机成功对卫星进行了接收。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2) 介质透镜天线
代表性产品B
法国在高铁上安装了用于扫描的龙伯 透镜天线,进行卫星信号的收发。
代表性产品C
美国空军实验室对介质透镜 阵列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在 20/44GHz,实现双圆极化。在 20GHz增益为35dBi,44GHz增益为 41dBi,扫描范围达80度。
优点,成为机、弹、车、船载等移动载体通信的重要手段。
在移动载体上随时随地与卫星通信,也已成为军民两用应 急通信、实时通信的迫切需求
卫星移动通信
1.动中通天线的应用背景
移动载体:汽车、舰船、飞机、导弹等平台。
1.动中通天线的应用背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天线技术。
动中通天线技术已成为卫星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MijetLite在机载平台上的应用 StarCar机载平板天线-MijetLite
跟踪模式:惯导模块+GPS和机械波束扫描跟踪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B-Starling
C) MiniMijet
工作频率:发射14-14.5GHz,接收10.7-12.7GHz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B-Starling 以色列Starling公司的产品多为Ku频段平板天线。采用宽带天线单元,多天线子阵合成技 术,极化自动实时跟踪,代表了合成天线的最高水平。现应用于737、空客等飞机。
A)MIJET天线系统
等效口径:0.45m 工作频率:发14-14.5GHz,收10.7-12.7GHz
StealthRayTM 3000内部排布

0.6米Ku波段低轮廓动中通天线

0.6米Ku波段低轮廓动中通天线

0.6米Ku波段低轮廓动中通天线1.概述DGTX(Ku)-060型0.6米Ku波段低轮廓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是针对应急移动宽带通信需求,严格按军标标准开发的高性能、低高度的动中通卫星通信天线,天线采用平板天线技术实现了高增益、低高度,很好地解决了运动载体对天线安装高度的严格限制。

天线跟踪系统采用三轴陀螺惯导跟踪与卫星信标跟踪相结合的混合跟踪方式,具有抗颠簸能力强、遮挡恢复快、跟踪精度高的优点,最大支持4MHz通信带宽。

天线目前已获得军方列装,适用于国内、外全部Ku波段的通信卫星。

2.技术指标2.1电性能指标l工作频率发射14~14.5GHz接收12.25~12.75GHzl天线增益(至天线外罩接口处)发射(14.25GHz)≥ 35.6dBi接收(12.5GHz)≥ 35.6dBil G/T值≥ 13(12.5 GHz) dB/K(天线仰角≥10°,晴空,LNA噪声温度80°K)l极化方式线极化,收发正交l电压驻波比(VSWR):≤1.35l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静态),>25dB(动态)l收、发端口隔离度≥85dB (在发射频段、含发阻滤波器)≥65dB (在接收频段、含收阻滤波器)l旁瓣特性第一旁瓣≤ -14 dBi(方位)旁瓣包络(θ为偏离方向与波束主轴方向之间的夹角):− dBi α°<θ≤48°3225lg()θ-10 dBi θ>48°α取1°或100(λ/D)中大的值,λ为载波波长,D为等效天线直径。

其中:在θ<9.2°时,超过包络线3dB的旁瓣数要少于10%;在θ>9.2°时,不超过包络线6dB。

l功率容量≥100Wl馈源接口收发接口均为BJ-120(WR75)2.2机械性能l天线运动范围方位:360°无限俯仰:0°~90°极化:±130°l天线运动速度、加速度方位:速度≥100°/s ,加速度≥400°/s2俯仰:速度≥80°/s ,加速度≥400°/s2l驱动方式:电动l极化调整方式:极化电动(也可以手动调整)l天线高度(含天线罩):298mml占用车顶面积:Φ1320mm2(直径)l天线控制器采用19英寸标准机箱,高度1Ul天线总重量:≤73.5Kg2.3天线对星及跟踪性能l跟踪方式:自动跟踪,信标跟踪与三轴陀螺惯导跟踪相结合;具有自动水平补偿、自动寻北、自动极化调整功能。

动中通培训资料

动中通培训资料

4 动中通应用
4 动中通应用
小型车辆“动中通” 布局
4 动中通应用
装 甲 车 动 中 通 天 线
动 中 通 天 线
发射试验场综合指挥试验系统
动中通指挥车
4 动中通应用
装甲车车载“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4 动中通应用
动中通主要业绩及荣誉
河南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是公安部指定的北 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陕西省、甘肃、新疆自治区的火炬传递安 保主车,并圆满完成北京2008奥运期间的通信保障任务,荣立 公安部一等功。 江苏省公安厅“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选用我公司的0.9 米“动中通”天线,做为江苏省、广西自治区、山西省2008奥 运火炬保障项目的主车。 唐山市公安局“动中通”应急通信车由我公司承担项目总集成 ,圆满完成了河北唐山地区北京2008奥运火炬传递保障任务。 。
谢 谢!
以色列RAYSAT公司StealthRayTM 3000型天线
该天线为收发分离的相控阵 天线,三个子阵发射,一个子阵 接收。其尺寸为1227×953× 150mm3,重29kg,属低轮廓天 线系统 ,等效口径为0.3m,采用 INS惯导模块、GPS和AGC电平 进行跟踪。
3 新型动中通:新品研发 新型动中通:
目前公司主要的动中通产品仍然使用传统 的抛物面天线或切割抛物面天线,跟踪方式 为惯导开环跟踪、惯导+差分GPS开环跟踪以 及惯导+单脉冲闭环跟踪。
1 动中通
动中通天线特点: 动中通天线特点: 0.6/0.8/0.9/1.2米动中通天线 符合CCIR580要求 碳纤维材料天线面,强度高 隐藏在车内 全部操作自动完成 3秒钟自动捕获卫星 丢失信号,再捕获卫星小于1秒钟 最高行驶速度大于150公里/小时 欧洲进口陀螺惯导MTBF3万小时 极化自动跟踪

动中通培训资料

动中通培训资料
该天线为收发分离的相控阵 天线,三个子阵发射,一个子阵 接收。其尺寸为1227×953× 150mm3,重29kg,属低轮廓天线 系统 ,等效口径为0.3m,采用 INS惯导模块、GPS和AGC电平进 行跟踪。
3 新型动中通:新品研发
➢0.6 米 Ku 波 段 低 高 度 动 中 通 和 0.6 米 Ku/Ka 双频段低高度动中通 为总参通信部中标项 目,专为军方二代星 研制,已完成整机方 案设计,预计明年初 完成整机初样装调、 联试。
跟踪技术:惯导(激光或光纤陀螺 )跟踪
原理 开环跟踪,利用激光或光纤陀螺得到天线载体的精确姿态,从而控制天 线准确对准卫星,对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很高。 特点
1、国外同精度激光和光纤陀螺价格相当,光纤陀螺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低 温、 抗冲击性能好,飞船和卫星上基本用光纤陀螺。 2、国内激光陀螺已定型小批量生产,光纤陀螺还没生产出来。因为禁运, 所以国内激光陀螺一般用俄罗斯90年代初技术的中低精度陀螺来组合,需 GPS辅助,且可靠性低,但价格较低,约为30~40万左右。 3、进口光纤陀螺组合平均无故障时间是国产的6-10倍。 4、现有技术下国产激光陀螺的高压电源和密封性(内充惰性气体)比较差 。
1 动中通

公司现有0.6米、
0.8米、0.9米、1.2米动中
通及履带式动中通天线
系统。其中履带式动中
通是为装甲车配置的卫
星通信平台,是我军信
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
已列装并签订批量合同

1 动中通

传统的抛物面天线,技术体制成熟,
性能稳定,适合于对终端天线增益要求比较
高,对高度和重量要求较低的领域。由于我
• 美国TracStar公司产品 I•MVSIM45V0MS天45线0M为型柱面天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平面阵列天线具有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单
片阵列与多片阵列两种类型,采用两维机扫体制。
代表性产品A-RaySat
以色列Raysat Antenna Systems公司的产品主要有 StealthRay1000、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D- EMS EMS公司(European Mobile System)现为美国霍尼韦尔的子公司。主 要从事航电设备的研发,其天线产品多为平板缝隙阵列、波导缝隙阵列等,高 增益天线产品主要有AMT-3800和AMT-3500,以及部分无源相控阵。
高轮廓、中轮廓、低轮廓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高轮廓 中轮廓 低轮廓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高轮廓:圆口径反射面天线
1988年,远望号船载C频段7.3m卫星通信天线
远望号船载C频段3.8 m卫星通信天线
1998年,研制出了车载Ku频段1.5米环焦天线
遥控卫星接收机成功对卫星进行了接收。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2) 介质透镜天线
代表性产品B
法国在高铁上安装了用于扫描的龙伯 透镜天线,进行卫星信号的收发。
代表性产品C
美国空军实验室对介质透镜 阵列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在 20/44GHz,实现双圆极化。在 20GHz增益为35dBi,44GHz增益为 41dBi,扫描范围达80度。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低轮廓:透镜天线、反射面、阵列天线
2006年,国外研制出Ku频段火车用卫星通信天线;
2006年,以色列RaySat公司推出多组片天线;
2007年,美国TracStar推出宽带双向卫星通信系统IMVS450M产品; 2009年,以色列Starling公司研制出Mijet系列产品; 2010年,国内中电54所研制出了车载低轮廓Ku频段0.6米天线。
B) MijetLite
天线收发共用
工作频率:发14-14.5GHz,收10.7-12.7GHz EIRP为44dBW,G/T值大于11dB/K 发射双线极化,接收圆极化与线极化可调 方位机扫:0-360度 俯仰机扫:0-90度 尺寸:190mmxφ960mm 重量:27kg
54所研制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2)发展历程 中轮廓:椭圆波束反射面天线、透镜天线
2002年,研制出了机载Ku频段0.55米、车载1.2米 椭圆波束环焦天线和0.6米环焦天线
54所、39所、714厂
2004年,日本推出了新型天线Lune-Q,用于接收卫星电视节目
2005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制出机载透镜阵列天线
StealthRayTM 3000内部排布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A-RaySat
B) StealthRay5000
阵列形式:两片接收,两片发射 发射增益30dBi,接收增益28dBi 俯仰面45时,G/T值7dB/K 上行EIRP43.6 dBW 交叉极化>25dB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B-Starling 以色列Starling公司的产品多为Ku频段平板天线。采用宽带天线单元,多天线子阵合成技 术,极化自动实时跟踪,代表了合成天线的最高水平。现应用于737、空客等飞机。
A)MIJET天线系统
等效口径:0.45m 工作频率:发14-14.5GHz,收10.7-12.7GHz
2000、3000、5000、7000等系列。
一片或多片微带或波导阵列组成 采用极化自适应和空间波束合成技术 采用陀螺反馈+GPS和机械波束扫描跟踪 多片阵列高低仰角增益有损失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A-RaySat
A) StealthRay3000
等效口径:0.3m 阵列形式:三片接收,一片发射 收发增益:发26dB ,收29.5dB G/T值:大于9dB/K EIRP值:大于39 dBW 交叉极化:>30dB 天线尺寸:1227mm×953mm×150mm 天线重量:29kg
性能较好,扫描时增益基 频段高时效率降低; 多频段、扫描范围大,中等轮 介质透镜天线 本不下降,易实现多频段 组阵可实现低轮廓,但 廓天线应用。 多波束。 结构复杂。 轮廓低,射频集成化高, 口径不易做大,馈电和 射频组件较多、复杂; 可实现收发共用; 平面阵列天线 对多组片,在高低仰角 可机扫,仰角0°~90° 性能下降,成本较高
EIRP为36dBW,G/T值大于7.5dB/K
跟踪模式:惯导模块+GPS和机械波束扫描跟踪 发射双线极化,接收圆极化与线极化可调 方位机扫:0-360度 俯仰机扫:18-65度 尺寸:130mmxФ510mm 重量:35kg
MiniMijet的应用场合
StarCar机载平板天线-MiniMijet
C) Ka频段双极化缝隙阵
工作频段为Ka波段 天线形式为缝隙阵列
接收增益为27dB,发射增益为28dB
效率:60%-80% 实现收发共用且双线极化信号形式;可实
Ka频段双极化缝隙阵
现圆极化,极化轴比小于1.0dB
缝隙阵分层结构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E- 54所 A)低轮廓动中通天线
美国 TracStar 公司的 IMVS 车载“动中通”天线系 列 产 品 主要 有 0.45m , 0.75m , 1m , 1.2m , 1.6m ,
1.8m等,IMVS450M则是近期的热门产品。
IMVS450M天线的特点: 等效口径:0.45m 天线形式:柱面天线,线源馈电 接收性能:Gain>31.5dB,G/T值>11.5dB/K 发射性能:Gain>35.5dB,EIRP>44.5dBW 天线尺寸:Φ1194mm×297mm 天线重量:75kg 捕获跟踪:惯导模块+GPS和机械波束扫描跟踪
信号捕获与重捕获时间:均小于1分钟
尺寸:1150mmx900mmx210mm
StealthRayTM 5000内部排布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A-RaySat
C) E7000
等效口径:0.6m 阵列形式:一片波导阵列,收发共用 收发增益:发36dB ,收35dB G/T值:13dB/K EIRP值:52dBW 交叉极化:>25dB 天线尺寸:1300mm×1300mm×300mm 天线重量:50kg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天线技术。
动中通天线技术已成为卫星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内外动中通天线主要供应商
主要内容
2. 动中通天线的 发展历程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1)天线形式分类
按结构形式划分:
反射面天线、透镜天线、阵列天线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1)天线形式分类
按高度划分:
1.动中通天线的应用背景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移动载体通信的重要手段。
在移动载体上随时随地与卫星通信,也已成为军民两用应 急通信、实时通信的迫切需求
卫星移动通信
1.动中通天线的应用背景
移动载体:汽车、舰船、飞机、导弹等平台。
1.动中通天线的应用背景
注:以上仅为动中通天线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产品
2. 动中通天线的发展历程
3)各种动中通天线性能比较(优缺点)
类型 优点
性能最优;易增大口径; 结构简单,射频器件少, 易实现收发共用和极化面 调整,
缺点
适用情况
高增益,对天线轮廓无要求;
反射面天线
轮廓最高
特殊赋形的反射面天线也可用 于中低轮廓应用
低轮廓应用
主要内容
3.低轮廓动中通 天线简介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动中通天线发展方向:性能优良、易共形(低轮廓)、重量 轻、体积小、便于批量生产。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分类: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1) 低轮廓反射面天线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1) 低轮廓反射面天线
代表性产品 A- TracStar
EIRP>42dBW,G/T值11dB/K
跟踪模式:惯导模块+GPS和机械波束扫描跟踪 发射双线极化,接收圆极化与线极化可调 机扫范围:方位0-360度,俯仰10-90度
尺寸:150mmxφ760mm
重量:50kg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3) 平板阵列天线
代表性产品B-Starling
IMVS450M天线
3. 低轮廓动中通天线简介
1) 低轮廓反射面天线
代表性产品 B
国外某公司研制的火车用Ku波段卫星通信天线 频率:Rx10.95-12.75GHz,Tx14.0-14.5GHz 增益:Rx35.0dBi,Tx36.4dBi G/T :13dB/K @ 10.95GHz EIRP:41.5dBW (4W BUC);44.5dBW (8W BUC) 交叉极化:> 30 dB 极化形式:线极化 工作范围:方位0-360度,俯仰15-70度
B) 机载点对点通信天线
工作频段为X波段
天线形式为波导缝隙阵列 接收增益为27dB,发射增益为28dB 实现收发共用且双圆极化信号形式 带罩高度为304mm,天线尺寸:254mmxФ820mm
内部结构图
机载点对点卫通天线整机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