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电影和西方音乐看文化差异
从西方电影和音乐看文化差异

研究课题: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班级:高一(1)班指导老师:杨习娟组长:陈丹霞组员:黄丹玉从西方电影和音乐看文化差异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就是人类实际生存和发展的过程。
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每一种文化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差异就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一、西方文化的开放与东方文化的保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
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变得内敛,这种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保守的文化传统和主观的社会心理。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
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进取的文化传统和革故鼎新的精神。
由于地域与社会环境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文化最突出的差别就是其文化的开放性。
电影方面,欧美电影《朱诺》反映出了东西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
《朱诺》这部电影里面充满了幽默,但更多是对人性的表现,对“性”以及“未成年人问题”的综合反映。
高中生朱诺大大咧咧,是个可爱的精灵鬼,正经历着青春期到成人的蜕变。
这一天她突然做出决定:要和帅气的田径队员布里克共尝禁果。
朱诺这次可闯了大祸,她一不留心竟然珠胎暗结,接下来的麻烦可想而知。
和布里克谈婚论嫁显然还为时过早,然而堕胎是犯法行为。
朱诺和好友商量,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然后交给一对善心的夫妇抚养。
然而,父母终究得知了朱诺的秘密,反应并没有朱诺料想的那么糟糕——一家人因为腹中的孩子团结起来,共商计策,为她分担怀孕的点滴苦乐。
从西方的电影及音乐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西方的电影及音乐看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和西方电影及音乐所体现出来的两种文化,它们将会改变或支持我们对于某种事物的观点。
”这话听起来是有些抽象,作为青少年阶段以及二十来岁的前几年,我们会发现生活将教导我们——我们需要不同的文化,正如我们需要睡觉、需要舞蹈,需要提醒我们身体和精神的自由。
一、电影方面我们小组的人员在研究周期类先后观看了两部电影,如下便是我们的种种观点。
蒂姆·波顿(Tim Burton)在西方的受欢迎远不止在青少年中,这位怪才导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被称为成年版的《爱丽丝》。
在这部主旨为“成长”的电影中,遗留了大量由蒂姆·波顿营造出的如同《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的哥特鬼魅气息。
在片中的爱丽丝已经19岁了,她再也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被不喜欢的人逼婚、守着财富名利,在人世间看到不少阴暗面的她却被迫自欺欺人。
或许是上天的安排,她第二次掉入了仙境。
在那里,她见到了有如动物园般丰富多彩的各色人物——一只喜欢虚张声势的睡鼠、精神错乱的“疯帽子先生”、名叫阿布索伦的毛毛虫、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白色皇后”......而东方优秀的、具有想象力的作品,在大多数东方人心中非宫崎骏(Miyazak)的电影莫属。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会发现梦想是如此的自由!以至于我们会感觉到想象中的烟火在头顶上燃放,随着梦想像花儿一样绽开!《千与千寻》(Spirited Away)便是宫崎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少女荻野千寻误入了一个神奇的小镇,千寻害怕极了,这时白龙出现了,他轻轻地对千寻说,别怕别怕,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在经历了困难重重“成长的洗礼”过后,终于,千寻离开了这里,她想再回头看一眼那个小镇,想看一眼白龙,可是想起白龙告诉自己不能回头,于是咬着牙随着父母走出了隧道。
她是否还能见到白龙,没有人知道......“原只是为了孩子创作的此片,《千与千寻》却让更多的大人醒悟到已经失去的纯真与热情。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相关推荐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中华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
而西方的文化,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篇1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华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华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华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华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华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华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华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华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华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华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参考))
1、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2、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3、广告英语的特点
4、英语习语中对称美的研究
5、修辞手法在英文写作中的运用
6、英语中的象形现象
7、饮食英语
8、标志英语
9、趣味英语收集
10、英诗赏析
11、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
12、性格与英语学习
13、色彩在英语学习的背后故事
14、英文报刊及其语言特色
15、听英文歌曲有助英语学习
16、阅读方法与英语学习效果
17、英文广告说明书与英语学习
18、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19、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
20、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
21、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
22、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
23、中美交际用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24、英文歌词和中文歌词的差异
25、英语中的性别语言
26、中学英语教学主要问题与对策
27、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文化差异
28、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
29、中美交际用语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30、英文歌词和中文歌词的差异
31、中学生如何说好口语
32、英语词汇的奥秘
33、全民学英语
34、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5、英语小日记
36、我眼中的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
37、快速记单词
38 不用‘脑子’才能学好英语
39、怎样去学好英语
40、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41、怎样挑选合适的英语电子词典
42、快速轻松过目不忘背单词。
从西方电影与音乐看中西文化差异G7

(二)电影表现的价值观
一、个人英雄主义:是指不突出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强调个人力量而去 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 迪士尼所塑造的花木兰形象大大颠覆了中国传统认知的女子,她不再受中国 传统礼教的约束,也缩短了“木兰代父从军”所表现的中国文化对“孝”的 重视。而是侧重于木兰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这一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木兰自我 的梦想。在迪士尼叙述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将国家和人民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 二、民族英雄主义:为了民族利益和民族理想敢于斗争、勇于自我牺牲的思 想行为。 由中国导演马楚成所拍摄的《花木兰》则将花木兰的“忠”和“孝”集中地 表现和高度进行了赞扬,花木兰是不忍年迈的父亲去参战,是因为孝顺才有 替父从军,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孝道的提倡和奉行。此外,电影对于 民族主义精神的体现尤为重要,处处彰显了中华民族儿女为民族利益而放弃 个人利益的五四精神。在电影中的很多台词设计上也体现着花木兰这个角色 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为国家而活。她的种种表现都显示出与西方个人英雄 主义精神截然相反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为了国家随时可以牺牲掉自己的利 益。
六、收获和体会
这次研究性活动使我们不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
还了解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知识。在这个文化交汇、融 合的时代,对文化有各方面的了解,对我们来说,无疑是 大有裨益的。而且,研究性学习还使我们的思考能力更强, 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更有经验了,课余生活也充实了 很多。更重要的是,我们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获得了很多乐趣,增进了友谊。
①西方崇尚轻松快乐的学习方法,儿童教育更是以趣味性为主。形式新奇,还可以丰富儿 童的想象力,和对引起他们对新奇事物的喜爱和追求。 ②东方注重从小教育儿童善恶分明。赞美真诚、善良、友好、正义等美好品质和精神,批 判贪婪、忘恩负义等不良风气。还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教孩子们科学知识。
从西方电影和音乐看文化差异

从西方电影和音乐看文化差异F ROM WESTERN FILMS AND MUSIC WATCH CULTURAL DIFFERENCES姓名your name:班级class:高二《16》班学校school:宜春中学(新校区)相关学科subject:英语指导老师teacher:杜江宜引子Facebook:通过电影与音乐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征。
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从而使得中西方现实人格特征大异其趣。
前言Introduction第一部分电影part1 Movie or Film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电影放映机(15张)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链接中西电影对比List第二部分 音乐 Part2 Music音乐上看,我们中国最早的调式为五声调式也就是说只有1 2 3 5 6这五个音给成一个完整的音阶。
只要是这几个音组成的歌曲就形成了最有我国特色的民间音乐。
而欧美等则不同,他们用的完整的七声调式。
而且欧美音乐最大的特点不是在于旋律,而是在于和声方面。
也就是说,中国是对世界上旋律贡献最大的国家,而欧美则是对和声方面的贡献比较大。
简单来说,一首歌里如果没有4 7这两个音存在。
他必然是一首中国的民间歌曲。
当然现在中国的流行乐除外。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影视动画音乐思维的异同

美国,中国,欧洲,日本影视动画音乐思维的异同“you see it.you hear it,you believe it”这是出自迪士尼公司的一句话,意思是看到,听到,然后相信。
而这句话,正是强调了声画结合对于动画片的重要性。
声音对于动画片的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动画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与画面的结合给动画带来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更真实的环境,也带来了更有趣的故事和更真实、讨人喜欢的角色。
动画片和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片的角色和环境都是虚拟的,动画片中的配音不仅赋予无生命的动画角色以生命力,而且使虚拟的环境呈现出真实性。
也就是说,动画被赋予了声音才使片中的世界更加真实可信。
我们都知道,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
而各国文化的差异,使得各国的影视动画音乐也各有特色。
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说在世界动画领域中,中国的经典水墨动画可比作秋天,其清雅淡然,有秋的诗情画意;日本卡通产量庞大、类型繁多,仿佛冬日皑皑白雪之下蕴藏的丰饶宝藏;欧洲艺术动画在意蕴深度和技法创新方面的追求,犹如炎炎夏日般执著热烈;而最近似于春天的,则莫如单纯明朗、充满欢乐的美国动画了,单听那处处可闻的美妙乐章,就叫人心情舒畅、如沐春风了。
各国动画配乐,恰如春夏秋冬,四季皆美景,只是美得各具特色。
那让我们先从动画配乐中的春天,美国动画音乐说起。
美国动画一般采用变化多样的音乐形式配合鲜丽可人的动画形象、妙趣横生的行为和情节来实现艺术价值。
影片通常自始至终都设置完全对应画面内容的夸张音乐,以音乐增强画面动作、情景的表现力和趣味性,追求最大限度的视听刺激,靠这点抓住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自最初的迪斯尼开始,到如今的华纳、梦工厂、皮克斯等群雄竞力,美国动画佳作无数,但传播快乐和欢笑的创作宗旨始终不变,既吸引了全球票房,也捕获了无数颗童心。
从喜剧短片到剧情长片,从童话般温暖的传统经典到后现代意味十足的另类佳作,故事翻新迭出、情节求新求异,但是音乐一如既往,旋律始终优美、曲调始终动听,可谓春色如歌、乐似春意,叫人不由得赏心悦耳。
影视音乐的中美文化差异

自影视音乐上的中美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更悠久同时也更保守,相对缺乏活力与创造性,且受到儒家正统思想的限制。
美国则不同,他们因为没文化底蕴,因而好学,思维活跃,创新,无所约束。
神话体系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多以神仙、妖魔为角色,西方魔幻故事中大多是精灵、矮人、魔法师、骑士之类的。
中国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传说故事当中的神仙妖魔的道行用时间来计算,年龄越大,其能力也越强,这种差异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
这样子就让中国人民有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
西方巫师的成长则是靠自己不断的实践学习,只与你的资质及勤奋程度有关。
这就断就了中国人与外国人观念的不同。
题材像西方的动画片,大都满含着称王称霸的野心,适合儿童,或是男孩热血的性格特征。
而中国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等都类似天真美好的童话故事,好人永远会战胜坏人,只能适当开发童智,永远只适合和平国家的低幼龄儿童。
更重要的是,离不了中国的神话故事、古代历史,或是其他国与现实的东西缺乏动画片所需要的想象能力。
很多题材会被认定为‛反动‛‚不健康‛,有些甚至被说成主题灰暗而不准发表,当然更不可以有抨击社会的内容,这样就给动漫创作很大的限制,少了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中国的比较著名的动画都是以神话传说为背景,但美国的大多把现代人的思想向往和梦想等做为背景,更加资料化、多元化。
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中国传统伦理的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
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
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
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从而阻碍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发育。
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这种功利主义对于催生后世资本主义萌芽取着催化剂地作用,这也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音乐所追求的是典型、形象、高潮等, 西方音乐所追求的是典型、形象、高潮等,讲究情感 宣泄、形象鲜明、结构清晰;而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 宣泄、形象鲜明、结构清晰;而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 模糊朦胧。表现在中国画里是传神写意, 模糊朦胧。表现在中国画里是传神写意,表现在中国音乐 中则是意境,在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 中则是意境,在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用声音以描绘景物 的作品, 平沙落雁》 春江花月夜》等名曲,摹仿,但也只是片断的。 描划、摹仿,但也只是片断的。这峰手法多带有写意的性 某些乐句, 质,某些乐句,竟然可在几种截然不同意境的标题乐曲中 找到。在音乐写法上,音乐家会用换头、合尾的手法, 找到。在音乐写法上,音乐家会用换头、合尾的手法,冲 淡素材之间的对比, 淡素材之间的对比,有的旋律让全曲给听者以似曾相识而 又似是而非的感受,而沉缅在其意境之中。 又似是而非的感受,而沉缅在其意境之中。 另外,中国的艺术又是重节制,重理念的。 另外,中国的艺术又是重节制,重理念的。中国古代 艺术家一方面感到认识世界的困惑, 方面在“ 艺术家一方面感到认识世界的困惑,另—·方面在“道可道, 方面在 道可道, 非恒道”的劝慰下,追求通过想象、 非恒道”的劝慰下,追求通过想象、顿悟达到理念上的满 这就使艺术作品讲究含蓄。因此, 足。这就使艺术作品讲究含蓄。因此,使得中国音乐是以 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绵绵数千年而不衰。 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绵绵数千年而不衰。
从西方电影与西方音乐看文化 差异
平凉二中高一(2 平凉二中高一(2)班 成员:王蓉、杨青青、海青、马阿燕
中外音乐的意境差异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明 背景,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背景,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深 受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受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儒 家重中庸,讲究中正平和,在音乐上 家重中庸,讲究中正平和, 主张“中和之美” 道家重境界, 主张“中和之美”;道家重境界,强 调无为,在音乐上主张“大音希声” 调无为,在音乐上主张“大音希声”。 这正是我们古典审美意识的基础, 这正是我们古典审美意识的基础,即 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 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 起着重要的作用。 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以含 淡泊、空灵为上品, 蓄、淡泊、空灵为上品,它所追求的 最高境界是意境, 最高境界是意境,一个美好的意境可 以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带 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音乐,确实能给人制造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音乐, 的境界,无论是中正典雅的中国音乐, 的境界,无论是中正典雅的中国音乐,还 是热情洋溢的西方音乐, 是热情洋溢的西方音乐,确实都有震撼心 灵的力量。文化有差异,音乐无国界, 灵的力量。文化有差异,音乐无国界,当 我们了解欣赏交响乐在各乐章的停顿间不 应该鼓掌时, 应该鼓掌时,不妨也了解一下曲牌既是中 国传统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 国传统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又是中国传 统音乐特有创作思维的反映。 统音乐特有创作思维的反映。这样能够更 好地认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发展, 好地认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发展,进 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各种音乐作品。 而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各种音乐作品。
中西音乐渊源各异, 中西音乐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 性所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 性所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主要表现 于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 于中国音乐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 乐注重的是和谐. "和谐 的概念, 和谐" 乐注重的是和谐. "和谐"的概念,中西 方也不尽相同. 方也不尽相同.如纯指对感官的刺激 来说,中国人认为单音是最和谐的( 来说,中国人认为单音是最和谐的(指 乐音),八度叠置其次 八度叠置其次, 乐音),八度叠置其次,然后是四五度 叠置.从音乐文化的角度, 叠置.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对中西音乐 的曲式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 的曲式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 中国音 乐自愉自得,故不在乎形式, 乐自愉自得,故不在乎形式,以线型发 展为主;西方音乐重逻辑论证, 展为主;西方音乐重逻辑论证,故注重 形式,讲究结构,这两者的差异, 形式,讲究结构,这两者的差异,其实是 由中西音乐审美追求的不同所决定 的.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 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 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 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 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 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 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 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究其原因, 究其原因,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在于中西方人们的 宇宙观、世界观的差异。 宇宙观、世界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塑 造成型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具体来说, 造成型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具体来说,则是中西方 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就是哲学体系上的差异, 社会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也就是哲学体系上的差异,中国 的哲学体系经过以儒、 的哲学体系经过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诸多哲学派系 长期作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长期作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而西方则在长期 的宗教、自然科学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分析型的理论体系。 的宗教、自然科学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分析型的理论体系。 这在中西音乐节奏与韵味的差异上表现尤为明显。 这在中西音乐节奏与韵味的差异上表现尤为明显。
中外古典音乐差异
对于西方人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我一点也不奇怪,音乐是 对于西方人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我一点也不奇怪, 无国界的,美是无国界的,即使有,也只是风格的不同而已。 无国界的,美是无国界的,即使有,也只是风格的不同而已。 中国人喜欢简朴、恬静,音乐也如此,悠扬而典雅,像水一 中国人喜欢简朴、恬静,音乐也如此,悠扬而典雅, 般洗涤人的心灵,使之宁静、空灵,总是那么淡淡的,淡淡 般洗涤人的心灵,使之宁静、空灵,总是那么淡淡的, 哪怕是《 的...哪怕是《十面埋伏》那样表现战争场面的作品,也丝毫 哪怕是 十面埋伏》那样表现战争场面的作品, 不会让人产生“浓烈”之类的感觉;西方人崇尚高贵、浪漫, 不会让人产生“浓烈”之类的感觉;西方人崇尚高贵、浪漫, 从巴洛克时代起的音乐风格就华丽雄伟、富于动感、装饰性 从巴洛克时代起的音乐风格就华丽雄伟、富于动感、 强,经过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印 经过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 象主义音乐,传承至现代主义音乐,基本风格还是如此,如 象主义音乐,传承至现代主义音乐,基本风格还是如此, 火一般唤起人心底的激情。抛开音乐风格本身,这些音乐文 火一般唤起人心底的激情。抛开音乐风格本身, 化上的差异甚至从乐器、音乐载体等就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化上的差异甚至从乐器、音乐载体等就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中国的传统乐器直接取材于自然, 中国的传统乐器直接取材于自然, 经过一定加工而成, 经过一定加工而成,基本保留了原 物的痕迹, 丝竹”是也; 物的痕迹,“丝竹”是也;西方乐 器就很难看到“天然”的影子了, 器就很难看到“天然”的影子了, 大多要经过精密繁琐的设计与加工。 大多要经过精密繁琐的设计与加工。 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相对简单, 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相对简单,比 较西方的标题音乐、交响乐、 较西方的标题音乐、交响乐、歌剧 等等不下二十余种载体来说, 等等不下二十余种载体来说,就我 所了解的不过古曲、乐府诗、 所了解的不过古曲、乐府诗、词、 戏剧)而已, 曲(戏剧)而已,而且发展与创新 有限。虽然两者各具特色, 有限。虽然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千 秋,因而也必然存在某些无法相互 认同的因素, 认同的因素,但它们毕竟都是弥足 珍贵的文化遗产, 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 贵财富。 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