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研究之操作标准化

合集下载

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作业的基本概念一、所谓作业标准化,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

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

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简而言之,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地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

它由节拍时间(TakeTime,T﹒T)、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二、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标准化作为一门科学,毫无疑问应该有它自己的理论,标准化活动是为数众多的人们的一种社会实践,而且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实践,那么,伴随着这种实践的总结便是理论的提炼。

否则,标准化实践既不可能取得成功,更不可能上升到它的高级阶段。

近百年,世界各国际标准化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原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发表了一些著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52年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它的首要职责是在标准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充当ISO理事会的顾问,在考虑标准化经济问题的同时,使ISO的标准化活动取得最佳效果,这对标准化理论的研究工作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尔后,一些国家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日本在1958年设立了标准化原理委员会(JSA/STACO),开展了标准实施状况的调查以及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方法和标准化术语的研究。

次年,官城精吉提出了标准化的两个基本原理(经济性的基本原理和对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和一系列分原理。

原苏联标准化学者在标准化理论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1989年决定在莫斯科仪表学院等高、中等院校设立19〃06专业—标准计量和产品质量管理专业,至于开设《标准化与产品质量管理》、《互换性与标准化》、《标准化与质量》等课题的院校就达三分之二以上。

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定义

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定义

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定义
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是指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病症,制定出一套规范化的中医诊断、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并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评价,以推广和促进中医临床标准化。

下面是中医诊疗标准化研究定义试验设计的原则。

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对象必须符合实验设计的研究目的,并应进行详细的临床资料记录和数据收集。

试验对象选择应该实行随机化原则,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临床研究流程规范化:流程规范化意味着建立起一套严格的中医诊断、治疗和操作流程,并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实施方法和标准。

临床研究中医疗效评价:在试验过程中要对病患进行评估和诊断,选择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案,并且应该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标准来测试治疗的疗效和结果,这样才能判断治疗效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术语规范化:针对不同的症状和疾病,应根据中医理论规范术语,以便进行结果的判读、比较、分析与推广。

数据分析规范化:数据分析应遵循科学的数据标准化规则,并以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严格监督和控制:必须设立科学监督机制,确保临床研究的管理、数据采集和资源利用的公正、规范、透明、可靠和严密,保证试验的安全和科学性。

中医诊疗标准研究是推广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过程,通过合理应用试验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让研究结果更加具有科学、严密和可重复性,从而更好地推广和发展中医。

论文中如何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可比性与一致性

论文中如何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可比性与一致性

论文中如何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可比性与一致性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是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论文中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并能够对研究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比较。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论文中准确地描述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I. 引言在引言部分,你可以简要介绍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性。

你可以指出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对于验证研究假设、比较实验结果以及推广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你可以引用相关的文献来支持你的观点,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II. 研究方法概述在研究方法概述部分,你需要详细描述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注意强调可比性和一致性。

你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研究设计:描述你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或调查设计。

说明你采用的研究范式,比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或者是问卷调查的设计和采样方法。

2. 变量测量:描述你所使用的各种变量的测量方法,包括主要变量和控制变量。

对于主要变量,你需要说明如何测量和定义,以及可比性和一致性的考量。

对于控制变量,你需要说明如何选择和操作这些变量,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 数据收集:说明你收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比如,如果你进行实验研究,需要说明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材料的使用、实验环境的控制等。

如果你进行问卷调查,需要说明问卷的设计和发放方式。

4. 数据分析:说明你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你需要描述你所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及如何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注意提及是否进行过重复实验或验证以获得一致的结果。

III. 研究方法的可比性与一致性的保证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详细阐述如何保证研究方法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1. 标准化操作:使用统一的操作和操作程序来保证研究过程的一致性。

例如,在实验研究中,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如相同的实验环境、相同的实验材料和操作程序。

2. 样本选择:合理选择样本以保证样本的可比性和代表性。

磺甲基酚醛树脂磺酸基测定方法标准化研究

磺甲基酚醛树脂磺酸基测定方法标准化研究

磺甲基酚醛树脂磺酸基测定方法标准化研究李毓哲 马守锋 杨 菁 周树勋 李 政 宋本超(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化工产品监测总站)摘 要:磺甲基酚醛树脂SMP产品的磺化程度反映其水溶性及抗温抗盐能力,是判定SMP产品的一项关键指标,SY/T 5094-2017中没有对磺酸基含量提出要求。

通过对钻井液化学剂磺酸基含量测定的3种方法对比,发现采用艾卡试剂法测试全硫含量结合活性炭吸附法测试游离硫酸盐含量来计算样品的磺酸基含量方法通用性高,可操作性强,对SMP的质量控制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钻井液,磺甲基酚醛树脂SMP ,磺酸基含量,艾卡试剂法Standardization Study on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ulfonic Group inSulfomethyl Phenolic ResinLI Yu-zhe MA Shou-feng YANG Jing ZHOU Shu-xun LI Zheng SONG Ben-chao(Chemical Product Monitoring Station, Technical Monitoring Center of Zhongyuan Oilfield Branch )Abstract: The degree of sulfonation of sulfomethyl phenolic resin SMP products reflects their water solubility,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salt resistance, which is a key indicator for judging SMP products. There is no requirement for sulfonic acid content in SY/T 5094-2017. By comparing the thre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sulfonic acid content of drilling fluid chemical agents, it is found that using the Aika reagent method to test the total sulfur content and the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method to test the free sulfate content to calculate the sulfonic acid sodium content of the sample has high universality and operability, which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MP.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sulfomethyl phenolic resin SMP, sulfonic acid group content, Aika reagent method作者简介:李毓哲,助理工程师,学士学位,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化工产品监测总站,主要从事油田化学剂检测、钻井液化学剂检测方法研究及标准制修订工作。

报告中的可比较性研究和数据标准化方法

报告中的可比较性研究和数据标准化方法

报告中的可比较性研究和数据标准化方法引言:报告是传递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商业分析,都离不开报告的编写和解读。

然而,在编写和解读报告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数据的可比较性。

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之间如何进行比较是困扰研究者和读者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标准化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可比较性研究的概念和意义为了得到可靠和准确的研究结果,比较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可比较性研究是指对不同对象、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通过可比较性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差异,进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学术研究中,可比较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象的本质,推动理论的发展;在商业报告中,可比较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数据标准化的概念和原则数据标准化是提高可比较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数据标准化是指将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处理,使得不同数据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数据标准化的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可比较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是指在同一数据集中使用相同的数据标准;完整性原则是指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准确性原则是指数据必须准确无误;可比较性原则是指在数据标准化的过程中要保持数据的可比较性。

三、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和技术在实际的数据标准化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和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可比较性。

常用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包括缩放法、离差标准化法、标准评分法等。

缩放法是将数据缩放到一定的范围内,通常是0到1之间;离差标准化法是将数据减去最小值,然后除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标准评分法是将数据转化为标准分。

四、数据标准化的实际应用数据标准化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金融领域,数据标准化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而做出投资决策;在市场研究中,数据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表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在科学研究中,数据标准化可以帮助研究者比较不同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问题。

IE教材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IE教材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制定 工作 标准
训练 操作 工人
程操动 序作作 研分分 究析析






产生效益
工流线人联双动动
艺程图机合手素作
流程路操作操分经
程序线作业作析济
图图图分分分

析析析


秒工定标标
作动

表抽作准资
样时


间法
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3)方法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运用科学的
(2)有效性(时间因素) 立竿见影 (3)可能性(技术因素) (4)人的因素
2、现状分析
观察现行方法,记录全部事实 方法研究能否取得成功,就看记录是 否详尽和正确。
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6)方法研究的实施步骤
3、严格分析所记录的事实 采用“5W1H”的提问技术发现问题,采用ECRS的原则建立新的方
法和程序。 4、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工艺程序图是一 种装配型的图表。 纵向代表生产过 程的进程,横向 代表零件生产过 程的活动。绘制 时先将主要生产 过程绘于最右方, 然后依次向左按 加工装配顺序绘 制。
电风扇 说明书及零件
1 检查纸箱有否破损 1 准备装箱 2 电风扇装入纸箱 3 装入说明书及零件 4 封纸箱 5 贴标签
经过可行性论证,分析,选择出最佳、最经济的方案。 5、新方案评价
评价主要是考虑方案的适用性,主要考虑的因素有:经济性、安全 与管理、有关单位的协作。 6、计算标准时间 7、建立新方法和程序标准,并加以实施。
工作研究之方法研究
二、程序分析
以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 (加工、制造、装配)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 地全面研究,分析有无多佘或重复作业,程序是否合理, 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等。主要有工艺程序和流 程程序分析两种分析技术。

三分钟暗室激发试验的机制和标准化操作规范探讨

三分钟暗室激发试验的机制和标准化操作规范探讨

三分钟暗室激发试验的机制和标准化操作规范探讨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诊治新技术共识小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的发病机制复杂,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

PACG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晶状体位置偏前、前房变浅而导致的瞳孔阻滞。

此外,周边虹膜肥厚以及睫状体位置前移也是PACG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暗室激发试验是为诊断PACG而设计的激发试验,旨在从可疑的浅前房、窄房角患者中筛查出具有房角关闭风险的高危患者。

但是,传统暗室激发试验的准确性并不高,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良,以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一般认为暗室眼压升高是由于黑暗中瞳孔散大、虹膜根部增厚,使房角狭窄或阻塞所致。

传统暗室激发试验的早期设计者是以患者在暗室激发试验前后的眼压变化作为判断指标,认为眼压升高≥8mmHg(1 mmHg=0.133 kPa)者为阳性。

采用这种判断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一般只有在房角功能性关闭范围>1/2时,眼压才会升高。

若仅根据眼压的变化标准判定试验的结果,当房角功能性关闭范围<1/2时,眼压将不升高或略微升高,则可能被判定为阴性结果,使诊断的敏感性下降,增加了漏诊机会。

(2)部分患者暗室激发试验后眼压升高并非由于房角关闭所引起,若单纯以眼压升高为标准,则可能被判定为阳性结果,使诊断的特异性下降,增加了误诊机会。

因此,暗室激发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

此后有学者在暗室激发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房角镜检查,以确定眼压升高是否确实南房角关闭造成,使暗室激发试验的特异性提高到近100%。

但是,在房角镜检查时照明光线的影响,操作时机械性的干扰,可导致已经发生功能性关闭的房角再开放,使假阴性率提高。

因此,尽管暗室激发试验结合房角镜检查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但其敏感性也仅有31.8%。

由此可见,寻找一种实时、非干扰、能在自然状态下对房角进行评价的方法,才有可能提高暗室激发试验的敏感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标准化操作指南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标准化操作指南研究

工程技术综 述2016年5月 第36期·3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安装作业标准化操作指南研究张 怡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36摘要: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备系统安装作业标准化进行研究,明确了安装标准及质量验收的适用规范及条文,提炼出设备系统安装作业通用工艺,加入了关键工序危险源识别内容,形成了图文并茂的设备系统全专业一体化作业指南,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安装作业培训、现场安全管控,利于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克服质量常见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施工安装作业标准化中图分类号:U2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6)36-0313-03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期,随着在建项目及完工项目日益增多,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作业过程中也暴露出配套质量标准、规范滞后,标准、规范引用缺少选取依据,套用混乱或标准不适用,作业层面高技能人才缺乏,现场安全把控不到位等问题。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识别和选取适用的质量标准、规范是质量控制的依据,作业标准化是提升工程质量的重点,关键工序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成品保护是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

下面着重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安装作业标准化的相关问题,主要包含设备系统18个专业,分别为接触网、变电、综合接地、通信、信号、旅客信息、自动售检票、导向标识、站台门、给排水及消防水、通风空调、气体灭火及火灾报警、环境设备与监控、门禁、综合监控、动力照明、感应版、疏散平台。

为设备系统施工安装的质量控制和提高提供参考。

1 设备系统安装作业适用标准、规范1.1 通用规范目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通用规范有两类,第一类为总体性规范,主要为原则性和方向性要求,较少定值,如:《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第二类为安装工程中常用材料、通用施工技术等规范,如:《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取样方法》(GB/T26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工作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在需要很少投资或不需 投资的情况下,可以使企业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因此世 界各国都把工作研究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首选技术。 如美国90%以上的企业都应用了工作研究,企业 的生产率普遍提高51%。
方法研究 1 方法、程序 2 材料 3 工具与设备 4 工作环境条件
• 方法标准、时间标准最终使人、机、物都能将能 力全部贡献于有价值的工作上,并且还为应用其 它IE技术奠定基础。
方法研究的目的
• 作业变得容易、安全并减轻劳动强度 • 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兴趣 • 降低成本 • 增加产量 • 缩短生产周期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进作业环境
方法研究分析方法
探讨项目
4. 比较分析结果
将第2个步骤的现状分析与步骤3的设定的理想方法 作比较,可使现状与理想的方法的差异明确化,在 此可使用“5W2H”法加以探讨。
类型 5W2H


主题 做什么? 要做的是什么?该项任务能取消吗?
目的 为什么做? 为什么这项任务任务是必须的?澄清目的
位置 在何处做? 在哪儿做这项工作?必须在那儿做吗?
现行方法 改良方法 节省
1.2
1.2
--
0.8
0.8
--
0.8
0.2
0.6
1.2
0.6
0.6
2.0
1.4
0.6
60%
86% 26%
40%
57% 17%

空闲
精铣第二面
共同工作
单独工作
空闲
工作:铣平面
图号:B239/1 产品:B239铸件 机器:4号立铣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业 以材料的加工过程单位 搬运等作业单位 包含的一系列作 中所包含的一系 包括的一系列动
划 为基础的作业划分
为基础的作业划 业要素为基础的 列动作单位为基 作要素为基础的


划分
础的动作划分 动作划分
工汽 艺车 分车 解身
板材切断 成型 焊接 组装 涂覆
搬入构件
点焊 自动焊
检查制品
搬往 下工序
放好构件A 放好构件B 进行焊接 取出成品
Rearrangement重排
对工作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列
• 使两只手的工作负荷均衡,而且同步进行、相互对称的动 作形式最为有效
• 使工作由手向眼转移
Simplification简化
指工作内容、步骤方面的简化,亦指动作方面的 简化、能量的节省
• 在能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使用最小的肌肉群,且注意有间 歇有节奏的使用
顺序 何时做? 什么时间是做这项工作的最佳时间? 必须在那个时间做吗?
谁来做这项工作?应该让别人做吗? 人员 谁来做? 为什么是我做这项工作?
方法 怎么做? 如何做这项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法吗? 还有其他方法吗?
成本 花费多少? 现在的花费是多少?改进后将花费多少?
对策
取消不必要的任务
改变顺序或组合
简化任务 选择一种改进方法

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准备下一工件 装上工件
空闲
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
共同工作
1
空闲
2
被装上工件
3
4
5
加工
6
7
卸下工件
8
9 10
单独工作
空闲 空闲
项目
工作时间 人

空闲时间 人

周程时间
利用率


现行 改良 节省
6
6
--
6
6
--
4
0
2
4
0
2
10
6
2
40% 100% 60%
40% 100% 60%
人 装上工件 准备下一工件
日期: 2000/08/18
项目
工作时间 人
(min)

空闲时间 人
(min)

周程时间(min)
利用率


人 移开铣成件
用压缩空气清洁机器,装铸 件,开动机器精铣
锉锐边,用压缩空气清洁
在面板上用模板量深度,成品 放入箱内,取新铸件置机旁
空闲
时间(min)
0.2 0.4 0.6 0.8 1.0 1.2 1.4
设定标准工作法 1 方法、程序 2 材料 3 工具与设备 4 工作环境条件
作业测定 决定时间标准
制定工作标准
训练操作工人
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工作研究的范畴
工艺程序图 流程程序图 布置与经路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操作分析
动作要素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
运用上述分析技术,实现 工作方法、程序、环境、 条件的最佳化,为制定工 作标准打下基础,也为时 间研究作好准备。
方法研究之操作标准化 Method Study-
Operating Standardization
Prepared on:2010-06-21
• 方法研究
摘要
• 方法研究实施步骤
• 操作分析及标准化
方法研究
•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而工作研究是工业工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
• 减少目光搜索范围与变焦次数 • 使工作能在正常区域内完成而不必移动身体 • 使动作变小 • 使手柄、杠杆、踏板、按钮等控制器适合于人的尺寸与肌
体性能 • 在需要高强度肌肉力量处,借助惯性来获得能量帮助 • 使用尽可能简单的动作结合(合并) • 减少每一个动作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在一个位置上的多个
动作
项目
工作时间 人

空闲时间 人

周程时间
利用率


现行 改良 节省
6
6
--
6
6
--
4
2
2
4
2
2
10 8
2
40% 75% 35%
40% 75% 35%
人 装上工件 准备下一工件
空闲 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
时间
1 2 3 4 5 6 7 8
机 被装上工件
加工
卸下工件 空闲
改善二
将“准备下一工件”、 “完成件放入箱内” 放在加工周期内进行
6. 标准化及实施
• 改良方法,即为新的最佳方法,经过认可后,即做 成作业标准书,并以此训练、教导员工执行新的工 作方法,新的工作方法也应该给以新的标准时间。
7.实施
•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况变化还要对方案作适当 调整或修正,但尽量使工作系统相对稳定。 方法研究就是以上程序的反复循环。
Elimination取消
2 现状分析
程序分析
A.工艺程序分析:工艺流程图 B.流程程序分析:程序流程图 C.布置和经路分析:线路图
作业分析
A.人机作业分析:人机作业图 B.联合作业分析:联合作业图 C.双手作业分析:双手作业图
动作分析
A.动素分析 B.影像分析 C.动作经济原则
3 建立目标方法
• 经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问题的挖掘,随后就 要进行寻找针对问题的目标方法。建立目标方法。
直接法 合成法
密集抽样时间研究(秒表法) 分散抽样时间研究(工作抽样)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 标准资料法
标准工作法+标准 时间+其他要求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 方法研究
– 寻求完成任何工作的最经济合理的方法,达到减少人 员、机器,无效的动作和物料的消耗,并使方法标准 化。
• 作业测定
– 制定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完成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达 到减少人员、机器和设备的空闲时间。
日期: 2000/08/18
改善示例
项目
工作时间 人

空闲时间 人

周程时间
利用率


现行方法 改良方法 节省 6 6 4 4 10
40% 40%

时间

准备下一工件 装上工件
空闲
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
共同工作
1
空闲
2
被装上工件
3
4
5
加工
6
7
卸下工件
8
9
空闲
10
单独工作
空闲
将“准备下一工件” 放在加工周期内进行
对任何工作首先要问为什么做?能否不做?
• 取消所有可能的工作、步骤或动作(其中包括身体、四肢、 手和眼的动作)
• 减少工作中的不规则性,比如确定工件、工具的固定存放 地,形成习惯性机械工作
• 尽量取消、减少手的使用,如抓握、搬运装置 • 取消笨拙或不自然、不流畅的动作 • 尽量减少使用肌肉力量来将某一物件固定在某处,并减少
完成件放箱内 卸下工件
时间
1 2 3 4 5 6
机 被装上工件
加工
卸下工件
一人双机改良
有时,经过分析改善后,机器的
周期时间仍然较长,在每一操作
周期内,人仍有较多的空闲时间。 此时,可改善的方法有两种:
1,增加其它工作 2,利用空闲时间多操作一台机器 工作:车心棒外圆
“正确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 选择研究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 虑:
A. 利用现有的资料,整理出问题点, 并把握原因。
B. 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预测潜在的 原因。
C. 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以前应该有对问题的明 确的成果(研究目标)设定,它应该是 量化的指标:如成本、作业时间、产品 质量、劳动强度、士气、事故率等。只 有问题没有结果的设定,研究便难以度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