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v1.0 可编写可改正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查验方法JGJ53-921、质量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切合表①的要求表①级配状况连续粒级单粒级公称累计筛余按重量计(%)粒级筛孔尺寸(圆孔筛)(mm)mm)5-1095-1080-100-150——————————005-1695-1090-1030-600-10000————————5-2095-1090-1040-700-10000————————5-2595-1090-10——30-70——0-50————0095-1090-1070-90——15-45——0-50——005-40——95-1075-90——30-65————0-5010-20——95-1085-10——0-150——————0095-10 85-10 0-10 0 —— 0 —— 0 —— —— ——20-40 —— —— 95-10 —— 80-10 —— —— 0-100 0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切合表②的规定表②1v1.0 可编写可改正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3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15≤25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切合表③的规定表③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含泥量按重量计(%)≤≤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余特别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该大于%。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切合表④的规定表④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泥块含量按重量计(%)≤≤有抗冻、抗渗和其余特别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2、查收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查收。
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查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查收批。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1、用来测定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主要检测设备 (1)天枰 (2)容量瓶1000ml (3)标准筛,4.75㎜,2.36㎜ (4)烘箱 (5)刷子毛巾
一、容量瓶法
3、试样准备 (1)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才用4.75㎜筛 (2)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2.36㎜筛 按下表要求备样两份备用
公称最大粒径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 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率,若损耗率大于0.3%,重新试验
m5 m3 mi m0.075
填写碎石报验单
试验室名称: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型号规格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粗集料筛分试验存在问题 1、式样取样: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 2、计算筛前与筛后的总量,误差不得超过0.5% 3、计算损耗率,共>0.3%,应重新进行试验 4、计算每组筛分试验的:分记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 注意精确至0.1% 5、计算分记筛余时的总质量:取筛后总质量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6)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7)将集料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称取烘干质量ma
二、网篮法
4、数据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按
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a
ma ma mw
s
mf m f mw
b
ma m f mw
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b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m0 集料的烘干质量 m1 水,瓶及容量瓶塞 总质量
m2 集料试样、水、瓶 及瓶塞的总质量
m3 集料的表干质量
石子压碎值试验步骤

石子压碎值试验步骤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石子抗压强度的常用试验方法。
该试验可以确定石子在受到压力时的抗压能力,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石子压碎值试验的步骤。
一、试验前准备在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试验设备和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电子天平,用于称量石子和试验样品。
其次,需要准备一个压力机,用于施加压力。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试验样品,通常是将石子按照一定规格进行筛选后得到的标准试验样品。
二、试验样品制备将筛选后的石子样品称重,并记录下质量。
然后,将样品放入压力机的试验模具中,并调整好试验模具的高度和压力机的压力。
确保试验样品在施加压力时不会发生侧向位移。
三、试验过程开始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
首先,将压力机的压力慢慢施加到试验样品上,使其受到均匀的压力。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逐渐增加压力的大小,直到试验样品发生破碎为止。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每次增加的压力值,并及时观察试验样品的破碎情况。
四、试验结果计算试验完成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
首先,根据试验记录,确定试验样品的破碎压力值。
然后,根据破碎压力值和试验样品的尺寸,计算出石子的压碎值。
通常,压碎值是以单位面积的破碎力来表示的。
五、结果分析与应用根据石子的压碎值,可以评估石子的抗压强度。
一般来说,石子的抗压强度越高,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范围就越广。
因此,通过石子压碎值试验,可以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石子的抗压强度。
通过准备试验设备和样品,进行试验过程,并计算和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到石子的压碎值。
这个值可以用于评估石子的质量和适用性,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进行石子相关实验时,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试验。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我一开始接触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时候,那真的是一头雾水。
就说这个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标准吧。
颗粒级配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当时就在想,这就好比挑豆子,大中小豆子得有个合适的比例,这样才能让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像砼里的碎石和卵石一样。
要是全是大颗粒,中间就会留好多空隙;全是小颗粒呢,又不结实。
我经过好多次尝试才大概弄明白怎么看颗粒级配合格不合格。
我会把一堆碎石或者卵石用筛子筛,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就像一个个关卡,不同大小的石子分别被留下或者通过。
我开始的时候经常搞错,有时候觉得差不多就行,结果后来在实际用于砼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含泥量也是个关键因素。
泥土就像坏东西混在里面,多了肯定不行。
我检验含泥量的时候也走了不少弯路。
刚开始是简单冲洗一下看看水流浑浊程度来判断,这太不靠谱了。
后来我学习到有专门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去做,用实验室仪器来准确测定。
我照着做之后才知道之前自己判断得有多离谱。
还有针片状颗粒含量的检验。
这针片状的颗粒就像混在里面的不好的小刺一样,也是需要控制量的。
我试过用手工挑,挑得眼睛都花了也挑不准。
后来才知道要用仪器来做更准确的测量。
在强度方面呢,碎石或卵石得硬,才能让砼也硬。
我之前想着随便找点石子,看着硬就行,从来没好好做过强度检测。
结果导致用这些石子做出来的砼有的地方一压就出现裂缝或者变形。
这之后我学会了要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利用压力机等仪器去做准确的强度试验。
在检验的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做平行试验。
就像人不能只靠一次考试成绩来评判他的学习能力一样,多做几次平行试验能更准确地知道这些材料的质量情况。
我以前就偷懒,做一次就当完事了,后来发现这样误差太大了。
我还想强调一点,在做这些检验的时候,设备要经常校准。
设备如果不准了,那测量的结果肯定也不对。
就像秤不准,称东西的重量就乱来一样。
有的时候我没注意到设备精度不够,结果做出来的检验结果完全不可靠,还得重新做,真是费时费力。
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一.目的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
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石子的筛分析试验

四、试验步骤(一)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干筛法试验步骤1.称取按表2 .1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1%,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附底筛的套筛上进行筛分。
2.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筛分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尺寸大小顺序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0.1%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 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总质量的0.1%,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和筛底上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后的试样总量(m0)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0.5%。
注:由于0.075mm筛干筛几乎不能反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mm, 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mm通过率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筛的筛下部分作为0.075mm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通过率假设为0.(二)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骨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 . 称取一份试样,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1%,2 .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
3 .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 . 根据集料大小选择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 .075mm标准筛,上部为2 .36mm或4 .75mm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不得有集料倒出。
5. 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
6. 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石子压碎值试验是评价石子抗压强度的重要指标,在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10条关于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的规范,并展开详细描述。
1. 试验原理石子压碎值试验是将标准规格的石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压碎,以确定其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试验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石子置于试验机的压力板下,施加规定的载荷,当石子完全压碎或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2. 试验设备石子压碎值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压力机、筛分机、天平、计时器、铁锤等。
压力机是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的主要设备,应符合GB/T50081和JTG E42-2005标准的要求。
筛分机用于筛分试验前的石子,应符合GB/T6003标准。
3.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按照规范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样品应充分混合。
试验前应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4. 试验方法4.1 试验前准备将试验样品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后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清洗试验样品并晾干。
4.2 试验过程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压力机的压力板下,开始施加载荷。
当试验样品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或完全压碎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每个样品进行3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3 试验结果计算按照规范,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
如果有2个或3个结果相差很大,应该重新进行试验。
5.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
试验机的增速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为1.25~2.5mm/min。
6. 计算公式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公式如下:PS=(P_1+P_2+P_3)/3PS为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P1、P2、P3为进行3次试验所得的压碎值。
7. 报告要求试验结果应写入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样品来源、试验室温度、相对湿度、试验机参数、试验过程和结果。
8. 试验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 试验样品不应有吸水性,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石子试验标准操作方法

⽯⼦试验标准操作⽅法⼀.⽬的检测⽯⼦各项指标,指导检测⼈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检测参数及执⾏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状颗粒含量等。
执⾏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卵⽯、碎⽯》。
JGJ52-2006《普通混凝⼟⽤砂、⽯质量及检验⽅法标准》三.适⽤范围适⽤于建设⼯程中⽔泥混凝⼟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及抽样⽅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然后由各部位抽取⼤致相等的⽯⼦15份,组成⼀组样品。
⼤型运输⼯具的,以400m3或600t为⼀验收批,⽤⼩型⼯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验收批。
不⾜上述数量以⼀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试验机:量程300 kN.,⽰值相对误差2 %;7.⽅孔筛:孔径为75µ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瓶:1000 mL,磨⼝,带玻璃⽚;11. 温度计、搪瓷盘、⽑⼱、⽑刷、直尺,⼩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的⼯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按孔径⼤⼩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摇筛机筛分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
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a.计算分计算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
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表观密度(广口瓶法)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洗刷净,分为大至相等的两份备用;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b.试样浸泡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玻璃片覆盖瓶口。
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c.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讯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1,精确至1g。
d.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G0,精确至1g。
e.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2,精确至1 g。
表观密度按公式:ρρ⨯⎪⎪⎭⎫ ⎝⎛-+=01200G G G G 水计算。
式中 ρ0---表观密度,kg/m 3;G 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G 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G 2---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ρ水---1000kg/m 3。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须重新试验。
对颗粒村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 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3. 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与空隙率按抽样方法取样,烘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至相等两份备用。
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 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积,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除去凸出容量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至相等(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G 1,精确至10g.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公式:V G G P 211-=计算。
式中:P 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G1—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 —容量筒的容积,L 。
空隙率按公式:1001210⨯⎪⎪⎭⎫ ⎝⎛-=P P V 计算;式中:V 0-—空隙率%;p 1—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2P —试样的表观密度,kg/m 3。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10 kg/m 3。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4.含泥量a .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1G ,精确到1g 。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150mm ,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 ,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 及0.75mm 的套筛上(1.18mm 筛放在0.75mm 筛上面),滤去小于0.75mm 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0.75mm 的颗粒流失。
b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c .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75mm 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出中石子颗粒上表面),以充分洗掉小于0.75mm 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2G , 精确至1g 。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100121⨯-=G G G Q b式中:a Q -- 含泥量,%;1G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2G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5.泥块含量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1G ,精确到1g 。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
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 。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2.36 mm 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为止。
b .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搪瓷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g 。
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2G ,精确至%。
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100121⨯-=G G G Q b式中:b Q --泥块含量;1G --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2G --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6.压碎指标值a.风干后筛除大于19.0 mm 及小于9.50 mm 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至相等的三份备用。
称取试样1G =3000g ,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径10mm 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b.把装有试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机,按1 kN/s 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 并稳荷5s ,然后卸荷。
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2.36mm 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2G 。
精确至1g 。
压碎指标值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0121⨯-=G G G Q e式中:e Q ---压碎指标值,%;1G --试样的质量,g ;2G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
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7.针片状颗粒含量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b.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1G ,精确到1g 。
然后按规定的粒级进行筛分。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mmc.按表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称出其总质量2G ,精确至1 g 。
d.石子粒径大于37.5mm 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下列表的规定:针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10012⨯=G G Q c式中:c Q ---针、片状颗粒含量,%;1G ---试样的质量,g ;2G ---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九.结果判定1.颗粒级配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用途: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2600kg/m3;3. 松散堆积密度与空隙率连续级配空隙率:Ⅰ类:≤ 43 %, Ⅱ类: ≤45% , Ⅲ类: ≤47 %。
4、含泥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按质量计);含泥量Ⅰ类:< %, Ⅱ类: < % , Ⅲ类: < %。
5、泥块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按质量计);泥块含量 --Ⅰ类:0 % ,Ⅱ类: < % ,Ⅲ类: < %。
6.压碎指标值压碎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碎石压碎指标:Ⅰ类:< 10 % ,Ⅱ类: < 20 % ,Ⅲ类: < 30 %。
卵石压碎指标:Ⅰ类:< 12 % ,Ⅱ类: < 14 % ,Ⅲ类: < 16 %。
7.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Ⅰ类: < 5 % ,Ⅱ类: < 10 % ,Ⅲ类: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