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合集下载

散打比赛规则 (17页)

散打比赛规则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散打比赛规则篇一: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目录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第二条竞赛办法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第四条体重分级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第六条抽签第七条服装护具第八条比赛礼仪第九条弃权第十条竞赛中的有关规定第二章裁判人员及其职责第十一条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二条辅助裁判人员的组成第十三条裁判人员的职责第三章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第十四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第十五条仲裁委员会的职责第十六条申诉程序及要求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第十七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第十八条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第十九条可用方法第二十条禁用方法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第二十五条暂停比赛第六章胜负评定与名次评定第二十六条胜负评定第二十七条名次评定第七章编排与记录第二十八条编排第二十九条记录第八章口令与手势第三十条台上裁判员口令与手势第三十一条边裁判员手势第九章场地与器材第三十二条场地第三十三条器材附:武术散打竞赛常用图表第一章通则第一条竞赛种类(一)团体比赛(二)个人比赛第二条竞赛办法(一)循环赛(二)淘汰赛(三)复活赛(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2、52公斤级(>48Kg-≤52Kg)3、56公斤级(>52Kg-≤56Kg)4、60公斤级(>56Kg-≤60Kg) 5、65公斤级(>60Kg-≤65Kg) 6、70公斤级(>65Kg-≤70Kg) 7、75公斤级(>70Kg-≤75Kg)8、80公斤级(>75Kg-≤80Kg) 9、85公斤级(>80Kg-≤85Kg) 10、90公斤级(>85Kg-≤90Kg) 11、100公斤级(>90Kg-≤100 Kg) 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第五条称量体重及其规定(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散手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一、赛事概述武术散手竞赛是一项旨在展示和比较选手技击技能的竞技项目。

在武术散手竞赛中,选手将通过各种技击方式进行交流,并在裁判的监督下争夺胜利。

二、竞赛规则1. 分级与组别为了保证公平竞争,武术散手竞赛通常按照选手的技击水平进行分级。

分级可以根据选手的经验、技术技能和年龄等因素进行划分。

而在比赛中,也可以按照不同级别组别进行比拼。

2. 比赛场地武术散手竞赛的比赛场地应具备一定的硬度和安全性,同时避免水泥或金属地面,以防选手受伤。

场地应采用软质地板或类似材料,以减少选手在摔跤或倒地时的受伤风险。

3. 比赛器械在武术散手竞赛中,选手可根据个人技击特长和比赛组别的规定使用武器。

常用的器械包括拳套、护手、护肘、护膝、护胫等。

选手在使用器械时,需要遵守比赛组织者设定的规定,不得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器械。

4. 比赛形式武术散手竞赛可以采用单打、双打和团队赛等形式进行。

在单打比赛中,两名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较量。

在双打比赛中,每个队伍由两名选手组成,分别与对方队伍中的两名选手进行较量。

而在团队赛中,每支队伍将派出多名选手与对方队伍进行对抗。

5. 比赛规则(1)计分规则:选手的技击动作将会由裁判进行评分,评分应根据选手出拳准确性、攻击力度、防守能力和整体表现等因素进行评估。

评分高低将直接影响比赛结果。

(2)时间限制:每个回合的时间限制应根据比赛组别和级别进行规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3)禁止动作:为了保护选手的安全,一些危险的技击动作应禁止在比赛中使用,如眼击、腰击、后脑勺击打、踢脚、杂拳等。

三、裁判法1. 裁判的资格要求武术散手竞赛的裁判应拥有一定的武术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辨别选手的技击动作并进行评分。

同时,裁判也应具备公平、客观、专业的精神,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

2. 裁判员的职责(1)规则解释:裁判员应熟悉比赛规则,并及时向选手和观众解释相关规则,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武术散打是一种综合性格斗运动,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巧和西方拳击的实战性,是一项备受青睐的竞技项目。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制定,旨在保障运动员的安全,公平公正地进行比赛,同时展现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武术散打竞赛的规则。

一、比赛场地和装备。

1. 比赛场地为标准的搏击台,台面应平整、无障碍物,并设有安全护栏。

2. 运动员比赛时需穿着统一的运动服装,包括运动鞋和护具,以保障比赛的安全性。

二、比赛规则。

1. 比赛分为站立和地面两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规则和计分方式。

2. 站立阶段,运动员可以使用拳击、踢腿、膝击等技巧进行攻防,但不得使用摔技和擒拿技术。

裁判会根据运动员的有效攻击、防守和动作技巧进行评分。

3. 地面阶段,当一方运动员倒地后,另一方可以利用地面格斗技巧进行攻击,但不得使用肘击、膝击等危险技术。

裁判会根据运动员的地面格斗技巧和防守能力进行评分。

4. 比赛分为多个回合,每个回合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

比赛结束后,裁判将根据运动员在站立和地面阶段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以决定比赛胜负。

三、禁止行为。

1. 禁止使用头部攻击对手,包括头槌、头撞等动作。

2. 禁止使用肘击、膝击等危险技术。

3. 禁止使用摔技和擒拿技术,以免造成对手严重伤害。

4. 禁止使用任何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如故意击打对手的私处、抓挠对手等。

四、裁判判罚。

1. 裁判在比赛中有权利对违反比赛规则的运动员进行警告、扣分甚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2. 运动员可以对裁判的判罚提出申诉,但裁判的判罚是最终决定。

五、比赛评分。

1. 比赛评分由一定数量的裁判组成,他们会根据运动员在站立和地面阶段的表现进行评分,最终决定比赛胜负。

2. 比赛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有效攻击、防守和动作技巧等方面。

六、比赛结果。

1. 比赛结果分为胜、负、平局,胜者将晋级下一轮比赛,负者将被淘汰出局。

2. 若比赛出现平局,将进行加时赛决出胜负。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在散打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到裁判会中途喊停,那是应该运动员犯规了,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散打的竞赛规则,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竞赛规则的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的一些准则。

散打竞赛规则第一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散打竞赛规则第二条禁用方法(一)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二)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三)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散打竞赛规则第三条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

散打竞赛规则第四条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散打竞赛规则第五条得分标准(一)得2分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2、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

5、一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另一方得2分。

6、一方受警告一次,另一方得2分。

(二)得1分1、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1分。

4、一方主动倒地3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1分。

5、一方受劝告一次,另一方得1分。

(三)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

2.双方下台,互不得分。

3.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

5. 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散打竞赛规则第六条犯规与罚则(一) 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4.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二)侵人犯规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三)罚则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散打竞赛规则: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在散打比赛时我们可以看到裁判会中途喊停,那是应该运动员犯规了,所以我们应该了解散打的竞赛规则,下面就是整理的竞赛规则的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的一些准则。

散打竞赛规则第一条可用方法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散打竞赛规则第二条禁用方法(一)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二)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三)用任何方法攻击倒地方的头部。

散打竞赛规则第三条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

散打竞赛规则第四条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散打竞赛规则第五条得分标准(一)得2分1、一方下台,另一方得2分。

2、一方倒地,站立者得2分。

3、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2分。

4、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顺势站立者,得2分。

5、一方被强制读秒一次,另一方得2分。

6、一方受警告一次,另一方得2分。

(二)得1分1、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躯干得1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得1分。

3、运动员被指定进攻后达5秒钟仍不进攻时,另一方得1分。

4、一方主动倒地3秒钟不起立,另一方得1分。

5、一方受劝告一次,另一方得1分。

(三)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不得分。

2.双方下台,互不得分。

3.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4.一方用方法主动倒地,另一方不得分。

5. 抱缠中击中对方,不得分。

散打竞赛规则第六条犯规与罚则(一) 技术犯规1.消极搂抱对方。

2.背向对方逃跑。

3.处于不利状况时举手要求暂停。

4.有意拖延比赛时间。

5.上场不戴或有意吐落护齿、松脱护具。

6、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或不服从裁判。

(二)侵人犯规1.在口令“开始”前或喊“停”后进攻对方。

2.击中对方禁击部位。

3.以禁用方法击中对方。

(三)罚则1.每出现一次技术犯规,劝告一次。

2.每出现一次侵人犯规,警告一次。

3.侵人犯规达3次,取消该场比赛资格。

4.运动员故意伤人,取消其比赛资格,所有成绩均无效。

散打的比赛规则是什么男女散打的区别

散打的比赛规则是什么男女散打的区别

散打的比赛规则是什么男女散打的区别散打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散打我们并没有很明确的认识的,那么散打比赛的规则有哪些呢?对于散打有什么样的技巧呢?有什么样的好处呢?这些我们都需要了解下的,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的。

散打的比赛规则是什么1、散打比赛规则是什么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

2、什么是散打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

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

散打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

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

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

3、散打的技巧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

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

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

散打的好处健体防身散打运动是斗勇斗智、较技较力的运动.通过散打练习,能掌握自卫防身的技能,同时能够提高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巧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尤其是对提高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很好的作用。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

(2)场数=2×人数-3+决赛=2×人数-2
如:15人参加比赛,则场数=2×15-2=28场。
(3)附加赛:若取前六名增加1场
可编辑ppt
10
作业:
1、画出7人、10人、16人、19人单败淘汰 赛的竞赛轮次表。
2、计算以上各级别比赛的轮次和场次各 多少?
可编辑ppt
11
搏击教研室 曲润杰
2008年12月
2、单淘汰赛
(1)计算轮数:取大于或等于人数且最接近的2的n次方数,就是
n轮。 如:8人参加比赛,8=23 ,比赛轮数为3轮。
(2)计算场数:计算的公式为:场数=人数-1
如:16人参加比赛,比赛的场数为16-1=15场。 (不含附加赛)
3、双淘汰赛:
(1)轮数=2×n
如16人参加比赛,则24=16;n=4 轮数: 2×n=2×4=8轮
(3)体重分级
(4)参加办法及人数
(5)录取名次及奖励办法
2、审核报名单
3、统计各级别人数
可编辑ppt
3
二、编印大会秩序册
秩序册的主要内容包括竞赛规程, 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监督委员会、仲 裁委员会、裁判员、各代表队名单,大 会活动、竞赛日程表,绘制各级别轮次 表(分组表),编排每场比赛秩序表, 大会注意事项等。
武术散打(散手)竞赛规则
(试用)
中国武术协会
可编辑ppt
1
散打竞赛的编排与记录
(一)编排 一、编排的准备工作 二、编印大会秩序册 三、编排原则 四、编排方法 五、种子 六、抽签
(二)记录
可编辑ppt
2
(一)编排
一、编排的准备工作
1、学习竞赛规程,掌握下列情况:
(1)竞赛性质、竞赛办法

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

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

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散打比赛规则及得分点(一)得3分1. 在一局比赛中,一方第一次下台,对方得3分。

2.用转身后摆腿击中对方躯干部分而自己站立着。

3.用主动倒地的动作致使对方倒地,而自己即刻立站立者。

4.使用勾踢将对方踢倒而自己站立着。

(二)得2分1一方倒地(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击中对方躯干部位者。

3.被强制读秒一次,对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对方得2分。

(三)得1分1.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者。

2.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下肢(脚除外)者。

3.运动员消极8骂秒,被指定进攻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1分。

4.主动倒地超过3秒不起立,对方得1分。

5.受劝告一次,对方得一分。

6.使用方法双方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四)不得分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显。

2.双方下台或同时倒地。

3.双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动倒地,对方不得分。

5.抱缠时击中对方。

散打的作用学习和训练散打,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打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

坚持散打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

散打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

初学散打,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进行实战,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鲁莽等不良心理反应。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武术搏击有很强的生命力,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散打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检查落实场地、器材、裁判用具及称量体重、抽签、编排等有关竞赛的准备工作。
3.根据竞赛规程、规则的要求,解决竞赛中的有关问题。但不能修改竞赛规程和规则。
4.每场比赛,运动员因弃权变动秩序,应及时通知裁判长、编排记录长和宣告员。
5.比赛中指导各裁判组的工作,根据需要可以调动裁判人员。
6.负责检查裁判员执行规则的情况。裁判组出现有争议的问题,有权做出最后决定。
(五)称量体重先从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后面所有场次的比赛。
第六条 抽签
(一)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抽签,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二)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比赛设定的最小级别开始。如该级别只有1人,则不能参加比赛。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第十六条 申诉程序及要求
第四章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
第十七条 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
第十八条 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第十九条可用方法
第二十条禁用方法
第二十一条得分部位
第二十二条禁击部位
第二十三条得分标准
第二十四条犯规与罚则
3.根据台上裁判员的口令和手势,记录运动员被警告、劝告、强制读秒、下台的次数。
4.记录边裁判员每局的评判结果,确定胜负后报告裁判长。
(八)计时员
1.赛前检查铜锣、计时钟,核准秒表。
2.负责比赛、暂停、读秒、局间休息的计时。
3.每局赛前10秒钟鸣哨通告。
4.每局比赛结束鸣锣通告。
5.无电子计分系统的情况下,每局比赛结束时,宣读边裁判员的评判结果。
第五章技法要求、得分标准与判罚
第十九条可用方法
除禁用方法外,可以使用武术的各种拳法、腿法和摔法。
第二十条禁用方法
(一)用头、肘、膝和反关节技法攻击对方。
(二)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三)用任何方法攻击倒代表所报名单位进行现场指导,并只能带一名助手或队医协助工作。比赛时,教练员和助手或队医坐在指定位置;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四)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得输氧。
第二章 裁判人员及其职责
第十一条 裁判人员的组成
(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临场执行裁判组:裁判长、副裁判长、台上裁判员各1人,边裁判员3人或5人。根据比赛需要,可设1—2组裁判人员。
(二)个人比赛
第二条 竞赛办法
(一)循环赛
(二)淘汰赛
(三)复活赛
(四)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第三条参赛年龄与资格审查
(一)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二)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五)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本人所在单位参赛队有牵连问题的讨论。
(六)对申诉提出的问题,经过严格认真复审,确认原判无误,则维持原判;如确认原判有明显错误,仲裁委员会提请中国武术协会对错判的裁判员按有关规定处理。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第十六条 申诉程序及要求
(一)运动队如果对裁判组的判决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运动员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本队领队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同时交付1000元的申诉费。如申诉正确,退回申诉费;申诉不正确的,则维持原判,申诉费不退,作为优秀裁判员的奖励基金。
(四)竞赛监督委员会听取领队、教练、运动员、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对竞赛过程中的各种反映及意见,保证竞赛公正、准确、圆满、顺利地进行。
(五)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介入判决结果的纠纷,不改变裁判组的判决结果和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3.赛前20分钟负责召集运动员检录。
4.检录时,如出现运动员不到或弃权等问题,及时报告总裁判长。
5.按照规则的要求,检查运动员的服装和护具。
(十二)检录员
根据检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
(十三)宣告员
1.摘要介绍竞赛规程、规则和有关的宣传材料。
2.介绍临场裁判员、运动员。
3.宣告评判结果。
(十四)医务监督
第三章 仲裁委员会及其职责与申诉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人或5人组成。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一)仲裁委员会在大会组委会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主要受理参赛队对裁判人员有关违反竞赛规程、规则的判决结果有不同意见的申诉。
(二)受理参赛队对裁判执行竞赛规程、规则的判决结果有异议的申诉,但只限对本队判决的申诉。
(四)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15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第四条 体重分级
1、48公斤级(≤48Kg)
2、52公斤级(>48Kg-≤52Kg)
3、56公斤级(>52Kg-≤56Kg)
4、60公斤级(>56Kg-≤60Kg)
5、65公斤级(>60Kg-≤65Kg)
第七条 服装护具
(一)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运动员必须穿戴竞赛组委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胸,并且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和缠手带,护裆必须穿在短裤内,缠手带的长度为2.5米—3.5米。
(二)运动员必须穿指定的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服装。
(三)拳套的重量:男子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和女子及青少年运动员的拳套重量为230克;男子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拳套重量为280克。
(一)称量体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抽签前进行,第二次在进入前八名后进行。
(二)运动员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并且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三)必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称量体重,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四)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6、70公斤级(>65Kg-≤70Kg)
7、75公斤级(>70Kg-≤75Kg)
8、80公斤级(>75Kg-≤80Kg)
9、85公斤级(>80Kg-≤85Kg)
10、90公斤级(>85Kg-≤90Kg)
11、100公斤级(>90Kg-≤100 Kg)
12、100公斤以上级(>100 Kg)
第五条 称量体重及其规定
(二)各队必须服从仲裁委员会的最终裁决。如果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给予严肃处理。
第四章 竞赛监督委员会及其职责
第十七条 竞赛监督委员会的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第十八条 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职责
(一)监督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仲裁委员会职责,裁决运动队的申诉不公,有违反《仲裁委员会条例》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撤换乃至停止工作的处分。
5.根据临场运动员的情况和记录员的记录,处理优势胜利、下台、处罚、强制读秒等有关规定事宜。
6.每局比赛结束后,宣告评判结果,决定胜负。
7.每场比赛结束时审核、签署比赛成绩。
(四)副裁判长
协助裁判长工作,根据需要可以兼任其他裁判员的工作。
(五)台上裁判员
1.检查场上运动员的护具,保障比赛安全。
2.用口令和手势指挥运动员进行比赛。
3.判定运动员倒地、下台、犯规、消极、强制读秒、临场治疗等有关事宜。
4.宣布每场比赛结果。
(六)边裁判员
1.根据规则判定运动员的得分。
2.每局比赛结束后,根据裁判长信号,同时、迅速显示评判结果。
3.每场比赛结束后,在记分表上签名并保存,以备检查核实。
(七)记录员
1.赛前认真将有关信息填入记录表。
2.参加称量体重的工作,并将每名运动员的体重填入每场比赛的记录表。
第八条比赛礼仪
(一)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二)每局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上台后先向本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还礼;运动员之间再相互行抱拳礼。
(三)宣布比赛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相互行抱拳礼,再向台上裁判员行抱拳礼,裁判员还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还礼。
(四)边裁判员换人时,互相行抱拳礼。
(二)监督裁判人员的工作。对于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进行裁判,有明显违反规程、规则的行为者;有明显错判、漏判、反判的行为者;接受运动队的贿赂,以不正当的手段偏袒运动员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撤换、停止工作,乃至建议对其实施降级或撤消其裁判等级的处分。
(三)监督参赛单位各领队、教练、运动员的行为。对于不遵守《赛区工作条例》、《运动员守则》,不遵守竞赛规程、规则及赛场纪律,对参赛队行贿,运动员之间搞交易、打假赛等有关违纪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取消比赛成绩、取消比赛资格等处分。
(三)接到申诉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不得耽误其他场次的比赛、名次的评定及发奖。裁决结果出来后,应及时通知有关参赛队。
(四)根据申诉材料提出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复审录像,进行调查。召开仲裁委员会讨论研究。开会时可以邀请有关人员列席参加,但无表决权。仲裁委员会出席人数必须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结果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终裁权。
7.审核、签署和宣布比赛成绩。
8. 向大会递交书面总结。
(二)副总裁判长
协助总裁判长工作,总裁判长缺席时,可代行其职责。
(三)裁判长
1.负责本组裁判员的学习和工作安排。
2.比赛中监督和指导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的工作。
3.台上裁判员有明显错判、漏判时,鸣哨提示改正。
4.边裁判员出现明显错判,宣布结果前征得总裁判长同意后可以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