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药治过敏性紫癜10方

淤、祛淤透斑之 功 效 ;辅 以连 翘、炒芥穗 、生蒲黄更能宣畅气
5 . 祛 癍 汤
组成 与 用 法 :生 地2 4 克 ,玄
当归 、川 芎 、地龙清 热解毒 化
淤,疏通络道 ,改善血管脆性, 恢复其弹性 ;防己、苍术 、薏苡
热凉 血 。本方 中银 柴胡 甘寒 益 阴,清热凉血 ;防风辛温解表 , 散风胜湿 ;乌梅酸涩收敛 ,敛 阴 生津 ;五味子酸甘而温 ,益气敛 肺 。补肾养 阴。全方合用 ,辨证
伴 有 关节 炎 、腹 痛及 肾炎等 ,少
究表 明,诸药有增强毛细血管的 致密度,增加皮肤血流 的作用 , 因而有利于淤斑消散 。
水、消肿、祛风止痛之效外,据 药理研究证 明还有抗过敏、解热 镇痛、扩张血管及改变血管通透
性 的作 用 ;白鲜皮 、地 肤子 清 热 祛风胜 湿 。
程。
生地 、麦冬、五味子酸甘化阴 ,
功 用与 药理 :凉 血 活 血 。方
以制其火;徐长卿祛风解毒 ;甘 草解毒 缓 急 。诸 药共奏 清热 宁
血 、滋 阴化斑 之 功 。
选茜草 凉血止 血 ,行 血祛 淤 ,
且能 通络脉 ,治关 节疼痛 ;紫
草 、 仙 鹤 草 、 益 母 草 、丹 皮 以 增强 茜草凉血 活血 止血之 功 ,
中药治过敏性紫癜l 0方
口江西省 南 昌市洪都 中医院主任 医师 王 豪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
血 ,以散血积气聚之力。药理研
仁 祛 除 湿 邪 ,其 中 防 己 除 有 利
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 ,是 由 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 反应 ,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 ,使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 加 ,伴渗出性 出血、水肿。临床 主要表现是以皮肤紫癜为主 ,常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心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属儿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故从祖国医学中寻求有效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
中医认为热、毒、瘀为其基本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为血热、血瘀之象,早期实热夹瘀,后期虚火夹瘀。
辨证要点抓住风、热、毒、瘀,尤以热、毒、瘀为重,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大法,以疏风、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止血、化瘀成其证治之主则。
标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
本病肾脏受累率各家报道从20%~100%不一,常规检测尿液,发现其肾脏受累率多在40%~60%,尿检正常者肾活检也能发现肾小球炎症病变。
伴肾脏损害者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
本病好发于儿童,据国内儿科报告,HSPN占儿科住院泌尿系疾病的8%,仅次于急性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居肾脏疾病第3位。
由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应用激素虽可缓解胃肠道和关节症状,但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可改善肾功能,所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积累了一定经验,今总结如下。
中医学并无紫癜性肾炎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散见于“发斑”、“肌衄”、“紫癜”、“水肿”、“血尿”等范畴,出血明显时,可归属“血证”。
中国古代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论述颇详。
《证治准绳·疡医》指出:“夫紫癜风者,由皮肤生紫癜,搔之皮起而不痒者是也。
此皆风湿邪气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致营卫否涩,风冷在于肌肉之间,故令色紫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篇》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疠疫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
常克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

常克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常克教授是一位国内著名的中医儿科专家,长期从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工作。
在他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见解,提出了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受到了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本文将结合常克教授的临床经验,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分期辨证论治进行介绍。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皮肤疾病,多发生在5-15岁的儿童,尤其是男孩。
患儿的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癜、斑丘疹,伴有瘀斑,有时还会有轻度的出血和水肿。
该病起病急,发展快,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严重影响,给患儿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
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使用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且易复发。
常克教授在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提出了分期辨证论治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常克教授强调了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分期治疗。
他指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患儿的体质和病情的轻重有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期治疗。
在初期,患儿的皮肤和黏膜会出现紫癜、斑丘疹,并伴有轻微的出血和水肿。
此时需要进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以减轻症状和控制病情的发展。
在中期,患儿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仍需继续进行补益调理的治疗,以恢复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功能。
在后期,患儿的症状可能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但仍需进行调理防复发的治疗,以保持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稳定。
通过对患儿的分期治疗,常克教授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常克教授强调了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辨证治疗。
他指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较为复杂,不同患儿的病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常克教授发现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热、脾虚湿固、血热壅滞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他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药物进行治疗。
在对外感风热型的儿童过敏性紫癜进行治疗时,他会选择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的药物进行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
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
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1.1临床表现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
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
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
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
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
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现紫癜,伴有过敏反应和血管炎症状。
中医药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体内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导致的一种病症,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主要以调理气血,清热解毒,舒肝理气为主要治疗原则。
下面将从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原则、常用中药治疗方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病因病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诱因包括药物、食物、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
在中医理论中,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机为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或因脏腑腑气虚弱、气血失调导致肝阳上亢,燥热内生等所致。
中医药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情辨证施治,针对个体特点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
1. 调理气血根据中医理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虚血瘀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病机之一。
治疗过敏性紫癜首先要调理气血,益气活血,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瘀血排出。
2. 清热解毒中医认为病邪在体内大多伴有湿热之邪,导致气机不畅、瘀血内停,从而形成紫癜。
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环节。
3. 舒肝理气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是导致过敏性紫癜的重要原因。
舒肝理气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重要方法之一。
舒肝理气可以缓解情绪紧张,促进气血流畅,改善内脏功能,从而有助于缓解过敏性紫癜。
常用中药治疗方剂1.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是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的常见方剂,由柴胡、白芍、人参、甘草等组成,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舒肝理气的作用。
2. 逍遥散逍遥散是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过敏性紫癜的常用方剂,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功效。
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程、病情、患者体质等。
一般而言,患者在治疗开始后,可逐渐观察到病情好转,如瘀点减少、皮肤瘀斑逐渐消退、过敏反应减轻等,需要持续用药并配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关节痛、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气血失和所致,因此中医药治疗非常有效。
针对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一、中药内服治疗1. 调和气血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在于气血失和,因此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调和气血。
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熟地黄、黄芪、川芎、红花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
2. 清热解毒过敏性紫癜通常伴有皮肤瘀斑、出血等症状,这些都是热毒内郁所致。
中药内服中常常会选用一些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如地黄、黄连、金银花、紫苏叶等。
3. 补益肝肾过敏性紫癜也常常会引起肝肾虚弱的情况,因此中医治疗中也会考虑到补益肝肾的问题。
常用的药物包括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黄精等,这些药物具有滋补肝肾、调和气血的功效。
1. 中药贴敷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的皮肤瘀斑、出血等症状,中医治疗中常常会采用中药贴敷的方法。
常用的贴敷药物包括蒲公英、黄蜡、地龙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消散瘀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2. 中药水疗三、针灸治疗1. 穴位选择针灸治疗过敏性紫癜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合谷、委中、大敦等,这些穴位能够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2. 操作方法针灸治疗过敏性紫癜时,一般会选用温针、刺血、扎罐等方法。
这些操作能够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畅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是非常有效的,但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的中医医院和医生进行治疗。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当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希望能够帮助到患者早日康复。
常克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

常克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经验常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他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辨证论治方面经验丰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常克教授的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经验。
儿童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和肾病综合征。
根据常克教授的经验,儿童过敏性紫癜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早期主要特点是皮肤紫癜,常克教授认为在这个阶段,紫癜是因为体内湿热和脾虚气滞相结合的结果。
治疗上,他主张清热利湿、健脾和活血化瘀。
常用的方剂有清热解毒汤、利湿健脾汤等。
常克教授也重视调整饮食,建议患儿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清淡的食物,以缓解湿热症状。
中期主要特点是皮肤紫癜和肾病综合征的加重。
根据常克教授的观察,这个阶段很多患儿经过早期治疗后,湿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肾功能受损,导致溶血现象加重,尿蛋白量增加,血尿增多。
他认为这是气虚和血瘀所致,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为主要方法。
常用的方剂有补气活血汤、活血化瘀汤等。
常克教授还提出了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循环和肾功能的恢复。
晚期主要特点是皮肤紫癜逐渐缓解,但肾功能严重受损,表现为尿蛋白量持续增加,血尿不断,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
常克教授认为这是肾阳虚衰而引起的,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温阳补肾汤、温经汤等。
常克教授强调了护肾的重要性,建议患儿避免寒冷刺激,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常克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是基于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而得出的。
他将疾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确保能针对患儿不同的病情进行有效治疗。
他的经验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

中医科普:过敏性紫癜六种辨证治法!过敏性紫癜的患者以14岁以下的⼉童为主,⼀般起病较急,可反复发作。
我国著名的中医紫癜⾎液病专家胡桂⽣教授说,中医将过敏性紫癜分为六型:风热伤络者,湿热蕴结者,热盛迫⾎者,阴虚⽕动者,⽓虚不摄者,瘀⾎阻络者。
风热伤络者见起病急,紫斑⾊红,⾼出⽪⾯,此起彼伏,有瘙痒感,可伴发热微恶寒,或咽痛腹痛,关节游⾛疼痛,⾆尖边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袭表证;治法清热解毒,凉⾎祛风。
处⽅银翘散合消风散。
常⽤药银花、连翘、⽵叶、⽜蒡⼦、荆芥、防风、⽣地、蝉蜕、通草、⽢草、仙鹤草、侧柏叶、紫草、柴胡、黄芩。
湿热蕴结者起病较缓,见⽪肤紫斑,伴关节肿痛灼热,肢重疲乏,脘腹闷痛,纳呆⼝腻,或⾝热不扬,尿黄,便秘或溏⽽不爽,苔黄腻等湿热内阻证;治法清热祛湿,化瘀通络。
处⽅四妙散合槐⾓丸。
常⽤药苍术、黄柏、苡仁、川⽜膝、槐花、地榆、防风、枳壳、桑枝、紫草、茜根、滑⽯、⼤蓟、⼩蓟、⽩癣⽪、地肤⼦、⼟茯苓。
热盛迫⾎者起病急,见紫斑⾊鲜红或深红,可伴⿐衄、尿⾎、便⾎等,或⾝热夜甚,⼝渴,⼩便短⾚,⾆红绛等⾎热妄⾏证;治法清热解毒,凉⾎化瘀。
处⽅清营汤或犀⾓地黄汤。
常⽤药⽔⽜⾓、⽣地、丹⽪、丹参、⽞参、银花、连翘、⽵叶、通草、紫草、川连、⾚芍。
阴虚⽕动者起病较缓,紫斑时作时⽌,⾊鲜红,或有⿐衄、尿⾎、五⼼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痛,⾆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凉⾎消斑。
处⽅茜根散合⼆⾄丸。
常⽤药茜根、⽣地、阿胶、鸡⾎藤、知母、黄柏、地⾻⽪、丹⽪、⼥贞⼦、旱莲草、紫草、侧柏叶。
⽓虚不摄者,病程较长,紫斑⾊淡红,遇劳则发,⾯⾊苍⽩,神疲乏⼒,纳差便溏,⾆淡胖有齿印,苔⽩,脉细弱;治法健脾益⽓,养⾎摄⾎。
处⽅归脾汤。
常⽤药黄芪、党参、⽩术、当归、茯苓、侧柏叶、红枣、鸡内⾦、枳壳、⽢草、紫草、茜根、乌贼⾻、三七、棕榈炭、⾎余炭、升⿇。
瘀⾎阻络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斑⾊紫暗或⾊紫红,关节痛,肌肤甲错,唇甲紫暗,⾆紫暗,脉细涩或弦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表时间:2015-12-15T16:51:04.2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作者:张学华
[导读]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云南省临沧市公安边防支队轩莱边境检查站 677700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毛细血管壁而发生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和粘膜出血,常有不同程度之关节肿痛及胃肠道、肾脏方面症状。
临床上一般分为单纯型紫癜、关节型紫癜、腹型紫癜、肾型紫癜【1】。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或因情志内伤,或因过食辛辣厚味,外感风邪而引发;或因阴血亏虚,血虚生风而发。
其病机为邪热迫血妄行,气血搏结,灼伤脉络,以致出现发斑、便血等表现【2】。
本人在临床中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益气养阴、蔬散风邪、活血化瘀、补肾健脾摄血”等治疗原则和系列方药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诊断
1.1临床表现
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有倦怠、乏力、低热等前驱症状。
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最常见,少数病例先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尿液异常、水肿等。
通常根据病变累及的部位所表现出的症状分型如下:
1.1.1单纯皮肤型最常见,多在前驱症状2—3天后出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瘀点、瘀斑。
紫癜成对称性分布,分批出现,反复发作于四肢与臀部,以下肢伸侧多见。
瘀点大小不等,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相互融合,常伴荨麻疹、多形性红斑及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偶有瘙痒感。
紫癜多在数日内消退,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也可反复出现。
1.1.2关节型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可有轻微疼痛或明显的红、肿、痛及活动障碍,反复发作,关节腔可以积液,但不化脓,关节积液吸收后不留关节畸形,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1.3腹型约50%的病例有腹痛,以脐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亦可遍及全腹,呈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但一般无腹肌紧张,压痛较轻,可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并发肠套叠时,触诊可扪及包块,多见于儿童,偶有肠穿孔发生。
若不伴有皮肤紫癜,易误诊为急腹症。
1.1.4肾型肾炎是本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3,一般在紫癜出现后1—8周内发生,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一般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累及整个肾而发展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个别严重者发为尿毒症。
根据临床进展,紫癜性肾炎可分为4种类型:迁移型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1.2实验室检查
1.2.1血象: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增多,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小板计数正常,偶有轻度减少,但大于80×109/L。
1.2.2出凝血功能检查: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良好,各项凝血因子活动度均正常。
1.2.3免疫学检查:血液IgA和IgG常增多,以前者明显,IgA-免疫复合物增高,IgA类风湿因子可阳性,抗“O”可增高。
1.2.4尿液:累及肾脏时,可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1.2.5其他:血沉常增快,肾功能不全时,可有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2.鉴别诊断
本病的皮肤紫癜具有特征性,诊断不难。
对少数关节、消化道、肾炎症状先于皮肤症状的病例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2.1单纯皮肤型需要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后者紫癜的特点为散在小点状或片状,无融合倾向,不突出于皮表,不对称分布,不伴关节及肾炎症状(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者除外)。
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还需要与感染性紫癜、药物性紫癜相鉴别,后者紫癜特点为无一定好发部位,非对称性,亦不分批出现。
2.2关节型需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后者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游走性均较前者明显,常有环形红斑、多形性红斑或皮下结节,血沉增快,抗“O”多阳性。
2.3腹型需与急腹症相鉴别。
后者有腹肌紧张,压痛明显,体温升高,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
但仍需注意过敏性紫癜也可有肠套叠以及肠穿孔。
2.4肾型有尿液异常及肾功能变化时需与肾小球肾炎以及肾病综合征相鉴别。
后二者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无法与本病区别,但是后二者无皮肤紫癜。
3.中医辨证论治
3.1风热搏结证
症见:紫癜斑色红赤,分批出现,隐现迅速,伴瘙痒或起风团,发热、咽痛。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本证见于皮肤紫癜型及肾型急性期。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
方药:自拟驱风清热饮:生地15g,赤芍10g,银翘各10g,防风10g,紫地丁15g,白茅根30g,侧柏叶10g,紫草6g 丹皮6g,生槐花6g,生草6g。
3.2中焦湿热证
症见:斑色鲜红,伴腹痛、便血,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见于腹型。
治法:健脾益气,凉血止血。
方药:自拟利湿化斑汤:黄芪15g,白术10g,炒防风10g,炒白芍10g,木香4g,大枣5枚,生苡仁30 g,旱莲草15g,焦楂6g,藕节10g,炮姜10g,炒丹皮5g。
便血加地榆炭10g,仙鹤草15g。
3.3湿热痹阻证
症见:皮肤紫癜,斑色红赤,伴关节肿痛,活动不利,游走性,纳差,大便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证见于关节型。
治法:清热化湿,祛风通络。
方药:自拟通痹化斑汤:秦艽15g,忍冬藤15g,防风10g,独活9g,威灵仙10g,银翘各10g,赤芍10g,苍术10g,郁金6g,蝉衣6g,苡仁30g,茜草6g。
3.4热扰下焦证
症见:皮肤紫癜,斑色红赤,伴尿血、蛋白尿、水肿,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
本证见于肾型。
治法:清热凉血止血,益肾利水消肿。
方药:自拟通关化癜汤:丹皮6g,生地15g,麦冬10g,茜草6g,仙鹤草15g,木通6g,白茅根15g,大小蓟各10g,琥珀末3g,赤芍10g,生草6g。
参考文献:
[1]纪春玲,张文志.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24):144-145.
[2]施学清,杜红旭,高晓婧等.过敏性紫癜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J].中外健康文摘,2013,(9):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