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水平静载试验

合集下载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范本)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范本)

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x‎x xxx发电‎厂桩基静载试‎验(自平衡法‎)测试报告‎ 1、概述‎1.‎1工程概况据‎现场勘察成果‎反映,该场地‎上部黄土具有‎湿陷性,属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中要‎求,对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甲类建筑物‎应消除地基湿‎陷性或穿透全‎部湿陷性土层‎。

采用常规的‎桩基形式,由‎于湿陷性造成‎的负摩阻力,‎要满足设计要‎求,势必要增‎加一定的桩长‎,给施工带来‎困难。

经论证‎,认为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取得最佳‎效果和经济效‎益,首先应消‎除该场区的湿‎陷性。

所以在‎地基处理试验‎中,采用天然‎与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和先‎进行孔内深层‎强夯素土桩后‎再进行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的组合桩型进‎行对比试验。

‎根据国家规范‎和有关规定,‎受xxxx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由‎东南大学对其‎中4根试桩采‎用自平衡法,‎结合桩身内力‎测试进行基桩‎静载荷试验。

‎试桩的尺寸、‎编号及平面位‎置由勘测设计‎院和东南大学‎共同确定。

单‎桩试验预估加‎载值为单桩设‎计承载力的两‎倍,工程试桩‎有关参数见表‎1-1。

表1‎-1试桩参数‎一览表试桩编‎号桩身直径‎(mm)扩‎底直径(mm‎)设计桩长‎(m)持力‎层预估加载‎值(kN)‎荷载箱距桩端‎距离(m)‎试验方法S7‎1000 ‎1400 2‎0m 细砂层‎10000‎×2‎1.8 自‎平衡法、内力‎测试S8 1‎00000 ‎20m 细砂‎层 3000‎×2,201‎X×2 0,‎1.‎8自平衡法‎、内力测试S‎1200 无‎扩底 20m‎细砂层 5‎000×2 ‎0自平衡法‎S1300 ‎无扩底 20‎m细砂层‎5000×2‎0 自平衡‎法、内力测试‎ 1.‎2地质条件‎ 1.‎ 1地形‎地貌厂址位于‎风陵渡以西‎ 1.0‎K m,地处三‎门峡盆地西北‎端,中条山为‎中高山区,相‎对高差一千余‎米,最高峰为‎雪花山,海拔‎199‎3.6m,‎最低处为黄河‎海拔302m‎。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

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是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中进行静载试验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含试验方法、设备要求、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先进行桩身及桩侧面形状、尺寸测量,然后安装试验设备,如荷载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进行试验前的预处理和校正。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程要求保持稳定、精确的试验操作,同时对试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

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工程建议和修正方案。

总之,建筑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规程是保障建筑基础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标准,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试验能够有效地保证试验质量及结果的准确性,为工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自平衡法
基桩静载试验是对具体基桩进行试验以获取其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一种方法。

而自平衡法是常用的基桩静载试验方法之一。

自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基桩顶部施加一系列水平荷载,使基桩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自行平衡,从而得到基桩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垂直承载能力较大的基桩,如钢筋混凝土桩等。

具体的试验步骤如下:
1. 在基桩顶部设置一系列水平荷载(通常是通过液压缸施加),并记录施加的荷载大小。

2. 监测基桩顶部和底部的位移,可以通过应变计、水平闭路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3. 根据基桩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荷载-位移曲线确定基桩的
承载能力。

自平衡法具有操作简单、试验时间短、经济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只适用于垂直承载较大的基桩,对试验条件要求较高等。

因此,在进行基桩静载试验时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案桩基检测试验⽅案桩基检测试验⽅案⼀、⼯程概况:本⼯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桩底位移检测、桩⾝轴⼒、桩侧侧摩阻⼒检测等:⼆、检测⽅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程》及本⼯程的桩基施⼯说明、桩位平⾯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以照明和设备⽤电。

临时⽤房⼀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作的正常进⾏。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

(4)⼯程桩⾼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案的要求进⾏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天通知。

⼀般在⼀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作。

桩⾝、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轴⼒、测摩阻⼒检测在静载试验进⾏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机械和⼯艺是否满⾜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及桩⾝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完整性并判定桩⾝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

临时用房一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

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5-16 18:54:46 点击:653钻孔桩桩基静载试验要求C1 桩基静载试验一般规定C1.1 灌注桩基静载试验目的在于确定桩的承载力,取得桩基设计参数,检验成桩工艺的合理性,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桩径、桩长、改进桩的设计,改进和完善成桩工艺和机具。

C1.2 载荷试验分鉴定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

鉴定性试验一般在工程桩上进行,检验工程桩的承载能力和成桩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破坏性试验在专供破坏试验的桩上进行,主要是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C1.3 桩基载荷试验分垂直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两种。

水平静载试验可利用垂直静载后(未破坏)的桩进行,不得用工程桩作水平静载试验。

C2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C2.1试验设备与观测器材应具备良好的重复操作与指示性能,在恒压下稳定性好,符合所测量的物理量的分级和量程要求。

试验设备和观测器材应妥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受潮。

使用前应对各部件进行检查、调试校正,严禁违章拆卸精密贵重仪器。

C2.2 试验主要加载设备为液压千斤顶及油泵。

根据实际加载的需要选择适当吨位的千斤顶。

一般千斤顶的工作吨位宜为桩的最大加载量或破坏荷载的1.2~1.5倍,千斤顶的有效顶升高度不得小于150mm。

油泵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不得有漏油而造成泄压现象。

应尽量选配刻度划分较细,换算方便,指针指示平衡,精度为0.4级左右,压力误差在±5%以内的压力表。

油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满足千斤顶工作吨位所需压力和最小分级荷载的压力测读与吨位换算。

油泵可选用手动或电动油泵。

液压油一般为10号、20号机油,锭子油或刹车油等,可根据试验时的气温及加载时的工作油温选用。

使用前千斤顶、油泵、油压表,百分表均须送到当地标准计量部门进行标定。

C2.3 垂直试验加载方式有:锚桩反力梁加载、堆重加载或锚桩反力梁与推重联合加载。

C2.3.1 锚桩一般采用钢杆锚桩或钢筋混凝土锚桩,反力梁采用常备式钢梁、工字钢叠合梁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梁。

桩基静载荷试验的几种方法和应用

桩基静载荷试验的几种方法和应用

桩基静载荷试验的几种方法和应用摘要:在测量桩基承载力大小的时候,桩基静载荷试验这个方法是应用的最为普遍的,测量之后的结果也是比较可靠的。

与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相比,现代新发展出来的静载荷试验的方法和应用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很大一笔费用、人力和物力,更重要的是整个桩基静载荷试验采用新方法之后检测出来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因而在现如今的建筑市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桩基实行静载荷试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出整个桩基工程的承载力大小,便于在后续的工程中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桩基;静载荷试验;方法1静载荷试验的概念界定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就逐步发展起来。

传统静载荷试验采用手动加压、人工操作、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至今,桩基静载试验作为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

静载荷试验(PLT):是指按桩的使用功能,分别在桩顶逐级施加轴向压力、轴向上拔力或在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处施加水平力,观测桩的相应检测点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根据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即Q~S曲线)判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它是目前检验桩基(含复合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各种方法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且被公认为试验结果最准确、最可靠,被列入各国桩基工程规范或规定中。

该试验手段利用各种方法人工加荷,模拟地基或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测试其加载后承载性能及变形特征。

其显著的优点是受力条件比较接近实际,简单易用,试验结果直观而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但是试验规模及费用相对较大。

静载荷试验类型:根据试验对象可分为地基土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岩基载荷试验、桩(墩)基载荷试验、锚杆(桩)试验;根据加载方式可分为:竖向抗压试验、竖向抗拔试验、水平载荷试验。

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培训课件

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培训课件
• 传感器制作
应变式传感器优先采用全桥方式制作;导线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应在 500MΩ以上 ;电阻应变计及其连接电缆均应有可靠的防潮绝缘防护措施, 正式试验前电阻应变计及电缆的系统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00MΩ;电阻应变 测量所用的电阻应变仪宜具有多点自动测量功能,仪器的分辨力应优于或等 于1με。
弦式钢筋计应按主筋直径大小选择,仪器的可测频率范围应大于桩在最 大加载时的频率的1.2倍;带有接长杆弦式钢筋计可焊接在主筋上;不宜采 用螺纹连接。弦式钢筋计通过与之匹配的频率仪进行测量,频率仪的分辨力 应优于或等于1Hz。
集中在抗拔力较小的锚桩附近;二是重物和锚桩反力的同步性问题,拉 杆应预留足够的空隙,保证试验前期锚桩暂不受力,先用重物作为试 验荷载,试验后期联合反力装置共同起作用。 荷载测量,传感器误差≤1%、压力表精度优于0.4级、不超过工作压力 80%,千斤顶使用量程
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 接测定,二是通过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 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用荷重传感器测力,不需考虑千斤顶 活塞摩擦对出力的影响;用油压表(或压力传感器)间接测量荷载需对千 斤顶出力进行率定,受千斤顶活塞摩擦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根据油压 乘活塞面积计算荷载 单向阀应安装在压力表和油泵之间,才能监控千斤顶的实际油压值
•桩基检测静载试验培训
桩身内力测试
• 适用范围
基桩内力测试适用于混凝土预制桩、钢桩、组合型桩,也可用于桩身断 面尺寸基本恒定或已知的混凝土灌注桩。
对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各土层的分层抗压摩阻力和桩端支 承力;对竖向抗拔静荷载试验桩,可得到桩侧土的分层抗拔摩阻力;对水 平静荷载试验桩,可求得桩身弯矩分布、最大弯矩位置等;对打入式预制 混凝土桩和钢桩,可得到打桩过程中桩身各部位的锤击压应力、锤击拉应 力。基桩内力测试宜采用应变式传感器或钢弦式传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桩水平静载试验
基桩水平静载试验基本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桩顶自由时的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其他形式的水平静载试验可参照使用。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的水平承载力,推定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当埋设有桩身应变测量传感器时,可测量相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身应力,并由此计算桩身弯矩。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宜加载至桩顶出现较大水平位移或桩身结构破坏;对工程桩抽样检测,可按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控制加载。

基桩水平静载试验现场检测相关规定:
加载方法宜根据工程桩实际受力特性选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或本规范第4 章规定的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加载方法。

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的试桩宜采用维持荷载法。

试验加卸载方式和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向多循环加载法的分级荷载应小干预估水平极限承载力或最大试验荷载的1/10 。

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 后可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 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

如此循环5 次,完成一级荷载的位移观测。

试验不得中间停顿。

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应按本规范第3.4 条和3.6 条有关规定执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桩身折断;
水平位移超过30~40mm (软土取40mm );
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检测数据可按本规范附录C 附表c.0.2 的格式记录。

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时,测试数据的测读宜与水平位移测量同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