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

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一、开始试验时间:2012年月日二、试验目的:由设计单位确定单桩静载试验取值数据,经过静载试验确认单桩承载力。
三、试验桩抽选:按有关规定抽选有代表性的具体试验桩号,抽选办法应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别抽选试验桩66#(8400kn)、172#(8400kn)、182#(8400kn)。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事前控制①对各试桩进行开挖、砍桩、动测。
②要求静载单位提供单位资质证书及试验员的岗位证书。
③要求检测单位提供设备进场报验单。
④提供仪表和千斤顶的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换算每段的荷载读数。
⑤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以钢板作成半圆筒加劲箍用螺栓旋紧在桩身上与桩顶平齐,并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
⑥为安装沉降观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桩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2、事中控制①根据设计要求的试验吨位来预计现场水泥载块数量。
②加压前千斤顶应与横梁有一定的距离,为防止预压,可以在千斤顶上放一玻璃片。
③开始加压时应看千分表的读数,安装两部千分表。
④荷载分级:每级荷载值约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1/10~1/15,第一段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⑤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隔5min、10min、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0.5h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
⑥稳定标准:在第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巳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⑦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A、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C、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D、已达到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E、桩底支承在坚硬岩(土)层上,桩的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荷载的两倍。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一、术语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适用于确定桩的承载能力或对桩设计承载力的检测。
三、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主要有油压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钢梁、承压板等,其中前三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四、执行标准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五、基本规定1、调查、资料收集的内容现场的地质资料;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工程地点、工程名称、桩类型、桩总数、建筑类型、层数;试桩号、桩龄期、桩长、桩径、砼标号、设计承载力。
2、检测方案在进场检测前应制定检测方案。
检测方案宜包含以下内容:工程概况,检测方法及其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检测数量,检测时的现场条件,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工配合,试验时间与工期,检测报告的内容等。
3、现场检测期间,除应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当现场操作环境不符合仪器设备使用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操作流程1、试验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反力装置一般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土梁与钢梁平台对称放置,平稳地安放于千斤顶和试桩上。
压重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在压重平台上;要求堆载平台的支点应稳固,堆载量时可利用桩作为堆载支点;2、千斤顶平放于试桩中心,当采用2个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将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使千斤顶的合力通过试桩中心。
3、量测装置:荷载可采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桩沉降一般采用精度为0.01mm的百分表测定。
对于大直径桩应在其2个正交直径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中等或小直径桩桩径可安置2个或3个百分表。
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

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桩静载试验监理细则一、开始试验时间:2012年月日二、试验目的:由设计单位确定单桩静载试验取值数据,经过静载试验确认单桩承载力。
三、试验桩抽选:按有关规定抽选有代表性的具体试验桩号,抽选办法应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分别抽选试验桩66#(8400kn)、172#(8400kn)、182#(8400kn)。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1、事前控制①对各试桩进行开挖、砍桩、动测。
②要求静载单位提供单位资质证书及试验员的岗位证书。
③要求检测单位提供设备进场报验单。
④提供仪表和千斤顶的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换算每段的荷载读数。
⑤试桩顶部一般应予加强,以钢板作成半圆筒加劲箍用螺栓旋紧在桩身上与桩顶平齐,并用高标号砂浆将桩顶抹平。
⑥为安装沉降观测点和仪表,试桩顶部露出试桩坑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600mm,试坑地面宜与桩承台底设计标高一致。
2、事中控制①根据设计要求的试验吨位来预计现场水泥载块数量。
②加压前千斤顶应与横梁有一定的距离,为防止预压,可以在千斤顶上放一玻璃片。
③开始加压时应看千分表的读数,安装两部千分表。
④荷载分级:每级荷载值约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1/10~1/15,第一段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
⑤测读桩沉降量的间隔时间:每级加载后,隔5min、10min、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0.5h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入试验记录表。
⑥稳定标准:在第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巳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⑦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A、当荷载——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B、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C、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D、已达到压重平台的最大重量时;E、桩底支承在坚硬岩(土)层上,桩的沉降量很小时,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荷载的两倍。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版次号
批准:
审核:
编写: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的水平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 水平受力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 的水平抗力系数或对工程桩的水平承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 当埋设有桩身 应力测量元件时,可测定出桩身应力变化,并由此求得桩身弯矩分布
可终止试验。
5.2.5在试验中应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同时也应避免阳光直 射,雨水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六试验资料整理
6.1将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概况整理成表格形式,对成桩和试验过程中发生勺异常现象 应作补充说明。
6.2整理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
6.3绘制有关试验成果曲线,一般应绘制:
(1)水平力-时间-位移(H-T-Y))曲线。
应收集的基本资料: 工程地质资料、 基础设计资料(桩或成桩记录等)、桩位布置图、编号及相应的试验要求等;
5.1.2试验所需的水平荷载由千斤顶施加,利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压力环控制荷载 量大小,不宜用油压表控制。
5.1.3采用千斤顶施加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线应通过地面标高处(地面标高与实际工 程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在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过桩身轴线。
5.1.5固定百分表的基准桩宜设置在试桩侧面与位移相反的方向,与试桩的净距离不 小于一倍的试桩直径。
5.1.6试验中所需反力可通过反力桩或坑壁来实现
水平静载试验设备装置图
5.2试验
5.2.1模拟水平地震惯性力的周期性,于桩顶地坪处施加一有效静态水平力,一般采 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法,对于个别受长期水平荷载的桩基也可采用慢速连续加载法进 行试验。
3.2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调试,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或校 准,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单桩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桩静载荷试验1、目的:确保保桩静载检测工作质量,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2、引用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3、检测仪器的配备:JYC试验仪、油泵、千斤顶、钢梁、预掉件、位移传感器、油压传感器等。
4、环境要求:周围无振动,温度5~350C,相对湿度小于90%。
一、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1.1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1.2当埋没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1.3检测程序1.3.1设备仪器及其安装1.3.1.1试验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3.1.1.1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应相同。
1.3.1.1.2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1.3.2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3.2.1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1.3.2.2应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1.3.2.3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采用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应少于4根,并应监测锚桩上拔量;1.3.2.4丈夫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1.3.2.5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
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1.3.3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
4级。
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精修订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发布日期:版次号:批准:审核:编写: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的水平静载试验.采用接近于水平受力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或对工程桩的水平承载力进行检验和评价;当埋设有桩身应力测量元件时,可测定出桩身应力变化,并由此求得桩身弯矩分布. 2编制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106-20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3检测仪器及设备3.1电动高压油泵、千斤顶、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环、油压表、钢梁、基准梁、表座、垫块等。
3.2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调试,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3.3仪器有严格的使用、检查、维修、检定等记录。
4检测数量检测数量根据有关规范、规程及规定,一般由质监、监理、设计及甲方等方面结合工程实际确定,对同一地质、施工条件下的桩基,试验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粤建科字[2000]137号、穗建筑2001-395号)。
5检测实施方法5.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5.1.1试验前应首先对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及试桩的设计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并认真制定试验方案,做好试桩前的准备工作。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测数据准确、可靠,确保试验质量。
应收集的基本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基础设计资料(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施工原始记录(打、压桩或成桩记录等)、桩位布置图、编号及相应的试验要求等;5.1.2试验所需的水平荷载由千斤顶施加,利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压力环控制荷载量大小,不宜用油压表控制。
灌注桩单桩静载试验要求

灌注桩单桩静载试验要求一、试验前准备。
1. 场地要求。
这试验场地可得平啊,就像你要在桌子上摆东西,桌子歪歪扭扭的肯定不行。
桩周围的土不能太松,不然试桩的时候,桩容易有额外的晃动,就好比你站在沙堆上,稍微动一下就不稳。
要给试验设备留出足够的空间,总不能设备都挤在一起,施展不开手脚啊。
2. 桩头处理。
桩头得处理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
那些松散的混凝土得敲掉,就像给人理发,得把杂毛都剪掉,露出坚实的部分。
桩头的高度也有讲究,要能方便安装加载装置,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设备不好安装,太低了可能达不到试验要求的高度差。
3. 测试仪器准备。
测量沉降的仪器得精准得很。
这就好比你量身高,尺子要是不准,量出来的结果肯定不对。
要提前校准好沉降测量仪,确保它能准确地记录桩在加载过程中的下沉情况。
加载装置也要检查好,就像检查汽车发动机一样,看看各个部件是不是完好无损,能不能正常工作,不然在试验中途出故障,那就麻烦大了。
二、试验加载过程。
1. 加载方式。
加载得慢慢加,不能一下子把重量都压上去,这就像你往骆驼背上放东西,不能一下子把所有货物都扔上去,得一袋一袋地放。
一般采用分级加载,每级加载的重量得按照规范来,这样才能准确地测试出桩的承载能力。
加载的时间间隔也有要求,要给桩足够的时间去适应这个重量,就像你跑步累了,得歇一会儿才能接着跑,桩在加载后也要有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沉降状态,所以每级加载后要等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级加载。
2. 沉降观测。
在加载的同时,要时刻盯着沉降观测的数据。
这沉降数据就像桩的健康指标,稍微有点异常就得注意。
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去测量沉降,不能偷懒,比如说开始的时候可能间隔短一点,像个小护士频繁查看病人一样,到后面如果沉降稳定了,间隔可以适当拉长一点。
测量沉降的位置也很关键,要在桩头的规定点上测量,不能乱测,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就不是桩真实的沉降情况了。
三、试验终止条件。
1. 沉降过大。
如果桩的沉降量超过了规定的限值,那就得停止试验了。
水泥搅拌桩单桩静载检测方案(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

目录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 (1)二、适用范围 (1)三、检测内容及频率 (1)四、检测原理 (1)五、检测龄期的要求 (2)六、试验准备 (2)七、检测方法 (3)八、检测数据的整理 (5)九、检测结果的判别、评定 (5)十、检测报告 (6)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一、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1)本检测方案依据的检测标准及技术要求是:《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2)项目公司管理文件及设计图纸、资料。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三、检测内容及频率3.1.检测内容判断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 检测频率单桩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单桩静载荷试验的数量应为总桩数的0.2%~0.5%,且不应低于3处。
四、检测原理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是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观察受检基桩在沉降过程中的的受荷状态,使用仪器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并得到荷载-沉降(Q-s)曲线、沉降-时间对数(s-lgt)曲线等参数,采用一定的方法(规范、规程规定)分析、评价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水平,它是目前最可靠且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试验原理示意见下图所示。
图1 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原理示意图五、检测龄期的要求水泥搅拌桩龄期要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六、试验准备6.1 收集和了解检测工程概况①工程项目名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②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③桩基本参数:桩型、桩径、桩长、桩身砼强度、持力层及极限承载力;④桩位图及桩基施工记录。
6.2 前期准备。
包括设备、仪器检定等检查准备工作。
6.3 试验仪表的选择最大试验荷载对应的油压不宜小于压力表量程的25%,避免“大称称轻物”。
同时,为了延长试验仪表的使用寿命,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实施细则
1.试验目的
通过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参数;
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试验范围
混凝土预制桩、各种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钢桩
3.试验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4.工作程序
仪器设备
RS-JYB/C静载试验设备;
超高压油泵和油压千斤顶及与二者相连的高压油管;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柱式力传感器或压力变送器量测荷载;百分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测沉降。
荷载和沉降量测仪表均应经过计量标定;
基准梁、支撑(传力)杆。
试验的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砼强度等级,配筋情况、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以及桩的预估水平极限荷载。
根据工程桩的实际水平受力要求,并在充分征求设计人员及建设单位对试桩的试验要求后,制定出比较详细的试验方案。
试验加载方法的选择
一般模拟地震周期性水平荷载,采用单向多循环加卸载法进行试验。
对于受长期水平荷载的桩基采用慢速连续加载法进行试验。
试验仪表设备的安装及要求(图1)
图1 水平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采用千斤顶施加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线应通过地面标高处(地面高应与实际工程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
在千斤顶与试桩接触处宜安置一球形铰座,以保证千斤顶作用力能水平通过桩身轴线。
桩的水平位移采用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
每一试桩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和在该平面以上50cm左右各安装一或二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下面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桩身在地面处的水平位移,上面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桩顶水平位移,根据两调频式位移传感器位移与两调频式位移传感器距离的比值求得地面以上桩身的转角)。
如果桩身露出了地面较短,可只在力的作用水平面上安装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水平位移。
固定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基准桩宜打设在试桩侧面靠位移的反方向,与试桩的净距不小于1倍试桩直径。
有垂直荷载的水平静载试验,桩顶应放置垂直千斤顶,由有轴承定位的滚轴和球铰形成自由端条件,垂直荷载于试验前一次加上。
所加垂直荷载值,一般取该桩垂直抗压容许承载力的90%。
试验中所需反力可通过反力桩来实现,也可以由坑壁提供。
其它注意事项
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其不受损伤,以保证现场试验数据准确无误。
试验现场必须搭起能防雨、遮阳的临时帐篷或设施,以保护仪器设备。
高压油泵等仪器设备应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安放。
试验现场所接电源必须符合临时架设电源线路的要求,禁止乱扯电源、电线,防止漏电,触电等事故发生。
试验规定和要求
开始试验的时间:预制桩在砂土中入±7d后,如为粘性土,应视土的强度恢复而定,一般不得少于15d,对于饱和软粘土不得少于25d。
灌注桩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
试验加载方法的规定
慢速连续加载的试验方法可参照垂直静载试验的规定(包括加载等级、沉降稳定标准等)。
多循环加卸载试验法,按下列规定进行加卸载和位移观测。
荷载分级:取预估水平极限荷载的1/10作为每级荷载的加载增量。
根据桩径大小并适当考虑土层软硬,对于直径300~1000mm的桩,每级荷载增量可取~20kN。
加载程序与位移观测:每级荷载施加后,恒载4min测读水平位移,然后卸载至零,停2min测读残余水平位移,至此完成一个加卸载循环,如此循环5次便完成一级荷载的试验观测。
加载时间应尽量缩短,测量位移的间隔时间应严格准确,试验不得中途停歇。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桩身折断;
水平位移超过30~40mm (软土取40mm );
水平位移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千斤顶加载系统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及油路三个部分。
试验前应检查千斤顶、油泵工作是否正常,油路是否漏油。
压力传感器和调频式位移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压力传感器安装于千斤顶和试桩间,其测力中心线与千斤顶中轴线重合。
调频式位移传感器应安装固定在支承于相对不动基准桩上的基准梁上,应使调频式位移传感器轴线平行于被测位移的方向,不得歪斜。
试验过程
做好前述准备工作,并检查无误,方可开始试验。
按照节规定进行逐级加(卸)载、观测位移。
当试验满足节终止试验的条件时,可终止试验.
5.单桩水平承载力和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确定
单桩水平临界荷载(桩身受拉区混凝土明显退出工作前的最大荷载)按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采用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时间-作用点位移(H-t-Y 0)关系曲线和
水平力-位移梯度(H -ΔY 0/ΔH )关系曲线。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应绘制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H-Y 0)关系曲线、水平力-位移梯度(H -ΔY 0/ΔH )关系曲线、力作用点位移-时间对数(Y 0-lg t )关系曲线和水平力-力作用点位移双对数(lg H -lg Y 0)关系曲线。
绘制水平力、水平力作用点水平位移-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的关系曲线(H-m 、Y 0-m )。
当桩顶自由且水平力作用位置位于地面处时,m 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32
35
35)(00y EI Y b H
m ⋅=ν (1-1)
510⎪⎭⎫ ⎝⎛=EI mb α (1-2)
式中m——地基土水平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α——桩的水平变形系数(m–1);
ν
y
——桩顶水平位移系数,由式(1-2)试算α,当αh≥时(h为桩的
入土深度),其值为;
H——作用于地面的水平力(kN);
Y
——水平力作用点的水平位移(m);
EI——桩身抗弯刚度(kN·m2);其中E为桩身材料弹性模量,I为桩身换算截面惯性矩;
b
0——桩身计算宽度(m);对于圆形桩:当桩径D≤1m时,b
=(+);
当桩径D>1m时,b0=(D+1)。
对于矩形桩:当边宽B≤1m时,b0=+;
当边宽B>1m时,b0=B+1。
单桩水平极限荷载可根据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取单向多循环加载法时的H-t-Y0曲线或慢速维持荷载法时的H-Y0曲线出现拐点的前一级水平荷载值。
取H-ΔY0/ΔH曲线或lg H-lg Y0曲线上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
取H-σs曲线第一拐点对应的水平荷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