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能效测试方案.doc
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锅炉能效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和背景能源的高效利用是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能源消耗中,锅炉作为一个重要的热能设备,其能效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能源利用的效果和资源的浪费程度。
因此,进行锅炉能效测试成为了评估锅炉性能并优化能源利用的必要步骤。
二、测试方法和过程1. 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选用国家标准《锅炉性能测试方法》作为测试准则,通过测定锅炉的热效率和燃烧效率来评估其能效水平。
2. 测试过程(1)准备工作:清理锅炉设备,确保测试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检查记录:对锅炉的运行状态、燃料种类、供热负荷等重要参数进行检查和记录。
(3)试验数据采集:通过测量和记录锅炉的进出口水温、燃料消耗量、热量产生量等数据,来计算锅炉的实际热效率和燃烧效率。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处理,得出锅炉的能效水平。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测试与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果:1. 锅炉的热效率为XX%,燃烧效率为XX%。
在设备标称参数范围内,锅炉的能效水平处于合理的水平。
2. 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能效变化情况:经测试,发现锅炉在半负荷下的能效较低,而在全负荷下表现较好。
这可能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策略有关,建议优化锅炉的负荷调节策略,以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
3. 锅炉的运行状态与能效相关性:分析数据发现,锅炉的能效与燃料的燃烧状态和供热负荷大小密切相关。
在正常运行且供热负荷较大时,锅炉的能效较高。
然而,如果存在燃料燃烧不完全或过量供热的情况,能效会大幅下降。
因此,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和合理控制供热负荷,对提升锅炉能效至关重要。
四、优化方案与建议鉴于本次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方案和建议,以提高锅炉的能效水平:1. 优化锅炉的负荷调节策略:通过技术手段和调节控制,实现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高效运行,避免在半负荷状态下,能效下降的情况发生。
2. 完善燃烧系统:优化锅炉的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降低燃料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从而提高锅炉的能效水平。
锅炉能效测试方案(模版)

*************有限公司DZL2-1.0-AII锅炉能效测试方案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泰州分院泰兴所二O一四年八月为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执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的规定,提高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江苏奥喜埃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泰州分院泰兴所对需要评价的锅炉进行能效测试技术服务,并评价锅炉的能效等级。
一、测试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高能耗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3、TSG G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4、TSG 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5、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规程》6、相关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7、锅炉的设计技术文件和图样。
二、锅炉基本特性1、主要工作参数额定蒸发量额定蒸汽温度给水温度锅炉排烟温度℃排污率 %空气预热器进风温度℃锅炉设计热效率 %2、设计燃料煤质分析资料: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4140kcal/kg煤的入炉粒度要求:粒度范围0~10mm,50%切割粒径2mm三、测试组成员及职责现场数据测试及样品取样: 测试数据计算及编制报告: 报告审核: 报告审批: 四、 人员资质***:锅炉检验师,证号:********************,有效期:2017年12月能效测试资质,证号证号:***********4,有效期:2017年8月五、测试条件、测试设备与测试要求5.1测试条件(1)测试期间应使用同一品种和质量的燃料;(2)锅炉及辅机应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正常运行状态。
锅炉热工况稳定是指锅炉出力和主要热力参数平均值已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5.3测试设备(1)烟气分析仪(t py 精度不低于±3℃、CO 精度不低于±5%); (2)红外线测温仪(精度不低于±1℃)。
5.3测试要求(1)火床燃烧、火室燃烧、流化床燃烧等锅炉的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h ; (2)烟气测试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不低于10min ;(3)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 含量、炉体外表面温度按测试数据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数值。
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Performance test code for utility boiler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8-11-08批准1989-07-01实施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方法,作为锅炉性能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以下统称验收试验)的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蒸发量为35t/h或35t/h以上,蒸汽出口压力高于2.45MPa或蒸汽出口温度超过400℃的蒸汽锅炉。
其他参数发电锅炉的性能试验亦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也适用于为了其他目的(如工况调整、燃料变动、设备改进等)而进行的锅炉热效率试验。
本标准不适用于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性能试验。
2引用标准GB211 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GB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218 煤中碳酸盐的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法GB219 煤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方法GB261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GB266 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267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GB268 石油产品残碳测定法GB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384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GB388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氧弹法)GB474 煤样缩制方法GB476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483 煤质分析方法一般规定GB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GB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1033 波纹管压力计GB1226 一般压力表GB1227 精密压力表GB1598 工业热电偶用铂铑13-铂偶丝GB1608 电接点压力表GB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2538 原油试验方法GB2540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GB2565 煤的可磨性试验方法GB2586 热能单位符号与换算GB2587 热平衡通则GB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方法通则GB2614 镍铬-镍硅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2624 流量测量节流装置GB2902 铂铑30—铂铑6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2903 铜-铜镍(康铜)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48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3772 铂铑10-铂热电偶丝及分度表GB3927 直流电位差计GB3930 测量热电阻用直流电桥GB4270 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代号GB427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882 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性试验JB470 膜盒压力表JB913 工业用热电偶技术条件JB1064 实验室玻璃温度计型式、基本参数及尺寸JB1066 实验室玻璃温度计技术条件RS—1—1 燃煤采样RS—3—1 燃油、飞灰和炉渣试样的制备RS—4—2 粒度为3mm以下煤样外在水分的快速测定RS—26—1 飞灰和炉渣中可燃物测定RS—28—1 燃油采样SS—2—1 水、汽样品的采集3术语、符号、代号3.1术语、定义3.1.1电站锅炉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加热给水,以获得规定参数(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并主要用于发电的锅炉机组。
热电厂机组锅炉专业性能试验方案

热电厂机组锅炉专业性能试验方案1.综述1.1前言公司热电厂技改4×330MW机组工程4号机组已于2022 年10 月完成168 小时试运并且投产发电。
根据新建机组达标规定,在机组试生产期间将进行锅炉机组性能考核试验。
试验由内蒙古国电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发电厂共同承担完成。
试验标准依照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及相关引用标准。
1.2试验目的根据电力部有关文件要求,对新建达标机组进行全面性能考核试验,并通过试验检验设备制造厂提供的各项保证值,对设备及投产状况给予全面技术评价,为发电厂的调度及以后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1.3锅炉性能试验内容锅炉热效率测定。
空气预热器漏风测定。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锅炉额定出力。
汽水系统压降。
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
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率测试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磨煤机单体耗能试验污染物排放测试主设备(汽轮发电机、锅炉辅机、汽轮机辅机)噪声测试。
粉尘测试。
散热测试。
合同规定的其他试验内容。
2.系统概述2.1总体布置本机组锅炉主设备为武汉锅炉厂生产的型式为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布置,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喷水减温控制过热汽温,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空预器,固态出渣,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全钢构架,露天岛式布置。
2.2 汽水系统锅炉给水经高压给水管,接入直径φ406×55mm省煤器入口集箱,流经77排省煤器蛇形管,进入直径φ273×50mm省煤器中间集箱,再流经124根直径φ60×11mm省煤器悬吊管后,进入直径φ273×50mm省煤器出口集箱,再通过3根直径φ219×26mm引入管把给水引入汽包。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低温过热器下方,由水平蛇形管束组成,直径为φ51mm,材料为20G,2管绕制。
省煤器采用顺列布置。
为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在靠近前、后包墙管烟气流入口处加装阻流板,上部两排及全部弯管处装有内、外防磨瓦板。
小型电加热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方法

小型电加热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型电加热锅炉及其系统能效测试方法1. 引言随着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小型电加热锅炉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供暖设备,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锅炉测试方案(1)

锅炉测试方案一、测试目的:为了了解锅炉在运行中的能量利用程度及能量使用方面进行测试,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充分对燃料进行利用,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
二、测试原理:测试原理采用能量平衡原理,即输入能量=输出能量,公式为Qr=Q1+Q2+Q3+Q4+Q5+Q6,式中Qr-输入能量,Q1-有效能量,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Q4-机械未完成燃烧损失,Q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通过正反平衡测试对锅炉效率及各部分的损失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及η1=Q1/Qr,或η1=1-(η2+η3+η4+η5+η6)。
当正反平衡测试结果之差小于5%时,测试结果采用正反平衡结果的平均值,即η=(η1+η1)/2。
三、测试仪器:烟气分析仪、红外测温仪、超声波流量计、皮尺、磅秤、大气压力表、环境温度计。
四、测试标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 G0003-2010)、《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5317-2009)五、注意事项:1、锅炉负荷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运行70%左右;2、实验期间协调企业工作人员不要开启排污;3、在实验期间对每次入炉煤及排出的炉渣及飞灰进行取样;4、每10-15min记录一组参数。
六、测试项目:序号测试及采集项目数据来源1耗煤量现场煤斗车称量数据;并根据之前其测试报告预估效率为80%左右,以炉渣及灰渣质量核实实际的耗煤量。
2煤的发热值测试期间取样化验,企业提供化验数据作参考3煤的灰含量测试期间取样化验,企业提供化验数据作参考4蒸汽/给水流量同企业协调,在测试过程中不排污,用超声波流量计测试锅炉给水流量近似等于蒸汽流量5蒸汽/给水温度测温仪测试 并与其表计读数对比,若差距不大,可用其读数6蒸汽/给水压力根据现场给泵出口压力,汽包压力,蒸汽压力相互核实;若读数明显有误,则可根据给泵、锅炉名牌进行大致的估算7炉渣/飞灰质量现场称量8炉渣/飞灰温度在炉渣及飞灰排出口测温仪直接测试9排烟温度及烟气成分空预器出口尾部烟道(1m左右)进行测试,待排烟温度温度稳定后才可读数10入炉冷空气温度送风机房六、测试项目11炉体表面温度距门(孔)300mm以外的温度不超过50℃,炉顶温度不超过70℃(每平米布置一个测点)七、现场测试计算表格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Q2+Q3+Q4+Q5+Q6,式中Qr-输入能量,Q1-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为了解毛铺酒厂锅炉运行热效率和为确定下步锅炉改造方向,根据《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对毛铺酒厂3台锅炉进行能效测试。
一、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采用反平衡法,相关测量要求按照GB/T 10180要求的方法进行测量。
二、测试要求1.热效率测试应当不少于2次;2.两次反平衡测试测得的效率之差均应当不大于2%。
三、测试条件1.锅炉在额定参数下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运行状态;2.辅机与锅炉出力相匹配并运行正常,系统不存在跑、冒、滴现象;3.测试所用燃料符合设计燃料的要求;4.锅炉及辅机系统各测点布置满足测试大纲要求。
四、测试项目1.排烟温度t py,℃;2.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3.排烟处CO含量,%(ppm);4.入炉冷空气温度t lk,℃;5.飞灰可燃物含量C fh,%;6.漏煤可燃物含量C lm,%;7.炉渣可燃物含量C lz,%;8.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v.ar,kJ/kg;收到基灰分A ar,%;9.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五、正式测试时间1、锅炉正常燃烧1小时后开始测试;2、测试时间内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燃料添加和出渣周期(分厂应先将煤斗填平正常燃烧后添加燃煤时必须填平并计量);3、烟气测量次数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时间均匀,测试开始、结束各一次(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 含量按测量数据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值)。
六、测试项目1. 排烟热损失(q 2)2.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3)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4)4. 散热损失(q 5)5. 灰渣物理热损失(q 6)6. 热效率;()65432j 100q q q q q ++++-=η七、测试报告1. 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2. 锅炉能效测试项目3. 锅炉能效测试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4. 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八、测试小组成员及分工名称人员 职责综合分析组 生产技术科设备组2、 对测试细节进行全面监督;3、 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出具相关报告;4、 对照国家相关规定,寻找不合格项目,并制定锅炉下步改造计划。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

锅炉能效测试实施细则1.0总则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质检特函〔2008〕264号文《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所有在用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逐台进行测试。
为了加强对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的管理,规范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保证锅炉能效测试工作质量和测试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手工或机械燃烧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的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及以垃圾作燃料的锅炉可参照采用。
1.3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余热锅炉、核能锅炉。
2.0测试目的通过对锅炉热效率的测试,了解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以便企业找出问题,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3.0测试依据3.1《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2-2010)3.2《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TSG G0003-2010)3.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0-2003)3.4《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5317-2009)3.5《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 17954-2007)3.6测试锅炉的相关设计资料:如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
4.0测试人员资格、职责和权限4.1 测试人员资格4.1.1承担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并有签字确认权的人员,必须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持有锅炉检验员以上资格证书。
4.1.2承担蒸汽品质化验、燃料工业分析和燃料元素分析人员,一般应持有相应项目证书或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担任。
4.1.3 未持有相应资格证人员,不能独立承担测试工作,但可在有资格人- 371 -员的指导下进行测试的相关工作。
4.2 测试人员职责4.2.1 必须认真学习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等,熟悉有关锅炉测试方面的技术法规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能效测试方案一、概况1、项目名称:2、委托单位:3、锅炉制造商:4、锅炉型号:5、测试地点:6、测试标准:1)GB/T 10184-2015《电站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2)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3)合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有限公司根据 GB/T 10184-2015《电站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2016-7-1 实施)和 TSG 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2010-12-1 实施)的要求,察看锅炉房现场的情况,为保证锅炉测试顺利进行,贵单位还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7、测试目的:测定锅炉在运行参数下的各项热工性能指标,为锅炉提供能效测试报告。
二、测试前的准备1.资料准备1.1 锅炉档案资料锅炉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出力范围、设计燃料要求及燃料所属分类);锅炉总图;锅炉使用说明书;锅炉热力计算书;锅炉定型能效测试报告等。
1.2 填写“《锅炉运行工况能效测试委托检验申报单》”。
2.测点布置测点布置按 GB/T 10184-2015《电站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的要求。
2.1 燃料计量测试期间保证不少于4h 的燃料量(原煤),煤质一致,并在磨制之前进行称重,燃料自称重测量处至进入锅炉机组之间应尽量消除泄漏,如不可避免,则将所有泄漏或损失的燃料收集、称重和记录,以对燃料量进行修正。
2.2 给水计量满足独立计量锅炉给水(或者蒸汽)条件;并满足锅炉测试期间水的供应量。
在给水管上安装超声波流量计。
现场有蒸汽流量计并在校验有效期内的,记录测试流量作参考。
2.3 烟气采样检测烟气采样孔:开孔位置应为烟道内最后一级受热面后,应尽量开设在直段烟道。
内孔径≥φ 25 ㎜(最好焊接一段长 100 ㎜,直径φ38 ~φ 51 的钢管,测试完毕后应可以密封),孔轴方向宜为水平方向并垂直于烟气流向(要方便操作)。
现场须确定位置,测试前必须开孔。
3工具和配合人员准备3.1 台秤、地磅或皮带秤。
地磅或皮带秤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精度在0.5 级以上;注:用于燃料称重计量或者漏煤、炉渣、飞灰称重计量,若现场无法提供的,只能采用反平衡法进行测试。
3.2 电源接线板 2 个。
接线长度 10 ~20 米。
布置在烟道省煤器出口平台附近。
3.3 测试配合人员 2 名。
在测试开始时,安装测试设备仪表需要打磨,燃料煤、飞灰的取样,炉渣、漏煤的称重和取样。
安装测试设备打磨工作需要约 1 名配合人员,炉渣需要人工称重计量,则需要约2 名配合人员。
蒸汽冷凝水、飞灰取样需要 1 名熟悉场地人员配合。
4锅炉测试条件准备4.1 锅炉及其系统情况检查4.1.1 测试前应全面检查锅炉机组各主、辅机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如有不正常现象应予排除。
4.1.2 试验使用的仪器、仪表均应在检定和标定的有效期内。
4.1.3 应注意被试验锅炉的汽、水及燃料必须与其它锅炉的汽、水及燃料、排渣完全隔绝,以防泄漏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4.1.4 测试开始前完成排渣工作,保持受热面运行时的清洁,测试期间不允许进行可能干扰测试工况的任何操作,如排污、吹灰、打焦等。
4.2 测试工况条件4.2.1 正式试验前锅炉机组应连续运行 3 天以上,正式实验前的 12h 中,前 9h 机组运行负荷应不低于试验负荷的 75%,后 3h 应维持预定的试验负荷。
4.2.2 热工况稳定系指锅炉主要热力参数在许可波动范围内其平均值已不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状态,锅炉单台独立运行,运行的负荷(出力)应稳定(波动不超过±3%),压力应稳定(波动不超过±2%),主蒸汽温度(波动不超过 +5℃~ -10 ℃)测试期间燃料成分应保持一致。
4.3 测试方法、试验次数、蒸发量修正方法及误差规定测试方法:若现场可按条件进行燃料称重计量、漏煤、炉渣、烟道灰、飞灰称重计量,采用反平衡法进行测试;若现场无法提供的 , 每次试验的实测蒸发量最大允许波动范围为波动不超过± 3%额定出力。
当蒸汽和给水的实测参数与设计不一致时,锅炉的蒸发量应进行修正。
本次测试在所要求的负荷下做两次试验。
该负荷下的试验热效率为其中两次落在允差范围内的相近热效率平均值。
在测试过程中或整理测试结果时,发现观测到的数据中有严重的异常情况,则应考虑将此工况试验舍弃;如果受影响的部分是在试验的开头或结尾处,则可部分舍弃(例如:蒸发量或蒸汽参数等波动超出试验规定的范围),如有必要,应重做该工况试验。
4.4 热工试验效率计量测量项目a)燃料元素分析、工业分析、低位发热量;b)燃料消耗量;c)蒸汽锅炉输出蒸汽量(饱和蒸汽锅炉测量给水流量);d)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给水压力;e)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f)饱和蒸汽湿度(不取样,按标准取 3 %);g)排烟温度、燃烧室排出炉渣温度;h)排烟处烟气成分(含 RO2、O2、CO);i)炉渣和烟道灰的重量;j)炉渣、烟道灰和飞灰可燃物含量;k)入炉冷空气温度;l)当地大气压力;m)环境温度;n)试验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三、正式测试1 正式试验前锅炉机组应连续运行 3 天以上,正式实验前的12h 中,前 9h 机组运行负荷应不低于试验负荷的75%,后 3h 应维持预定的试验负荷。
2试验开始时,炉渣清理、锅筒、燃料箱液位标记、流量计清零。
3各项目测试内容3.1 燃料采样及测量3.1.1 燃料(原煤、煤粉)、灰、渣采样3.1.1.1原煤采样方法:测试开始后,在运动中的煤流中取样,即在运行的制粉系统的原煤仓上取样,采样不少于 2 次,每次采样量≥1kg,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有煤样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按四分法进行样品缩分,根据需要确定化验样份数。
如无法在运动中的煤流中取样时,也可在上煤过程中进行试验煤样取样工作,采样不少于 2 次,每次采样量≥ 1kg,上煤结束后对煤样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按四分法进行样品缩分,根据需要确定化验样份数。
3.1.1.2煤粉采样方法:取样点应设定在进入炉膛前的煤粉管道(或煤粉仓)上,取样时使用煤粉等速取样器进行等速取样,等速取样器使用时应将管道连接牢固,采样不少于 2 次,每次采样量≥1kg,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有煤样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按四分法进行样品缩分,根据需要确定化验样份数。
操作注意事项:a、取样时间应与锅炉试验工况时间相等,整个取样期间取样间隔时间应相同。
b、取样后对样品进行密封存放,尽量减少与现场环境接触时间,避免煤样被粉尘污染和环境水分污染。
c、样品缩分应在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取煤样进行缩分。
d、煤样缩分后应按工况做好编号。
3.2 蒸汽锅炉蒸汽量测量饱和蒸汽通过测量锅炉给水流量来确定,给水流量用超声波流量计来测量。
同时对控制台上蒸汽流量数据进行记录。
对于燃料消耗和给水累计流量应该严格按时间间隔读数记录 , 增加读数的准确性。
按时间间隔读数记录多,可在计算整理时加以适当的取舍。
也能随时注意到燃料量和给水量,不至于出现燃料和给水断供和不便计量的情况。
3.3 炉渣、飞灰采样及称量3.3.1 飞灰采样方法:试验开始后在空预器后烟道使用飞灰等速取样器进行取样,根据现场分割烟道宽度均在4~10m以内应至少布置 2 个取样孔。
采样不少于 2 次,每次采样量≥ 1kg,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有煤样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按四分法进行样品缩分,根据需要确定化验样份数,试验工况期间全过程进行取样。
操作注意事项:a、按左、右两侧空预器后分支烟道进行样品收集。
b、取样时观察取样器是否正常,若发现取灰量异常时及时检查管路是否堵塞,并予以消除。
c、飞灰取样时应有熟悉设备性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失误导致取灰量异常。
d、无论用何种方法取样,一定要对飞灰取样处的漏风进行有效处理,同时保证异物不被吸入烟道内。
e、取样时间应与锅炉试验工况时间相等,整个取样期间取样间隔时间应相同。
f、取样后对样品进行密封存放,尽量减少与现场环境接触时间,避免灰样被粉尘污染和环境水分污染。
g、样品缩分应在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取灰样充分混合后进行缩分。
h、灰样缩分后应按工况做好编号。
3.3.2 炉渣采样方法:在捞渣机出口或碎渣机出口进行取样,试验工况开始后进行取样,采样不少于 2 次,每次采样量≥ 1kg。
工况结束后对渣样用四分法进行缩分,根据情况确定份数。
操作注意事项:a、取样时使用洁净的工具。
b、存放渣样的容器应能够密封,每次取样后封好,防止灰尘落入渣样内。
c、取样时间应与锅炉试验工况时间相等,整个取样期间取样间隔时间应相同,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d、炉渣取样时应有熟悉设备性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取样时做好安全措施,防止转动设备伤人。
e、样品缩分应在试验工况结束后对所取渣样充分混合后进行缩分。
f、渣样缩分后应按工况做好编号。
3.4 温度、压力测量蒸汽温度测量使用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测量范围200~1800℃(-50 ~+500℃),视现场状况就地安装;压力测量使用精密压力表,测量范围 0~40MPa,视现场状况就地安装。
3.5 烟气分析测量方法:在末级受热面出口选取测点测量烟气成分,主要测量成分为O2、CO、RO2等。
每个测试工况至少测试两组以上数据。
测试期间保证测试设备与烟道接触面密封严密,防止冷风漏入,影响测试数据。
利用现有温度测点或烟气分析仪测量锅炉排烟温度,测点位置在末级受热面出口烟道。
3.6 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有关测试项目,应每隔10min ~15min 读数记录一次。
四、测试结束测试工况开始后直至结束时,锅炉燃烧工况、燃料量、主蒸汽流量、再热蒸汽流量、给水流量、锅筒水位、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情况、制粉系统投运方式以及所有测试需控制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和稳定。
五、测试人员及组织1现场测试小组(人员)组长:成员 :现场配合人员(至少 2 名):2人员组织分工及现场布置2.1 人员分工a、组长负责测试工作的整体协调开展,对测试锅炉技术资料初步的审查(锅炉总图、锅炉热力计算书或汇总表、设计燃料、实际使用燃料等)了解测试场所的特点。
b成员负责锅炉运行工况的数据测量、燃料取样和记录。
c现场配合人员负责提供测量仪器的电源,配合取样成员完成燃料、飞灰、炉渣、漏煤的取样。
2.2 现场安全布置:a 、在测试人员误接近可能发生危险明显处和测试区域,放置表明现场正在进行测试的警示牌,必要时使用单位应安排人员监控测试现场。
b、现场测试人员应遵守使用单位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开展测试工作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高处作业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定。
六、测试仪器设备设备编序号测试项目测试仪器型号精度量程号1 给水流量流量计/ 0.5% /2 给水温度热电偶温度Fluke 54 II 0.1 ℃0~600℃计3蒸汽流量4 给水压力压力表YB-160 0.4 级0~ 4.0MPa5 蒸汽压力压力表YB-160 0.4 级0~ 4.0MPa 6燃料量7热电偶温度0.1 ℃0~600℃排烟温度Fluke 54 II计O? 0.1%0~25%,8 排烟成分烟气分析仪KANE940 级, CO0~5000ppm1ppm入炉冷空热电偶温度9气温度Fluke 54 II 0.1 ℃0~600℃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