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会机构简介
中国十大慈善机构

中国十大慈善机构中国不乏富人,也不乏可以广施善行的慈善机构,原本应该有密切联系的两者在现实中似乎显得有些淡漠。
我们真实记录了在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大慈善机构的相关状况,呼吁人们,特别那些富裕的人群来关注并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中华慈善总会作为中国规模较大、业绩较好的公益组织机构之一。
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长崔乃夫的倡导下成立,总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社会救助工作。
按照总会章程,慈善总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每界5年,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每年召开一次。
总会经费来源于会费、捐赠、政府资助、利息、核准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经费来源于创始基金增值部分、会费、行政经费专项捐赠、政府资助、捐赠款利息、兴办实体的收入等。
按照国家规定,从捐赠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项目管理经费。
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共有团体会员108个,并与绝大多数团体会员合作开展多种慈善项目。
据2002年一项资料显示,总会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总计9.8亿人民币,其中,善款5.4亿人民币,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共计4.4亿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有数据显示,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这些人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服务的对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为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各类残疾人的全国性统一组织,她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其最高领导机构。
其下设主席团、执行理事会、评议委员会、专门协会和各类地方组织。
残联的章程规定,其资金来源有五部分: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捐赠、政府资助、国际合作项目、创收和其它收入。
据残联内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资金主要来源还是残联先申报,然后国家有关部委拨款专项专用。
中国青少年基金会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是以促进中国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团体。
中国参加的组织

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
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以及台湾当局退出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
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
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26日举行了宪章的签字仪式。
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开始生效,联合国(United Nations) 宣布正式成立,51个签字国(波兰后补签)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加入国际民航组织1971年11月19日,国际民航组织第74届理事会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撤销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资格。
1974年2月中国决定承认《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并自该日起参加该组织的活动。
中国从1974年起连续当选为理事国,并在蒙特利尔设有常驻该组织理事会的中国代表处。
1977年国际民航组织第22届大会决定中文作为这个组织的工作语言之一。
1944年12月9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在《芝加哥公约》上签字,并于1946年2月20日批准该公约。
加入世界卫生组织1972年5月10日,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合法席位的决议。
中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始国之一,并两次被选入执委会。
2006年11月9日,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出任新一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中担任最高负责人职位。
2009年5月18日至27日,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台湾首次以观察员身分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国台办表示对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持乐观态度。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1904年成立,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的痛苦积极工作,并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1950年进行了协商改组,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并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1952年中国红十字会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
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在协助政府履行《日内瓦公约》、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开展民间外交、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保护人民生命与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实效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事业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珮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333个地级分会、2860个县级分会和新疆建设兵团分会,铁路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有7万个基层组织,团体会员单位12万个,志愿者113.2万人,会员总数2398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1549万人。
中国红十字会主要职责备灾救灾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除紧急阶段实施救援工作外,还进行灾后重建。
建立了沈阳、杭州、孝感、西安、广州和成都等6个区域性备灾中心,北京、上海、云南、湖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备灾中心,部分地(市)也建立了备灾中心或仓库,储备救灾物资,培训救灾人员,备灾救灾网络已初步形成。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

红十字会基本知识第一部分:会务知识1、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创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
2、1948年,红十字协会理事会决定把每年5月8日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红十字日。
3、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及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4、1863年,“五人委员会”,首次在日内瓦召开首次会议,它的正式名称是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5、186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通过了10项决议,其中包括采用白底红十字作为保护性标志。
6、白底红新月标志在1876年由土耳其首先使用的,1929年被确认为与红十字具有同等地位的正式标志。
7、亨利·杜南1901年获首次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奖励他为红十字运动做出的巨大贡献。
8、南丁格尔是现代医务护理的创始人,她的生日是5月12日被定为国际护士节;她被称为红十字运动的先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9、红十字运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及各国红十字会三个部分组成。
10、红十字运动1986年被正式称为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
11、红十字运动的最高审议机构是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
12、为确保中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委员全部由瑞士籍人士担任。
13、和平时期,各国红十字会的寻人工作都是直接联络与合作,只有在战争或武装冲突时期及其他它特殊情况下,中央寻人局才介入。
14、国际联合会的最高机构是大会,执行机构是领导委员会,办事机构是秘书处。
15、在国际救援活动中,红十字运动三个组成部分在不同情况中的分工不同,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起主导作用。
16、红十字标志是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是武装力量医疗机构的特定标志,是红十字会的专用标志。
中国红十字会ppt课件

未来发展关键
• 1 . 基金会工作效率低下, 人员分工不明确, 权责不分 明, 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 • 2 . 组织管理官僚化严重。领导总是高高在上, 经常以 自我意志为转移, 觉得工作应该怎样做就怎样做 , 很少 调研, 很少为下属考虑, “ 想当然” 的现象十分突出。 • 3 . 基金会人才匮乏。基金会 目前的人员以退居二线的 领导( 尤其是在很多政府设立的基金会中) 和非专业人员 为主, 这样的人才结构导致基金会的效率低下, 发展缓 慢。 • 4 . 募捐效果不好。在基金会募捐的三类对象——个人、 企业和其他慈善组织中, 中国的基金会把募捐主要集中 在企业身上, 而忽视了个人和其他慈善组织的捐赠 • 5 . 基金会的管理缺乏透明度,社会监督无力。
建议目标
• 目标1:率先在全国实施权责明晰的管理制度,从 组织内部做起,切实提高基金会的工作效率。要 使工作效率比以前提升一倍。 • 目标2:去除中国基金会管理官僚化的外衣,还原 其非营利组织的最初属性,使组织内部整个体系 的管理一体化。 • 目标3:改变原有的募捐模式,通过创建自己的品 牌效应来切实改善募捐的效果,在社会上形成良 好的宣传效应,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战略监控及评估
• 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 2011年3至5月,全国慈善组织共接收捐款62.6亿 元;郭美美事件发生后的6至8月,全国慈善组织 共接收捐赠8.4亿元,降幅达到86.6%。“郭美美 事件”击中了中国慈善机构的软肋——透明度。 公众希望“郭美美”事件能帮助中国慈善机构开 启一个透明的未来。同时,“郭美美事件”积极 效应已经显现,关联方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迅速 推出了“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公众可先期查询 青海玉树地震的捐赠数据。虽然查询数据中尚有 瑕疵,但这是一个很的开始。
红十字会知识竞赛复习材料

红十字会知识竞赛复习材料一、红十字运动的起源1、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1828-1910)杜南因创立国际红十字运动,1901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2、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6.24)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村庄,因缺乏医疗救护,士兵伤亡惨重,约有4万多名受伤垂死之人被遗弃在战场。
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的亨利•杜南先生6月25日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置一边,投入战场救护。
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
杜南还发动邻近的卡斯蒂廖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3、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年11月出版)亨利﹒杜南先生在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4、一个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他的重要建议,首先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的赞赏和支持。
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为“日内瓦5人委员会”。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5、一个公约——日内瓦公约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受伤或患病的战斗员,不论属何国籍,都应得到收容和保护”这一重要原则;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运作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

中国红十字会简介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1904年成立,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的痛苦积极工作,并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1950年进行了协商改组,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并修改了《中国红十字会章程》。
1952年中国红十字会恢复了在国际红十字运动中的合法席位。
建国初期,中国红十字会在协助政府履行《日内瓦公约》、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开展民间外交、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保护人民生命与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实效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事业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的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珮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333个地级分会、2860个县级分会和新疆建设兵团分会,铁路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有7万个基层组织,团体会员单位12万个,志愿者113.2万人,会员总数2398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1549万人。
中国红十字会主要职责备灾救灾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除紧急阶段实施救援工作外,还进行灾后重建。
建立了沈阳、杭州、孝感、西安、广州和成都等6个区域性备灾中心,北京、上海、云南、湖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备灾中心,部分地(市)也建立了备灾中心或仓库,储备救灾物资,培训救灾人员,备灾救灾网络已初步形成。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教程

谢 谢!
第一次外交会议
1864年8月, 12个国家的代 表签署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 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 内瓦公约》
2、红十字运动发展
历史
索尔弗利诺 “索尔弗利诺回忆录 ” 国际会议
公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红十字会 协会成立 (1991年 改名:红 十字会与 红新月会 国际联合 会)
红新月确认为 本运动的其中 一个标志
起源与发展
2005/2006
2005/2006/2007
2、标志的含义和使用
表明这是 与红十字 运动有关 的人和物.
标明 作用
表明这是 一个受到 国际人道 法保护的 人或物;不 应受到攻 击的人或 物.
保护 作用
保护作用 (大标志) 武装冲突期间: • 武装部队的医务部门 • 经政府允许协助武装部队医务部门 开展工作的国家红会 • 获得政府许可的地方医院 • 其他经政府许可的志愿救护团体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
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好处。
统一
统一——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
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它必须向所 有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人 道工作。
普遍
普遍——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这个运动中,所有的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都享有同 等地位。享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上海红十字会工作简介
三、红十字标志
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运动 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 道与同情。
1、标志的起源和发展
瑞士国旗
起源
红十字 标志
国际红十字运动
有几个 法定标志
一目了然的视觉符号
1863.10 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