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力测试

合集下载

索力报告测试作业指导书

索力报告测试作业指导书

索力测试作业指导书1目的1.1为正确使用JMM-268索力动测仪,测试斜拉桥拉索、中承式拱桥吊杆等结构的索力,满足测试的准确性和精确,特编制此指导书。

2适用范围2.1斜拉桥拉索索力检测。

2.2中承式拱桥吊杆索力检测。

2.3预应力钢筋、钢丝拉力的测量。

3 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3.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3.2《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3.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4《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试行)》(JTJ 027-97);3.5 JMM-268索力动测仪使用说明书。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测试原理根据张力弦振动公式F=式中F——弦的自振频率L——弦的长度ρ——弦的材料密度δ——弦的应力可知,明确了弦的材料和长度之后,测量弦的振动频率就可确定弦的拉力。

对于两端固定匀质受力的钢索也可近似作为弦。

钢索的拉力T 与其基弦F 有如下关系:2T KF = (4-2)式中 K ——比例系数F ——钢索基频T ——钢索拉力(kN ) n F F n = (4-3) 式中 n F ——主振动频率(Hz )n ——主振频率的阶次因此,通过测量钢索的主振动频率,就可求出钢索的拉力。

4.2比例系数K 的确定4.2.1理论计算(4-4)式中 W ——钢索单位长质量(kg/m )L ——钢索两嵌固点之间的长度(m )4.2.2试验标定对钢索分级张拉。

通过张拉千斤顶和油表或其它装置,读取各级张拉力T ,用JMM-268索力动测仪测量各级拉力下钢索的基频F ,则比例系数K 可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

211P i Z i ii ZT K F===∑∑ (4-5) 式中 P ——张拉级数;Z——同一级的测量次数。

式(4-4)是作了如下假设后推导出来的:1)钢索是只能受拉而不能受弯、受剪,即只有抗拉钢度。

2)钢索质量在全长范围内是均匀的。

3)钢索振动时没有外力作用其上且横向位移极小。

体外索加固T构桥的索力检测与评价

体外索加固T构桥的索力检测与评价

体外索加固T构桥的索力检测与评价提纲:一、索力检测的重要性及方法二、索力评价指标与标准三、体外索加固T构桥索力检测与评价的特点与难点四、T构桥索力检测与评价实际案例分析五、未来T构桥索力检测与评价的研究展望一、索力检测的重要性及方法索力检测是衡量索结构安全性、工程维护管理、以及后期改造的关键性技术之一。

索力检测的目的是确定索力各向异性(大小、方向),并依据这些数据来评估索结构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目前索力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力法、动力法和应变法等。

静力法是基于平衡原理的分析方法,其优点是精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杂和大型结构的检测;但其缺点是对工程现场的要求较高,需要多种仪器协同配合,并且对于较小的变动难以较准确地检测。

动力法是基于工程结构的震动特性来分析结构中索力的方法。

该方法无需使用大量的分量信息而可以确定索力,但其精度与稳定性取决于机械振动的频率和光滑性。

应变法是使用应变计或压电片等传感器来检测索网中的应变信息,并据此推算出索力方向和大小。

该方法适用于基于索结构的系统,较易操作,检测强度适中,适合用于实际工程中的索力检测测量。

二、索力评价指标与标准索力评价指标是衡量索结构安全和可靠性的标准。

对于索结构而言,最重要的指标是索力的平衡性、线性性以及持久性。

其中平衡性是指索力之间的相对平衡,线性性指双向索力变化的一致性,持久性则是索力变化所需时间的稳定性。

在这些方面,索力的均匀性和稳健性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

更具体的,目前相关标准和规范已经提出了大量的评价指标和参数,如索力的最大值、平均值、校正值、偏差值、标准差等。

其中最大值和平均值是企业和维护人员更为关注的数据,而校正值和偏差值则是质量控制流程更加具体的数值量度。

三、体外索加固T构桥索力检测与评价的特点与难点体外索加固T构桥索力检测相对于其它的索力检测来说,具有特殊的难点和特点。

一方面,大量的数据传输需求更加精细的检测;另一方面,技术维护以及连续的环境变化也会造成索力数值的变化。

一种索力测量的方法

一种索力测量的方法

一种索力测量的方法引言索力测量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测量方法,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工程、航空航天、体育等。

对于如何准确、可靠地测量索力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力传感器的索力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系统设计力传感器该方法使用力传感器来测量索力。

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体施加到其上的力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在测量索力时,将力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索力的末端,当索力作用于传感器时,传感器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将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可以实时采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

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校准等,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软件应用开发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

该应用可以通过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并提供数据存储、图表分析等功能。

测量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待测索力的力传感器,并根据传感器的技术规格进行安装和校准。

2. 连接设备:将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设备连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3. 启动设备和软件应用:打开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应用,准备开始测量。

4. 测量过程:将待测索力施加到力传感器上,传感器将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并在软件应用中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5. 数据处理和记录:根据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滤波、校准,然后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该索力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绳索固定在实验平台上的静态拉力为例,通过对比测量结果和标准值,评估了该方法的测量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准确性。

在不同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实验过程中,该方法对环境干扰的抗干扰性能也得到了验证。

应用场景该索力测量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场景,例如:1. 工程领域:在大型桥梁、建筑物等工程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测量索力可以帮助监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索力测试方法

索力测试方法

索力测试方法索力测试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测量物体在外部压力下的强度。

这种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航空、能源、建筑和军事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测量电缆、绳索、钢丝等柔性材料的强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索力测试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索力测试原理索力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外部拉力并监测物体弹性变形来测量物品强度的方法。

在测试中,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拉力;而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在外部拉力下的形变。

通常,我们会把位移传感器引导到被测物体的一端,这样,便可以连续地测量物体在不同拉力下的形变。

根据胡克定律,物体的弹性形变与物体所受拉力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胡克定律将被测物体的形变与力值进行对应。

一旦我们得到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绘制出强度与拉力之间的图形。

在图形上,最大力将与断裂点对应。

通过这种测试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物品的最大拉力和断裂点,进而得出物品的强度。

二、索力测试步骤1. 准备测试设备:首先,我们需要配备一些测试设备。

这些包括:用于施加拉力的机械或电动设备、用于测量拉力的力传感器和用于测量形变的位移传感器。

2. 连接设备:将测试设备正确连接。

确保传感器和测量设备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并能够录取精确的数据。

3. 安装被测物体:将需要测试的物体连接到测试设备上。

如果应用场景需要,可以采用多重连接方式以增加测试的准确性。

4. 施加拉力:开始施加拉力并同时监测被测试物体的形变。

在此过程中,需要始终保证拉力施加的速度是稳定、可重复的。

在拉力达到最大值之后,需要记录下最大拉力和物体的断裂点。

5. 计算结论: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强度和破坏拉力值。

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重复数次测试并取平均值。

三、注意事项1. 测试设备的选取:应根据被测物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

对于较小物体,可以采用手动测试;而对于大型物体,则需要选择电动或液压设备。

2. 测试环境的制定:为防止测试结果的偏差,需要在测试环境中树立测试区域。

动测法索力测试

动测法索力测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T fn n nf1 2 4WL
f n f n1 f1
谐振 基频、主频、阶数
1阶谐振 频率 f1 主频 fn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 索力动测仪使用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 信号分析
频谱显示区
波形显示区
数据显示区
索力分布曲 线显示区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fn-1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3 光纤光栅法
光栅周围温度、应变、应力等物理变化时,将导致光栅 周围或纤芯折射率发生变化,通过测试波长偏移量既可以计
算变化物理量
缺点:成本高,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1.4 油压表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5 小应变挠度法
液压系统 张拉索
F
y o x
ε F +ε T
T
挠度
2u Q 2u T 2 q W 2 x x t
M dx x
M
平衡方程 2u 2u 4u W 2 T 2 EI 4 q t x x 忽略抗弯刚度;锚固段固定不动

T
Q
4WL2 2 T 2 fn n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T 4WL f
2
应变
张拉力
缺点:难以适合大尺寸、大吨位张拉索索力测试
湖南芯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6 动测法
运动方程
Q 2u T sin( ) Q dx T sin Q qdx Wdx 2 x x x
Q
q ( x, t )
Q dx x

dx x
M
fn
谐振峰 间距数

索力测试原理

索力测试原理

2.斜拉索索力主要提供各根斜拉索的初始张拉力,并对张拉过程中各根钢绞线的均匀性及整根斜拉索索力值进行监控。

根据张力弦振动公式:ρδL F 21= (3) 式中:F ——弦的自振频率;L ——弦的长度;δ——弦的应力;ρ——弦的材料密度。

可知,明确了弦的材料和长度之后,测量弦的振动频率就可以确定弦的拉力。

当张紧的斜拉索横向抗弯刚度忽略不计时,其动平衡微分方程为:假定斜拉索两端是铰接,解微分方程可得索力 式中:f n —斜拉索第n 阶自振频率(Hz );L —斜拉索计算长度(m );n —振动频率阶数。

如考虑斜拉索的抗弯刚度,则索力:02222=∂∂-∂∂⋅xy T t y g W g n f W L T n 2224=2222224L EI n g n f W L T n π-=(4)(5)(6)式中:EI —斜拉索抗弯刚度。

上式中第二项222L EI n π表现为斜拉索弯曲刚度对索力的修正。

对于施州大桥的斜拉索是两端固定匀质受力的钢索,因此也可以似作为弦,将式(5)中的g WL /42提出来作为一个比例系数K ,则斜拉索的拉力T 与其基频F 可简化为如下关系:2KF T = (7)式中:K ——比例系数;F——索的基频; T ——钢索索力(kN )。

其中基频n f F n /= (8)其中: f n ——斜拉索第n 阶自振频率(Hz );n ——振频率的阶数。

因此,通过测量钢索的主振动频率,就可以求出钢索的拉力。

其中(7)式中比例系数K 为g W L K /42= (9)其中: W ——索的单位长质量(kg/m );L ——索两嵌固点之间的长度(m )。

通过对斜拉索单位长质量和各个索的计算索长的确定可以计算出各个斜拉索的比例系数见表3.2.1(表中BS1-BS14 、ZS1-ZS14分别表示边跨斜拉索、主跨斜拉索)。

索力检测方案

索力检测方案
总结词
长期稳定性、可靠性
详细描述
长期稳定的索力检测对于桥梁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 测和校准,可以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桥梁 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总结词
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详细描述
现代索力检测方案通常采用自动化技术,如数据采集和传 输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索力数据,提高检测效率。 同时,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减少人为误差和操作时间,提高 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所选择的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 性能稳定且符合测试要求。
检测方法的确定与实施
检测方法的选择
根据索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以及实 际工况,选择合适的索力检测方法, 如电阻应变法、压力传感器法等。
实施步骤
按照选定的检测方法,进行现场布置、 设备安装与调试,确保测试过程中设 备能够准确采集索力数据。
总结词
实时监测、预防性维护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大跨度结构的长期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实时监测 和预防性维护。通过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可以实现对结构索力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 行维护,防止事故发生。
高层建筑的索力检测案例
总结词
高层建筑、高精度测量
详细描述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度和结构的特殊性,需要高精度的索力 检测技术。通过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可以实 现对高层建筑中的索力进行高精度测量,确保建筑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记录异常情况
在检测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处理。
检测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01
数据处理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如 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
02
数据分析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桥梁索力试验检测报告

桥梁索力试验检测报告

桥梁索力试验检测报告1.试验概述本次试验旨在对桥梁的索力进行测试和检测,以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试验采用了一套先进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和数据验证。

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索力测试、张拉试验和索力监测,以评估桥梁的结构性能和索力的合理性。

2.设备和仪器使用本次试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仪器:-索力测试仪:用于测试桥梁索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拉力计:用于测量索力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索力的变化和趋势。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分析和处理试验所得的数据,以及生成测试报告。

-其他辅助设备:包括计算机、传感器等。

3.测试过程3.1索力测试在索力测试中,我们使用了索力测试仪对桥梁上的索力进行了测量。

根据测试仪器的操作要求,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测试点,并确保仪器正确连接和定位。

进行测试时,需要逐个测试不同位置的索力,并记录下每个位置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如下几个问题:保证测试过程中无外界干扰,确保仪器与被测部分的紧密接触,以及记录下每个测试点的索力数据和测试时间。

3.2张拉试验为了检测桥梁索力的耐久性和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张拉试验。

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和试验规范,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张拉设备对各个索杆进行了张拉,然后通过拉力计对张拉力进行了实时监测和记录。

试验过程中,我们确保了张拉力的均匀分布和稳定,同时遵循了桥梁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

试验结束后,我们对张拉力进行了数据分析,以评估桥梁的索力变化规律。

3.3索力监测为了确保桥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对桥梁的索力进行了长期监测。

我们安装了一套完善的索力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记录仪和计算机等。

通过传感器获取到桥梁不同部位的索力,并实时记录和监测。

监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桥梁运行状态及索力变化的趋势,以及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4.数据分析和结论通过对试验过程中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根据索力测试结果,可以确定桥梁各个部位索力的大小和分布趋势,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力测试
索力恒载张力的测定采用专用夹具将加速度计固定在吊杆上,由磁带记录仪和数据采集装3同时测记人工激振和环境随机振动引起的吊杆横向振动响应,经频谱分析得到吊杆的多阶段横向振动频率,然后用有限元法进行多频拟合分析,确定吊杆恒载张力。

杆张力的计算依据为弦振动理论。

吊杆两端为铰结情况下,则有:
T=4ωl2f2n/(n2g)-n2EIπ2/l2
式中:ω—单位索长的质量
g—重力加速度
T—索的张力
EI—索的抗弯刚度
5.系杆逐根一次性张拉
设计上,通过整体计算得出各张拉阶段的张拉力Nj。

施工中,采用由边墩拱脚单端张拉系杆,忽略系杆支架的影响,认为系杆的控制张拉力为:
N k=N j+Aσsj
式中:A——系杆载面积
σsj——系杆在通过拱脚内空间曲线管道时与管道壁摩擦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依据《公桥规》第5.2.6条,σsj按下式计算:
σsj =σk+[1-e-(μθ+κχ)]
式中:σk——张拉钢筋时锚下的控制应力
μ——预应力钢筋与管道的摩擦系数
κ——管道每m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χ——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以m计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空间曲线应计在竖直和水平两个面的管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的代数和),以弧度计。

系杆的伸长量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的公式计算:
△L=P p L/(A p E p)
P p——预应力钢筋的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钢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钢筋的面积(mm2)
E p——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6.横梁顶升一次性就位
在同类桥梁施工中,一般是通过控制每根横梁吊装进的阶段标高,来实现桥面系标高精度的控制,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如工期、气温、光照、同步的施工荷载、测量因素(受荷载、周期、条件、精度)等,难以达到设计中每根横梁吊装工况的理想状态,因而使横梁的吊装标高控制施工复杂、精度低,不得不在全部横梁就位后整体重调标高以满足设计要求,而在本桥横梁吊装过程中,采取了下锚头螺纹距离控制法,全桥横梁的一次性吊装就位新技术在本桥的施工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横梁一次性吊装就位后,没量结果显示,全桥34根横梁标高最大误差8mm,对于跨径125m的半柔性桥,精度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并且大大的简化了施工工序,确保了施工工期。

其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灌注混凝土张拉系杆的过程,由实测的墩顶、拱顶位移与原计
算模型相比较,调整基础刚度,经调整后的计算模型与实测变形情况吻合的很好,而后,吊装横梁前,设计人员进行了详尽地计算,其主要内容是:吊装前实测各吊杆处的拱顶实际高程H s,计算出成桥后(桥面系全部完成)各吊杆处拱顶计算位移量A,计算出各吊杆成桥后的伸长量B,提供给厂家加工吊杆。

吊杆长L0等于设计吊杆处拱顶设计高与吊杆处桥面设计高H q的高差La加上桥面厚、横梁高等定值之和L y。

根据此吊杆长度,横梁即可一次性就位。

设计上推算的吊杆长度为:
L=H s-H q+L y-(A+B)
本桥吊杆的加工长度L均比实际长度L0大,超出部分L- L0通过锚头的调节螺母与锚杯端头的调节距离L t来解决。

为方便施工,设计上保证吊杆下锚头L t均为16cm,上锚头为碎数。

横梁吊装时,最后的定位操作非常简单,将调节螺母下边缘到锚杯下边缘的距离控制为16cm 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