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文学现象的文学接受心理分析 chiangCC

[摘要]随着穿越古装剧《宫》的热播,“穿越”文学越来越为人所熟悉,也越来越为人所憧憬,虽然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穿越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然而目前仍仅限于文学现象,然而对于穿越文学在受众中的走红速度还是令人惊诧的,本文将从文艺心理学中的文学接受心理方面来分析为何“穿越”文学现象能在群众中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应。接受主体在文学或艺术接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心理时空以及审美兴趣能为我们解答“穿越”文学现象在当今生活红极一时的原因。

[关键词] 穿越;文学接受心理;审美兴趣;非审美人格

一、引言

“穿越”如一道混搭佳肴,“披着历史的外衣,裹着言情的馅儿,借着玄幻的噱头”,丰俭由人,老少咸宜。数字时代的来临让全民写作成为文学新气象,穿越小说更是作为其典型代表为其代言。而“穿越”文学能够在当今社会红极一时的原因莫过于迎合了接受主体的新的心理及审美需求,而接受主体在文学或艺术接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审美心理时空以及审美兴趣给接受主体带来的影响,同时浅谈这一现象。

二、“穿越”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能在当今社会红极一时呢?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影视剧剧情基本以此为线索展开。如《魔幻手机》、《穿越时空的爱恋》、《寻秦记》,还有由金子成名作《梦回大清》改编的《宫锁心玉》和《宫锁珠帘》等。在网络平台上,一批穿越写手已经诞生,他们创作的作品,行文风格,剧情走向佐以现在的拍摄手段,都为电视剧提供了全新的模式。穿越小说是指主人公因意外涉足陌生时空体验新生活的小说,比如有的人在海边突然滑倒,醒来发现自己在热带雨林。在时间上穿越的比较普遍,有人自驾飞机莫名其妙回到了二战的天空,还有人糊里糊涂地游览了俄国兵工厂。现象虽然奇特,数量却不少。这些穿越在以揭秘为主题的报道上被归类于科学无法解释之谜。虽然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许多国家也曾传出尝试制造黑洞,让人在宇宙空间瞬间穿越的传闻,但那毕竟之是传说,目前只能够发生在文学文本当中,而能否成为现实还是成为一个未知数。于是从科学到艺术,人们往往能在文学创作中赋予目前未能实现的“穿越”现象一些奇妙的想像和加工。美国人玩穿越多往未来穿,而中国多往古代穿。2011年侃侃被称为“穿越之年”,然而穿越文学虽然数量庞大,真正能体现

出其文学性的却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言情小说式的批量生产。即使是《梦回大清》、《步步惊心》这样的代表作,在局部逻辑、文字处理方面还是能挑到不少瑕疵。有学者以一种开放的眼光来推断,穿越文学在将来未必不能发展得更好、更成熟,成为一种言说更有深度、能普遍传达历史价值或人类宿命的文学载体,因此“穿越”文学现象能否越走越远就要靠写手们与接受主体的共同努力了。

三、从审美心理时空来分析“穿越”文学现象

(1)审美心理时空作为自由的精神生活本身的形式,是美本身的存在方式,是艺术意境和审美理想的深层心理基础。穿越文学由最初大量出现时被称为“YY小说”来满足读者在自己头脑中构造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世界的消费品一跃成为众多读者的宠儿,在文学界登堂入室。爱幻想爱做白日梦是古今中外都热衷的事情,刚好“穿越”遇上了一个时代的契机与接受主体心灵的碰撞,审美需要是一种潜在的、还未被主体体验到的审美人格倾向。审美需要是人类天然的心理潜能。人的这种先天存在的追求整合、追求游戏的心里倾向,属于最基本的审美人格倾向。这一种审美需要正是追捧“穿越”文学的粉丝们所强力散发的,他们的审美兴趣是是某种带方向性的审美偏爱和审美意识。为主体初步意识到并具有相对稳定方向的审美人格倾向。只要主体的审美活动的范围不是封闭的,定式不是僵化的,那么这种偏爱就有必然的合理性,因为它标志着人们的潜在审美需要变成了现实,标志着他的审美心理倾向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准。“穿越”文学现象之所以能够在群众中红极一时是因为它迎合了接受主体的心理需求,因为现代人对瞬息变化的社会缺乏安全感,他们需要一个过去或者未来的虚拟或不可能完成的时空来存放自己多余的想象,无奈还有激情,“穿越”正是那么一个媒介,让接受主体一次性满足所有的愿望,娱乐,想象,刺激,审美,冒险。年轻人具有冒险精神,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囿于客观和主观限制,在现实世界中冒险越来越不可能,这种精神就只好借助文学现象来实现。一些穿越回古代的形象,行侠仗义,救民众于水火,成为一代女侠或英雄,就连《宫》里的晴川居然也能在宫廷斗争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这样的剧情有太多不可能,但在虚构的故事中实现自己的冒险意识,满足一下一个英雄梦的实现,还是无可厚非的

(2)“穿越”文学给接受主体带来一种心灵上不一样的刺激与审美想象所得到的满足。这种风靡的文学现象其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或者说一个时代人的心理特点:渴望被关注,标新立异。亚里士多德曾生动地描绘了处于艺术欣赏中时人们强烈的情感激荡状态:“当他们倾听兴奋神

魂的歌咏时,就如醉似狂,不能自已,几而苏醒,恢复安静,好像服了一贴药剂。”穿越是年轻人对现实压力的逃避意识的折射。当一代独生子女渐渐长大,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升学、就业过程中的竞争、买房供房、养孩子,因此“穿越”是符合年轻一代在影视中,在文学中寻找自我安慰,寻找心灵的刺激,寻找自己的乌邦托。他们在穿越中看到了被众多的人关注、集大家宠爱于一身的童年影子,渴望自己也是那一个被呵护被宠爱的人。但这种白日梦般的“穿越”仿佛只能给接受主体带来瞬间的心灵刺激以及视觉享受,若长期沉溺于“穿越”的奇思幻想之中,恐怕读者或观众会像炼丹一样,一个不慎便走火入魔。可以从众享受“穿越”的快感,但不能过了,凡事过了都不好。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都是艺术家原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但他们并不能机械被动地全盘接受,应该在接受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要正确对待“穿越”文学现象,并放大“穿越”文学现象带来的正面影响,缩小负面影响。

四、结语

“穿越”文学现象之所以能够在接受主体之中轰动起来不仅仅受到了社会心态的从众效应,更是由接受主体自身所发出的审美需求以及“穿越”文学所给接受主体带来的心里刺激以及心里治疗所决定。因此,积极的“穿越”文学现象能够给予接受主体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不合理现象,艺术的巨大力量就在以情动人,俘获人心,使人们沉浸于积极情感的旋涡之中,在其中体验到属于人的情感,使干涸的心灵得到充溢,使被扭曲的人性回复到正常,使自己感到作为人的存在,认识到人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从而振作起来,以艺术世界的存在未理想,带着洋溢着生命力的正常情感投入到现实世界里,去纠正和改造不合理现象,使之成为一个真正人的属于人的世界。而接受主体从“穿越”文学中得到的审美想象与满足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穿越”文学正是迎合了现代社会接受主体的心里需求,而接受主体对“穿越”文学所产生的审美兴趣也能够激发“穿越”文学往更加正面积极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 漓江出版社 2011

《文艺心理学教程》 童庆炳,程正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