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分一分(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分一分(一)》(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六单元《分一分(一)》(一等奖创新教案)分一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是一个数,能够表示具体的数量;能读、能写分数,并且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含义。
结合问题情境和操作活动的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折纸、涂色、利用模型表示分数,经历分数学习与探究的过程。
在观察中操作,在探究中感受,在讨论中交流,提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存在联系,增强数学兴趣,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是一个可以参与运算、表达数量的数,能够表表示具体的量。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是一个数。
课堂实践一、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经验问题情境:动画片中,给和带来了一块蜂蜜做的蛋糕,非常想吃,但是给他们出了三道数学题,答对了才能给他们吃,同学们你们愿意来帮帮吗?问题一:4 个蛋糕分给两位,怎么分才公平呢?怎么列算式呢?问题二:现在只有2个蛋糕,还是分给两位,怎么分才公平呢?怎么列算式呢?问题三:那现在只有1个蛋糕,还是分给两位,怎么分才公平呢?怎么列算式呢?生:半个。
师:半个蛋糕该怎么表示呢?追问:还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吗?你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设计意图:从吃蛋糕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出三个数学问题。
首先,从4个、2个和1个蛋糕分别进行公平分配,引出公平分配的要求即是“平均分”,通过公平分配,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其次,4 个和2 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都可以用具体的数来表示,而在1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人时,无法用已学过的数来表示,于是需要新的数来表示。
因此,在此环节目的是让学习者明白用新数表示具体数量的迫切性。
二、利用多元表征,完善现实表象(一)唤起经验表征师:说一说,刚刚这半个我们是怎么得来的?那半个应该怎么表示呢?生1:我可以用1/2。
生2:师:数学家们将半个蛋糕用数字来表示,自学课本,你对这个数有了哪些认识?生1:读作二分之一,由分母、分子、分数线组成。
《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案例及反思

2 涂一涂 , , 了解 还可 以表示很 多物体 的一半 。 师: 我们 刚才 已经认 识 了 , 下来 , 接 我们来 做
这里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涂一涂进一步探究12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认识分数分一分一教学案例及反思贺州市八步实验小学邓星华教学案例课堂参考3220065广西教育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维普资讯
一
( 师 : 了统一 , 们用 一个 分数 来 表示 “ 4) 为 我 一
半 ” 。
、
师: 刚才我们把一个苹果怎么分? 生 : 均分。 平 师: , 对 我们就划 一条横线 表示 “ 平均分” 平均分 。 成 了几 份 ? 生 : 均分成 2 份。 平 师: 就在横线下面写“ ” 2 。其 中的几份 就是半个 ? 生 : 中的 1 其 份是半个 。 师: 我们就在横线上面写 1。 ・ () : 5 师 这个分 数 , 你们会读 吗? 生: 读作二分之一 。 师: 真聪 明, 老师没教你就会 了。好 , 全班 同学把 这 个 分 数读 一 遍 。
Z
师: 谁能完整地说说 ,1表示 什么?
( 学反 思 : 教 新课 标 指 出, 人人 学有价值 的数 学 , 人 人都能获得必 需的数 学, 要让 不同的人 在数 学上得 到不 同的发展 。 在教 学中, 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 学 我 给 生 留下足够的思考和探 索的余 地 ;充分信任 学生 , 尊 重 学生的个性 ,鼓励他 们用 自己喜 欢的方式 去表 示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分苹果”入手,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知道产生分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例如:表示半个苹果时,让学生尝试着想办法表示它。
这样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教学活动,接着引入“一半可以用1/2 来表示”。
在多种表示方式的对比中,体会用1/2 表示一半的优越性。
2、学生要建立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简单的分数的意义。
先让学生认识分数1/2 ,又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实践操作中,使学生体会1/2 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3、为使学生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认识1/2 的基础上,再认识“几分之几”,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操作办法来表示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读写,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
4、在练习、反馈与评价、课外延伸中,主要是要让学生进一步清楚地认识到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前提下产生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及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运用分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与态度:(1)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现代教学手段(1)借助直观演示、操作、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
《分一分》经典教案

《分一分》经典教案《分一分》经典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分一分》经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一分》经典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4-66页“分一分(一)”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四、教学准备:水彩笔、直尺、正方形纸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拍手”的小游戏,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我出几个手指,你们就拍几下。
师出示5个、3个手指,生整齐、准确地击掌表示。
师:来点难的,行吗?生:行。
师:老师手里有4个桔子,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你用拍手的方法表示出每人分得的个数。
(师出示桔子)师:老师手里有2个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边玩师边演示。
) 师:老师手里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学生都在迟疑,不知该怎么拍手)师:为什么不拍手呢?(每人只有半个,不会拍。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师:是啊,每人只有半个,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半个呢?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半也可以用1/2来表示)(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借助形象,感知1/2,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生迟疑)师:现在,请大家跟老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开。
(师课件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师: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生:两份。
课件闪烁其中的一半。
师:它是其中的几份?生:一份师边说边演示在课件中出示“1/2”:平均分(/),两份(2),它是其中的一份(1),这就是二分之一。
小学数学三年级北师大版下册《分一分》课件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巩固
3.下面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 ) (√) (×)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阅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
×√
×
畅言教育
巩固
2.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13。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畅言教育
探索
认一认。
3 ······分子 4 ······分数线
······分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第六单元 · 认识分数
分一分(一)
畅言教育
导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1
1
2
2
畅言教育
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1 。 2
畅言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巩固
1.蓝色部分都是图形的 12吗?说一说。
谢谢观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六认识分数分一分(一)同步练习

分一分(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图中涂色部分能用15表示的是()。
A.B.C.2.下面图形中的阴影部分能用来表示的是()A.B.C.D.3.27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7份,取了()份.A.1 B.2 C.3 D.4 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A.B.C.5.下面图形中,()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3表示。
A.B.C.6.妈妈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4块,淘气吃了其中的3块,淘气吃了这块月饼的().A.34B.13C.147.有一块饼平均分成6份,取2份是()A.B.C.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连续对折两次,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片的( ).A.B.C.二、口算和估算9.口算3×6=4+3=32÷4=6÷3=4×9=3×9=32÷4=3×4=三、填空题10.5厘米是1分米的( )分之五,写成分数是( ),也是1分米的( )分之一,写成分数是( ).1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 ) ( )13.一瓶饮料,洋洋喝了这瓶饮料的37,这个分数读作( )。
14.37读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15.把一个西瓜()分成四份,每份是() ()。
四、判断题16.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几段,共剪4刀,每段就是这根绳子的15。
( )17.分数34中,3是分母,4是分子。
( )18.112读作十二之一。
( )19.把9米长的绳子,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是全长的14。
( )五、解答题20.1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2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3号图形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3号图形占2号图形的几分之几?21.超市里一共有32个蓝球,足球的个数是蓝球的14,足球有多少个?22.小红每天有的时间休息,说说的意义.她每天休息多少小时?23.在一个村子里,的孩子能游泳,的孩子能骑车,并且的孩子既能游泳,也能骑车(当然不必同时做两件事).已知该村的孩子不到40人,那么既不会游泳也不会骑车的孩子有多少人?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5表示,据此解题。
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瓦房店市文兰小学祝玲【课题】《分一分(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53——P55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分数表示物体、图形等。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尺子、各种平面图形、水彩笔【教学过程】一、直观比对,回顾旧知出示对比图,复习平均分与不平均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
出示课题:分一分(一)(板书)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1.出示图例,提问怎样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才公平合理?(1)出示四个苹果、一个苹果、一堆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
(2)出示一杯水、半个西瓜。
2.学生讨论后联系实际解答。
(1)怎样分: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借助工具分。
比如:一杯水可以用相同的容器来分,一堆苹果、半个西瓜可以用称重的方法来分……,拓展学生联系实际平均分的方法。
(2)分的过程中,让学生说出每人的到几份中的一份。
特别强调分苹果三图的对比。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都是两份中的一份?四个苹果和一个苹果还有一堆苹果,它们其中的一份相等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白其中的一份是相对于总量来说的。
3.折纸并描述所折图形的含义。
(1)出示长方形纸,提问可以怎样平均分,能平均分成多少份?试着折一折。
(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准备好的各种平面图形来折。
)(2)折完后用水彩笔涂其中的一份或两份或几份,并说出涂色部分是这张纸几份中的几份。
《分一分》(一)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说课稿一、说教材《课标》把“认识分数”分成两个学段进行,本册学习的内容是初步认识分数;《分一分》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会读写简单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难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课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体会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二、说学情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数的概念是初次接触,学生头脑中没有与之对应的上位或下位概念。
而其实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以前,“一半”等名词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中,只是还不曾想过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
三、说教法、说学法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我将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能力,通过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使上述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我预设如下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孙悟空分苹果”的故事情境。
我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激起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有些数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数。
“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我把此环节分成四个知识进行教学:第一个知识点认识二分之一。
第一个知识点我主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什么方式表示半个?”接着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把有代表性板书出来,然后进行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哪种更简便,更合理?最后我向学生介绍全世界通用的“一半”用1/2来表示,并揭示课题。
在学生认识分数之后,我开始讲解1/2的读写法、分数各部分名称。
把后面的知识先学了,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对分数形成一个初步的表象,为下面加深分数学习奠定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