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接触网第二部分2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1条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高速铁路(含城际铁路、动车所及相关联络线)接触网的运行检修工作。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的施工单位,下同)在接触网作业中必须贯彻“施工不行车,行车不施工”的原则;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切实贯彻执行本规程的各项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立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公司)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并报铁路总公司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4条高速铁路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行。
封闭栅栏防护网内(以下简称“网内”)进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上下行线路同时封锁,或本线封锁、邻线限速的情况下进行。
第5条凡参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各单位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达到《高速铁路主要行车工种岗位标准》的职业资格要求,取得本职业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和《铁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CRH)》。
从事高速铁路管理工作的各级管理干部,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高速铁路管理干部上岗证》后方准上岗。
第6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的有关人员,必须实行安全等级制度。
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录1、2),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进行一次安全考试和签发《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
应试人员主持考试单位和签发安全合格证部门考试委员会成员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各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主管负责人其他从事接触网工作人员各单位单位的主管负责人第7条各单位除按第6条规定组织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外,对属于下列情形的人员,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1.开始参加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的人员。
高速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2)

高速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高速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一、前言: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接触网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部件。
然而,在高速铁路运营中,为了满足更高的供电负荷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需求,往往需要对接触网进行改造和升级。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工法,即高速铁路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
该工法通过采用新型的关节式电分相改造装置,可以提高接触网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工法特点: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可大幅度减少施工工期:采用了关节式装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接触网的拆除和重建工作,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2. 提高供电稳定性:关节式电分相改造装置能够减少电源侧的功角差,降低供电系统电压波动,从而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通过采用新型的施工工法,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降低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应范围:关节式电分相改造施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改造和升级工程,特别是需要提高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线路。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在接触网中引入关节式电分相改造装置,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个相邻的电段,并通过可变电容器和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每个电段的独立供电。
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供电系统的功角差,减少电流的集中流过电缆集中接地网,提高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工地布置和设备调试,准备施工所需的人员和材料。
2. 布线设置阶段:根据接触网的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布线设置,包括电缆敷设和接口连接。
3. 关节式电分相改造装置安装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关节式电分相改造装置及其相关设备。
5. 调试阶段:对施工完成的接触网进行调试,包括给每个电段独立供电,测试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
6. 施工验收阶段:根据完成的施工工程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接触网的设计计算

▪ 自由悬挂导线的张力与弛度计算 ▪ 简单悬挂的状态方程 ▪ 半补偿链形悬挂的张力与弛度 ▪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 ▪ 接触线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 链形悬挂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长度 ▪ 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2.1 自由悬挂导线的张力与弛度计算
等高悬挂的弛度计算 不等高悬挂的弛度和张力计算 悬挂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1. 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Nhomakorabea锚段:将接触网分成若干一定长度且相互独立的分段。 划分锚段的目的:加补偿器;缩小机械事故范围;使吊弦的 偏移不致超过许可值以及改善接触线的受力情况等。 划分锚段的依据: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使接触线内所产 生的张力增量不超过规定值。
1. 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2.不等高悬挂的弛度和张力的计算
斜弛度 重要结论:一个不 等高悬挂的弛度可 转换为等高悬挂进 行计算。
2.不等高悬挂的弛度和张力的计算
不等高悬挂的张力
2.不等高悬挂的弛度和张力的计算
上拔力计算图
3.悬挂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悬挂线索长度微分段
3.悬挂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2.2 简单悬挂的状态方程
风偏移值的当量理论计算法
国外风偏移值的计算方法
1.风偏移值的平均值计算法
2.风偏移值的当量理论计算
2.风偏移值的当量理论计算
2.风偏移值的当量理论计算
3.国外风偏移值的计算方法
1)俄罗斯的计算方法; 2)德国的计算方法; 3)日本的计算方法。
2.7 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隧道内锚段长度的计算
曲线区段
2.简单接触悬挂的受风偏移和最大跨距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 - 副本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专业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xxxxx 指导教师: xx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水平与综合国力,而且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接触网是电气化中所提到的主要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直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
接触网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利用钢轨供电。
随着电压的提高、运输量的增大、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人身安全的严格要求等,使接触网的结构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架空式接触网。
地下铁道由于受空间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接触轨式接触网。
但是近年来,随着电压的升高,也在采用架空式的刚性悬挂或软索式悬挂。
论文主要介绍目前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以及国外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发展情况,从而为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提供了参考。
得出结论、给出发展前景,最后又叙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价值和今后的方向。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电气化铁路;铁路发展方向;弓网关系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not only represents a country's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t is the world's railway development trends and fashion.Catenary electrification is mentioned in one of the main power supply device, its function is through its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antograph, transmitting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electricity and electric locomotives. Catenary first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a power supply is the use of rail.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voltage,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volume, technolog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strict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etc., the structure of the catenary is developed as the overhead contact line. Underground railway due to space limitations, generally USES the contact rail type catenary.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voltage, also in the use of overhead rigid suspension or soft cable suspension.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and foreign high 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for the high-speed railway catena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provides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given, then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high-speed railway catenary value and the dire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Catenary; Electrified railway; Railway developmentdirection; Bow net relations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引言 (1)1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组成和结构 (2)1.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与组成 (2)1.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支持装置 (3)1.2.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概述 (3)1.2.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腕臂支持装置 (3)1.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 (7)1.3.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的作用 (7)1.3.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器类型 (8)1.3.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装置形式 (9)1.4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接触线与承力索 (10)1.4.1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接触线 (10)1.4.2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承力索 (12)2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现状 (14)2.1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背景和内容 (14)2.1.1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背景 (14)2.1.2 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内容 (15)2.2 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状况 (15)2.3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的区别 (17)3 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现状 (20)3.1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动态监测管理 (20)3.2国外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悬挂方式 (20)3.3德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先进技术 (20)4 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判断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以及相关建议 (22)4.1高铁接触网故障判断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22)4.1.1根据天气情况判断 (22)4.1.2根据跳闸情况判断 (22)4.1.3根据跳闸报告内容判断(按照归算至一次侧数值进行判断) (22)4.1.4根据受电弓损伤位置判断 (23)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4.1.5外界反映情况 (23)4.1.6特殊故障 (23)4.2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发展的相关建议 (24)4.2.1高速铁路设计需加强避雷防护 (24)4.2.2高速铁路选址避开重污区 (24)4.2.3 加强施工标准化 (24)4.2.4 注意供电线同杆合架现象 (24)4.2.5 严把接触网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关 (24)5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 (25)5.1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发展前景 (25)5.2 研究价值 (25)5.3 发展趋势 (25)结论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附录A 相关装配图 (30)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2

安全工具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2
第三章 人身安全的规定
第一部分 电气安全
• 第8条 雷电时(在作业地点可见闪电或可闻雷 声)禁止在接触网上进行作业。 遇有雨、雪、雾或风力在5级及以上恶劣天气 时,一般不进行V形天窗作业。若必须利用 V形 天窗进行检修和故障处理或事故抢修时,应增设 接地线,并在加强监护的情况下方准作业。
• 故障概况:2011年3月7日6:37分王岗牵引 变电所214断路器速断跳闸,自动重合闸成 功;6:43分王岗牵引变电所214断路器再 次速断跳闸,自动重合闸成功。
• 故障原因:经过故障巡视发现在王岗-哈南
六场区间4号-6号支柱间加强线有放电烧伤
痕迹,加强线断股一根;十三局塔吊在附
近作业时吊装物件刮碰到加强线上造成本
困难时不小于1.6m。
2.上、下行接触网带电设备距下、上行电力 机车受电弓瞬时距离大于2m,困难时不小于1.6m。
3.距上、下行或由不同馈线供电的设备间的 分段绝缘器其主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1.2m。
4.所有上、下行线间横向分段绝缘子串,爬 电距离必须保证在1.2m及以上,污染严重的区段 要达到1.6m。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2
第三章 人身安全的规定
第一部分 电气安全
• 第八十一条 遇有雨、雪、重雾、霾等恶 劣天气、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85%时,一 般不进行间接带电作业。
• 第八十二条 间接带电作业人员在接触工 具的绝缘部分时应戴干净的手套,不得赤 手接触或使用脏污手套。
• 第八十三条 间接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 (包括其所携带的非绝缘工具、材料)与 带电体之间须保持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1000mm,当受限制时不得小于 600mm。
• 第九条·····高速铁路接触网一般不进行V 形天窗作业。
2高速接触网弓网关系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弓网接触压力与运行速度的关系曲线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动态因素
受电弓的跟随特性
与受电弓工作高度有关
受电弓的空气动力特性与 受电弓数量及间距有关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2020/11/27
2 高速接触网的振动特性
所谓受电弓的归算质量,就是把整个活架式的受电弓 归算到接触线高度的一个质量,它与受电弓弓头具有相等 的垂直加速度。归算质量不是一个常数,与受电弓的升高 程度有关。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3 接触网和受电弓的相互作用
高速受流技术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关键技术之一。
弓网关系强调接触网与受电弓是一个整体,研究弓网关系就 是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振动系统 移动负荷 动态接触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2020/11/27
1 弓网关系的主要问题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行车设备。
为保证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接触网运行维修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作规定的,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并报铁路总公司备案。
第三条接触网运行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重检慎修"的方针,按照“定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维修方式,依靠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行“运行、检测、维修"分开和集中修组织模式,确保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四条本规则技术标准作为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和质量验收依据。
第五条本规则适用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列车运行速度2kh及以上和2k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的铁路接触网设备的运行维修。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六条接融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
主要包括运行、检测、维修等管理工作。
第七条供电段应设置接触网运行、检测、维修管理机构,配齐相关机具和材料,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实行维修成本预算管理,制定设备抢修预案及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八条接触网设备应充分利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等手段,定期进行检测,开展即时、定期分析诊断,按照标准值、警示值、限界值界定设备状态,划分缺陷等级(两级缺陷),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包括:弓网综合检测装置(IC)、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5C)和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6C)等。
第九条维修是指在接触网系统实际运行状态出现不允许的偏差或发生故障时,对接触网系统进行必要修复,恢复正常功能,以及通过精确检测、调整修理,恢复设备标准状态的过程。
高速铁路接触网

接触网
1.1 接触网的组成
2.支持装置
支持装置是接触网中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机械负荷传给支柱固定 的部分。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棒式绝缘子及接触悬挂的悬吊 零件。
(1)腕臂。腕臂是从支柱上伸出的由一根或几根横臂组成的支持 结构。腕臂可以分为绝缘腕臂和非绝缘腕臂。
(2)水平拉杆。水平拉杆是腕臂中承受拉力的水平杵环杆。 (3)棒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是由实心的圆柱形或圆锥形绝缘件 和两端的连接金具组成的支持绝缘子。
接触网
1.2 接触网的主要设备
1.接触线
(5)接触线的接头和磨耗。
②接触线磨耗。 接触线在运行中,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摩擦会造成接触线截面积减小,称为 接触线磨耗。接触线的磨耗使接触线的截面积减小,会影响到接触线的强 度安全系数。在运营中,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接触线磨耗测量,当接触 线磨耗达到一定限度时,应局部补强或更换,接触线磨耗的测量点通常选 在定位线、电连接线、导线接头、中心锚结、电分相、电分段、跨距中间 等处,测量工具一般是游标卡尺。
接触网
1.1 接触网的组成
③简单链形悬挂
1.接触悬挂
简单链形悬挂与弹性链形悬挂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没有弹性吊索。其 性能特点是:结构最简单、安全可靠、造价最低、安装调整维修方便, 适应于高速受流,能满足列车高速运行的要求。简单链形悬挂的缺点 是,定位点处弹性小,跨中弹性大,造成受电弓在跨中抬升量大,跨中 采用预留弛度,受电弓在跨中的抬升量可降低,定位点处易形成相对硬 点,磨耗大。如果选择结构形式合理、性能优良的定位器,则可消除这 方面的不足。
接触网
1.1 接触网的组成
②弹性链形悬挂
1.接触悬挂
弹性链形悬挂的性能特点是:弹性链形悬挂的结构相对于复链 形悬挂较简单,它没有辅助承力索,造价也较低;同时它对悬挂定 位点处的弹性进行了改善,使得整个接触网的弹性均匀、受流性能 好。其缺点是弹性吊索进行调整和维修时比较复杂,定位点处导线 的抬升量较大,对定位器的安装坡度要求也比较严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电分段的类型 横向电分段: 横向电分段: 接触网线路之间进行的电分段,它用于复线上下行股道间,车站, 接触网线路之间进行的电分段,它用于复线上下行股道间,车站, 车场各股道间的接触网电分段; 车场各股道间的接触网电分段; 由分段绝缘器和隔离开关、悬式绝缘子(用于软横跨)实现; 由分段绝缘器和隔离开关、悬式绝缘子(用于软横跨)实现; 纵向电分段: 纵向电分段: 接触网沿线路方向进行的电分段叫纵向电分段。 接触网沿线路方向进行的电分段叫纵向电分段。用于沿线路方向 接触网之间的电分段,如沿线路方向各供电臂之间的电分段。 接触网之间的电分段,如沿线路方向各供电臂之间的电分段。 由绝缘锚段关节实现。 由绝缘锚段关节实现。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从国外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情况来看, 从国外高速客运专线接触线的使用情况来看,主要以锡铜和镁铜 合金线为主。锡铜和镁铜线均能满足高速铁路高抗拉强度的要求, 合金线为主。锡铜和镁铜线均能满足高速铁路高抗拉强度的要求,在 导电性方面, 含量的上述合金线有80 左右的导电率, 80% 导电性方面, 0 . 2 % 含量的上述合金线有 80 % 左右的导电率,而 0 . 5 % 含 量的上述合金线则只有60 左右的导电率,且硬度较高, 60% 量的上述合金线则只有 60 % 左右的导电率 , 且硬度较高 , 对施工要求 也较高。 也较高。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4 接触网的电分段及电连接
1 接触网电分段的目的 2 接触网电分段的类型 3 接触网电分段原则 4 接触网电分段设备 5 接触网电连接
1 目的 增加接触网供电的灵 活性和安全性,缩小停电 事故范围,满足供电和检 修以及其它特殊需要 。
接触网电分段示意图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电气方面 接触线选型在电气方面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1) 根据设计所需最大载流量和接触导线允许载流 量确定导线的载流面积; 量确定导线的载流面积; (2) 要考虑过负荷电流,瞬时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要考虑过负荷电流,瞬时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3) 要考虑接触线磨耗到一定承度时的载流裕度; 要考虑接触线磨耗到一定承度时的载流裕度; (4) 若增大接触线载流面积,除考虑投资增加外, 若增大接触线载流面积,除考虑投资增加外, 还应考虑接触线对受流性能的影响; 还应考虑接触线对受流性能的影响; (5)考虑承导之间的匹配。 )考虑承导之间的匹配。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根据最大设计速度, (1) 根据最大设计速度,确定接触线的波动速度 根据波动速度和接触线材质, 波动速度和接触线材质 (2) 根据波动速度和接触线材质,确定最大补偿张力 之间) (3) 安全系数(一般规定在2.5~3.0之间) 安全系数(一般规定在 之间
设计温度80 设计温度80 校验温度100 校验温度100
接触线抗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 10kN情况下 在120~140度,张力10kN情况下,接触线的抗拉强度不会突 度 张力10kN情况下, 变,此时损坏接触线的主要机理是过度磨耗处或有缺陷处的塑 性变形和低温材料蠕变; 性变形和低温材料蠕变; • 在温度100~140度,张力 情况下, 在温度 度 张力13~15kN情况下,电解铜中的微结 情况下 构开始变化,持续30分钟情况下,变化不明显; 30分钟情况下 构开始变化,持续30分钟情况下,变化不明显; • 在电流出入导线处、接触线可发生极度的微结构变化, 在电流出入导线处、接触线可发生极度的微结构变化,接 触线的再结晶区降低了它的抗拉强度, 触线的再结晶区降低了它的抗拉强度,并可发生塑性变形的累 积。 • 对接触线造成累积伤害的是塑性变形, 对接触线造成累积伤害的是塑性变形,它是由于装有缺陷 的连接组件处及温度超过180度处的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所造成的; 180度处的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所造成的 的连接组件处及温度超过180度处的应力超出弹性极限所造成的; 改进方法: 改进方法:铜合金
38号线岔技术条件 号线岔技术条件
38号道岔上空对应的接触网按以下原则布置: (8) 在过渡支柱III处,根据跨距L1, 计算出点III与点I间的最大抬高变化量, 将计 算结果加上点I处的抬高量即为点III处的最大允许抬高量。 (9)下锚柱处,根据跨距L2, 计算出下锚柱与点III间的最大抬高变化量, 将计 算结果加上点III处的抬高量即为点III处的最大允许抬高量。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机械方面 波动速度、接触线抗拉强度、安全系数、 波动速度、接触线抗拉强度、安全系数、温度对接 触线抗拉强度的影响。 触线抗拉强度的影响。 电气方面 接触线载流面积及其发热情况 经济方面 接触线投资与回收期的综合效益。 接触线投资与回收期的综合效益。
根据国外经验, 对于最高运行速度为350km/h的客运专 350km/h 根据国外经验 , 对于最高运行速度为 350 km/h 的客运专 承力索及接触线的张力应分别不小于20kN和25kN 20kN kN。 线,承力索及接触线的张力应分别不小于20kN和25kN。 即:THJ120+CuSn150/CuMg150(20kN+25kN) THJ120+CuSn150/CuMg150(20kN+25kN) 120+CuSn150/CuMg150 kN+25kN
38号线岔技术条件 号线岔技术条件
38号道岔上空对应的接触网按以下原则布置: (5)在定位点I处,正线接触线高度为正常值,侧线接触线的高度抬高 30mm。对250km/h行车速度的接触网,侧线接触线抬高150mm。 (6) 在线岔交点处,侧线接触线在正线接触线之上,侧线接触线抬高30mm, 正 线接触线高度为正常值。 (7) 在悬挂定位点II处,侧线接触线抬高30mm, 正线接触线高度为正常值。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悬挂线材材质的选择应考虑: 悬挂线材材质的选择应考虑: 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 应具有较高的导电率; 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高温软化性能; 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高温软化性能; 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导线还应耐磨; 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导线还应耐磨; 接触线、承力索材质应一致; 接触线、承力索材质应一致; 应便于零部件配套; 应便于零部件配套; 利于施工放线。 利于施工放线。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从经济角度讲: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经济角度讲: 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施工与维修讲: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施工与维修讲:截面积应尽可能小; 从接触压力标准偏差讲:截面积大有利; 从接触压力标准偏差讲:截面积大有利;
像暴发户
考虑磨耗20%以后,接触网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均能滿足运营要求! 对于时速350的120铜接触线补偿张力不小于21kN;若采用150铜接触线其补 偿张力不小于25kN。 单根导线不能满足载流要求时,应架设与接触网平行的加强导线!
接触网导线组成及电气组 合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2.3 接触网线索 承力索张力的确定 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 满足对最小结构高度的要求; 满足对最小结构高度的要求; • 满足对悬挂稳定性的要求; 满足对悬挂稳定性的要求; • 满足反射系数、加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的要求。 满足反射系数、加强系数的要求。
接触网导线组成及电气组合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这种组合的接触网,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 95 + TCG −110 这种组合的接触网,从电能 TJ 传输角度看是不经济的。为改善这种情况, 传输角度看是不经济的。为改善这种情况,应根据线路运营 速度和牵引功率要求,寻求更为合理的承力索-接触线组合, 速度和牵引功率要求,寻求更为合理的承力索-接触线组合, 对于普速接触网可降低接触线载流面积, 对于普速接触网可降低接触线载流面积,对于高速接触网可 增大载流承力索的截面积等。当然,更为合理的话, 增大载流承力索的截面积等。当然,更为合理的话,还应校 验该接触网的经济截面。 验该接触网的经济截面。
锚段内最大张力差(不超过额定补偿张力的10%) (4) 锚段内最大张力差(不超过额定补偿张力的10%) 导线最大允许磨耗量, (5) 导线最大允许磨耗量,导线温升 (6) 综合平衡导线弛度、支柱容量、零部件机械强度 综合平衡导线弛度、支柱容量、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
接触网线索- 2.3 接触网线索-接触线 长期发热可使冷拔铜的晶状结构重新回归到冷拔前 的原始状态,从而丧失冷拔铜的典型物理特性。 的原始状态,从而丧失冷拔铜的典型物理特性。
接触网导线组成及张力组合
高速客运专线牵引网需要的载流量较大(一般为800 1200A 800~ 高速客运专线牵引网需要的载流量较大(一般为800~1200A),要 求接触线及承力索截面较大。承力索一般采用120 的镁铜合金绞线, 120mm 求接触线及承力索截面较大。承力索一般采用120mm2的镁铜合金绞线, 接触线一般采用150 的锡铜或镁铜合金线。 150mm 接触线一般采用150mm2的锡铜或镁铜合金线。当接触线和承力索总的载 流截面不能满足牵引网载流量要求时,还需设置加强线( 流截面不能满足牵引网载流量要求时,还需设置加强线(一般设在第一 AT段内 段内) AT段内); 为了确保良好的弓网受流质量, 为了确保良好的弓网受流质量,动车组的运行速度宜在接触线的波 动传播速度0 倍以下。个人认为取0 65时 经济性价比较好! 动传播速度0.7倍以下。个人认为取0.65时,经济性价比较好!
第二部分 高速接触网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