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完整版)说话四种形式标点符号的用法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有说明。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变化规则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变化规则一.如果是直接引用,那么:提示语在前,后面用冒号和双引号(:“”)小明说:“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
”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后用逗号,前后都要用双引号(“”,“”)“今天好热啊,”小明说,“你都出汗了。
”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
”小明说。
二.练习题。
1.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3.小华说□□我的《儿童时代》先借给你看□□4.妈妈对我说□□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5.小华对小丽说□□明天我们班要参加区文艺会演,我得早点到校排演□□6. □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7. □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地喊着□8.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9. □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新把手高高举起,屁股也离开了凳子,大声对老师说□10. □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老师显然很生气,质问道□11. □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小新竟然把歪理说得理直气壮□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妈妈顿了顿又说□□要好好保护眼睛呀□□13. □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14. □安静□□老师大声说□□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15.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16. □去,我也去□□伯父笑着说□□她没见过柚子,我也40年没吃过柚子了,我们都得了思柚病□□17. □用处可大了□□服务员说□□客人在这里一登记,电脑就把他记住了□□18. □回去不用着急了□□巴果茨基说□□我们不必走那条险路了□□19.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20.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21. □小明,你要认真想想□□王老师严肃地说□□你这样做,应该吗□□。
提示语的标点符号ppt

2.妈妈对我说( : “)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
3.
蔺相如轻轻一笑(, )往前一步( , )说(: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 )
4.小华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 , )递给我(:“)我的《儿 童时代》先借给你看( 。” )
5.他用力一推( , )大喊道( :“)明明不是我,你为什么 就一定觉得是我的错呢( ?” )
4.他们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 的心。”
“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他们不约而同地赞叹道。
1.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2.“是那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1.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 2.高尔基问:“是那个小男孩吗?”
1. “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老翁看了 看我们说。
1.提示语可以有“说话”意思的词语。 2.提示语可以用话前的内动容作、神态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 当。” 2.他仔细地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 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 纸。”
1.他轻轻地说( )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
4. “去,我也去 。她没见过柚子 , 我也40年没吃过柚子了。”伯 父拿起篮子,笑着说 。
5. “怎么不会?看,1排6号,正是这个座位 , 那还有错呀!”他 晃了晃手中那张票, 冲我嚷道。
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提示语位置不同): 1.提示语在前 XXXXX说:“XXXXX,XXX。” (提示语+人物语言)
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 道翠鸟的家在哪里吗?” 2. “计划是不可以改变的。”工程师无奈地说。 工程师无奈地说:“计划是不可以改变的。”
3. “橡树也不可以砍掉。”工人们坚定地说。
提示语标点符号用法

提示语标点符号用法
标点符号是书写文字时,用于表示停顿、强调、逻辑关系和语气的符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1.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2.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喜欢吃水果吗?
3.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4.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相同类型的成分或短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5. 分号(;):用于分隔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
例如:我学习了很多科目;数学、英语和科学都是我的强项。
6.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或说明的内容。
例如:以下是我的建议:记得带上雨伞,穿上厚外套。
7. 引号(""):用于引用句子或短语。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
8. 括号(()):用于括注、补充信息或说明。
例如:昨天(星期二)我去了图书馆。
9. 省略号(...):用于表示话题的不完整、悬而未决的句子,或表示省略部分文字。
例如:你知道吗...我很喜欢你。
10. 破折号(-):用于连接词或表示范围、时间段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所有的水果都喜欢。
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符合语法规则,避免使用过多或错误使用标点符号导致句子表达不清晰或产生歧义。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二.提示语在后。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 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练习1.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4..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4、没有提示语。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提示语的标点符号用法

提示语的标点符号用法《嘿,说说提示语标点那点事儿》哟呵,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提示语的标点符号用法。
这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学问,咱就用接地气的话,带点幽默,给大伙说道说道。
你说这提示语啊,就像是句子里的小精灵,而标点符号呢,就是给这些小精灵安上翅膀或者加上小尾巴,让它们变得更有趣、更生动。
先来说说这个冒号吧,那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一旦它出现,就感觉后面跟着的话特别重要,好像在郑重其事地宣告着啥。
比如说“妈妈说:‘宝贝,该吃饭啦。
’”嘿,你看,这冒号一出来,就感觉妈妈的话不容置疑,马上就得去吃饭。
再看看这个逗号,就像是个小停顿,让提示语喘口气。
“嘿,哥们,等我一下,”这样就感觉说话的人有点随性,不慌不忙的。
而句号呢,就像是给提示语画了个圆满的句号,事情说完了,该干嘛干嘛去。
不过啊,这标点符号要是用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
我就见过有人把句号用成冒号,那感觉就像说话的人突然变得特别严肃,本来轻松的氛围一下子就变得紧张起来了。
还有啊,有时候不用标点符号也挺有意思。
比如说“嘿快过来”,就感觉特别急促,好像火烧眉毛了。
但要是加上了标点符号,“嘿,快过来!”那就是命令的语气啦。
我自己在写东西的时候,也特别注意提示语的标点符号。
用好了,感觉自己写的东西都活灵活现的;用不好,就感觉有点别扭。
所以啊,咱可得重视这提示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它就像是饭菜里的调料,加对了味道就好,加多了或者加少了,那味道可就不对咯。
总之呢,这提示语标点符号的用法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可不能小瞧它。
咱得好好琢磨,怎么用才能让咱的话更生动、更有意思。
这样和别人交流起来,才能更顺畅,更愉快嘛!哈哈,你们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呀?。
提示语与标点符号

提示语与标点符号
一、提示语在前面,后接冒号
提示语在中间,后接逗号
提示语在后面,后接句号
二、说话的内容引号不能少,话没说完用逗
号,话说完了用句号。
不同位置提示语的标点练习
1、比赛快要开始了□我一边递饮料给哥哥一边问□这次你能得冠军吗□
2、他接过那张人民币□观察了一阵□肯定地说□对□是张假钱□得销毁它□
3、□外婆□别补了□快去睡觉吧□我心疼地对外婆说□
4、□昨天……昨天我数学考了60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
5、□班长□我一个人扫这么大块地方□来不及□周玲委屈地嘟囔道□她们仨才擦一块黑板□
6、□不□你误会了□他解释着□我不是残疾人□
7、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
8、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知道什么□
9、挑山工说□我们哪里有近道□
10、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是的□我是最大的□
11、□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12、□哈哈□他顽皮地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
13、□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
14、□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问□
15、□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
在写人物对话时,不少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时,不能在提示语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使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句子就失去了感染力。
下面对这四种形式概括如下:
1、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前,说话内容在后。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
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睛都看花了,你能说得清吗?”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话吗?”
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哪儿还有一条鱼哩!”
2、说话人姓名及提示语在后,说话内容在前。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
”男孩拉着妈妈手,走出了商场。
3、说话人姓名和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之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和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
4、只写说话内容,不写是谁说的。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
“我的话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
口诀记忆法
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说话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练习:
1、你刚才说什么妈妈很惊讶接着又问你究竟说了些什么
2、我有个外号你知道吗小刚得意洋洋地说着
3、方博士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