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芍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胜湿汤配方剂量

柴胡胜湿汤配方剂量引言柴胡胜湿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治疗湿热、寒湿等病症。
该方剂由多种中草药组成,并根据病情不同而进行调配。
本文将介绍柴胡胜湿汤的配方和剂量,以及其主要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
方剂组成柴胡胜湿汤的方剂组成如下:•柴胡:6克•黄芩:9克•泽泻:6克•白术:6克•升麻:6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方剂功效柴胡胜湿汤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功效。
通过调和人体湿热、寒湿等不正常情况,达到恢复身体健康平衡的目的。
具体功效如下:1.清热解毒:其中的柴胡和黄芩能够清热解毒,有助于消除人体内部的湿热物质。
2.祛湿利水:方剂中的泽泻和茯苓具有祛湿利水的作用,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热导致的不适症状。
3.调和气血:升麻和白术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有助于舒缓人体内部的不适感。
用法和剂量将上述各药材洗净,生姜切片备用。
具体制剂方法如下:1.先将柴胡、黄芩、泽泻、白术、升麻、茯苓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2.中小火慢煎煮约30分钟左右,直至药液呈现浅黄色。
3.加入甘草和生姜继续煎煮10分钟。
4.关火后滤出药液,分为2-3次温服。
成人一剂量一般为上述药材总量的1/2~1/3。
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在使用柴胡胜湿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本方剂,不可擅自更改剂量和使用方法。
2.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慎用。
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安全。
3.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意见。
4.本方剂仅限于病症为湿热、寒湿等情况的人群使用,不适用于其他疾病。
结论柴胡胜湿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的功效。
通过适当的配方和剂量调整,它能够调和人体湿热、寒湿等不正常情况,从而恢复身体健康平衡。
在使用时应注意医生的指导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有效地应用本方剂。
李氏奇效汤: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柴胡12克,桂枝,芍药,炙甘草,陈皮,茯苓,半夏,白术,香附,牡丹皮,地黄,杏仁,何首乌各10克。
奇效汤基础方内含桂枝汤,能疏风散寒,通阳化气,调和营卫(卫气营血,也就是调理阴阳气血的主方),又为解表之通剂。
实是立乾坤之位,宣通阳气于上,强心阳使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离阳当空,阴霾乃散,无论乌云雾霾多重,只要太阳一出,所有的阴气湿浊就都消失了,人体因为这颗太阳不明亮了,所以君主昏庸,外邪才敢趁虚而入,危害身国,身体才会被阴浊痰瘀所困。
《黄帝内经》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不通,形乃大伤。
心安则五脏皆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桂枝汤强心阳,而心主全身之血脉,所以桂枝汤温通经脉而调营卫,经络为生命之根本,是五脏之根,气血之源,筋骨之所,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经络者,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
经脉通畅,气血调和无阻,津液输布正常,则痰不生,瘀不成,脏腑机能日趋正常,正气足,邪气除,病何从生焉?纵观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等,何不以经络学说为根基?“经络不通,百病生焉,经络一通,百病可除”,从此可知“经脉者,唯求一通”的重要性了。
阴阳气血,升降出入,五脏生克,全赖于气机的周流运行,经络一通则大气运行无阻,“大气一转,百病自散”。
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首方,也是《伤寒论》中论述最多,使用频率最多的方剂,所以桂枝汤为中医群方之祖,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伤寒诸方之魁,群方之冠。
桂枝汤加减不但能够治疗外感病、传染病,也能够治疗内伤杂病,不仅能够治疗急性病,也能够治疗慢性病,火神派的郑钦安,卢崇汉等,就是把桂枝汤加减原理方法等进行总结,而成为火神派立足之绝技,所以后人称桂枝汤为“调理阴阳之圣方”“天下第一方”,说桂枝汤加减治万病也实不为过。
让桂枝汤立于胜算之妙,内安外攘,有者去之,无者安之,桂枝汤者,调和阴阳气血营卫者,乃我身之阴液与阳津是也。
《内经》曰:阴阳者,水火之征兆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上下者,阴阳之天地也。
小柴胡汤的组方与功能主治

小柴胡汤的组方与功能主治组方介绍小柴胡汤,又称为柴胡汤,是中国传统中药方剂之一。
它由柴胡、黄芩、芍药等多种中药组成,采用一定比例的煎煮方法制成。
小柴胡汤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下面将介绍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以及其功能主治。
组方成分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中草药:1.柴胡 - 具有疏肝解郁、解热镇痛的作用。
2.黄芩 - 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
3.干姜 - 具有温肺止咳、散寒解表的作用。
4.大枣 - 具有益气养血、调和药性的作用。
5.枳实 - 具有燥湿止泻、行气了滞的作用。
6.茯苓 - 具有利尿健脾、安神补心的作用。
7.泽泻 - 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作用。
8.牡蛎 -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
9.甘草 - 具有和中除烦、调和各药性的作用。
以上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制并煎煮而成。
功能主治小柴胡汤具有以下主要功能与主治:1.疏肝解郁: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干姜等成分能够疏肝理气,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症状,如脘腹胀痛、烦躁易怒等。
2.清热解毒:小柴胡汤中的黄芩、大枣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病引起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3.犯胃生痰:小柴胡汤中的茯苓、泽泻等成分能够健脾胃、化痰化饮,适用于肝气不舒所致的脘腹胀满、痰饮停滞等症状。
4.治疗肝胆湿热证:小柴胡汤还可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证,如黄疸、脾胃湿热等症状。
5.调整气血运行:小柴胡汤中的牡蛎、茯苓等成分可以调和气血,对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头晕、心悸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小柴胡汤适用于湿热、热病、痰饮及肝郁气滞等病症,但对于虚寒、气虚、脾虚等病症慎用。
以上是对小柴胡汤的组方成分及功能主治进行的简要介绍,小柴胡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显著的疗效。
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用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桂枝汤的功效与作用•组成:•桂枝4.5克•黄芩4.5克•人参4.5克•炙甘草3克•半夏7.5克•芍药4.5克•大枣6枚•生姜4.5克•柴胡6克柴胡桂枝汤功效与作用和解少阳,解肌发表。
柴胡桂枝汤主治少阳病兼太阳表证,发热,微恶风寒,肢体关节烦疼,轻微呕吐,心下支撑闷结,舌苔白,脉浮弦。
柴胡桂枝汤用法水煎服。
柴胡桂枝汤方解本方为少阳、太阳表里双解之轻剂,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制成。
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以治太阳之表。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半表半里。
柴胡桂枝汤按语主要用于治疗伤寒邪入少阳,以及妇女热人血室、产后郁冒等证。
方用柴胡透泄少阳之邪从外而散、疏泄气机之郁滞,黄芩助柴胡以清少阳邪热,柴胡升散,得黄芩降泄,则无升阳劫阴之弊;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人参、大枣扶助正气,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为其辨证要点。
只要抓住其中一二个主症,便可应用本方,不必待其证候悉俱。
临床如见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根;腹中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肉桂;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此处,妇人热入血室、热伤阴血,加生地、丹皮;瘀血内结、少腹满痛,去人参、甘草、大枣,加延胡索、归尾、桃仁;兼寒者,加肉桂;气滞者,加香附、郁金。
外感病邪在表或已入里,一般不宜用本方。
如需应用,则应酌情加减。
疟疾需用本方时,宜加抗疟药物同用。
柴胡桂枝汤附方桂枝柴胡各半汤加吴萸棟子茴香木香汤(《温病条辨》),本方加吴茱萸、小茴香、川棟子、木香构成。
功能解肌散表,疏达肝气,通络慎痛。
主治秋燥,身寒热,头痛,胸脉痛,甚则疝瘕痛者。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关于《芍药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芍药是一个很普遍的中药材,那样的中药材对疾病治疗上,也是拥有非常好的功效,尤其是对它的操作方法,也是全是非常简单,依据病人本身需要,能够挑选不一样的操作方法,那的作用和功效也是不一样,那芍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对这一点也是很多人不太掌握的,因而在挑选它的情况下,也是能够开展详尽咨询。
对芍药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下边就详尽的详细介绍下,促使对它拥有大量的掌握,芍药在挑选的情况下,也是要留意,不可以随便的滥用,尽管它的好处许多,随便滥用,对人体也是很不太好。
芍药的功效与作用:益气养血敛阴,柔肝止疼,调控肝阳。
中药白芍水煎剂给小白鼠饲喂腹部巨噬百分比和吞食指数值均较对照实验有明显增强。
赤芍能推动小白鼠腹部巨噬细胞的吞食作用。
赤芍水煎剂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白鼠颈静脉T淋巴细胞的抑制效果,使之恢复过来水准,说明赤芍可使处在不高情况的免疫细胞作用恢复过来。
赤芍提取液对大白鼠鸡蛋清性炎症反应水肿有显著抑制效果,对药棉肉芽肿有抑止增生功效。
赤芍对冰醋酸造成的扭体反映有显著的止痛实际效果,与甘草的乙醇一氧化氮合酶共用,二者对冰醋酸扭体反映有协作止痛功效。
芍药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具备不错的解痉功效。
芍药的运用1.肝血亏虚及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本品位酸,收敛性肝阴以益气养血,常与熟地、川芎等同于用,用治肝血亏虚,脸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落下,如四物汤(《和剂局方》)。
若气血两虚有热,月经不调,可搭配柴胡、黄柏、续断等药,如保阴煎(《景岳全书》);若月经崩漏,可与阿胶糕、艾草叶等同于用。
2.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
本产品酸敛肝阴,益气养血柔肝而止疼,常配黄芩、川芎、赤芍等,医治气血两虚肝气郁结,胁肋疼痛,如逍遥散(《和剂局方》);还可以本产品调肝理脾,柔肝止疼,与白术茯苓、防风、茯苓同用;医治脾虚肝旺,腹痛泄泻,如痛泻要方(《景岳全书》);若与甘松、黄芩等同于用,可医治痢疾腹痛,如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若阴气血两虚筋络虚损而导致手脚挛急隐隐作痛,常配甘草轻重缓急止疼,即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一种方剂,属中药类,源自《伤寒杂病论》。
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
一、来源汉代张机(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治中》。
二、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
三、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四、主治1、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五、加减1、呕逆加生姜、陈皮。
2、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
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
5、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6、虚烦加竹叶、粳米。
7、齿燥无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贝母。
9、腹痛去黄芩,加芍药。
10、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
11、心下痛,加青皮、芍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13、本经头痛加川芎。
14、发黄疸加茵陈。
六、方义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
黄芩苦寒。
以养阴退热为臣。
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
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
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
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七、变化方1、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汤(崔氏),治同。
2、本方加陈皮、芍药,名柴胡双解散,治同。
3、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汤。
4、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汤,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5、本方除黄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龙骨、牡蛎、铅丹、大黄,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
祛病良方小柴胡汤

龙源期刊网 祛病良方小柴胡汤作者:范峥来源:《大众健康》2017年第12期有歌诀云: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万病此方宗。
组方虽简,然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实属一张“解百病之良方”。
小柴胡汤乃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名方,清代伤寒学家柯琴喻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列为和解诸方之首,千百年来为炎黄子孙之健康贡献诸多。
貌不惊人,出奇制胜此方构成简洁,用药平淡无奇,可谓“貌不惊人”。
但在《伤寒杂病论》一百一十三方之中,唯有小柴胡汤最为出奇制胜。
此方无论组方之善,效验之宏,应用之广,其余诸方未有可与之相比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柴胡湯有解热、抗炎、免疫调节、抗感染等药理作用,能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呼吸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等。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实属一张“解百病之良方”。
邪气得解,少阳得和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治疗感冒发热者,柴胡应取大量,并可根据病情日服4次,以得汗为度,而治疗恶心呕吐者,服药量不宜过大。
小柴胡汤有和解少阳功效,治疗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
少阳经病证表现为三焦经以及胆经的病证。
少阳病证,邪不在表,也不在里,汗、吐、下三法均不适宜,只有采用和解方法。
本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解邪热,疏达经气;黄芩清泄邪热;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
全方配伍,可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得和,有汗出热解之功效。
在《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共见21处,其中最经典的为96条所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简言之,其主治有三。
1.伤寒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万能的小柴胡汤

万能的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有疏肝作用,也有缓下的作用,他既是解热剂,又可以健胃安中(因有人参),柴胡要大量用,柴胡有疏泄作用,也能通大便,《本经》上说“推陈致新”,所以胸胁满,大便不通,与小柴胡汤,这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临床上治疗感冒日久不了了,就是不爱吃东西,发热,这就是表和里,既有半表半里证,又有柴胡证,遇到这种病,脑袋出汗,恶寒很轻,微恶寒,手足冷,易看成是阳虚,但底下又有大便硬,故要全面看问题,可与小柴胡汤。
亦可加大黄,或少量调胃承气汤,“得屎而解”。
.陈亦人总结出小柴胡汤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1.能治胃肠升降机能紊乱,呕吐,二便失调等证。
2.能治肝胆疏泄不利,胁部、腹部胀痛。
3.能治小便短少,对慢性肾炎,腹水、少尿,肾功能严重破坏,因伴有柴胡证,投小柴胡汤加味,收到显著效果。
4.能治心悸,对阵发性心律失常有效。
5.能治长期低热及其他发热待查,特别是寒热间歇发作有效。
6.能治胆经郁热之鼻渊与风火上扰之耳聋以及木火犯肺之咳嗽。
据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年)时行咳嗽,无论长幼,服此皆愈。
7.能治热入血室及其他血分瘀热证,可加生地、丹皮、地骨皮之类。
“老妈有眩晕、偏头疼的毛病十几年了,以前不知道小柴胡颗粒能治,现在我用一盒小柴胡就能让她清醒”“我家孩子有一次高烧、嗜睡、不吃不喝,我问了守正医生,她们让我给孩子喂小柴胡颗粒。
喝了三天的小柴胡,孩子终于醒了,而且一觉醒来就是活蹦乱跳的,病都好了!”“长麦粒肿不用害怕,耳尖放血同时喝小柴胡颗粒就行,百试百灵!”“口腔溃疡吃小柴胡颗粒,特好用!不会反反复复的发作”“我在哺乳期的时候,高烧39度,伴有头疼,4包小柴胡喝下去,一个晚上就退烧!”“我老公有慢性咽炎,还经常抽烟,以前就吃嗓子消炎药,后来我让他改喝小柴胡颗粒,4袋就起效”“我姑娘10岁,有急性淋巴结炎,在咨询了守正医生后,我开始给孩子喝小柴胡颗粒。
一次4袋,一天2次,喝了两天左右,我姑娘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以上对小柴胡颗粒的评价还有很多,都是这些年我们的医友们亲身体验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芍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芍药茯苓汤在中医学上属于是一种效果很好的中药方剂。
根据相关的一些医学研究上认为,这样的中药试剂十分的安全、有效,适合很多疾病的症状,下面就去认识下柴胡芍药茯苓汤这种方剂吧。
【处方】
芍药3钱,柴胡2钱,茯苓3钱,半夏3钱,甘草2钱,桔梗3钱。
【功能主治】
耳内热肿疼痛。
【用法用量】
煎半杯,热服。
【摘录】
《四圣心源》卷八
看了上文对柴胡芍药茯苓汤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
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
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