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

汪曾祺《闻一多先生上课》阅读答案篇一:宁德市2022-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宁德市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卷总分值150分,时间为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卓然〔zhuō〕温暖〔xù〕奏效〔z?u〕舴艋〔zà〕....B.皓月〔gào〕嶙峋〔lín〕山坳〔āo〕社稷〔jì〕....C. 瞥见(piē) 昏眩〔xuàn〕褶皱〔zě〕晌午(xiǎng) ....D. 精髓〔suǐ〕撩人〔liáo〕祈求〔qí〕欢谑〔xua〕....2. 以下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麻痹磅礴惦算别开生面B. 炫耀恍惚蓬篙大音希声C. 庠序校勘扶摇屡见不鲜D. 笨绌勤勉缄默流畅圆润3.以下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沉着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B.理性地看,我们还不能对中国航空发动机有过分乐观的展望,一挥而就来解决中国....航空的“心脏病〞问题极不现实。
C.人生充满无数的起伏转折。
最后,能够返璞归真,去掉浮华和噱头,去掉故弄玄虚,....复原生活的本真面目,便是走对了路,过明白了生活。
D.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了流亡生活。
他颠沛流离,尝尽苦难,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最后成为了春秋霸主,真可谓大器晚成。
....4.以下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2分〕....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
C.近20年来,中国大学里的学术腐败行为和观念,似乎越演越烈,大有燎原之势,已经引起社会广泛的议论和民众的强烈不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设计(含解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基础知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 g jiǒn g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锲.而不舍jiǒn g jiǒn g目光(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
“锲而不舍”比喻。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凝结蓦然一反既往B.衰弱凝固赫然一如既往C.衰微凝固蓦然一如既往D.衰微凝结赫然一反既往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说和做(节选)——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5)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6)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7)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8)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9)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10)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3.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分)(1)“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2)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这句话的意思是:(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意思是:14.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15.第(2)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2021年中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系列

2021届中考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系列——汪曾祺选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熟藕汪曾祺刘小红长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聪明,一街的人都喜欢她。
这里已经是东街的街尾,店铺和人家都少了。
比较大的店是一家酱园,坐北朝南。
这家店卖种酒,叫佛手曲。
一个很大的方玻璃缸,里面用几个佛手泡了白酒,颜色微黄,似乎从玻璃缸外就能闻到酒香。
酱园里有一种麒麟菜,即百花菜。
不贵,有两个烧饼的钱就可以买一小堆,包在荷叶里。
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直接就可以吃。
孩子买了,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家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酱园对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摊。
其实没有什么贵重的果子,不过就是甘蔗(去皮,切段)、荸荠(削去皮,用竹签串成串,泡在清水里),再就是百合、山药。
周麻子的水果摊隔壁是杨家香店。
杨家香店的斜对面,隔着两户人家,是周家南货店,亦称杂货店。
这家卖的东西真杂。
红蜡烛。
一个师傅把烛芯在一口锅里一支一支“蘸”出来,一排一排在房椽子上风干。
蜡烛有大有小,大的一对一斤,叫做“大八”。
小的只有指头粗,叫做“小牙”。
纸钱。
一个师傅用木槌凿子在一沓染黄了的“毛长纸”上凿出一溜溜的铜钱窟窿,是烧给死人的。
明矾。
这地方吃河水,河水浑,要用矾澄清了;炸油条也短不了用矾。
碱块。
这地方洗大件的衣被都用碱,小件的才用肥皂。
浆衣服用的浆面——芡实磨粉晒干。
老板一天说不了几句话,跟人很少来往,见人很少打招呼,有点不近人情。
他生活节省,每天青菜豆腐汤。
有客人(他也还有一些生意上的客人)来,不敬烟,不上点心,连茶叶都不买一包,只是白开水一杯。
因此有人从《百家姓》上摘了四个字,作为他的外号:“白水窦章”。
“白水窦章”除了做生意,写账,没有别的事。
他不看戏,不听说书,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关”,打累了,他伸一个懒腰,走到门口闲着。
看来往行人,看狗,看碾坊放青回来的骡马,看乡下人赶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对面店铺里买东西的顾客。
周家南货店对面是一家绒线店,是刘小红家开的。
山东省莱芜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一

山东省莱芜市2022届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模拟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còu)B.公大兄无奕.女(yì)C.尊君在不.(bù)D.友人惭.(chán)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4.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双腿瘫痪..(tān huàn)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B.历经十二余的风霜,他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庞变得憔.(qiào)悴不堪。
C.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 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D.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你做祷.(dǎo)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屠呦呦成为获得首个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二、名句名篇默写6.根据课文默写。
《 说和做》同步训练

声 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
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座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
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8.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结合选文内容,就其中一种写法进行赏析。
答案:(示例一)妙用比喻。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一句,将钻研古代
典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投入古代典籍的钻研中,比喻中
充满热情的称赞。
(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选文中将闻一多先生和杜甫相提并论,从侧面衬托出闻一多先生的爱
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
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
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
一多形象,表现出闻一多先生性格的刚烈坚毅。
14.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明星。这些明星,可能是英雄、专家,也可能是学者、文学家,七年
级(1)班同学开展了“我心目中的明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1)班级要办一期“我心目中的明星”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设置两个栏目。
示例:奋斗历程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
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
2024年高考语文阅读之汪曾祺散文专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2024年高考语文汪曾祺散文专练汪曾祺作品:《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文游台》《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蔡德惠》《牙疼》《徙》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汪曾祺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九四六年。
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
街虽小,人却多,气味浓稠。
我们在街上闲看。
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菊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西南联大校歌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
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
喔,我的母校,我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
西边是学生宿舍。
土墙,草顶。
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
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
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
既是书桌,也是衣柜。
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
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称知己。
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
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
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
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
汪曾祺《新校舍(节选)》《我的老师沈从文(节选)》阅读理解

汪曾祺《新校舍(节选)》《我的老师沈从文(节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新校舍(节选)汪曾祺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
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
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
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
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
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大图书馆后面是大食堂。
学生吃的饭是通红的糙米,装在几个大木桶里,盛饭的瓢也是木头的,因此饭有木头的气味。
饭里什么都有:砂粒、耗子屎……被称为“八宝饭”。
八个人一桌,四个菜,装在酱色的粗陶碗里。
菜多盐而少油。
常吃的菜是煮芸豆,还有一种叫做蘑芋豆腐的灰色的凉粉似的东西。
大图书馆的东面,是教室。
土墙,铁皮顶。
铁皮上涂了一层绿漆。
有时下大雨,雨点敲得铁皮丁丁当当地响。
教室里放着一些白木椅子。
椅子是特制的。
右手有一块羽毛球拍大小的木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
椅子是不固定的,可以随便搬动,从这间教室搬到那间。
吴宓先生上《红楼梦》研究课,见下面有女生没有坐下,就立即走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
一些颇有骑士风度的男同学于是追随吴先生之后,也去搬。
到女同学都落座,吴先生才开始上课。
我是个吊儿郎当的学生,不爱上课。
有的教授授课是很严格的。
教西洋通史的是皮名举。
他要求学生记笔记,还要交历史地图。
我有一次画了一张马其顿王国的地图,皮先生在我的地图上批了两行字:“阁下所绘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
他教我们宋诗。
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
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
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多数教授讲课很随便。
刘文典先生教《昭明文选》,一个学期才讲了半篇木玄虚的《海赋》。
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学生是可以抽烟的。
我上过他的“楚辞”。
上第一课时,他打开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
日寇南侵,清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
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
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
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图书馆在楼上。
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
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
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
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
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
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
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
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
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语,应该记录下来。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
记笔记。
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
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
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
故颜色特别浓烈。
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21.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4分)
事例一:;事例二:。
22.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画线词语的含义。
(2分)
叫座:指。
23.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2分)
2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4分)
21.抗战期间蓄须明志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22.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23.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
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赏识这样的学生。
24.闻一多先生走进教室,满堂的学生立刻静了下来。
“今天,我们学女娲。
”哗哗的翻书声。
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
大家都在为女娲面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
闻老师口讲指画,从远古的女娲造人讲到了女娲补天,绘声绘色。
学生们全都沉浸在这古代的神话情境中,仿佛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