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3张PPT).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23张PPT).ppt
要求:标出节奏符,读出节奏感。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司马光,那么 文言文中哪个字是指司马光?还有哪些人?

群儿、众、一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 马 光
司马光(1019 ~ 1086),北宋时期著名
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为人温良谦 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历 来受人景仰。
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 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 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 闻》、《潜虚》等。
发现了吗?文中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
读课文的时候,读到有注释的地方, 要把注释加进去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
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个故事产生在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知道的?
庭院
群儿戏于庭
问:什么叫戏于庭?
在庭院里玩游戏
总结:文言文其实很有意思,它的很多字跟我们 现代文的意思差不多,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 一个字的意思。
在庭院里游戏叫—— 在树林里游戏叫—— 在操场上游戏叫—— 在教室里学习叫——
戏于庭 戏于林 戏于场 习于室当这一群孩子玩得开心的时候,产生了什么事?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小结:
登就是往上爬。在我们的 生活中经常会提到“爬山”, 我们也可以叫“登山”,通过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个字 的意思,这也是学习文言文 的好方法。
光/持石/击瓮/破之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件(共18张PPT)

左右/左中右 结构
跌持
上下/上中下 结构
皆弃
半包/全包围 结构

我会写
字词乐园
sī tíng dēng diē zhòng
司庭 登跌 众
qì chí
弃持
多音字
足跌没(mò)水中。

字词乐园

淹没
méi
没有
少年没(méi)有丝毫犹豫,立即跳入水中,奋力救 起那个快被河水淹没(mò)的孩子。
多音字
学习思考:
课堂集中营
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 代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 法写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分: 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
篇幅较长。 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 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
【译文】一群小朋友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缸上, 失足掉入缸中淹到水里。
课堂集中营
这句话写出了孩子们纵情游戏、攀爬的样子。 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一个小孩失足落水。
课堂集中营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持: 拿。 击: 击打。 迸: 涌出。
【译文】别的孩子都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将水缸打破, 水涌了出来,落水的小孩便得救了。
Hale Waihona Puke 实战练习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群儿戏于庭 庭:___庭__院___。______________
· 2、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___拿__。_________________ ·· 3、众皆弃去 皆: ___全__,__都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

书写指导:上边的“人”要 宽大,下边两个“人”并排, 左边“人”的捺变为一点。

丢弃 弃
结构:上下 音序:Q 部首:廾 组词:抛弃 自暴自弃 造句:同学们都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书写指导:上边要扁小,最 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一竖 撇,右边是一竖。
chí
持刀 持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扌 组词:主持 坚持不懈 造句:歹徒持刀威胁无辜群众。
书写指导:左上边的横撇横 短撇长,右上边有两个短撇, 捺要长。
diē
跌倒 跌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足 组词:跌落 跌跌撞撞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书写指导:左边窄小,右边 高大,“止”下横变为提, “失”中间一撇要长。
zhòng
众人 众
结构:品字结构 音序:Z 部首:人 组词:众多 众志成城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司马光
➢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司跌 皆
你用什么好 办法记住这些生 字的呢?
qì chí
弃持
司机 跌倒 皆是 丢弃 支持

司马光 司
结构:半包围
音序:S 部首:乛 组词:司马迁 各司其职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司马光的译文三年级

司马光的译文三年级

司马光的译文三年级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译文: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被水淹没了。

大家都丢下这个孩子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将瓮砸破。

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学习笔记:一、课文概述本文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司马光的聪明、机智和勇敢。

二、学习目标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庭、弃”等7个生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文学习笔记三、生字新词1.生字:司、跌、皆、弃、持2.新词:司马光、跌入、皆大欢喜、放弃、持续司(司机)跌(跌倒)皆(皆是)弃(丢弃)持(持久)。

3.一类字司(司令)(公司)庭(家庭)(庭院)登(登山)(登高)跌(跌落)(跌倒)众(大众)(众多)弃(放弃)(抛弃)持(持久)(坚持)。

4.重要词语司机、庭院、登上、跌倒、众多、放弃、坚持。

5.字词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意:要认真学习这些生字新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并尝试用它们造句。

四、课文重点1.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在花园玩耍,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跌入水缸。

2.其他小朋友都惊慌失措,唯有司马光冷静思考,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成功救出小朋友。

五、难点解析1.文中“光持石击瓮破之”一句,描述了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这里的“持”是拿的意思,“击”是砸的意思,“破”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破,即把缸砸破。

2.“水迸,儿得活”一句,描述了水从缸中流出,小朋友得以获救的情景。

这里的“迸”是涌出的意思。

3.课文赏析“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是故事的起因。

“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嬉戏、攀爬的样子,“跌、没”描写了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危险场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资料宝袋
认识文言文: 在我 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 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 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 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 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 否?”。“饭否”就是文
字词乐园
会写字

tínɡ dēnɡ diē
司庭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词语积累(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心灵手巧 七窍玲珑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 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 第三题)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zhònɡ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01、我会写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02、我会认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03、多音字得děi (得亏)dé(得救)没mò(沉没)méi(没有)04、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戏:做游戏于:在庭:庭院登:爬瓮:缸足:失足跌:掉进没:沉没众:大家皆:全,都弃:丢弃去:离开持:拿击:击打破:被打破之:瓮迸:涌出06、诗意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07、问题归纳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08、课文主题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09、教材课后习题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课件)(共28张PPT)

言简义丰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
古文版:
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 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
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司马光
wèng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bè迸ng,儿得
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一群小孩
一个小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大家
活。
司马光
登瓮的孩子
注释: 1.庭:庭院。 2.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皆:全,都。 4.光:指司马光。 5.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瓮:收口
缸:敞口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 瓮,不谨慎摔 倒,淹没在水 中。
众皆弃去,
皆:全、都。
所有人都开心。 所有人都知道。
儿得活。
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
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
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
得救了!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 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 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 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 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 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 失形象生动。《司马光》就是这样一篇 文言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言文的 魅力吧!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 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 课件(共22张PPT)

理解词语
戏:玩耍。
于:在。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没:淹没,沉下去。 弃:放弃,扔掉。 光:司马光。
皆:全,都。 去:离开。 持:拿。
击:碰,接触:撞击。 迸:涌出。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读流利。
2.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司马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不一样的 课文,叫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 语言,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破之,水 迸,儿得活。
人物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 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 先生。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 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 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 《潜虚》等。
司马光(白话文)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 里玩,一个小孩站在大 瓮上,失足跌落瓮中被 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 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 头砸开了瓮,水涌出, 小孩子得以活命。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 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清楚的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起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司 马 经过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
冷静冷静 机智勇敢
结果 水迸,儿得活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曹冲称象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孔融让梨 像司马光这样的儿童还有很多……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活。Βιβλιοθήκη 司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恶 女
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上海教育出版社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4 司马光
司马光一生有很多成就,
最伟大的就是编纂了《资治
通鉴》这部通贯古今的编年 体史书。除此之外,他在文 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 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他 还是当朝的宰相。
《 宋 史 司 马 光 传 》
·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
司马光山中斩杀蟒蛇
司马光12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司马池到外地上任,途径
陕西,路过秦岭。在经过一个栈道的时候,遇见一条巨蟒, 父亲和仆人都非常害怕,不敢上前。这时司马光临危不惧, 手持利剑上前,一剑扎进巨蟒的尾巴,巨蟒疼得浑身一震, 翻滚到了栈道下深不可测的谷底。
古文版: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 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大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脚, “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间,他 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了事,头 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力 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缸被他砸破,只 听得“哗啦”一声,缸水从砸破的洞口喷 涌而出。缸里的小孩得救了!
保守派

革新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
孔凡艳工作室 杨雪莲 开发
2018年7月25日


一人当旁白;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一人当司马光; 2-3人演“众皆弃去”的“众”。
同学们先选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怎样依据“剧本”(课文)的描述,准确而 生动地演出(或说出)现场人物的所做所思?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本 此 的 ︒ 输 文 入 本 您 ︒ 的 请 文 在

请 在 此 输 入 您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
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宋史·司马光传》
小资料
司马光七岁砸缸;十二岁斩杀巨蟒;二十岁时考中进士
,从此便开始步入仕途;为官四十七年却只有田地三顷,甚 至在他妻子死的时候,都拿不出丧葬费下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