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指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生产经营的情况来进行划分的标准。

不同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产生影响,也会对政府的监管政策和对企业的支持政策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国际上,一般以企业的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的大小。

而在中国,企业的规模划分主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中规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划分的。

本文将从大中小微企业四个方面来探讨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

一、大企业大企业是指雇员数量较多,年销售额较大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大企业是指具有三个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0人以上的企业;2.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3.资产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的企业。

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大企业往往是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这些企业往往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大企业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以其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能力,对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起着重要作用。

在经营管理上,大企业通常拥有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规范的财务制度。

同时,大企业还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可以通过融资、并购、重组等手段来扩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对国家而言,大企业往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重点支持对象,政府往往通过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来支持和引导大企业的发展。

二、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指雇员数量和年度销售额均处于大企业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的规定,中型企业是指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1.雇员30人以上但300人以下的企业;2.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但2亿元以下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是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2023简版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2023简版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中小企业分类标准引言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国经济体制内注册的民营企业,其规模相对较小,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部分。

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支持中小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标准,以便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并对每个分类进行详细说明。

一、企业规模分类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少于1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或者年净资产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

2.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上但少于50人,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人民币至5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者年净资产在50万元人民币至300万元人民币之间。

3.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上但少于300人,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人民币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或者年净资产在300万元人民币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

除了以上的经营规模分类,还可以根据行业特点、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等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二、企业行业分类根据企业所属的行业不同,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不同的行业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行业分类:1. 制造业:包括电子设备制造、食品制造、纺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等。

2. 建筑业:包括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等。

3. 批发和零售业:包括食品批发、家用电器零售、服装零售、汽车零售等。

4. 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等。

5. 金融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行业分类,企业所属的行业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分。

三、企业技术水平分类根据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同,中小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 科技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进行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2. 传统制造型企业:主要依靠传统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3. 服务型企业: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如餐饮、旅游、咨询等,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小企业的标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规模大小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方便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各国都制定了不同的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而小企业的标准因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包括一些共性的规定。

一、从雇员人数上区分一种常见的划分小企业的标准是以雇员人数为基础。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小企业通常指雇员人数在50人以下的企业。

这种标准主要考量到企业资源和管理能力的有限性。

相比大型企业,小企业所需管理的人员较少,资金投入相对较低,因此在业务经营和决策制定上也更加精细灵活。

二、以年营业额为依据除了雇员人数,有些国家将年营业额作为划分小企业的标准。

例如,欧洲联盟将年营业额在25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视为小企业。

以营业额为基准的划分标准考虑了企业资本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通常面临着资金短缺和市场竞争力弱等挑战,因此在政策和税收减免方面享受一定额度的优惠。

三、依据资本总额划分资本总额也是一种常见的划分小企业的标准之一。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小企业的资本总额通常在1000万元以下。

这一划分标准主要衡量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相比大型企业,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相对较为有限,因此在技术更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

四、从市场份额划分市场份额是衡量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例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些国家将市场份额作为划分小企业的标准之一。

例如,美国将销售额占全行业销售额的5%以下的企业视为小企业。

这种标准主要考量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相对于垄断行业中的大企业,小企业通常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需要特定的政策支持和扶持。

小企业的标准在各国各地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有关。

一般来说,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创新、就业和经济多元化的重要角色。

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小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其稳定发展。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型小型微型企业划分标准
一、资产总额
根据企业资产总额的不同,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这里的资产总额是指企业的所有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1. 大型企业:资产总额较大,一般在50亿元以上。

2. 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1亿元到50亿元之间。

3. 小型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到1亿元之间。

4. 微型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以下。

二、从业人员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不同,也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2000人以上。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500人到2000人之间。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0人到500人之间。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人到100人之间。

三、营业收入
根据企业营业收入的不同,也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

1. 大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4亿元以上。

2. 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2000万元到4亿元之间。

3. 小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5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

4. 微型企业:营业收入一般在500万元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的企业,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这些标准只是参考值,实际划分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是基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实际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企业被划分为大、中、小、微四个规模。

这种划分标准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不同规模的企业划分标准。

一、大、中、小、微企业划分标准1.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是指拥有较大规模和资金、人员、产量较多,拥有相应各项资源和条件的企业。

一般地,被称为大型企业的企业应具有以下条件:(1)资产总额:一般大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要求大于5000万元。

(3)职工人数: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应在300人以上。

(4)市场占有率:大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通常较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2.中型企业中型企业是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之间规模的企业。

通常来讲,中型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资产总额:一般中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在1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要求在3000万元到5000万元之间。

(3)职工人数: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100人到300人之间。

(4)市场占有率:中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处于中等水平。

3.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是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的,一般经济规模较小,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总额:小型企业的资产总额通常在2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在2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

(3)职工人数:小型企业的职工人数在50人到100人之间。

(4)市场占有率: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较小,处于竞争的前沿。

4.微型企业微型企业是以家庭等个人为单位,经营规模小,原材料和商品量及货币资金少,具有以下特点:(1)资产总额:微型企业的资产总额一般在200万元以下。

(2)年度销售收入:年度销售收入一般在200万元以下。

(3)职工人数:微型企业的职工人数一般在50人以下。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规模划分标准企业规模划分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雇员人数等指标将企业分为不同规模等级的分类,并根据不同规模等级制定不同的管理及政策措施。

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有多种,一般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雇员人数以及年营业额等指标来进行划分。

三是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雇员人数等指标将企业分为不同规模等级的分类,并根据不同规模等级制定不同的管理及政策措施。

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规模划分的标准有多种,一般可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雇员人数以及年营业额等指标来进行划分。

一、企业规模划分的主要标准1.根据资产规模的划分标准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来划分企业规模,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划分标准。

一般而言,企业可分为大、中、小、微四个规模等级。

依据资产规模标准的划分,一般可采用总资产规模的大小、净资产规模的大小或者注册资本额大小来划分企业规模。

比如,国内一般将总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而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则划分为微型企业。

2.根据雇员人数的划分标准除了资产规模外,企业的雇员人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

国内外都有以雇员人数为标准来划分企业规模的例子。

比如,美国根据企业的雇员人数将企业分为小型企业(少于500人)、中型企业(500-999人)和大型企业(1000人以上)。

而在中国,一般将雇员人数在300人以上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100-300人的企业划分为中型企业,而在100人以下的企业则划分为小型企业。

3.根据年营业额的划分标准另外一个常见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是根据企业的年营业额来进行划分。

有些国家将企业划分为微型、小型、中型和大型四个规模等级,其中微型企业一般营业额为100万元以下,小型企业为100万元至1000万元,中型企业为1000万元至1亿元,大型企业为1亿元以上。

以上是企业规模划分的主要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划分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

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在我国,企业按照行业门类、大类、中类和组合类别,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进行划分。

现阶段,将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企业。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的工业企业,以及从业人员30人以下的非工业企业。

以上是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的附表中的划分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农、林、牧、渔业的企业,营业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此外,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也有所不同。

规模以上大中小型工业企业需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大型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40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2. 中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10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3. 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或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4. 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企业。

以上是企业中小型的划分标准。

具体划分标准可能因评奖年度和奖项类别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建议您查阅相关文件或联系相关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2023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2023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2023(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二)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三)建筑业,组织管理服务。

营业收入8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800万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营业收入8000万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8亿元以下且资产总额1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亿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5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5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六)住宿和餐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亿元以下的为中型企业。

(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5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一、参考文件
2011.09.02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
二、适用范围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15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三、具体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量
单位
大型中型小型微型
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Y) 万元Y≥20000 500≤Y<20000 50≤Y<500 Y<50 工业*
从业人员(X) 人X≥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Y≥40000 2000≤Y<40000 300≤Y<2000 Y<300 建筑业
营业收入(Y) 万元Y≥80000 6000≤Y<80000 300≤Y<6000 Y<300
资产总额(Z) 万元Z≥80000 5000≤Z<80000 300≤Z<5000 Z<300
批发业 从业人员(X) 人
X ≥200 20≤X<200 5≤X<20 X<5 营业收入(Y) 万元 Y ≥40000 5000≤Y<40000 1000≤Y<5000
Y<1000 零售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50≤X<300 10≤X<5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20000 500≤Y<20000 100≤Y<500 Y<100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X)
人 X ≥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30000 3000≤Y<30000 200≤Y<3000 Y<200 仓储业
从业人员(X)
人 X ≥200 100≤X<200 20≤X<1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30000 1000≤Y<30000 100≤Y<1000 Y<100 邮政业
从业人员(X)
人 X ≥1000 300≤X<1000 20≤X<300 X<2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30000 2000≤Y<30000 100≤Y<2000 Y<100 住宿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餐饮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10000 2000≤Y<10000 100≤Y<2000 Y<100 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X)
人 X ≥2000 100≤X<20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100000 1000≤Y<100000 100≤Y<1000 Y<10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100≤X<300 10≤X<100 X<1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10000 1000≤Y<10000 50≤Y<1000 Y<50 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Y)
万元 Y ≥1000≤100≤Y<1000 Y<100
200000 Y<200000
资产总额(Z) 万元 Z ≥10000 5000≤Z<10000 2000≤Z<5000
Z<2000 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X) 人
X ≥1000 300≤X<1000 100≤X<300 X<100
营业收入(Y) 万元 Y ≥5000 1000≤Y<5000 500≤Y<1000 Y<5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100≤X<300 10≤X<100 X<10 资产总额(Z) 万元 Z ≥120000 8000≤Z<120000
100≤Z<8000 Z<100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X) 人 X ≥300 100≤X<300 10≤X<100 X<10
四、特别说明 (一)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须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

(二)附表中各行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准。

带*的项为行业组合类别,其中,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包括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不包括铁路运输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业等,不包括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三)企业划分指标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准。

1.从业人员,是指期末从业人员数,没有期末从业人员数的,采用全年平均人员数代替。

2.营业收入,工业、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设置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的行业,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额以下批发与零售业企业采用商品销售额代替;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营业额代替;农、林、牧、渔业企业采用营业总收入代替;其他未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采用营业收入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