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及行业分类

合集下载

建筑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建筑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

建筑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建筑企业的大小分类。

这个话题啊,听上去可能有点枯燥,但实际上,它关系到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

想想看,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区住宅,都是建筑企业辛辛苦苦干出来的。

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也在想,怎么才能把这些企业分个高下呢?好啦,咱们就从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划分标准入手,一起来捋一捋!2. 企业规模划分2.1 大型企业首先,咱们先说说大型建筑企业。

一般来说,这类企业规模庞大,像是建筑界的“巨无霸”,有时候真是气势如虹。

他们通常承接的是那些大型项目,比如说高楼大厦、桥梁、地铁啥的。

你想啊,施工现场就跟个小城市似的,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真是热闹非凡。

大型企业的好处就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强。

他们有自己的设计团队、施工队伍,甚至还有科研人员,真是“人才济济”。

不过,别以为大型企业就能高枕无忧,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说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等等,都是一门大学问。

2.2 中型企业接着,我们来聊聊中型建筑企业。

这类企业可以说是建筑界的“中坚力量”,既有点儿规模,又不会像大型企业那样过于庞大。

中型企业通常会承接一些市政工程、商业建筑等项目,虽然项目规模相对小点,但他们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是一绝。

而且,中型企业的团队通常比较紧凑,大家相互配合得也很默契,像是一支精英小队,出招的时候特别给力。

他们的决策也快,不像大型企业那样拖沓,有时候一个项目刚提上日程,第二天就能开始行动,真是“快马加鞭”。

不过,资源和资金上可能没有那么充裕,有时候也得精打细算,才能把活儿做好。

3. 小型企业3.1 小型企业说完中型企业,咱们最后来说说小型建筑企业。

小型企业啊,往往就是那种“个体户”的感觉,灵活、快捷,身手敏捷。

他们一般会专注于一些小型项目,比如房屋维修、室内装修等。

虽然规模不大,但他们的服务质量往往很到位,因为小型企业特别注重客户的需求,真的是“客户至上”。

小型企业的优势在于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特别有诚意。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中国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在中国,企业按照规模的大小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

这种分类便于国家、政府和企业等相关方面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对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的划分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人数规模标准:在中国,企业的人数规模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201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下简称《企业法》),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企业人数标准如下:1. 小型企业:雇佣不超过200人的企业。

2. 中型企业:雇佣2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雇佣1000人以上的企业。

这样的人数规模分类标准旨在便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管。

小型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因此管理相对较为简单。

中型企业则是介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之间,规模较大,但相对较灵活。

而大型企业则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资产规模标准:资产规模也是划分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资产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资产净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资产净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资产规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企业获取贷款、进行投资和扩大规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型企业由于资产规模较小,因此发展和经营上相对有限;中型企业相对更具规模,能够在市场上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大型企业则往往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产值规模标准:产值规模也是衡量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企业法》的规定,企业产值规模的划分如下:1. 小型企业:年度销售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

2. 中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3亿元以下的企业。

3. 大型企业:年度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企业。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
附件1:企业规模分类标准
1、企业规模分类标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方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和"局部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

2、行业分类标准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其中:
〔1〕制造业中轻工业包括问卷中的制造业a-e行业,即:a.食品、饮料、烟草加工制造业;b.纺织、服装、皮革、毛皮、羽绒等加工制造业;c.木材、竹、藤、棕、草及家具加工制造业;d.造纸及印刷业;e.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及塑料制品制造业。

〔2〕制造业中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包括问卷中的制造业f-j行业,即:f.石油、化学原料、化学纤维、橡胶制品及医药制造业;g.非金属矿物制品业;h.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及金属制品业;i.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及武器弹药制造业;j.电气机械、器材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行业标准及企业规模标准具体如下表所示:
. z.
主题词:企业会计调查工作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市财政局办公室 2011年7月12日印发。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与行业分类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与行业分类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经贸中小企业〔 2003〕143 号 ) ,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供填表参照。

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从业人员数人2000 以上300 一2000 以下300 以下工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以上3000一30000以下3000 以下资产总额万元40000 以上4000一40000以下4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3000 及以上600 一3000 以下600 以下建筑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及以上3000一30000以下3000 以下资产总额万元40000 及以上4000一40000以下4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200 及以上100 一200 以下100 以下批发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及以上3000一30000以下3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500 及以上100 一500 以下100 以下零售业企业销售额万元15000 及以上1000一15000以下1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3000 及以上500 一3000 以下500 以下交通运输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及以上3000一30000以下3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1000 及以上400 一1000 以下400 以下邮政业企业销售额万元30000 及以上3000一30000以下3000 以下从业人员数人800 及以上400 一800 以下400 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销售额万元15000 及以上3000 一15000以下3000 以下说明 :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国家企业规模 划分标准

国家企业规模  划分标准

企业规模划型标准简介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根据原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4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制定了《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于2003年统计年报开始执行。

新标准涉及的范围本次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并未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全部企业和单位,具体仅对以下5个类别规定了划型标准:第一类为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三个行业门类;第二类为建筑业;第三类为批发和零售业;第四类为交通运输、邮政业(不包含仓储业);第五类为住宿和餐饮业。

这5个类别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7个行业门类,673个行业小类,占全部行业小类的74%左右。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尚有13个行业门类没有确定企业划型标准,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有些行业缺乏基础统计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测算和分析而暂不划型;二是一些特殊行业,如金融业,其产品、运作方式和监管体系与一般行业差异较大,需另行研究制定;三是包括“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6个其它行业门类以及仓储业,这些行业的企业划型标准将在国家有关普查完成之后,再根据实际统计情况另行研究制定。

新标准划分企业规模所选用的指标《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以三个指标作为划分标志,即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

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从业人员数”作为企业的划型指标,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也与世界主要国家的通行做法一致,具有国际可比性。

第二,“销售额”可以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也是我国现行统计指标中数据比较完整的指标,容易操作。

第三,“资产总额”可以从资源占用和生产要素的层面上反映企业规模。

因此,采用这三个指标进行划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标准的具体划分办法新标准将企业的类型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各行业的具体划分标准如下表所示:新标准的主要变化1. 划型范围不同在新标准出台以前,同机上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只有一个《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承载着就业、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责任。

然而,企业的规模千差万别,有些庞大如巨人,有些却小巧玲珑。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企业,人们常常将企业按照规模大小进行分类,从而有助于搞清楚企业的特点、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地区往往有不同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本文将探讨大中小型企业的划分标准。

大型企业是指员工数量和市值显著较大的企业。

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份额、良好的资金实力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大型企业的员工数量可以从几百人到几千人不等。

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的主营业务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覆盖面广,可以较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大型企业通常能够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推广、扩大产能和加强创新,从而增强竞争优势,并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与大型企业相对应的是中型企业。

中型企业的员工数量和资金实力适中,市值相对较低。

它们在行业内有一定的竞争地位,经营范围相对集中,专注于某个或几个特定领域。

中型企业的规模使得它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更加快速地调整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中型企业在创新能力、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通常具有一定优势,这也是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特征。

小型企业是规模最小的企业类型。

它们通常员工数量较少,刚起步阶段的小企业甚至只有几人组成。

小型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尤其是在创新和就业领域。

由于规模较小,小型企业通常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灵活的方式开展业务。

由于人员紧密配合,决策反应迅速,小型企业往往能够以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产品和服务。

不过,小型企业也面临着资金和市场风险的挑战,可能会较大程度上依赖外部资源来支持其发展。

除了员工数量和资金实力之外,企业的规模还可以通过销售额、产量、总资产和纳税额等指标进行划分。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这些指标也可以进行调整和综合考虑,以形成切实可行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及行业分类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及行业分类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供填表参照。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
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行业分类
为及时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分布情况,准备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 )标准, 2005年新增加86个按实际投向分类统计的指标。

企事业单位选择行业分类填表时,必须用汉字填写。

大中小型企业分类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分类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分类标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其规模大小和经营范围的不同,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大小被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企业的分类标准对于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于大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标准的明确和准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大型企业是指拥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多员工的企业。

通常来说,大型企业在资产规模上达到一定的标准,如净资产达到一定的金额,或者年销售额达到一定的数字。

此外,大型企业通常拥有较多的员工,其经营范围可能涉及多个行业或者多个地区。

在国际上,大型企业通常被称为跨国公司或者大型集团公司,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影响力。

其次,中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的企业。

中型企业通常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地区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中型企业的规模虽然不及大型企业,但其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方面通常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型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可能是行业的领军者,对于促进行业的发展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小型企业是指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较小的企业。

小型企业通常是由少数人创办或者家庭经营的企业,其在市场上的份额相对较小。

小型企业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者某些特定地区内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其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小型企业通常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就业、税收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大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其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较多的员工,中型企业介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之间,而小型企业则是指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较小的企业。

这些分类标准对于政府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大中小型企业分类标准的明确和准确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业〔2003〕143号),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供填表参照。

说明: 1、表中的“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行业的企业。

2、工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建筑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工程结算收入代替;批发和零售业的销售额以现行报表制度中的年销售额代替;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销售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营业收入代替;资产总额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资产合计代替。

3、大型和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所列各项条件的下限指标,否则下划一档。

行业分类
为及时掌握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的分布情况,准备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向,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GB/T4754-2002 )标准,2005年新增加86个按实际投向分类统计的指标。

企事业单位选择行业分类填表时,必须用汉字填写。

A、农、林、牧、渔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0.计算机服务业
01.农业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1.软件业
02.林业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H、批发和零售业
03.畜牧业34.金属制品业I、住宿和餐饮业
04.渔业35.通用设备制造业J、金融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62.银行业
B、采矿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3.证券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38.武器弹药制造业64.保险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9.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5.其他金融活动
K、房地产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0.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
子设备制造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1.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品业66.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42.其他制造业67.房地产管理业
11.其他矿采选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8.房地产经纪与代理业
12.木材及竹材采选业4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C、制造业4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质勘查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4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9.研究与试验发展
14.食品制造业E、建筑业70.专业技术服务业
15.饮料制造业46.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71.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16.烟草制造业47.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72.地质勘查业
17.纺织业48.装修装饰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3.水利管理业
19.皮草、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49.运输业74.环境管理业
50.道路运输业75.公共设施管理业
20.木材加工及竹、底棕、草制
品业
21.家俱制造业51.城市公共交通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52.水上运输业P、教育
23.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53.航空运输业Q、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4.管道运输业76.卫生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55.交通运输辅助业77.社会福利保障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6.其他交通运输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7.医药制造业57.仓储业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8.化学纤维制造业58.邮政业T、国际组织
29.橡胶制品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8.对境外贷款
30.塑料制品业59.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79.个人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