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石油化工的应急管理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

石油化工的应急管理问题及相关策略分析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化工产品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存在易燃、易爆、易泄漏的安全隐患,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相应的石油化工企业的事故安全应急管理办法也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一些管理上的疏漏,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这些问题及相关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石油化工;应急管理;相关策略1石油化工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其是石油化工此类具有高危性的工业企业。
由于石油化工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会给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该对此类事件进行一定的有效预防,一旦发生事故,应尽快做出处置并进行一定的恢复重建工作。
应急管理体系是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企业的应急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进度管理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初期,就已经针对石油化工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了一定的应急管理活动,一些石油化工企业还为此建立了应急救援中心。
但石油化工行业兴建初期的应急管理活动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开展,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石油化工行业规模的扩大,一些事故更是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生产。
为了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救援中心。
并且政府部门也为此制定了许多应急管理的法律,比如要求可能发生火灾的企业建立固定的消防队等。
相关部门出台的条例也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提出了许多详细的内容和规定。
目前来说,针对石油化工行业中存在的风险,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应急管理处理体系,配备有专门的应急管理人员和精良的应急处理装备。
各个石油化工企业也针对不同的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制定了不同的救援措施与处理预案。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思考

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思考摘要:石化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危险,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安全管理是所有石化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它关系到每个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因此,企业必须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大力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策略1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重大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为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而进行的应急准备和管理。
加强公司应急管理,一方面可以提前防范重大事故,尽最大努力降低突发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公司安全运营,为公司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突发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伤害。
此外,实施应急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后期恢复和重建,有利于企业早日回归正轨,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应急管理是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多方互动、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应对重大事故和灾害的潜在风险为中心,分为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预防阶段主要进行预测预警、监测评价、识别控制;在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应急预案准备、应急演练、物资储备等工作;在应急阶段,主要实施应急处置、资源配置和应急动员;在恢复阶段,重点将放在后果管理、恢复和重建、综合和评估等方面。
2石油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在新时期下的要求新时代紧急管理的说法需要更为优化和谨慎,石油化工企业紧急管理进新时代需要“全方位干预”。
石油化工企业下有很多部门,每一个部门的职责都不一样。
因此,只有这个部门的人,更了解自己负责任的事儿,了解自己部门的优点,了解自己部门的工作存在哪些安全安全隐患。
因此,化工企业的紧急管理需要人人参与。
这样才能保证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立即给予有针对性处理方式。
石油化工突发事件处置

石油化工突发事件处置突发事故在石油化工行业是一种常见的情况,它可能对人员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财产损失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必须有适当的应急响应计划和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置措施,以便及时应对和解决各类突发事件。
本文将就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在石油化工企业内,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该计划应该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泄漏、火灾、爆炸等,并详细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到各个部门的协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响应和处置。
二、组织人员培训和演练石油化工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员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疏散逃生、火灾扑救、急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规程等。
演练活动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石油化工企业应设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和指挥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该中心应与相关部门、机构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及时获得各类资源和专业支持。
中心内部应配备一支高效的应急处置团队,成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加强装备和技术支持石油化工企业应齐全必要的装备和设备,以保障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这些包括消防设备、紧急处理设备、监测仪器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提升对事故现场的监测和处置能力,以及应急响应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五、强化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石油化工企业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类问题。
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政府监管机构、环保部门、卫生部门、消防救援机构等。
加强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实现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置。
六、建立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机制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恐慌,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应建立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机制,保持对外信息的透明度和及时性。
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对策分析及解决方法

产能经济391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对策分析及解决方法蒲 刚 夏明贵 韩 东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元坝应急救援中心摘要:应急管理体系是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该体系涉及因素众多,且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此,本文将探究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现状与对策,以期全面提升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综合水平。
关键词:石油石化;应急管理;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93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9-0391-01一、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现状1.应急管理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石油石化企业的应急管理预案缺乏时效性、针对性,无法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管理。
与此同时,我国应急管理预案研究比较晚,现有的应急预案普遍缺乏可操作性。
例如,部分石油石化企业未能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调整应急预案,导致预案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节。
还有部分应急管理预案的执行主体不明确,缺乏准确的工作流程与预案规定,甚至出现参战人员职责不清、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
2.应急救援工作不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与熟练性,是全面提升救援效果的重要基础。
目前来说,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应急救援工作尚不规范,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应急培训工作不到位。
培训属于应急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其全面掌握应急管理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但我国部分石油石化企业的应急培训工作不到位,甚至单纯地为了应付检查而培训,导致培训工作简单地停留在桌面推演以及考试问答阶段,这种应急培训工作不仅不能提高基层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无助于提升管理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
②应急演练不到位。
应急演练是进行应急预案管理的关键,但是,部分石油石化企业的领导阶层认为应急演练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要不就走过场,要不就省略这一环节,导致预案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二、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完善策略1.细化责任,加强领导首先,加大领导支持力度。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石油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石油化工产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但是,由于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由于其特殊性,自身存在着众多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温高压或低温低压、易燃易爆的特点,甚至产生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所以组织安全生产的难度较大。
本文就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结合HSE管理体系做了比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并且简单介绍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
现代石油石化生产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也使石油石化产业长期处于高能耗、高污染、高破坏的境地。
一、石化安全生产面临形势与现状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是前所未有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关于安全、健康、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潜在威胁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超大型石化生产装置、储存装置的日益增多,重大危险源的数量不断增加;2)化学品经营、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流动危险源;3)大量长输油、输气的管线建设,由于横跨不同地区,所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构成了新的危险因素;4)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管理的薄弱,很多化工企业建在市区,或十年前处于城市郊区但现在已被城市包围,居民区、生产区混杂,特别是城市加油站、加气站均建于市区,并有相当数量建在人口密集区,潜在危险性增大。
安全生产形式十分严峻,加强安全管理的任务非常艰巨。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安全管理部门积累并探索出大量组织安全生产的经验。
二、大力做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石油化工安全生产规定:石油化工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档案、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并且要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必须登记建档、评估,制定应急预案。
炼油化工装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置的基本对策

炼油化工装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事故处置的基本对策[摘要]石油化工企业可以为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时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比如爆炸、火灾、泄漏等问题,这也会为国民带来安全上的隐患。
石油化工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其较易发生事故,并且后果一般较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可以有效的控制事故产生后果的严重性。
安全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石油化工企业更是不能例外。
笔者主要探讨研究应急救援管理措施等,介绍了我国相关部门在这一方面的相关规定。
[关键词]炼油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本对策石油化工企业的主要形式就是炼油厂、化工厂,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需要有能源和化工产品的支持。
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得石油化工行业其是已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石油企业也难逃一般的规律,其是一把双刃剑,石油化工产业的危险系数会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扩大而增加,其是作为一种高危行业存在我国行业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之中。
在这里如果没有把安全问题考虑好的话,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由此可见,石油化工企业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我们当前石油企业亟需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它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
1当前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事件管理状况我国于石油化工工业发展的初期就对化学事故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在全国各地的化工企业建立了化工职业病防治所,其在初期对相关安全问题提出了预防的措施,但是随着石油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安全问题往往很令人担忧。
1.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已经出现过很多起重大的石油安全事故,其往往不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减少,往往相反。
例如在1989年10月4日韩国幸福公司ABS树脂厂就是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其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2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韩元。
事故直接和火灾,原因是因为16号挤出机上部覆盖的帆布处泄漏大量粉沫树脂,由于处置不当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上的问题粉沫树脂分解产生大量可燃气体而发生爆炸;在991年日本狮子株式会社千叶工场由于精馏塔发热,最终导致产生爆炸,使其经济出现大规模下滑,从而造成工厂损失严重;1997年1月21日美国托斯科埃文工厂炼油厂由于加氢裂解单元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46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人员死伤损失惨重,事故直接原因是因为2号3段反应器没有遵守“反应温度超过426.7℃时泄压停车”的安全规定而使温度失控发生爆炸;2001年3月13日美国阿莫科聚合物工厂内由于储槽中热熔塑料的喷出引发爆炸着火灾事故,造成多3名员工当场死亡。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析与研究作者:李云风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2期李云风【摘要】良好的管理制度体系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助推力,只有管理制度优质可行,且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才能确保企业可以有效落实运营目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相较于其他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极高,需企业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制定管理制度,其中应急管理作为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行性、科学性、灵活性,关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成效,应急管理价值可见一斑。
本文通过研究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方略,以期推动石油化工企业稳健发展。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从预见性视角出发,结合企业生产实况,事先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管理制度,旨在控制企业损失,营建安全、稳定生产氛围,避免突发事件侵害企业及员工人身财产安全,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质量的目的。
基于此,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可以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分析应急管理良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立足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实况建立应急管理体系为使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企业需在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同时,积极建立富有实效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应急管理体系,织就应急管理网络,扩展应急管理范畴,提高应急管理效率。
这就需要石油化工企业找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点,为优化配置管理资源提供依据,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管理制度。
根据各个部门安全生产要求制定应急管理制度,规范应急管理方法,其中囊括《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措施》、《应急管理准则》、《HSE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日常规范》、《安全操作流程》等,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可以落到实处,推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朝着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二是管理要点。
基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特殊性,其需关注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员工健康等要点,加大应急管理力度,规避重大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三是监管体系。
辽河油田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探讨

Ab t a t:Emeg n y ma g me tha mp ra tr l u i g t e p o u to n p rto r c s n o le tr rs sr c r e c na e n si o t n o e d rn h r d c in a d o e ai n p o e si i n e p ie, ’
t o g t n o aie ma g me tc mb n n h r d c in c a a t rsis o i e d we e as e e td t mp o e h u h ,in v tv na e n o i i g t e p o u to h r ce tc fol l r lo prs n e o i r v i i f
接影响着企业 的生存 与发展 。本 文通 过总结辽 河油 田公 司应 急管理工 作的实践 , 进一步 阐述 了油 田企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的重要意 义 , 以及 如何结 合油 田生产特 点创 新实 践 、 新思 维 、 创 创新 管 理, 以求整体提高石油企业 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 进企业科 学发展、 促 安全发展 、 和谐 发展 。 关键词 : 田企业 ; 油 应急管理 ; 消灾减灾
a d i c n d r cl ri d rc l n u n e t e s vv la d de eo me to n e p ie t o x e t n t a ie ty o n ie tyi f e c h ur ia n v l p n fe tr rs os me e tn .By s m ma zn l u i r ig t e p a tc o me g n y m a a e n i Lio e Oif l Co p r t n, t mp ra c o ro m ig e re c h r cie f e r e c n g me t n a h led i r o ai o he i o n e f pef r n me g n y t m a a e n r i ol ed e tr rs s f rh r l tae . Th e s r s f i no aie r c ie, i n v tv n g me two k n i l n e p ie wa u e il r t d i f t us e m a u e o n v tv p a t c n o a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11期中国水运V ol.11
N o.11
2011年11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N ovem ber 2011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永全(5),男,广州港务局海港分局南沙管理所副所长,工程师。
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陈永全
(广州港务局,广东广州511462)
摘
要:通过分析传统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管理的不足之处,并根据石油化工码头事故特点及其危险性和危
害性,提出了加强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加强一线应急管理,提出了对策和落实方案。
关键词: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11-0030-02
一、前言
众所周知,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危险性高,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重特大事故,国内外的石油化工码头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出现,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给石油化工码头的安全管理敲响警钟。
石油化工码头危险级别高,应急要
求也高,一旦出现险情,前期应急主要依靠码头本身的应急
设备设施和应急力量来进行,处置不当就会造成泄漏、火灾,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导致后期救援难度大。
本文根据石油化工码头的特点,结合多年的石油化工码头安全管理经验,重点对如何加强一线应急管理进行了探索,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二、现有一线应急管理的不足之处
石油化工码头企业一般都能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然而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对作业一线应急虽有所规定,但具体的指引相对不足,导致部分码头预案中对一线的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规定较少,也不够具体,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使得一线作业人员,得不到正确的应急教育培训,从而在紧急情况下,不清楚自己应按什么应急程序,实施什么应急措施,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码头整体应急能力,一线应急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对薄弱环节。
三、加强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迫切性与必要性由于石油化工码头管线较多,码头通道、引桥相对狭窄,一般情况下,如码头发生火灾事故后,陆地上的消防车难以进入救援,而现有的水上消防力量又相对不足。
因些,码头一线应急是整个应急系统最为关键的环节,前期应急主要依靠码头本身的应急设备设施和应急力量,一线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好有效的应急反应,是前期处置的关键,一线应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码头企业整体事故应急能力的高低,强化一线应急,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
1.做好一线应急,可预防事故的发生
加强一线应急管理,提高一线作业人员应急能力,可更好地防止和减少危急情况的发生,一旦危急情况发生时,能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置,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真正做到预防事故的发生。
2.做好一线应急,可尽快消灭初发事故如危急情况发生后,事态比较严重,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那抢救扑灭关键就在最初几分钟,甚至是最初几秒钟,如处置得到,措施到位,就能将事故消灭于初发状态。
从而避免事故进一步发展,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做好一线应急,可减少事故损失
事故发生后,一线作业人员应急得当,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及时停止了作业,关闭了阀门等,并通知了船方、库方共同做好应急,抢救了物质,组织了人员疏散,因客观原因,不能消灭初发事故,也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做好一线应急,可争取时间
危机出现,事故发生,只有一线人员在现场,如一线作业人员训练有素,应急能力强,能有效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为后方增援争取了时间,从而为更快更好地消灭事故创造顾了条件。
四、加强一线应急的管理对策
既然做好一线应急如此迫切与必要,那么科学制定一线各岗位人员的应急程序、措施就成为了关键。
因而,石油化工码头应结合码头泊位特点、作业货类、工艺流程、操作规程、一线岗位设置、现有应急设备设施等因素,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确定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一线应急处置方案,确定应急对策,并按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不同要求,细化分解到各岗位、各环节,从而确定出每个岗位人员的应急程序、应急措施,做到简洁、明了、科学、合理。
各岗位人员应急程序、应急措施确定后,应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考核,并在日常作业中,加强反复现场抽查,使每个岗位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各自的应急要求、应急程序和内容,最终转化为一种应急习惯,从而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培养应急技能、提高应急技能。
五、对策落实
1.成立一线应急措施编制工作组
为做好一线应措施的编制工作,以保障对策的制定和落实,石油化工码头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公司领导、安全部、技术部、生产部等人员组成的一线应急措施编制工作组,成员中应包括一线作业人员代表。
编制工作组
2011-08-20
197-
第11期陈永全:石油化工码头一线应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31
应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收集资料等。
2.进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石油化工码头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事故风险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作为一线应急措施的编制依据。
3.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码头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特别是一线作业人员设置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确定、配置现场作业人员数量,使应急设备设施、一线作业人员的数量能较好地满足应急需要。
4.编制一线应急措施,确定应急程序和内容
根据事故风险分析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后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应急措施,明确应急程序和内容,并根据一线岗位设置,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将其分解到码头现有的岗位上,并确定应急优先原则,分出轻重缓急,确定出每个岗位人员的应急程序和应急措施,做到科学合理、符合码头应急的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一线应急措施的培训和积效考核
制定了适合有效的一线应急措施后,只有通过不断培训,才能转化为一线作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因此应把编制好的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的人员,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培训,使所有一线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特别要掌握适合自己的特定的应急程序和措施等,为此,公司可以结合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培训考核方式方法。
如可以分步骤地进行培训考核,首先是统一培训,将制定应急措施的依据和原理,以及程序和措施,详细地讲解给一线作业人员,使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进行统一考核。
其次,针对不同的人员,结合日常操作,要求其明白常规操作与应急操作的不同之处,如明确处置依据不同,采取的步骤不同,所产生的后果不同。
在进行公司培训和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由公司、安全部门、班组长等部门和人员对其进行反复抽查考核,做到随时抽查,随时回答、随时操作,通过不断地抽查、训练,就能更好地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的应急意识、培养应急技能、提高应急技能,并使其应急技能转化为应急习惯,使每个一线岗位人员成为应急的一个单元,发挥出自己最佳的应急作用,从而整体提高码头的应急能力,真正做好一线应急。
六、注意事项
1.应将码头一线应急管理,有机地纳入到企业整体应急管理中,使一线应急管理成为企业应急预案、应急管理系统地一部分。
并且在一线应急措施编制过程中,应急措施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特别要做好第一时间报告求助,从而及时获得政府和社会支援。
2.一线应急措施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参与指导,评审后,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3.一线应急措施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一线应急措施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做到一线作业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不断强化练习考核和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4.一线应急的管理,应涵盖与应急有关的作业一线的部门和人员,如操作、安全、调度等部门与人员,一线应急措施应分解至各部门与各岗位,实行岗位责任与考核制度。
5.公司主要生产工艺、关键岗位设置或应急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应急的,应依程序对一线应急措施进行更新变化,确保一线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和符合性。
七、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石油化工码头应急管理得到了进一步重视,一线应急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广州港务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指导、帮助辖区内的石油化工码头企业就如何加强一线应急管理,完善一线应急措施,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港务分公司、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码头公司,都已对一线人员的应急措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细化,制定了一线应急措施,进行了系统地培训、演练。
因此,把加强一线应急管理的理念和措施推广至所有的石油化工码头,将会显著提高石油化工码头乃至区域的整体应急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宝智.安全原理[M].东北大学出版社.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导则(单位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