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桂鱼、鲑鱼 有什么不一样
鲈鱼和桂鱼的区别 鲈鱼和桂鱼哪个营养好

鲈鱼和桂鱼的区别鲈鱼和桂鱼哪个营养好鲈鱼和桂鱼都是价格比较贵的鱼类,并且味道也比一般的鱼肉好吃,但是有些人分不清两种鱼类,那么鲈鱼和桂鱼的区别有哪些呢?一、外形不同鲈鱼鲈鱼也叫海鲈鱼、花鲈,它的体型长、侧扁、略尖,背部稍隆起,背腹面皆钝圆,吻尖、口大,下颔稍突出于上颔,上颌伸达眼后缘下方,鱼嘴中有细小的牙齿。
桂鱼桂鱼也叫鳌花鱼、鳜鱼、季花鱼,它的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体色黄或淡绿,腹部灰白色,体侧有黑色垂直条斑和小斑块,口大而能伸缩,下颌突向前上方,两颌和口盖骨上生有绒毛状细齿,并有发达的犬齿,背鳍由根根利刺组成。
二、功效作用不同鲈鱼鲈鱼性平,味甘,归肝、脾、肾经,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的功效,适合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者食用。
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桂鱼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补气血、益脾胃的功效,适合体质衰弱、虚劳赢瘦、脾胃气虚、饮食不香、营养不良者食用。
有哮喘、咯血症状者忌食。
三、鲈鱼和桂鱼哪个营养好二者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
桂鱼:每100克鲜桂鱼含有蛋白质19.9克,另外还含有脂肪、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烟酸、钾、磷、钙、镁、硒、铁、锌、铜等营养成分;鲈鱼:每100克鲜鲈鱼含有蛋白质18.6克,另外还含有脂肪、胆固醇、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烟酸、尼克酸、钙、磷、钾、锌、铜、铁、硒等营养成分。
二者在营养成分上相差不大,如果是为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选择哪一个都是可以,建议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以及经济情况自行选择。
四、鲈鱼和桂鱼哪个刺少两种鱼的鱼刺都非常少。
鲈鱼:鲈鱼只有一根主刺,几乎没有小刺,属于刺少的鱼。
通常鲈鱼的前腮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有3个大刺,后鳃盖骨后端具1个刺。
桂鱼:桂鱼也只有一根主刺,在背鳍上,很硬,而且桂鱼的脊鳍和臀鳍有尖刺,上面有毒腺组织,在杀鱼的时候一定要戴上手套,避免被刺伤,因为刺伤后伤口会有肿痛的情况发生,甚至引起身体发热、畏寒的情况。
鳜鱼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鳜鱼的吃法

鳜鱼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鳜鱼的吃法我国的四大淡水鱼中的有一种鱼深受大家喜欢,那就是鳜鱼,然而在古代有首诗是这么描写鳜鱼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可以看出鳜鱼在那时候就深受人喜爱了,鳜鱼的肉质十分细嫩,而且肉多刺少,那么吃鳜鱼会有些什么好处呢。
鳜鱼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1、鳜鱼的功效与作用中医学认为,鳜鱼味甘、性平、无毒,有补气血、益脾胃的功效。
经常食用可以强壮筋骨、补精滋阴、安神养血,还能够治疗肺结核、肠风下血等疾病。
2、鳜鱼的营养价值鳜鱼除了美味以外,还富含营养,每100克鳜鱼肉中含维生素B1约0.01毫克,维生素B2约0.1毫克,维生素B3约1.9毫克。
此外,鳜鱼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等营养成分。
鳜鱼营养丰富且极易消化,非常适合老人、孩子及消化系统有问题的人食用。
鳜鱼的吃法松鼠鳜鱼食材:鲜活鳜鱼1条,河虾仁30克,熟笋丁20克,水发香菇丁20克,青豌豆12粒,绍酒25克,精盐11克,白糖200克,番茄酱100克,葱白段10克,蒜茸2.5克,干淀粉60克,湿淀粉35克,猪肉汤100克,芝麻油15克,猪油1500克。
做法:1、将鳜鱼洗净,齐胸鳍斜切鱼头,在下巴处剖开,用刀面轻轻拍平,再用刀沿脊骨两侧单片至尾部斩去脊骨,去掉胸刺。
将绍酒、精盐放入碗内调匀,抹在鱼头和鱼肉上,再拍上干淀粉,并用手提起鱼尾抖去余粉。
2、将番茄酱放入碗内,加猪肉汤、白糖、香醋、绍酒、湿淀粉、精盐,搅拌成调味汁。
3、将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时,将两片鱼肉翻卷,翘起鱼尾成松鼠形,然后一手提起鱼尾,一手用筷子夹住另一端,放入油锅炸约20秒钟,使其成形。
然后把鱼放入油锅中,同时将铁勺舀热油浇在鱼肉、鱼尾上,再放入鱼头,炸至淡黄色捞起,盛入长腰盘中。
将鱼肉稍揿松后,装上鱼头拼成松鼠鱼形。
4、在炸鱼的同时,另用炒锅置旺火上烧热,舀入熟猪油,放入虾仁做熟后,倒入漏勺沥去油。
原锅仍置旺火上,舀入熟猪油,放入葱白段炸至发黄发香时,加入蒜茸、笋丁、香菇丁、青豌豆煸炒,最后加入猪肉汤,调味汁搅匀,然后再加熟猪油及芝麻油,搅匀起锅浇在鱼上,撒上熟虾仁。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鳜鱼和桂鱼都是生活中特别受欢迎的水产鱼类,而且他们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人们吃了以后能滋补强壮身体,从外表上看这两种鱼也极为相似,那么鳜鱼和桂鱼之间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会对它们做详细介绍,能让大家了解鳜鱼些桂鱼的区别有哪些。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
鳜鱼和桂鱼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同一种鱼类,只是在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叫法不同,鳜鱼是这种鱼的学名,而桂鱼则是人们为了方便而给它起的别名,这也是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
吃鳜鱼的好处
1、滋补强壮身体
滋补强壮身体是人们吃鳜鱼的重要好处,因为鳜鱼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后能补充益气,可提高身体多器官功能,并能缓解体虚。
2、健脑益智
桂鱼中还含有丰富的磷脂,这是一种能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的重要物质,它能营养脑神经,可提高大脑功能,并能促进智力发育,也能增强记忆力,经常食用能健脑益智提高大脑功能也能预防记忆力下降和老年痴呆发生。
3、补益气血
对于气血缓解,人体气血亏损是人们吃桂鱼的重要好处之一,它能增强人体自身造血功能,可预防缓解贫血,也能让人类面色保持红润健康状态,除此以外它还能补脾健胃,对人类的胃胀痛和胃出血以及胃溃疡等症都有一定缓解作用。
看过上面对鳜鱼和桂鱼的具体介绍后,大家能知道鳜鱼和桂鱼的区别并不明显,它们是叫法不同的同一种鱼,而且它们具有特别好的滋补作用,适合人们经常食用,但生活中那些肝肾功能不全和患有疮疡疥癣的人不适合吃桂鱼。
鳜鱼

(3)钓法。
手竿钓法:挂好钓饵后,可直接抖腕抛出,也可手持铅坠抛出饵钩。钓点一般是浪与浪之间平静回旋的水域。钓饵在浪花的顶托下时起时伏,引诱鳜鱼追逐、捕食。竿不离手,注意鱼线被水浪冲动的方向,手腕不时地轻轻拉动,以免钩挂水底岩礁。当感到竿梢有啄食,下弹震动时,应迅速抖动手腕提竿。提竿时机必须把握好,太早如点动不下弹,则钩未进鱼嘴;太迟则饵钩入喉太深很难取出。取钩时注意手指勿被刺伤。用手抓鱼要一把抓紧,否则被鳜鱼背鳝毒刺刺中,不但疼痛难忍,还极易发炎红肿。
5做法
鳜鱼红烧、清蒸、炸、炖、熘均可。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
鳜鱼的脊鳍和臀鳍有尖刺,上有毒腺组织,人被刺伤后有肿痛、发热、畏寒等症状,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制作菜肴前要剁掉。制馔时,无须剖腹,先在腹后近尾部处有小眼儿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内鱼肠与鱼身分离,再从嘴中插入两根筷子至腹内,旋转两圈后,将内脏连带鱼鳃一同拉出即可。[1]
别称桂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Perciformes
亚目鲈亚目Percoidei
科真鲈科Percichthyidae
属鳜属Siniperca
种鳜鱼S. chuatsi
分布区域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
1简介
2生物学特性
▪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
3分类
海竿钓法:基本上用轮竿钓法。但钩可用串钩,坠子用扁坠为好。饵料可虾和小鱼同时使用。饵钩抛出落水一刹那,应逆水收线,引鱼追赶饵钩。海竿易挂岩石和其他障碍物,容易造成折竿、断线、跑鱼,是其缺点。
鳜鱼的习性及钓法

鳜鱼的习性及钓法鳜鱼也称桂鱼,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鱼,“它细鳞巨口,状似松江之鲈”。
外型漂亮,体黄绿色,有鲜明的黑斑,肉质细嫩鲜美,是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也是钓鱼人喜爱的垂钓鱼种。
鳜鱼是肉食性鱼类,生长快,食量大,主要捕食小鱼小虾,喜栖息于静水和缓流中,它的觅食范围大都在靠近乱石、桥墩、岩缝和水草丛中,因为这些地方不仅是鳜鱼栖息之处,更主要是小鱼小虾的出没依附场所,鳜鱼到这些地方来主要还是为了获取食物。
“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名句,三四月间桃花盛开之时,正是鳜鱼觅食的旺食期,此时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到处潺潺流水,江河湖水开始上涨,俗称“桃花汛”,在经过一冬的沉闷后,鱼虾到处活动觅食,所以这时就是钓获贪婪的鳜鱼的大好时机。
钓取鳜鱼要抓住季节。
一年除冬季外虽然大部分时间均可钓取,但垂钓旺季是三五月和九十月份,上述几个月都是涨水和退水的季节。
俗话说:“涨水的鱼,退水的虾”,只要鱼虾靠边觅食,并有一定的密度,就容易引诱鳜鱼前来捕食。
钓点选择十分重要。
根据鳜鱼的捕食特点,在湖泊水库垂钓,主要选择有乱石的水底、乱石堆砌的石坝、桥墩、桥孔、伸延至水中的堤坝两侧、江河湖泊的溪流入水处、水流平缓的河湾、水草密集处,这些地方多为鱼虾的活动场所和依附地。
特别是乱石堆砌的石坝是钓鳜鱼的最佳钓点,因为这些地方是虾的栖息场所,亦是鳜鱼捕食藏身之处。
我们到达钓场后切不可急于下竿,要注意和选择适合的钓点,钓点选对了,可以说好运就来了。
钓组组合的要求不是很高。
一般3.6~5.4米的硬竿即可,亦可用3米左右的海竿,钓线2.5~3.5号,10~12号的长把钩,单钩,不用浮漂,坠重8克左右,以能使钓线绷直竿尖微弯为宜,坠钩距离15厘米。
在钓法上比较讲究。
用3~4厘米长的小鳑鲏、小鲫鱼、餐鲦鱼或虾,钩从背鳍下钩入,虾从尾部的上端钩入,在选好的钓点处将钩饵沉入水底,然后将线绷直,再慢慢反复的提起放下。
一般提起30厘米停住不动,让坠牵着鱼饵慢慢地游动,约10秒钟无鱼咬钩,再往上提30厘米如此反复,最后让鱼饵沉底重新开始。
鳌花鱼和桂鱼的区别,鳌花鱼是淡水鱼吗

鳌花鱼和桂鱼的区别,鳌花鱼是淡水鱼吗鳌花鱼与桂鱼一般没有区别,因为桂鱼是鳌花鱼的别名。
鳌花鱼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且对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在水温低时,会潜到深水处越冬,待水温回升后则会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觅食,其食性为肉食性,全长在15cm以下的鳌花鱼通常爱吃虾类以及小型的鱼类,而长度在25cm以上的鳌花鱼则爱吃比较大的鱼类,比如鳊鱼或者鲤鱼,同时它们也会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活鱼苗。
需注意,在饵料不足的条件下,鳌花鱼甚至会互相吞食。
一、鳌花鱼和桂鱼的区别1、两者的区别鳌花鱼一般与桂鱼没有区别,因为鳌花鱼的别名为桂鱼、季花鱼、鳜鱼。
2、鳌花鱼的生活习性(1)鳌花鱼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欢吃活饵料,经常会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活鱼苗,例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等鱼。
(2)鳌花鱼所摄食的对象,会根据它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若为全长在15cm以下的鳌花鱼,一般喜欢吃虾类以及小型的鱼类,而25cm以上的鳌花鱼一般喜欢吃比较大的鳊鱼、鲤鱼等鱼类。
需注意,如果没有饵料且鳌花鱼处于饥饿状态时,它们彼此之间一般会相互吞食,以此来维持生命。
(3)鳌花鱼很喜欢躲藏在水底的石块或者繁茂的草丛中,对于温度的适应性比较强且分布广,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分布,在水温低的季节(秋冬),鳌花鱼会潜到深水处越冬,待春天的水温回升之后,便会慢慢的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进行觅食。
二、鳌花鱼是淡水鱼吗1、是否是淡水鱼鳌花鱼一般是淡水鱼,其肉质细嫩鲜美,刺少肉厚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属于淡水中的珍贵鱼类。
2、鳌花鱼简介(1)鳌花鱼具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特点,当年的重量一般可达50-100g,第二年一般可达0.5kg,在第三年的时候,一般可长至1-1.5kg。
(2)鳌花鱼体背的颜色为黄绿色,腹部的颜色为黄白色,而且在体两侧还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条纹与斑块,其体型肥厚、高且有些侧扁,属于一种底栖鱼类,喜欢栖息在静水或者缓流且水草茂盛的水体中。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是什么?
鳜鱼和桂鱼的区别是什么?
很多朋友们都品尝过鳜鱼的美味,那简直是超赞。
对于鳜鱼这类鱼,其实有不少朋友们都不清楚它们的细节。
其实各地都有鳜鱼,只不过有的地区是桂鱼,这两者有着怎样的差别呢?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对于鳜鱼来讲,实际上就是桂鱼,它们是一种鱼类,要非要分出个所以然,那么有如下的不同:
1、不同的名字
鳜鱼与桂鱼其实就是对某种鱼类的不同称呼而已,本质上无差别。
只不过鳜鱼的分布较为广泛,因此各地的人们对这类鱼的称呼也就不尽相同。
所以在有些地方,将鳜鱼写成桂鱼也就不足为奇了。
2、鳜鱼的来历
鳜鱼在松花江这一带很有名,因为它比较肥,作为淡水鱼,它的鲜美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春季,人们更是对此类鱼喜欢。
人们将这种肥美的鱼类叫做鳜鱼,也是名贵的鱼类。
3、桂鱼的来历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称呼鳜鱼为桂鱼。
其实人们对鳜鱼并不是很了解,也很少听闻,因此流传到某地的时候,鳜鱼也就被写成了桂鱼。
这样的写法比较简单,而且也好认,所以大家一来二去就称呼鳜鱼为桂鱼了。
总之,桂鱼或者鳜鱼这两者称呼都无所谓,人们似乎只关心它的味道鲜美。
作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大家也都很关心它的价格。
目前来说鳜鱼的确是有些贵的,这也与人们大量捕捞有关。
桂鱼季花鱼鳜鱼养殖技术(全面版)
雌
♂
♀
雄
鉴
别
三、人工催产及孵化
1、时间:5月中旬至6月底。 2、催产亲鱼的选择 成熟度的判断
挖卵检查法 经验法
3、催产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次数
催产剂使用参考剂量
PG(mg/kg) LRH-A (微克/kg) 10~20
300~500
二、病的研究
1994年以来,广东省鳜养殖主产区,每年在5~10月大规模 暴发一种流行性疾病,致使鳜大量死亡。珠江所吴淑勤等, 在患病鳜的脾脏、肾脏和肝脏中检测到外源性核酸,并在病 鱼的脾脏中观察到一种截面呈六角形、直径约150nm的病毒, 从而确定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病毒,并将该病毒定名为鳜鱼病 毒(SVC)。尔后,另有中山大学等相继进行了电镜观察分 析,流行病症状分析、离体病素养感染鱼和培养细胞的研究。 李新辉分析得知,SCV为双链DNA病毒,并建立了PCR检测 方法。
规格
(kg/尾)
0.15~0.45 0.4~0.6 0.6~0.8
三、水质管理
D.O>5mg/l,氨氮<0.025mg/l,透明度 50cm左右。
四、饲养
1、对饵料鱼的选择性 鱼优于虾。饵料鱼的优质排序:鲮、鳙、草鱼、团头鲂、鲢。
2、规格Y=0.6009X-1.0450。 生产单位配套生产的饵料鱼为鳜体长的30~50%。
三、繁殖
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 类型。繁殖时间5~8月,6月是盛期。漂流性卵,比水重,稍具 粘性,有油球。
第二节 人 工 繁 殖
一、繁殖场的基本条件
场址选择同四大家鱼,不同的是需有相应的饵料鱼配套池、 蓄水池、过滤池、水塔等。
鳜鱼怎么养鳜鱼的药用价值
鳜鱼怎么养鳜鱼的药用价值鳜是鲈形目真鲈科鳜属的鱼类,俗称鳜鱼、花鲫鱼、桂鱼、季花鱼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食用淡水鱼,你知道鳜鱼要怎么养吗?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鳜鱼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鳜鱼怎么养一、生活习性鳜鱼是典型肉食性鱼类,在人工喂养时,可喂死鱼、死虾等。
雄性鱼三龄成熟,雌性四龄成熟,其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100克,第二年可达0.5公斤左右,第三年可长到1~1.5公斤。
二、池塘条件鳜鱼成鱼养殖的池塘,面积宜3~8亩,水深1.5米以上,夏季水深应2.5米左右,底质最好是沙质壤土,腐殖质较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有流水更好。
要求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8,透明度30厘米以上。
三、饵料鱼培育饵料鱼养殖面积为鳜鱼池的3~4倍。
从鳜鱼的适口性和经济角度考虑,饵料鱼一般选择白鲢、鲫鱼等品种,放养密度为亩放鱼苗30~50万尾。
鱼苗放养后,不用立即投饲,待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鱼苗在池塘四周觅食时,开始投喂豆浆或其它饲料。
在培育前期,饲料吃光就添,而在后期应对饵料鱼规格予以控制,将饵料鱼长度控制在鳜鱼体长的1/2至1/3之间。
一般放养8~10厘米的鳜鱼种,饵料鱼应控制在3~4厘米。
四、鳜鱼种放养单养鳜鱼时,可亩放规格为8~10厘米的鳜鱼种800~1000尾。
也可在鳜鱼池中混养一些繁殖快的鱼类,以作为活饲料。
一般每亩放养200~400对罗非亲鱼或60尾二冬龄鲫鱼。
用稀网将鱼池隔成两半,一边养鳜鱼,一边养其它鱼,使繁殖的幼鱼穿过稀网成为鳜鱼食料,同时鳜鱼的活动又不妨碍其它鱼类的安静繁殖。
五、饲养管理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2、水质管理:要经常加换新水,特别是6~9月份,每5~7天加换新水一次,每次15~20厘米,使池水保持肥、活、爽、嫩,促进鳜鱼健康生长。
鲑鱼(淡水)的基本介绍与分类
鲑鱼(淡水)的基本介绍与分类鲑鱼(Salmon)是一类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界处的鱼类,属于鲑科(Salmonidae)。
它们以其独特的生命周期、迁徙能力和食物特征而著名,被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冷水区域,包括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许多水域。
鲑鱼的生命周期非常特殊,它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居住在不同的水域中。
鲑鱼的生命起始于淡水中,在河流的源头中孵化出蛋,成为小鱼(称为alevin)。
小鱼依靠含有营养的蛋黄囊在河中生活,慢慢长大。
当小鱼长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开始迁移到海水中生活。
在海水中度过几年的成长阶段后,它们会返回其出生的河流,进行产卵,完成生命周期。
这种迁移能力使鲑鱼成为了生物学上的奇迹。
根据物种之间的差异,鲑鱼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鲑鱼物种。
1. 大西洋鲑(Salmo salar):大西洋鲑又称为红皮鱼,是最著名和受欢迎的鲑鱼之一。
它们分布在北大西洋沿岸的河流和海域,包括北美洲、欧洲和格陵兰岛。
大西洋鲑的体型较大,普遍可以达到1米长,体重超过10公斤。
它们的肉质鲜美,富含omega-3脂肪酸,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食物鱼类。
2. 钢头鲑(Oncorhynchus mykiss):钢头鲑又称为虹鳟,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鲑鱼物种。
它们生活在北美洲、亚洲和欧洲的许多水域中,适应性很强。
钢头鲑的体型中等,通常长度在50厘米至90厘米之间。
它们的身体呈现出灰色到蓝色的背部,并具有鲜明的红色或橙色腹部。
钢头鲑是一种绝佳的垂钓鱼类,也广泛养殖用于食品消费。
3. 钢盔鲑(Oncorhynchus nerka):钢盔鲑又称为红鱼,是一种生活在北太平洋的鲑鱼物种。
它们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洲的淡水和海水中。
钢盔鲑的身体呈现出鲜明的银色,背部具有绿色或蓝色的色彩,并在交配季节表现出鲜艳的红色颜色。
它们也因为其肉质鲜美而受到食用的喜爱。
4. 鲑鳟(Salvelinus):鲑鳟是一类与鲑鱼亲缘关系较近的鱼类,也被称为小型鲑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鳜鱼、桂鱼、鲑鱼”有什么不一样 ?鳜鱼
鳜鱼[mandarin fish]。
中国产的一种美味食用鱼(Siniperca chuatsi),俗名花鲫鱼,亦称“桂鱼”。
属鮨科,体侧扁,青黄色或橄褐色,具许多不规则的暗棕色或黑色斑点,背隆起,口大,下颌突出,背鳍一个,鳞细小、圆形,性凶猛,捕食水中鱼虾。
桂鱼
学名鳜鱼,又名桂鱼、鲈桂。
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鲈形目。
其中以翘嘴镢生长最快。
桂花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肉刺少,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鲑鱼
鲑鱼是所有三文鱼(Salmon)、鳟鱼(Trout)和鲑鱼(Char)三大类的统称。
此外,北极灰鳟、大西洋油鲱、北美青鱼和北极寒鳟等也都属于鲑鱼科。
科学家们通过对古化石的研究证明,鲑鱼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在泥盆纪时期,无骨鱼经过进化逐渐演变而成后来的有骨鱼。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采用
分类学方法从鱼体的结构特征上发现鲑鱼共有十一个系列,六十六个品种。
所有属于鲑鱼科的冷水鱼都在淡水中产卵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