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

动静脉 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生命线. 如何保护动静脉 内瘘延长使用时间是血液透析护理 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对我院 2 0 年 8 20 年 8 04 月. 9 0 月经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满一年的 10 例患者进行统计, 1 发现有 5 例出现了并发症. 9 现分析其原因, 泔其护理对策. 探
脉瘤 6例 占 1 . (/9,动静 脉内瘘狭 窄 2 01 65 ) 7 2例 占 3 . %(25 ) 72 2/9.结论,动静脉 内瘘的并发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 生率逐 9
渐增 高,正确有 效的护理有利 于减少动静脉 内瘘并发症 的发生.
关键 词 : 液透 析 :动 静 脉 内瘘 术;护 理 血 中 图分 类 号 : 5 3 R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月在我院行动静脉 内瘘术的 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 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有 5 1 1 9例发生 了不 同的并发 症,占5 . %,其中手术侧前臂肿胀疼痛的有 2 例 占3 . %(1 9, 下血肿 1 例 占 1 . %(05 ) 假 性动 36 4 1 55 2/ ) 皮 9 5 O 6 5 1/9, 9
1 方 法 . 2
对 20 04年 8月在我院行动静脉内瘘术经血液透析一年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 对出现并发症, 且有完 整护理记录的 5 例患者进行分析. 9
13 结 果 .
5 例患者中发生手术例前臂肿胀疼痛的 2 例,占3 . %, 9 1 5 9 发生时问均在手术后一周内. 5 发生原因可能是手 术使侧枝静脉阻断, 静脉回流障碍. 发生皮下血肿 1 例, 0 其中俩例发生于术后 3 可能与病人凝血机制差, 天, 皮 下静脉不易被结扎止血所至. 8例发生在 以后反复穿刺过程 中, 可能是反复穿刺后, 血管壁变薄, 脆性增加, 同 时透析结束后压迫不当也是形成血肿的原因. 假性动脉瘤 6 例, l. %, 占 OI 发生在透析半年后, 7 可能是在一个小 区内反复穿刺, 血管壁损伤, 弹性差血管膨胀所致. 动静脉内瘘狭窄 2 例,占3. %, 2 7 9 均发生在透析半年后, 2 可 能与内瘘口血栓形成, 哈当的压迫, 低血压及促红素的应用有关.

动静脉内瘘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动静脉内瘘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动静脉内瘘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护理问题;透析动静脉內瘘是通过手术将动脉与临近的静脉相吻合,首选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使静脉动脉化,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提高透析患者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现就动静脉內瘘术后常见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86例患者,均需要长期血液透析。

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28~77岁,平均46.6岁。

均采用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相吻合,其中端侧吻合50例,端端吻合36例。

针对术后常见问题,采用相应的对策,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2 常见问题及对策2.1 出血常为吻合口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严重者都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应避免过早使用内瘘,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次性穿刺成功,根据病情调整肝素用量。

禁止在内瘘侧的肢体上测血压、静脉输液或注射、戴手表,避免瘘侧肢体提重物,也不能用力过猛,防止瘘吻合口撕裂。

2.2 感染瘘管局部红、肿、热、痛,全身表现可见寒战、发热,严重者血培养阳性,发生败血症。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

发生感染,立即停止使用内瘘,局部用酒精湿敷,严重者全身应用抗生素。

患肢给予妥善固定,减少活动,绝对禁止再穿刺感染部位。

2.3 血栓表现为瘘管处无杂音和震颤,内瘘血管处疼痛。

每天检查内瘘口是否通畅,术后24 h内每小时观察1次,动脉化的静脉如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或用血流多普勒监测血流血管有杂音就表示瘘管通畅,否则应怀疑有血栓形成,应立刻与医生联系并及时处理。

如患者营养状况差,血管内皮的修复能力低,当透析患者血管内膜发生损伤时,损伤部位不易快速修复,造成血小板和凝血物质在损伤处的聚集,从而易发生阻塞。

所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血浆白蛋白无疑也是预防内瘘阻塞的一项有利措施。

术后督促患者服用潘生丁或阿司匹林以防血栓形成阻塞瘘管,术后1~2 d可压迫作瘘的前臂,每次3~5 min左右,然后松开,反复多次以促进静脉血管的扩张。

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护理

早期内瘘穿刺原则
1.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 行首次穿刺操作。 2.早期内瘘前5-10次穿刺, 推荐使用17G穿刺针。 3.穿刺部位 早期可穿刺内 瘘上方的两根静脉,即采用 平行的选择
绳梯式穿刺
静脉
扣眼式穿刺 混合穿刺法
动脉
4
AVF并发症的护理
内瘘血管通路日常监测: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四、静脉高压综合征
护理评估: 1、视诊:手部、前臂或上肢肿胀,手臂静脉曲张,手 指淤血,严重皮肤溃疡或坏死; 2、触诊:手部静脉搏动或震颤,皮肤温度较健侧高; 3、听诊:手背部迂曲静脉有杂音;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五、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
护理评估: 1、视诊:内瘘侧的手部可表现为苍白或青紫, 可出现大小鱼际肌萎缩,严重可出现组织溃疡、 坏疽; 2、触诊:手部皮肤温度较健侧低,桡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 3、听诊:手背部迂曲静脉有杂音;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八、血栓形成
护理评估: 1、视诊:有无红肿硬结; 2、触诊: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血管条索状, 有硬结; 3、听诊:内瘘杂音减弱或消失。 4、早期内瘘瘘口处疼痛。
3
AVF并发症处理
一、内瘘并发症的处理
项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类型


血管狭窄
放置支架、重建内瘘。
动脉瘤或瘤样扩张 切除血管瘤,重建内瘘。
2
AVF并发症护理评估
七、感染
护理评估: 1、视诊:内瘘处皮肤炎症如穿刺部位发红、肿 胀、压痛有分泌物,继发静脉炎有脓肿形成; 2、触诊:内瘘肿胀、甚至条索状硬块; 3、听诊:内瘘杂音减弱或消失,甚至血管闭塞。 4、早期内瘘术切口感染,可引起吻合口破裂而 导致出血; 5、全身症状:患者可出现一过性发热。

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

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

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自体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出血,感染,动脉瘤形成,中心静脉狭窄,我们逐一进行介绍。

1、血栓形成:主要由以下原因导致:过早使用、手术技术问题、血管本身病变、高凝、低血压、休克、血色素升高过快及内瘘受压等;相关的临床表现有内瘘口处无杂音、震颤;静脉流出道塌陷或触及血栓;栓塞处可感知疼痛。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避免过早使用、操作规范化、避免内瘘手臂负荷过重、内瘘血管不用于其他操作(如输液、抽血等)、防止低血压、若有血管疾病进行处理。

如果发生以上情况,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根据病情,可行如下处理:内瘘溶栓、取栓术或修复术。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自己应该加强内瘘监测,每日检查内瘘处杂音及震颤,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出血:由以下原因导致:穿刺;透析后穿刺点压迫不正确;抗凝治疗;存在感染。

临床表现有穿刺点渗血或血肿;防治:穿刺后正确压迫;若应用抗凝药物,进行剂量调整;穿刺处出血、皮下血肿,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给予治疗。

3、感染:常见原因:个人卫生差;消毒不严格;血肿形成;内瘘周围皮肤感染。

可以有如下表现:皮肤局部发红、肿胀、皮温高、疼痛、脓性分泌物。

全身可表现为发热,查血培养阳性,发现细菌生长。

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需要让患者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严格无菌操作;若内瘘周围皮肤感染,积极控制。

如果患者发现内瘘感染,及时就诊。

4、动脉瘤形成: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过早使用内瘘,加重内瘘损伤;采用区域穿刺法;内瘘近心端血管狭窄。

主要表现为内瘘血管瘤样扩张。

为了预防,建议内瘘成熟后使用;避免区域穿刺;若出现动脉瘤,可给予弹性绷带适当加压包扎,如果动脉瘤过大,瘤壁很薄存在破裂的危险,建议手术处理。

5、中心静脉狭窄:主要与反复行深静脉插管手术、长时间留置深静脉导管、胸部手术、PICC、放置起搏器、血流剪切力相关。

我们可以看到患者上肢肿胀;浅表静脉曲张;双侧上肢肿胀程度不等等表现。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法。

内瘘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血流量充足,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然而,在内瘘的使用过程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此,如何针对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分析,提出合理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一、动静脉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动静脉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或沿静脉走形的红肿热痛。

如果是手术后在吻合口部位发生感染,还会有破裂出血的可能性。

严重的局部感染会导致脓肿,还会因为感染的失控上行引起静脉炎及全身感染发生败血症。

二、原因分析导致动静脉内瘘感染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患者自身原因,如未做好穿刺点保护,不注意手臂皮肤清洁,凝血功能较差,回家后穿刺点渗血,创可贴脱落造成污染,或者患者居家时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穿刺处弄潮湿,导致污染,如洗澡、出汗等。

另一方面是护士操作不规范,如无菌操作不彻底,手卫生及穿刺部位皮肤消毒不彻底,穿刺前未对动静脉内瘘皮肤早期出现的过敏、红肿、破损进行及时宣教、护理,甚至在穿刺部位出现红、肿处穿刺等。

三、护理干预为了预防动静脉内瘘感染,护士需要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

具体措施包括:注意手卫生,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禁止在发红、硬结、疑似感染处穿刺。

穿刺前用碘伏消毒皮肤2遍,消毒直径大于5cm,操作过程中避免跨越无菌区,疑似污染要再次消毒。

穿刺前对内瘘进行评估,对较难穿刺、新内瘘前几次穿刺、人工血管要谨慎穿刺,由经验较丰富的护士操作。

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损伤及感染,避免区域式穿刺方法,因其可致内瘘的血管瘤形成和血管狭窄发生。

选择扣眼式穿刺的患者,扣眼处容易隐藏细菌,要确保彻底消毒。

同时,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教授患者正确的内瘘护理知识,以便患者能够自我保护,预防感染的发生。

遵循无菌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

同时,对于血管通路的护理也非常重要,保持通路的通畅和清洁,避免血栓的形成。

针对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应加强监测和预防,及时处理。

动静脉内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动静脉内瘘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内瘘出血 护理干预
使用新的动静脉内瘘应得到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的认可,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 刺方法,并做好记录
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定点穿刺,建议绳梯样或扣眼穿刺,每次穿刺后记录穿刺点, 以便更好的选择适当的穿刺点
因尿毒症患者常有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应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局部动静脉 瘤、瘘口周围感染等应医护评估后再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穿刺处有 无渗血、穿刺针固定有无松动,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内瘘出血 护理干预
透析结束穿刺针拔除后,用无菌纱布和弹性绷带压迫止血10-30min(建议有一定 自理能力的患者自行指压),可减少因弹性绷带压迫而造成的血管损伤
如出现皮下血肿应充分止血、局部冷敷,24小时后热敷或50%硫酸镁湿敷 指导患者对动静脉内瘘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患者对血管维护的信心 神志不清或配合较差的患者,加强安全护理干预
常见 问题
1内瘘Biblioteka 血2 内瘘感染3 血栓形成
4 动脉瘤
内瘘出血
内瘘出血 常见原因
技术原因:手术血管结扎不全;内瘘穿刺失败;拔除
穿刺针时未准确压到止血点;长期区域或定点穿刺, 皮肤松弛,造成穿刺处出血、渗血、皮下血肿
治疗原因:抗凝剂应用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 其它原因:动脉瘤破裂、内瘘感染及外伤引起的出血
内瘘出血 穿刺针拔除后出血的护理流程

动脉穿刺点渗血
压迫吻合口上方 血管,阻断血流
暴露穿刺点,更 换纱布


可继续指压或弹力绷带压迫
指压5min

原 因
静脉穿刺点渗血
暴露穿刺点,更 换纱布
指压或弹力绷带压迫





穿刺点周围皮下渗血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可以长期安全使用的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主要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见部位有前臂和股部[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长期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动静脉内瘘被称作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原因并阐述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提高对动静脉内瘘的维护,进而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愈后。

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1.血栓和狭窄血栓和狭窄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丧失的首要原因[2]。

血栓和狭窄最初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震颤减弱及静脉端搏动减弱,医护人员听诊可发现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透析时血流量不足。

通常在动静脉瘘建立1月以内发生的血栓称为早期血栓,1月以上出现的称为晚期血栓[3]。

血栓和狭窄的原因主要包括:(1)全身因素:终末期肾病患者常伴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而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血压以及术后止血药的使用等引起全身高凝状态是早期血栓的常见因素;(2)血管因素:血管硬化、血栓性静脉炎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周围血管病变等常引起血管解剖结构异常;(3)医护因素:外科手术技术不当、吻合血管扭曲或成角、穿刺针及穿刺位置的选择不当、穿刺处的血肿、拔针后压迫止血力量过大、时间过长等。

1.感染感染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4]。

轻者主要表现为动静脉瘘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严重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危及患者生命。

早期感染多与内瘘手术污染有关,而后期感染除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于穿刺部位消毒不彻底、无菌操作不规范以及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和穿刺点防护有关。

1.出血出血是引起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穿刺点的渗血、局部的淤血及血肿。

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与预防PPT讲稿

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与预防PPT讲稿
( 2 ) 预防及处理:
早期可以通过抬高术侧肢体、握拳增加回流,减 轻水 肿,较长时间或严重的肿胀必须结扎内瘘,更换部位重新 制作内瘘。
7 、窃血综合征
( 1 ) 病因:
侧侧吻合或端侧吻合特别是伴糖尿病或其 它疾病引起的血管结构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 者,易于发生血管通路相关性的窃血综合征,导 致肢体末端缺血在手术后数小时到数月出现。
手术重建内瘘。
4 、血管瘤、静脉瘤样扩张或假性 动脉瘤
( 1 ) 病因:
• 血管比较表浅、穿刺方法不当或内瘘血流量较大。
( 2 ) 预防及处理:
• 1 )禁止在任何类型的动脉瘤上穿刺,其表面较薄弱易于
发生破溃及感染。
• 2 )静脉流出道的动脉瘤可采取血管成形术。 • 3 )切除血管瘤,重新吻合血管,重建内瘘。 • 4 )用 PTFE 血管做旁路搭桥手术;避免在瘘管穿刺部位
放支架。
5 、心力衰竭
( 1 ) 病因:
• 吻合口径大或近心部位的内瘘,在合并贫血、高血压
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时, 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 2 ) 预防及处理
• 1)一般上臂动静脉内瘘吻合口直径应限制在7mm 以下,
同时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 2)前臂内瘘发生心衰比较少见,一旦发生,可采用内瘘
包扎压迫,必要时采取外科手术 缩小瘘口。
• 3)反复心衰者必须闭合内瘘,改用长期留置导管或腹透
的方式治疗。
6 、肿胀手综合征
( 1 ) 病因:
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 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如果血管吻合后静脉流出道 梗阻,动脉血流通过 侧枝循环流经手部静脉或尺侧静脉 (贵要静脉)或深静脉,严重影响手部静脉的 回流,可 出现较严重的肿胀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杂志 21 年 1 第 2 01 1月 6卷 第 2 期 ( 合 版 ) l 综
・ 5 ・ 3
皮 肤 损 伤 促 愈 作 用 的 研 究 E] 中 华 创 伤 杂 志 ,0 3 l J. 20 ,9
( ) 2 3 2 6 4 : 0 0 .
/ 8 46 3 一 / .
中华 护 理 杂 志 , 0 8 4 ( 1 :0 0 1 5 . 2 0 ,3 1) 1 5 0 2
E ] Trma 4 e i N,K rk , b esnD, t 1Mi o AGEa n ok o Ibro e . c S J a r
n l ss o , 5 x r s e e e n a sn l c l d rv d ay i f 2 3 3 e p e s d g n s i i g e e l e i e c l n f n if r n it d h ma s n h ma t m e l o o y o dfe e t e u n me e c y l e c l u a s s
现 , 新 评 估 患 者 内瘘 功 能 , 进 行 相 应 处 理 。结 果 1 重 并 患者 出现 局 部 血 肿 , 例 出现短 时 血 栓 形 成 导 致 暂 时 血 管 闭 塞 , 例 出现 2例 3 5 内瘘 狭 窄 , 4例 出现 动 脉 瘤 。 经 对 症 处 理 , 2 较 大 动脉 瘤 患 者 给 予外 科 结 扎 , 新 在 另 一 肢 体 进 行 内瘘 成 型 术 外 ,2 保 留 内 除 例 重 2例 瘘 完成 透析 治 疗 。结 论 内瘘 成 型 术后 、 用过 程 中 出现 并发 症 时 及 时进 行 内瘘 血 管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检 查 , 重 新 判 断 内瘘 功 能 . 使 可
护 理 学 杂 志 , 0 , 5 1 ) 4 — 2 2 1 2 ( 6 :04 . 0
E ] K rl g M ,KazR I,Kh n aA,e a. p tcts 5 6 bi n t an t 1 Heao ye
a d e i ei l e l o o o rgn i e i in s o e i — n p t l l fd n r o i i n r cp e t fp rp h ac s
内瘘是 尿毒 症 患者 进行 血液 透 析治 疗 最 常 见 、 有 效、 简便 的血管 通 路 , 为 患 者 进 行 血 液 透 析 提供 足 能 够 的血 流量 , 证 透 析 程 序 完 成 , 时具 备 足够 长 的 保 同 使 用 时间 和尽 可能少 的并发 症 , 尿 毒症 患 者 赖 以 是 生存 的“ 生命 线 ” 。内瘘使 用过 程 中 , 由于 内瘘 的手术 部 位 、 术 的方 式 、 手 穿刺 的 方 法 、 理 人 员 操 作 不 当 、 护 患 者 自身血 管条 件 、 者 自我 内瘘 的 保 护 等 因素 , 患 往 往 出现 各种 并发 症 , 常 见 的是 血肿 形 成 、 栓形 成 、 最 血 内瘘 狭 窄 、 脉 瘤 形 成 , 于 出现 的并 发 症 及 时 给 予 动 对
给 予相 应 、 时 处 理 , 利 于保 护 内瘘 、 证 内 瘘 的 血 流 量 、 高透 析 效 果 、 少护 患 纠纷 。 及 有 保 提 减 关键词 : 内瘘 ; 并 发 症 ; 血 管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检 查 ; 应 用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1 2 2 1 ) 1 0 3— 2 D : 0 3 7 / lz. 0 1 2 . 5 R 7 . B 1 0 —4 5 ( 0 1 2 —0 5 0 OI 1 . 8 0 hx z 2 1 . 1 O 3
rv a NAso hpecll eg sJ . tm C l , e el mR s f mu il e i ae[ ] Se e s ln l
2 0 ,9 5 :0 1. 0 1 1 ( ) 4 8 4 8
[ ] 郭 春 兰 , 向 阳 . 性 伤 口 的 风 险 评 估 和 护 理 干 预 [] 8 付 慢 J.
[] 孙 凌云. 9 问质 干 细 胞 治 疗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的 机 制 和 应 用
[] 内科 理 论 与 实 践 ,0 8 33 :5 —6 . J. 2 0 , () 1 81 O ( 文编辑 本 钱媛 )
h rl lo tm cl [] N E g Me ,0 2 3 6 1 ) ea bodse esJ . n l d 2 0 ,4 (0 : l J
Li g,Pa a “ ,M a X“ n nY n ,Z n i g a gJn
n og u g R n h a 见 并 发 症 的 血 管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及 护 理 对 策 。方 法 2 目 4例尿 毒 症 患 者 在 内瘘 手 术后 、 用 过 程 中 出现 使 并 发 症 , 出现 并 发 症 的 内瘘 进 行 血 管彩 色多 普 勒 超 声 检 查 , 据 内瘘 血 管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检 查 结 果 和 患者 内瘘 并 发 症 的 临 床 表 对 根
[ ] 华 斌 , 连 松 . 响 伤 口愈 合 的 闵 素 及 促 愈 方 法 [] 中 6 柏 影 J.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外 科 杂 志 ,0 17 1 :2 2 0 ,( )6 . [] 姚 鸿 , 立 红 . 口湿 性 愈 合 理 论 的 临 床 应 用 进 展 E ] 7 陈 伤 J.
内瘘 常 见 并 发 症 的原 因分 析 与 护 理
朱 亚梅 , 吕小林 , 蓉花 , 王 王玲 , 潘雅 娟 , 马逊 , 张静
C mmo o lain fat ivn u i ua h a ssa dn rigcr / h a i vXioi o n cmpi t so re oeosf tl:tecue n us ae/Z u Y me ,L a l c o r s n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