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圭河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贵州江界河大桥

贵州江界河大桥

贵州江界河大桥一、基本情况1995年竣工的贵州江界河大桥位于贵州省瓮安县境内,跨越乌江如图1所示。

主孔桥型为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桥,桥型布置、上弦及桥面系构造如图2所示。

图1 江界河大桥二、技术标准本桥主要技术标准如下:孔跨布置:20m+25m+30m+330m+30m+20m,全长431m,主孔跨径330m,计算矢跨比为1/6,计算矢高为55m,下弦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荷载3KN/m2;桥面净宽:净——9m+2*1.5m人行道,桥全宽13.4m。

图2 江界河大桥弦杆布置和截面形式(单位:cm)三、构造要点1.大节间斜拉杆式桁构根据受力及悬拼施工要求,本桥采用大节间斜拉杆式桁构。

桁片采用两片,中距7.8m,宽2.76m,两桁片间顶、底板净跨径为5.04m。

主孔共设11个节间,布置为30m+28m+26m+22m+22m+74m+22m+22m+26m+28m +30m,其中74m为实腹段。

上弦在三、四节间之间断开,断点位置经过优化,断点至墩顶的悬臂长度为84m(悬臂段长度与计算跨径之比为0.255),中间桁拱段长度为162m。

2.截面形式本桥上构所有杆件均采用箱形截面,各种截面的面积比、刚度比经过优化确定。

上下弦及实腹段截面系先预制两边箱(桁片),吊装就位后再加盖顶、底板组成三室箱。

上弦杆为高2.2m、宽10.56m的单箱三室截面,其顶板既作承受局部荷载的单向(桥面)板,有作为上弦杆的一部分参与纵向受力,设计成空心板,腹板呈工字形,如图2所示。

3.节点构造本桥采用以圆弧过渡的扩大空心节点。

即各杆件边线交汇处一律以圆弧过渡,杆件截面重叠部分不是全部填实,而是根据受力与设置预应力钢筋的需要,将腹杆、上下弦杆内整个空间或者部分空间相互交叉重叠的大部分截面仍然全部挖空,如图3所示。

由节点光弹模型试验结果知,杆件交汇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严重,故增设较强的倒角钢筋。

刚构-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修)

刚构-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修)

XX大桥说明一、任务依据1)XX至XX高速公路XX境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2)XX至XX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标通知书;3)XX至XX高速公路XX境勘察设计合同书;4)XX至XX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合同书;5)XX至XX高速公路XX境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6)XX至XX段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7)《XX至XX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核准意见;8)XX至XX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文件文件9)《省发展改革委关于XX至XX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XX发改重点[2011]2号)。

10)部颁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2011年1月4日,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XX至XX高速公路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下发文件《省发展改革委关于XX至XX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XX发改重点[2011]02号)。

施工图测设对批复精神进行了认真贯彻和落实,具体执行情况如下:1、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适当增加地质钻孔数量,充分考虑滑坡、崩塌、危岩、岩溶等不良地质对桥梁的影响,桥梁下部构造除按常规桥梁设计计算外,应进行抗震、抗滑、抗倾覆结构验算,加强桥梁结构防撞安全设计。

施工图设计根据批复意见加强了详勘工作,在初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地质钻孔数量,尤其是在灰岩地区加密了钻孔数量;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对桥梁下构的影响,分析每个桥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桥台和桥墩形式,确保结构安全稳定,加强了跨路桥梁与被交路相邻的桥墩的防撞设计。

2、对于标准跨径桥梁,下阶段应结合标准化施工管理的总体要求,尽量统一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型式,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图设计结合了标段划分和施工组织方案,优化桥跨布置和桩柱型式,做到了同一标段跨径尽量统一,同一座桥梁尽可能统一桩柱结构型式。

3 、原则同意忠建河特大桥采用斜拉桥方案,下阶段进一步优化桥梁跨径、主梁结构型式和预应力体系、塔墩尺寸等,并完善景观设计。

六冲河大桥设计施工技术

六冲河大桥设计施工技术

设计● 2.桥梁主要结构设计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1、结构体系:主塔处塔梁间采用纵向漂浮体系。 过渡墩处竖向均设活动盆式橡胶支座,横向均设抗 风防震挡块,辅助墩处竖向均设拉压支座,塔处主 梁设置0#索,塔梁之间设置纵向阻尼器。
设计● 2.桥梁主要结构设计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坝陵河大桥:248+1088+228米
贵 桥
六冲河大桥:195+438+195米
集 团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六广河大桥:245+240+245米
新光大桥:177+428+177米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主讲人:黄盛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2014年8月8日
❖ 汇报题纲
一、设计 1.项目概况 2.桥梁主要结构设计 3.桥梁结构计算分析 4.设计技术创新点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混凝土浇筑
施工● 1.基础施工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承台温控措施
施工● 1.基础施工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承台冷却水管布置
施工● 1.基础施工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冷却水管
温度采集器
施工● 2.下部结构施工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设计● 2.桥梁主要结构设计
贵州桥梁公司
国家首批特级资质企业
7、 主要施工工艺: 下部桩基采用人工挖孔,索塔采用爬模施工,
主梁0号段、现浇段采用托架施工,其余梁段均采 用前支点挂篮悬浇,主塔与主梁连接处在主梁悬浇 过程中临时固结,全桥合拢后解除。

六圭河节段拼装拱桥地锚设计与施工技术

六圭河节段拼装拱桥地锚设计与施工技术

六圭河节段拼装拱桥地锚设计与施工技术梁毅【摘要】简要介绍六圭河特大桥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水文地质情况,从地锚的设计总则、参数选择、设计计算、地锚施工和固结灌浆加固松散岩体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不利地质地形条件下地锚设计施工技术.【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6(000)007【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公路桥;钢筋混凝土拱桥;节段吊装;地锚;固结灌浆;设计与施工【作者】梁毅【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0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2+31 工程概况六圭河特大桥是配合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建设,库区复建项目中的重点工程。

该桥自2003年1月开工,2005年8月大桥主体完成。

本桥主跨为195 m的上承式混凝土箱型拱桥,引桥为跨径20 m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跨度组成20 m+11.453 m+197.094 3 m+11.453 m,桥梁全长255.76 m,矢跨比1/5。

设计荷载等级为汽-20级,挂车-100,主桥抗震按8度设防。

总立面见图1。

主拱肋截面为宽8.0 m,高3.2 m的单箱三室的断面形式,两边箱拱肋分别采用20段节段吊装施工拼装,合龙后现浇中箱底、顶板,形成单箱三室的整体箱型拱主拱圈结构,最重节段95 t,拱箱标准断面如图2所示。

图1 六圭河大桥总立面(单位:cm)图2 拱箱标准断面(单位:cm)该桥地处岩溶峰丛区的高原中山深切河谷地带,沿桥位轴线岸坡地面高程河床最大高差235 m。

桥位范围裂隙、岩溶发育,地形陡峭,处于高原多雷区,春秋两季常有雷雨怪风天气,地质条件差、地形气候条件非常恶劣。

2 地锚设计2.1 总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总体施工方案,全桥上下游共需主索地锚4个,最大主索索力为4 540 kN,扣索上下游共72束,单束扣索最大索力为1 500 kN,根据地形条件共需布置20处地锚。

因吊重大,地锚数量多,地锚占临时工程的比重大,所以要求对地锚设计进行认真的专题分析和计算,设计理论上要安全可靠,施工上要方便,设置上要方便灵活以适应复杂的地形情况,同时还要具有经济性。

六圭河特大桥施工及设计N PPT课件

六圭河特大桥施工及设计N PPT课件

2005年5月
中铁十七局集团
11
拱肋吊装顺序图
6 5 4 3
2
1
89
11
5 16
图例:
吊装拱肋,焊接接头钢板,调整扣索索力进行体系转换,完成当前段扣挂 浇注接头混凝土,进行养护 线形调整焊接合龙劲性骨架,浇注合龙混凝土
2005年5月
中铁十七局集团
• 总之,每连续拼调四个 节段后,即停下回头浇 注两个接头。方案确定 应使未浇注接头混凝土 的接头不多于4个,保证 接头的强度和刚度;同 时又要减少浇注接头混 凝土而等待强度增长的 时间便于施工,因此一 方面减少浇注次数,另 一方面两岸交替吊装, 在等待一侧接头混凝土 强度增长的同时吊装另 一侧拱肋。
温(-25℃) • ⑤汽车(汽-20)+人群荷载(3KN/m2)+拱脚变形(沉降和水平位移各1cm)
2005年5月
中铁十七局集团
8
• 营运阶段5种荷载组合情况下各拱肋截面均未出现拉应力,主要控制应力为:
• 主要组合:上缘σ压应力max =16.2Mpa ; σ压应力min = 5.8 Mpa

上缘σ压应力max =13.5Mpa ; σ压应力min = 4.1 Mpa
• 附加组合:上缘σ压应力max =18.2Mpa ; σ压应力min = 5.2 Mpa

上缘σ压应力max =15.6Mpa ; σ压应力min = 2.8 Map
• 均满足规范要求。
• 本桥主拱成桥以后的宽跨比为1/24.6,单箱合龙后的宽跨比为1/78.8,因此整体稳定性 的分析非常重要。采用空间有限元程序(Super SAP98)中空间梁单元阶段空间稳定性

2005年5月
中铁十七局集团

贵州六圭河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贵州六圭河大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贵州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与大方县的交界处,是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龙头水电站,是目前贵州在建的最大水电站工程。

库区现有的织金至黄泥塘公路是贵州省“一横二纵四联”公路发展规划中第二纵即南北纵向主骨架公路的组成部分,现状公路穿越库区,原有的黄泥塘至安顺公路六圭河大桥桥长224米,桥面高程1009米(黄海高程,下同)。

据1992年6月有关资料,洪家渡水库建成后,库区正常蓄水位1140.00m,库区的建设将淹没原有的六圭河公路大桥。

本项目为配合洪家渡水电站的建设,改建黄——织公路而重建的六圭河公路大桥。

该大桥位于原六圭河大桥上游约2公里峡谷处,是洪家渡水电站蓄水后210省道毕节至织金段改建的重点工程。

一、设计依据1、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乌司函[2002]14号“关于印发洪家渡水电站库区六圭河特大桥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的函”。

2、洪家渡水电站库区六圭河特大桥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3、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洪家渡水电站六圭河特大桥初步设计》。

4、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外业勘测、勘察和设计基础资料。

5、国家电力公司贵阳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公司地质队《六圭河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祥勘)》6、洪家渡水电站六圭河公路特大桥施工图设计合同书。

7、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年)。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一)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

2、桥梁宽度:净9+1.5m,单向双车道加两侧1.5米人行道。

3、设计行车速度:40km/h。

4、桥梁设计荷载:汽车- 20级、挂车-100。

5、设计纵坡:≤4%。

6、设计洪水频率:1/1007、地震:按Ⅷ度地震设防。

8、设计通航水位:通行小型旅游船舶,通航水位1140.00米。

(二)设计规范与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2000(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89(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4)《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62-91(8)《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结器规格系列》JT/329.1-97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95(10)《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范》(JTJ041-2000)(12)《铁路钢桥制造规则》(TBJ 212-86)(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三、桥位自然条件1、桥位区地形六圭河大桥位于大方县与织金县交界的六圭河上,地处岩溶峰丛区的高原中山深切河谷地带,属溶蚀侵蚀切割型地貌(见六圭河特大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六圭河大桥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多节段缆索吊拼装施工技术_王宇

六圭河大桥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多节段缆索吊拼装施工技术_王宇

#桥 梁#收稿日期:20050311六圭河大桥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多节段缆索吊拼装施工技术王 宇1王清明2郑邦友1(11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 030006;21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北京 100844)摘 要 主跨195m 的六圭河大桥是国内最大跨度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主拱箱施工采用缆索吊无支架20段拼装,最大吊重95t 。

介绍了拱箱吊装工艺,缆索吊装系统及扣挂系统的总体设计,指出了起重、牵引系统设计,锚碇设计,吊扣点设计,调索,施工稳定性等关键技术。

该桥的成功建成为箱形拱桥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拱桥 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预制节段 拼装1 工程概况六圭河大桥地处岩溶峰丛的高原山区深切河谷地带,沿桥位轴线地面河床高差235m,河谷横断面为不对称的U 型峡谷。

桥跨形式为2@20m +195m +20m,全长255176m 。

主跨为上承式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净跨度195m,净矢高39m,桥宽12m 。

2 工程特点主桥采用缆索吊斜拉扣挂法无支架拼装施工技术。

箱形拱肋为单箱三室结构,两边箱采用缆索吊拼装单独成拱,两边箱成拱后中箱在拱位现浇。

每边拱肋设计分为20节段,其中两边段拱肋现浇,中间18段预制采用缆索吊拼装,最大吊重95,t 跨中设60c m 的合龙调整段。

本桥为国内跨度最大、吊装节段最多、吊装重量最大的缆索吊拼装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也是国内第二座多段拼装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加上桥位处地形、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缆索吊设置困难,吊装施工难度大,在吊装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

3 总体方案先吊装上游20段拱箱,合龙后松扣索成拱,再横移缆吊系统和扣挂系统,吊装下游拱箱。

中孔拱箱安装施工方案设计中,充分利用了拱桥的无支架吊装技术以及借鉴斜拉桥的施工方法进行工况拟订、施工控制和体系转换。

每节段吊装按照拱桥吊装方法,采用缆索吊机吊装到位后,调整当前段线形,同时联结接头螺栓 接着焊接接头钢板以实现拱段间的固结,完成后再将缆索吊机起重索力转换给斜拉索,转换过程完全按照斜拉桥进行施工控制。

六圭河节段拼装拱桥地锚设计与施工技术

六圭河节段拼装拱桥地锚设计与施工技术

维普资讯

桥 集 ・
既有线斜交框架 中继 问顶进施工 技术
任 宗 军
( 中铁二局胶 济电化工程指挥部 ,山东淄博
摘 要: 以胶 济 电化 工 程 D K 5 4 2 3+l5 2 ( 8 .6 7+l 7 4+ )m 辛 化
250 ) 54 0
主拱肋截 面为 宽 80m, 32m 的单箱 三 室 的断 . 高 . 面形式 , 箱拱肋分别 采用 2 两边 0段节 段 吊装 施工 拼装 ,
1 工程 概况
合龙后现 浇 中箱 底 、 顶板 , 形成 单 箱 三 室的 整体 箱 型 拱
主拱嘲结构 , 最重节 段 9 , 5t拱箱标 准断面如 图 2所示 。
常恶 劣 。
方便 , 设置上要方便灵活以适应复杂的地形情况 , 同时 还 要具 有经 济性 。拱 肋 吊装 总 立面 见 图 3 。
2 2 设计 参 数 . 以本桥 左岸 侧 主 地 锚 为 例 , 地 锚 上 锚 固有 上下 该
收 稿 日期 :06—0 O 20 3一 9 作者筒介 : 粱 毅( 9 2 ) 男。 16 一 , 高级工 程师 ,9 4年毕业 于 石家 庄铁 18 道 学 院桥 粱 工程 专 业 , 学 学 士 。 工
六圭河特大桥是配合贵州洪家 渡水 电站建设 , 库
圈 1 六 圭 河大 桥 总 立 面 c 位 :m ) 单 c

20 计
2 1 总 则 .
根 据地 形条 件 和 总体 施 工方 案 , 全桥 上 下 游 共 需
主索地 锚 4个 , 最大 主索 索力 为 450k 扣 索 上下 游 4 N,
斜 交 分段 式 框 架 采 用 中 继 间顶 进 的 施 工 方 法 。 对 中 继 间 项 进 法施 工 中 的顶 进 后 背 设 计 、 交 转 正 块 设 计 、 床 的 处 理 、 路 斜 滑 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贵州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与大方县的交界处,是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龙头水电站,是目前贵州在建的最大水电站工程。

库区现有的织金至黄泥塘公路是贵州省“一横二纵四联”公路发展规划中第二纵即南北纵向主骨架公路的组成部分,现状公路穿越库区,原有的黄泥塘至安顺公路六圭河大桥桥长224米,桥面高程1009米(黄海高程,下同)。

据1992年6月有关资料,洪家渡水库建成后,库区正常蓄水位1140.00m,库区的建设将淹没原有的六圭河公路大桥。

本项目为配合洪家渡水电站的建设,改建黄——织公路而重建的六圭河公路大桥。

该大桥位于原六圭河大桥上游约2公里峡谷处,是洪家渡水电站蓄水后210省道毕节至织金段改建的重点工程。

一、设计依据1、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黔乌司函[2002]14号“关于印发洪家渡水电站库区六圭河特大桥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的函”。

2、洪家渡水电站库区六圭河特大桥复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3、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洪家渡水电站六圭河特大桥初步设计》。

4、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外业勘测、勘察和设计基础资料。

5、国家电力公司贵阳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公司地质队《六圭河特大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祥勘)》6、洪家渡水电站六圭河公路特大桥施工图设计合同书。

7、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年)。

二、设计标准和规范(一)设计标准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

2、桥梁宽度:净9+1.5m,单向双车道加两侧1.5米人行道。

3、设计行车速度:40km/h。

4、桥梁设计荷载:汽车- 20级、挂车-100。

5、设计纵坡:≤4%。

6、设计洪水频率:1/1007、地震:按Ⅷ度地震设防。

8、设计通航水位:通行小型旅游船舶,通航水位1140.00米。

(二)设计规范与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2000(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89(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4)《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62-91(8)《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YM锚具、连结器规格系列》JT/329.1-97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95(10)《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范》(JTJ041-2000)(12)《铁路钢桥制造规则》(TBJ 212-86)(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4)三、桥位自然条件1、桥位区地形六圭河大桥位于大方县与织金县交界的六圭河上,地处岩溶峰丛区的高原中山深切河谷地带,属溶蚀侵蚀切割型地貌(见六圭河特大桥工程地质平面图)。

沿桥位轴线岸坡地面高程河床最大高差235m。

河流流向N45ºE,河水位高程1002.5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河面宽45m左右。

河谷横断面为不对称的“V”字型峡谷。

左岸为75º~85º灰岩陡壁,局部因裂隙切割形成倒悬壁;右岸相对左岸较缓,地形坡度1060m高程以下40º左右,1060~1136m高程为60º~70º,1136m以上45º左右。

1140m高程河谷宽220m。

2、桥位区水文、气象六圭河系乌江上游河段之一,顺应地形向东南流去,地表水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上游范畴,桥位地处织金及大方两县交界处的山脉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桥位区河流流向S60°E,桥轴向为N28°E。

六圭河大桥桥址附近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92.0mm,降水年内分布极不均匀,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2.6%。

降水年际变化不大。

大暴雨多发生在6~7月份。

枯水期降水量较少,阴雨多。

多年平均气温16.0ºC,实测极端最高气温为36.8ºC(1961年7月2日),实测极端最低气温为-6.5ºC(1963年6月5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一般都在75%以上。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m/s。

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1.3h。

桥位河段地处于洪家渡水电站库区淹没范围内,建成后的库区正常蓄水位为1140米,桥梁及引道的设计高程均受水库正常蓄水位控制。

四、工程地质与地震1、桥位区地层、岩性桥位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三叠统关岭组地层。

按地层出露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河床、岸边山间溶蚀洼地及谷坡宽缓地带。

其成因类型有冲积层(Q al),沿河床及岸边平缓地段分布,主要由砂卵砾石组成,深度1~5m;坡残积层(Q dl+el),为褐黄色粘土夹碎、块石,厚度0~4m,主要分布于溶蚀洼地及缓坡地带;崩塌堆积层(Q col),为崩塌堆积的大孤石、块石及粘土组成,主要分布于右岸高陡壁下缓坡地带。

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第二段(T2g2):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黄灰色薄层、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岩段岩溶发育,岩溶形态主要表现为溶洞、溶蚀裂隙及溶蚀晶洞(孔)。

2、地质构造桥位区地处区域构造NE走向断裂褶皱带之中,受区域断裂构造影响,桥轴线地段发育低序次断裂、褶皱构造形迹。

地质测绘表明:桥位区右岸为一背斜构造,其轴向为N15ºE左右,与桥轴线斜交,岩层产状变化大,桥墩(台)位于背斜北东翼,岩层产状N75º~85ºW,NE∠40º~57º;桥位区左岸岩层单斜,岩层产状N70º~85ºE,NW∠33º~58º,轿轴线上游约8m 河岸边发育一小褶曲,其轴向与桥轴线一致。

桥位区发育两条断层:F1断层位于左岸桥轴线一带(斜穿陡壁),产状N40ºE,NW∠55º,破碎带宽1~5cm,影响带宽1.0m,为正断层,沿断层带发育K1溶洞,该断层与桥轴线大角度相交,由于其发育高程低,对大桥稳定不产生影响;F2断层位于右岸桥轴线上游50m,产状EW,S∠64º,破碎带宽4~5m,影响带宽5~6m,为正断层,该断层由于离桥位较远,对大桥不产生影响。

桥位区裂隙较为发育,主要发育两组:(1)产状N0º~35ºE,SE∠70º~80º,多充填粘土及岩屑,常沿此组裂面形成陡壁,该组裂隙与桥轴线大角度相交;(2)产状N70º~80ºW,SW∠20º~40º,多充填粘土及岩屑,该组裂隙与桥轴线小角度相交。

桥位区出现褶皱现象,均位于桥轴线上游,对桥位稳定影响较小。

3、岩溶水文地质特征桥位位于可溶岩分布区,两岸岩溶发育,左岸尤甚。

岩溶形态主要表现为溶洞、落水洞、溶蚀裂隙、溶蚀晶孔等。

左岸发育K1~K7 7个溶洞(落水洞),位于桥轴线及其附近(见工程地质平面图),溶洞基本沿层面发育,部份溶洞充填粘土、碎块石。

以K1规模最大,其位于桥轴线上游10m左右,高程1010 m,沿河边向山体内水平发育,宽8m,高5~6m,深25m,底部充填河床冲积砂卵石层;经ZK1钻孔(距桥轴线9.5m)揭露:孔深8.0~14.5m(高程1142.1~1135.6m)为一充填细砂及粘土的溶洞;33.2~40.5m(高程1116.9~1109.6m)为一无充填物的溶洞;由于溶洞的存在,对桥墩的布置及建基面的确定有一定影响。

左岸溶蚀裂隙也较为发育,与桥轴线相交的有L3及L4,由于其发育高程均位于1090 m以下,对大桥稳定不构成影响。

右岸岩溶形态主要表现为溶缝、溶蚀裂隙及溶蚀晶孔,较大的溶蚀裂隙有L9、L10两条:L9位于桥轴线上游15~30m,与桥轴线不相交,溶蚀呈缝状,宽1~6 m,上部无充填,下部缓坡段充填粘土及碎块石,从下部延伸至陡壁1128m高程,由于离桥轴线较远,对大桥稳定影响较小;L10位于桥轴线下游10m陡壁上,与桥轴线不相交,溶蚀呈缝状,不影响大桥稳定。

L8虽与桥轴线斜交,但其发育规模较小,且发育高程在1090m以下,对大桥稳定也不产生影响。

通过钻孔初步证实,右岸桥墩(台)一带无溶洞发育,但晶洞、溶孔较发育。

桥位区属于深切中山峡谷地貌,年平均降雨量1100 mm,由于可溶岩广布,地表水十分贫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河床为最低排泄基准面。

该区属地下水补给河水类型。

洪家渡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地下水位将随库水位升高而升高,大桥桥墩基础将长期位于库水位以下。

4、不良地质现象桥位区存在的不良地质现象有:(1)桥位区范围内为可溶岩,且岩溶较发育(如溶洞、落水洞及溶蚀裂隙等),破坏了岩体均一性,对桥基稳定有一定影响;(2)地形陡峭,存在卸荷裂隙,对边坡稳定及桥基位置选择有一定影响;右岸为顺向坡,对边坡开挖及桥基稳定有一定影响。

5、地震桥位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洪家渡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其可能产生的诱发地震震级为3-4级,而桥位区无影响桥位成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存在,桥位区总体是稳定的,桥位成立。

五、主要建筑材料六圭河公路特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结构,主拱圈采用C50混凝土,二次现浇部分混凝土采用C50微膨胀混凝土。

20米空心板采用C40混凝土,其它拱上建筑采用C30混凝土,拱座、桥台台帽、搭板和10米空心板等采用C25混凝土,U型桥台台身采用C15片石混凝土。

桥面铺装面层为沥青混凝土,下层为C30混凝土。

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配制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沥青(改性沥青)、砂、石、水等材料及其配合比,拌制、运输和浇筑应严格执行本设计所规定的标准、规范,满足相应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标准要求。

本桥所使用的结构钢筋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的各项规定,其中Ⅱ级钢筋[16Mn、20MnSi,20MnNb(b)]的标准强度R g b=340MPa,Ⅰ级钢筋(Q235)的标准强度Rg b=240MPa。

结构钢材(钢板、角钢及其它钢型材)均为Q235(A3)号钢,其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 700-88、GB 709-88、GB 9787-88的有关规定。

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GB 1300-77和GB 981-76的要求,同时要和所焊接的钢材材质相适应。

20米空心板梁预应力采用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预应力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mm(0.6″),后张法XM(或OVM、YM,下同)预应力锚固体系。

采用符合美国国家标准ASTM A416-87a的钢绞线,标准强度R Y b=1860MPa(即ASTM A416-87a 标准270级),弹性模量E Y=1.9×105M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