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年级上 第二章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A.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
D.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答案】D
【例13】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 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与木浆纸
【例8】兰州西客站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
B.一些设施中使用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建设过程中,废弃的金属材料必须回收利用
D.建设中使用了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它们是复合材料
【答案】A
【例9】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姆及其团队的特别之处。他们 发现的新材料石墨烯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密度小、硬度大、柔软、可回收,有优良的导电性、 导热性及抗拉伸能力,它也将会代替现有的硅材料。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下列不能用石墨烯 来制造的是 ( )
C.塑料抗腐能力强,不与酸碱反应
D.塑料一般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
【答案】B
【例3】2014年7月起,乒乓球国际比赛启用一种新型塑料球。生产这种乒乓球的塑料属于 ()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答案】B
【例4】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 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 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B.混凝土的水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C.混凝土是混合物
D.钢筋混凝土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纳米材料的高科技应用;2.常识性了解“绿色”能源;3.常识性了解记忆合金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污染的防治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一些新材料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初步认识新型材料的高科技应用。

了解材料的发展史。

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图片如:煤、水、食盐、水晶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一、材料的发展历程提问:你们知道材料的发展史吗?哪位同学可以起来回答一下。

总结材料的发展史:石器→陶器→青铜器→钢铁的使用→合成材料的使用→新型材料的使用。

二、新型材料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

包括:光电子信息材料、先进复合材料、超级陶瓷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导材料。

1.光电子材料:实现光子变电子、电子变光子、一种频率的光子变为另一种频率的光子,或自发辐射变为受激辐射的技术,称为光电子技术。

2.先进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3.超级陶瓷材料:纳米陶瓷等。

4.新型金属材料:记忆合金、铝合金、金属玻璃等。

5.新型高分子材料:导电塑料做成的塑料电池、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

6.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由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粒子组成的材料。

将宏观物体细分成纳米粒子后,它将显著的不同。

纳米材料在机械强度、磁、光、声、热等方面都与普通材料有很大的不同。

①一般陶瓷脆性较大,撞击易破碎,而纳米陶瓷有很好的韧性,撞击也不易破裂。

②新型纳米油墨的色调更浓,书写的字迹色泽更好。

③将纳米铅粉末加入到固体燃料中,会使火箭推进器的前进速度增加好几倍。

三、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材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以减少废弃物向环境中的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教学课件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教学课件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新课讲解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弃物向环境中的排放; (3)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利用率达到100%;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下列解决“白色污染”的合理措施是( )
D
A.焚烧废旧塑料袋
B.废弃塑料掩埋处理
C.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使用可降解塑料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当堂小练
2.“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 D 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 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新课讲解
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燃料:煤、石油制品脱硫处理, 减少大气 SO2污染。
原料: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三废”: 不能任意排放。 生产工艺: “绿色工艺”。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课堂小结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返回
当堂小练
D
1.塑料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由此也带 来了“白色污染”。
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 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新课讲解
新型高分子材料
超级塑 料
超导材料制的不沾锅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新课讲解
三、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探究:怎样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
Cu
CuSO4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原始人生产矛的过程 石制割砸器具
陶 瓷
印第安人的石斧
青铜器时代
青铜宝剑
青铜鼎
青铜编钟
古代铁器

塑料和橡胶
碳纳米管 超级塑料
超 级 计 算 机
材料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火的发明
石器 陶器
商朝
青铜器
春秋晚期
钢铁的使用
标志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新型材料的使用
21世纪(信息时代)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电路图: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表格:
电压(V) 电流(A) 电功率(W) 灯泡亮度变化
额定 2.5
------
实际
3
2
标有“8V 2W”的灯泡能不能直接接 到12V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 上后正常发光应怎样办?
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 定电压大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 将它串联一个电阻后再接入。
测量电风扇的功率
研究电功率跟电流的关系 研究电功率跟电压的关系
影响电功率的因素: 结论:
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灯泡的 电流越大,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灯泡两端的 电压越高,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额定功率: 用电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的关系
1. 你认为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有什么 关系?
2. 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检验你的观点? 3. 画出实验电路图 4. 结论: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注:此电功率为实际功率
①当U实 = U额 时,P实 = 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当U实 < U额 时,P实 < 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 速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材料的利用与发展》PPT说课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材料的利用与发展》PPT说课教学课件
人类历史上不同时代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或战争中使用的武器,都记录了材料的发展过程。
石斧 石箭头
青铜兵器
铁器农具
1、材料的发展历程: 标志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原始社会 石器
火的发明 陶器
商朝 湿法炼铜 青铜器
春秋晚期 铁的冶炼 钢铁的使用
100多年前 合成材料的使用
21世纪 新型材料的使用
二、新型材料 1、什么是新型材料
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燃料:煤、石油制品脱硫处理, 减少大气 原料: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三废”: 不能任意排放。 生产工艺: “绿色工艺”。
返回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物质材料与材料利用
第六节 材料利用与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材料发展的历史 2.知道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材料发展历史
1、提出问题
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的绿色工艺的可行性如何?
2、设计制备方法
3、工艺评价
方案一: Cu + 2
利用率低、会产生污染
方案二: 2Cu + O2 == 2CuO CuO +
方案三: Cu + 2AgNO3 == 2Ag + Cu(NO3)2
Cu(NO3)2 + 2NaO
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 成本高、步骤繁锁
树脂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纳米陶瓷
新型金属材料 新型高分子材料 超导材料
记忆合金、纳米金属、金属玻璃
导电塑料做成的塑料电池 人工器官、可降解材料、 高吸水性高分子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其基本颗粒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材料。
纳米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在机械强度、磁、光、声、 热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章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应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2)掌握材料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材料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2)增强学生对材料科学发展的认识和热爱。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材料基本特性的理解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3. 考试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材料利用与发展的整体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材料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材料的种类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材料的分类、特性和应用,重点介绍几种常见材料的发展历程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同材料的外观、硬度、韧性等基本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材料的利用和发展趋势,分享收集的资料和观点。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实验结果,强调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材料基本特性的理解。

2. 作业布置:布置实验报告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站,了解更多关于材料科学的知识和发展动态。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对材料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6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课件

纳米铜
纳米铬
纳米金
知识点 3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怎样以铜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
1.提出问题:
2.设计制备方法:
以铜为主要原 料制备硫酸铜
(1) 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 反应,生成硫酸铜、 二氧化硫和水。
的绿色工艺的 可行性如何?
(2)将铜加热转化为氧化铜,然后利用氧化铜 和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硫酸铜
知识点 2 新型材料
指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特性和功能并能满足技术进步所需的材料
特点
以超级塑料制成的 头盔防弹、抗压、 撞不破
超级陶瓷质地坚 韧,制成的刀具 削铁如泥
超级玻璃能根 据光照的强度 改变颜色
具有优异特性 和功能,与普 通材料的性质 差别很大
最引人注目的新型材料
光电子信息材料
先进复合材料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为了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最终达到在保持 良好环境的条件下发展工业,我国采取了哪 些处理和解决“三废”的措施?
①及时处理“三废”。 ②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产品的产量。 ③煤石油制品进行脱硫处理。 ④推广“绿色”工艺,从根本上降低生产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废气 废水 废渣
3.工业"三废”及处理 (1)工业“三废”
炼钢与“三废”的回收利用
炼钢
棕色气体
氧化铁 一氧化碳 炉渣 热量
回收炼钢 化工原料或燃料 矿渣水泥或磷肥 水蒸气、发电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材料的是( C ) A. 制医用人造血管的材料 B. 做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塑料 C. 酒精、汽油 D.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2. 石墨纸是最新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其成分以石墨 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要坚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再 利用。下列有关石墨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 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 B. 石墨纸是电的良导体,容易导电 C. 石墨纸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与钢相比,石墨纸的硬度较大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同步导学课件(共18张PPT)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6节 材料的利用与发展同步导学课件(共18张PPT)

第 3 节 物质的变化
方法透视 选取制备方法的原则:①操作便利;②原料用料 少且经济易得;③能耗少且没有污染。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3,创新培优 5
第 3 节 物质的变化
挑战自我
小试身手
1 .从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 时代,铝的利用是近二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什么有关 (B) 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②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③金属的延 展性 ④金属的导电性 ⑤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A.①④ B.①⑤ C.②③ D.④⑤
第 3 节 物质的变化
方法透视解题时应抓住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自身所学知 识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2,创新培优 4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9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素是____。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能“生锈”形成铜绿,铜
绿的主要成分为 Cu2 (OH)2CO3。由此可以推测:铜“生锈” 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铜、氧二气氧、化水碳和__________。
第 3 节 物质的变化
③氧化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等还原成铜,其与一氧化 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_u_O_+_C__O_=_=_=_C__u+__C_O_2_;氧化铜不能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但能与硫酸、盐酸等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相应 的氧铜气盐,;该在反高应温的下化,学氧方化程铜式能为_分__解4_C_成u_O_砖=高_=_红=温_=_色2_C_的u_2O_氧+__化O_2_亚↑__铜__(_C_u_2_O__) _和。
第 3 节 物质的变化
创新培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二章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一、单选题
1.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羊毛衫
B. 塑料盆
C. 不锈钢餐具
D. 玻璃杯
2.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新材料有许多,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新材料的是()
A. 医用人造血管
B. 隔水透气的多分子薄膜
C. 酒精﹣﹣﹣汽油
D. 作破冰斧柄的玻璃纤维塑料
3.农业生产得到飞速发展是人类掌握了下列技术中的( )
A. 青铜器
B. 火的使用
C. 铁器
D. 纳米材料
4.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

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使用了大
量的铝锂合金、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锂的密度应该比较小
B. 金属铝质轻、耐腐蚀、延展性好
C. 铝锂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D.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其他元素熔合而成的
5.下列实验仪器中,主要制作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蒸发皿
B. 铁架台
C. 胶头滴管
D. 试管夹
6.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合成纤维
B. 塑料
C. 玻璃钢
D. 钢筋
7.下列观点中,你不赞同的是()
A. 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
B. 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部分可溶性杂质
C.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 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8.在10﹣9m~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
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铜是一种新型混合物
B. 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C. 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D. 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9.陶瓷刀使用纳米氧化锆陶瓷高压制成,锋利度是钢刀的十倍以上,纳米氧化锆陶瓷属于()
A. 复合材料
B. 无机金属材料
C. 合成材料
D. 无机非金属材料
10.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
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已制造发动机零件。

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 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
D. 该陶瓷耐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11.光导纤维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使信息高速公路在全球迅猛发展,它的发明者是被誉
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 SiO2
B. CaCO3
C. Na2SiO3
D. CaSiO3
12.下列物质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A. 木材
B. 钢筋
C. 大理石
D. 淀粉
二、填空题
13.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高锟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
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提出用玻璃制造比头发丝更细的光纤,取代铜导线作为长距离通讯线路.这个理论引起了世界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
(1)光纤这种材料属于.(填写编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纳米材料
(2)光纤的质量要求极严.目前使用的光纤是纯度极高的超纯SiO2,其制造时的反应原理是:SiCl4(气)
+O2(气)高温
_
_
SiO2(固)+2Cl2(气)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14.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________,塑
料、合成纤维等属于________。

15.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原始社会的“________时代”到逐步进化的“________时
代”,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

“________时代”的到来,将人类带入农业社会。

而“________时代”的来临,又造就了工业社会的文明。

20世纪4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________革命,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16.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

(提示:ZnCO3 ZnO + CO2↑)黄铜是金属材料吗?________(填“是”或“不是”)。

17.我国使用的人民币硬币,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3)以上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

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选填字母)________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在冶金工业上
18.早在2008年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就成功地进行了太空行走,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历
史时期。

(1)在返回舱返回经过大气层时,立即变成一颗火红的“流星”!但它的表面有种特殊的材料,所以舱内的人和仪器没有受损。

这种特殊材料必颁具备________的特点(至少答两点)。

(2)宇航员在太空中最难完成的实验是(填写序号)。

A.小孔成像
B.溶解食盐
C.焦耳定律
D.过滤食盐水
19.在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制造和使用中,有涤纶、腈纶等各种_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
的五彩缤纷的衣料;有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轴承以及刀具等所用到的各种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通常可分为氮肥、________和磷肥。

肥田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它属于
________肥。

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反应原理是碳酸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硅酸盐(CaSiO3).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三、解答题\
20.材料科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前沿学科之一,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
料和复合材料等。

2005年3月28日,连续空缺6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所领导的课题组,因为他们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黄伯云是益阳市南县人,他和他的创新团队历经20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在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终于获得成功,不仅打破欧美的垄断和技术封锁、而且性能更优。

(1)“炭/炭航空制动材料“中的两个“炭”字代表两种不同的含碳材料,由此制得的这种航空制动材料属于________材料。

(2)合成材料的大量使用有优点也有缺点,请你任意写出其中的优、缺点各一种,优点________,缺点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 D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 B
二、填空题
13.【答案】(1)B(2)置换
14.【答案】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5.【答案】石器;青铜器;铁器;钢铁;新材料
16.【答案】是
17.【答案】(1)金属材料(2)A(3)C;A
18.【答案】(1)隔热性和吸热性好(2)D
19.【答案】合成;金属;钾肥;氮;Na2CO3+SiO2 Na2SiO3+CO2↑;CaCO3+SiO2 CaSiO3+CO2↑
三、解答题
20.【答案】(1)复合(2)强度高;废弃物造成白色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