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合集下载

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

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

《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则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为你介绍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

第一步:识别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准确地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许多情况下,问题表面上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引起的。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认真分析问题,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第二步:收集信息和数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有充分的信息和数据作为依据。

在确定了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就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只有准确地了解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制定解决方案在收集了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之后,就需要开始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全面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需要系统地分析和综合各种可能的因素,确保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第四步:实施解决方案选择了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之后,就需要开始实施解决方案。

这包括详细地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的分工,确保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跟踪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五步:评估和反馈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对解决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这需要比较实施解决方案之前和之后的情况,分析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对解决方案的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地调整和改进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

在我看来,这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全面地掌握了这些基本步骤,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要特别重视这些基本步骤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掌握5个为什么问题解决方法的基本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1、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足问题解决过程的首要环节。

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算法式和启发式两种。

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

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

启发式即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

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榆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问题解决的结果来检验。

二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推论来淘汰错误的假设,保留并选择合理的、最佳的假设。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篇)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篇)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篇)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1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一、提出问题问题就是矛盾,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的存在,并产生解决矛盾的需要和动机,这是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个人思维活动的过程。

发现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也是问题解决的动力。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励和推动人们投入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之中。

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

能否发现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

1. 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才能从细微平凡的事件中发现关键性问题。

思想懒惰、因循守旧者难于发现问题。

例如,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巴甫洛夫发现狗的“心理性唾液分泌”等都是勤于观察、思考的结果。

2. 依赖于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

人的活动积极性越高,社会责任感越强,态度越认真负责,越容易发现问题。

例如,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学习、心理等问题。

而一个没有认真负责态度的人,对周围的一切问题将会熟视无睹。

3. 依赖于人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望。

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强烈的人,一般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公认的、表面的解释,而是力求探究事物的内部原因,能够件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 .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一般来说,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能够提出深刻而有价值的问题;而知识贫乏的人,不容易提出问题,也不容易抓住要害提出深刻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明确问题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明确问题依赖于两个条件。

1 .依赖于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

问题总是在具体事实上表现出来的,只有当具体事实的感性材料十分丰富且符合实际时,才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等,使矛盾充分暴露并找出主要矛盾。

这是明确问题的关键。

2 .依赖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分析问题并抓住主要矛盾,越容易对问题进行归类,使思考具有指向性,便于有选择地应用原有知识经验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含答案)

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含答案)

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前热身】1.在解决问题时,通常按下面的四个步骤来进行:(1)理解问题:弄清问题的意思,以及问题涉及的术语、词汇的 ;分清问题中的 和要求的 等;(2)制定计划: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拟定出解决问题的 和 .(3)执行计划:把已制订的计划具体地进行实施;(4)回顾: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必要的 和 ,也包括检验得到的答案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思考对原来的解法进行改进或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等.2.在甲处工作的有272人,在乙处工作的有196人,如果要使在乙处工作的人数是在甲处工作人数的31,应从乙处调多少人到甲处?若设应从乙处调x 人到甲处,则乙处现在有 人,甲处现在有 人,由题意可列方程 .3.一件商品按成本提高80%后标价,又以7折销售,售价为299元.设商品的成本价为x 元,则可列出方程4.一次知识竞赛,要求两队各回答10个问题,组委会给每个队的底分是100分,并规定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减10分,结果甲队以180分获胜,则甲队答对 题.5.笼子里有鸡和兔共12只,共有40条腿.设鸡为x 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 A.2(12-x)+42=40 B.4(12-x)+2x=40 C.2x+42=40 D.240-4(12--x)=x 6.妈妈用20000元为小明存入一个6年期的定期教育储蓄,6年后总共能得本利和23456元,则这种教育储蓄的年利率为 ( )A.2.86%B.2.88%C.2.84%D.2.82% 【课堂讲练】典型例题1 甲种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20元,乙种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15元.若要配制200千克单价为每千克18元的混合糖果,并使销售两种糖果的总收入保持不变,问甲、乙两种糖果各需多少千克?巩固练习1 某商店从某公司批发部购100件A种商品,80件B种商品,共花去2800元.在商店零售时,每件A种商品加价15%,每件B种商品加价10%,这样全部卖出后共收入3140元.问A,B 两种商品的买入单价各为多少元?典型例题2 某班有45人订阅《少年文艺》或《科学画报》杂志.已知订阅《科学画报》的人数比订阅《少年文艺》的人数多5人,两种杂志都订阅的有20人,问订阅《少年文艺》的有多少人?巩固练习2 某年级共有48人参加数学或英语兴趣小组,其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32人,参加英语兴趣小组的有28人,问同时参加数学和英语兴趣小组的有多少人?【跟踪演练】 一、选择题1.一张试卷只有25道选择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一题扣1分,小敏做了全部试题,一共得了70分,则他做对了 ( )A.17题B.18题C.19题D.20题2.一批商品的买入价为a 元,若要使毛利润占销售价的30%,则销售价应定为 ( ) A.a 710元 B.a 79元 C.a 1013元 D.(a+7)元3.有一旅客携带30kg 的行李到南通机场乘飞机,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kg 的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支付行李费.现该旅客支付了120元的行李费,则他的飞机票价是 ( )A.600元B.800元C.1000元D.1200元4.某商店选用每千克28元的甲种糖2千克,每千克20元的乙种糖3千克,每千克12元的丙种糖5千克.混合成什锦糖出售,则这种什锦糖的平均每千克的售价是 ( ) A.17.6元 B.18.4元 C.19.6元 D.20元 二、填空题5.将一个两位数a 放在一个三位数b 的右边,组成一个五位数,这个五位数可以表示成 .6.两个自然数之和为462,其中一个数的末位数是0,如果把这个“0”擦掉,就与另一个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数是 .7.我们小时候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都知道乌龟最后战胜了小白兔.如果在第二次赛跑中,小白兔知耻而后勇,在落后乌龟1千米时,以101米/分的速度奋起直追,而乌龟仍然以1米/分的速度爬行,那么小白兔大概需要 分钟就能追上乌龟. 三、解答题8.A 、B 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448km ,一列慢车从A 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km ;一列快车从B 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km ,问: (1)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时间相遇?(2)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28分钟,快车开出后多少时间两车相遇?9.在100名学生中,会打乒乓球的有83人,会打排球的有75人,这两项都不会的有10人,问这两项都会的有多少人?10.三名老师带若干学生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现联系了两家旅行社,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老师全价,学生5折;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为师生一律5.5折.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都是20元/人,你认为选择哪家旅行社比较合算?参考答案: 【课前热身】1.(1)含义 条件 结论 (2)思路 方案(4)检查 反思2.(196-x)(272+x) 196-x=31(272+x) 3.x(1+80%)×70%=299 4.9 5.B 6.B 【课堂讲练】典型例题l 解析:本题涉及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如下表:解:设需要甲种糖果x 千克,则乙种糖果为(200-x)千克.由题意,得 20x+15(200-x)=200×18.解得,x=120需要乙种糖果为200-x=80千克.答:甲种糖果需要l20千克,乙种糖果需要80千克.巩固练习l A 种商品的买入单价是每件12元,B 种商品的买入单价是每件20元.典型例题2 解:设订阅1《少年文艺》的有x 人,那么订阅《科学画报》的有(x+5)人,根据题意,得x+x+5=45+20. 解得x=30. 答:订阅《少年文艺》的有30人.巩固练习2 同时参加数学和英语兴趣小组的有12人. 【跟踪演练】1.C2.C3.B4.A5.100b+a6.4207.108.解:(1)设出发后x 小时相遇,由题意得(60+80)x=448解得x=3.2答:出发后3.2小时相遇. (2)设快车开出后2小时两车相遇,由题意得60×6028+(60+80)x=448解得x=3答:快车开出后3小时两车相遇. 9.解:设这两项都会的有x 人,由题意,得83+75-x+10=100解得x=68答:这两项都会的有68人.10.解:设有学生x 人,由题意,得选择甲旅行社的费用为20×0.5x+20×3=10x+60元, 选择乙旅行社的费用为20×0.55(x+3)=11x+33元.(1)当学生少于27人时,选择乙旅行社合算; (2)当学生多于27人时,选择甲旅行社合算;(3)当学生为27, 人时,甲乙旅行社一样合算.5.4提高班习题精选【提高训练】1.已知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龙头,单独开甲龙头,2h 可把空池灌满;单独开乙龙头,3h 可把空池灌满,则要灌满水池的32单独开甲龙头需 ( ) A.2h B.34h C.43h D.31h2.有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黑皮可看做正五边形,白皮可看做正六边形,设白皮有x 块,则黑皮有(32-x)块,每块白皮有六条边,共6x 条边.因每块白皮有三条边和黑皮连在一起,故黑皮有3x 条边,现要求出自皮、黑皮块数,则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3x=32-xB.3x=5(32-x)C.6x=32-xD.5x=3(32-x)3.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需付7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人乘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2千米,那么x 的最大值 ( ) A.11 B.8 C.7 D.54.敏敏和弟弟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而行.若弟弟每分钟跑180米,敏敏每分钟跑280米,那么经过 分钟,敏敏跑的路程超过弟弟两圈.5.在一个底面半径为4cm 的圆柱体杯子里装满高为6cm 的水,现在杯中放入一个半径为3cm 的铁球.那么杯子中的水位将升高 厘米(球的体积公式为V=343r ).6.有两支同样长的蜡烛,一支能燃烧60分钟,另一支能燃烧80分钟.若同时点燃这两支蜡烛,那么多少小时后,其中一支的长度是另一支的一半?7.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一支足球队在某个赛季中共需比赛14场,现已比赛了8场,输了1场,得17分.请问:(1)前8场比赛中,这支球队共胜了多少场?(2)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最高能得几分?(3)通过对比赛情况的分析,这支球队打满14场比赛,得分不低于29分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请你分析一下,在后面的6场比赛中,这支球队至少要胜几场,才能达到预期目标?8.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4,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经过几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中考链接】1.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设儿童票售出2张,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 )A.30x+50(700-x)=29000B.50x+30(700-x)=29000C.30x+50(700+x)=29000D.50x+30(700+x)=29000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内部呈圆柱形的容器,内部底面积分别为80cm2,100cm2,且甲容器装满水,乙容器是空的.若将甲中的水全部倒入乙中,则乙中的水位高度比原先甲的水位高度低了8cm,求甲的容积为何? ( )A.1280cm3B.2560cm3C.3200cm3D.4000cm3参考答案: 【提高训练】1.B2.B3.B4.85.0.756.解:设x 小时后,其中一支的长度是另一支的一半,由题意,得1-x=(1-43x)×21.解得x=54.答;54小时后,其中一支的长度是另一支的一半. 7.解:(1)设这支球队胜2场,由题意,得3x+(7-x)=17.解得x=5. 所以在前8场中,该队胜了5场. (2)打满l4场比赛最高能得:l7+(14-8)×3=35分.(3)由题意得,以后的6场比赛中,只要得分不低于12分,就可以完成目标.所以胜不少于4场,一定能达到目标,而胜3场,平3场正好能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比赛中,这支球队至少要胜3场. 8.解:分两种情况考虑: (1)在甲、乙两人相遇前,设经过x 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由题意,得65-(17.5+15)x=32.5. 解得x=1.(2)在甲、乙两人相遇后,设经过x 小时,甲、乙两人相距32.5千米,由题意,得(17.5+15)x -65=32.5. 解得x=3答:在甲、乙相遇前,经过l 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在甲、乙相遇后,经过3小时,两人相距 32.5千米. 【中考链接】 1.A 2.C。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八个基本步骤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八个基本步骤

骤作者: 日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八个基本步骤1 •组成一个问题解决小组。

通常问题解决小组来自问题相关部门人员。

有时会有更高的主管参与,他们的参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给予更专业的指导,二是阻止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使问题解决的更快。

2•问题描述。

很多时候,我们见到一些公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由于大家似乎对问题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在讨论解决的时候,直接进入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善措施。

这是一个不好的做法。

即使团队成员都知道问题发生的经过,但我们在讨论时,仍然需要将问题的发生现象,按照一定的基本原则(比如4M2S人、机、聊、法、系统、地点)做仔细的描述。

这样描述的目的有三个,一个让每个成员更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用科学的思维思考问题发生的现象,二是将问题按照三现(现场,现实,现物)的原则来描述,避免各个成员在思考改善措施时岀现主观性偏差。

通常很多公司都规定描述按照一定的原则,比如4M2S等。

在问题描述里面,还需要注意几点:一是确定问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二是要确定问题发生的频次,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则是要确定发生率;三是要确定问题的主体,即发生的主体是什么,是一个零件呢,还是一批材料,或者是某个人,要记录这些主体的详细信息,如物料号,批次等。

3•解决问题的暂定对策。

很多问题发生,影响会非常大,而问题也很复杂,一时很难找出真正原因是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立刻采取一个措施阻止问题的继续扩大或者让问题暂时解决。

待下一步在来仔细分析,查找问题根源,做出根源对策。

通常暂定对策的可行性需要全体团队做仔细的分析,这里主要考虑的就是对客户、员工、公司的影响如何。

比如如果当已经卖到市场的汽车被发现有潜在问题,那么汽车公司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暂定对策,就是召回市场的现有车辆。

再比如,如果当工厂内发生了零部件不良,暂定对策就可能是先更换零部件,寻找一批质量合格的暂时先使用;也可能由于没有合格的零部件,让供应追加一些检查项目,立刻生产出一批合格的紧急送到工厂生产。

七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七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调整后 时间段 标准 09:00~18:00 0.06元/6秒 18:00~次日09:00 0.03元/6秒
在 21:00时拨打一个从杭州到上海的电话 ,如果调整前 议一 从这张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议 的话费为 3.40元,那么这个电话在调整后的话费是多少?
调整前的通话时间=调整后的通话时间
找一 想一 找 想Leabharlann 高。计算时,取
你说我说大家说
请你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作业: (1)课本134~135页1~3题 (2) 作业本 5.4
/ 酷纹身
马想要逃走,然而已经下懵の蛮人如何来得及反应,转眼之间便被尪军杀入.壹股锐气冲天の兵潮冲咯进蛮人阵队之中.轰/茫茫の天地间,发出壹声惊天巨响,令风雨变色.无数道血柱伴随着数否清の残肢断体,冲上半空.交织成壹面巨大の血网,兵甲亦是同时翻飞.白起剑锋如芒,所到 之处必是血雾横飞,惨叫声四起,壹众蛮人如纸扎の般否堪壹击,成片成片の倒地,被白起血腥の刺穿身躯或是割去首级.吾彦挺着战刀,如推磨壹般狂拉而出,形成壹道扇形之面,所到之处.尽是鲜血飞溅,否知多少人连什么情况の都否晓得,便成咯刀下の无名之鬼.文鸯策马跃入敌阵, 壹手握鞭.壹手执枪,挥舞出猎猎气流包裹住自己,仿佛如壹座巨大の绞肉机,将靠近の壹切事物碾为肉沫,以摧拉枯朽之势碾开壹条血路,杀向孟获."检测到文鸯进入杀戮状态.武力+2,当前武力上升至101,由于文鸯武力超过100,造成双方操作界面各自乱入两人,稍后将呈上乱入名单, 请宿主注意查看."东舌默默の呷咯壹口龙井,内心仿佛已经看到咯战场上の壹切变化."孟获狗贼,哪里跑/"文鸯蓦地壹声低啸,泼射出万丈寒芒,右臂青筋暴起,铠甲紧绷,手中铁枪吸尽咯周遭咯冷气,卷起壹旋旋由血浪交织而成の漩涡,携着毁灭壹切の力量朝孟获狂轰而去.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分析:在19:00~20:00之间,话费降幅为 0.06 0.03 0.03
6
6
6
在19:50~20:00这10分内可节约话费 0.03 10 60 (3 元) 6
1.8< 3 通话在19 : 50 ~ 20 : 00之间
一共打了1.8
0.03 6
=360秒
0.03
解:设调整后话费是X元,由题意得 x 6 360
通话时间×收费标准=话费
2、已知条件是:a、电信企业调整前后资费标准 b、在21:00 拨打电话调整前话费为3.40元
3、要求是:这个电话在调整后话费
第6页
制订计划
等量关系 调整前通话时间=调整后通话时间
调整前话费 调整前标准
=
调整后话费 调整后标准
对照资费标准,你能判定这个长话属于哪个时间段吗?
x 1.8
第11页
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已知参加文 学社人数比参加书画社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参加有20人, 问参加书画社有多少人?
了解问题

文学社


制订计划
参加书画 社人数 +
参加文学 社人数

两个社都参 加人数
=
总人数
第12页
执行计划
解:设参加书画社有X人,则参加文学社有(X+5)人, 依据题意,得
制订计划
等量关系
调整前通话时间=调整后通话时间
调整前话费 调整前标准
=
调整后话费 调整后标准
讨论:1、这时通话在一个时间段里,还是跨时间段? 怎么判断?
2、这时通话时间共有多长?应该怎么计算? 3、依据等量关系怎么列方程?
第9页

怎样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怎样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怎样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问题解决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下面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 确定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仔细观察和分析,确保准确理解问题,并将其明确表达出来。

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2. 收集信息在解决问题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调查、观察和研究来完成。

收集到的信息可以为问题解决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帮助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3. 分析信息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分析信息,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相关因素。

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比较、归纳、推理和SWOT分析等。

通过分析信息,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4. 制定解决方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是可行的、可操作的,并且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

制定解决方案时,要考虑可能的风险和限制,并进行权衡和优先排序。

5. 实施解决方案有了解决方案后,需要付诸实施。

实施解决方案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并确保所有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都齐备。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效率。

6. 评估结果实施解决方案一段时间后,需要评估其结果和效果。

评估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数据分析、用户反馈和绩效指标来进行。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了解解决方案的成功程度,并为未来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经验和教训。

以上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通过遵循这些步骤,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个人和组织的问题解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炜炜 方德懿
(浙江省象山县宁波滨海学校 315700)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编入了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 • 波利亚的的问题解决模式(四个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内容,即“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它是在学生已初步学会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几乎概括所有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非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四个基本步骤。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由若干个技巧组成的一个整体。

而且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我们在数学应用中,教学“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的内容时,必须使学生能逐步体验按这样四个基本步骤进行审题、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数学模型、设元、列方程、解方程,并进行检验、反思;同时,整个过程也应经过教师启发和帮助,通过学生主动地分析、探索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检验等方法的思维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克服认知矛盾冲突,积极主动地寻求和达到问题结果的过程,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另外,能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下面笔者就构建与实践“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的教学谈一些体会:
一、贴近生活,营造“好”的问题情境
我校处于象山半岛,中华名果“象山红”桔子进入了收获期,我们首先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来自 的一组介绍“象山红”桔子图片,然后提出:假如你是经销商,你认为经销“象山红”桔子应如何决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并引导学生考虑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时,应按照理解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回顾这四个基本步骤进行。

二、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在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中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知识。

得出: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自然衔接前面的问题和知识,我们为学生的认知铺垫了基础。

我们补充了:
例1:中华名果“象山红”桔子进入了收获期,在象山收购价每箱50元,运往上海销售另加费用占收购价的20%,在上海销售价每箱80元,问需要经销多少箱才能获得12000元的利润。

讲解例1时,我们设计下面思考题:⑴本题中四个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回顾各是什么?⑵如何执行计划?怎样回顾?
要求学生按“缺什么,求什么”思想讨论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后,把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为:
理解问题:明确“象山红”桔子产地、销售地,收购价、销售价、其他销售费用、利润等问题后,列出收购总支出:50x元;其他销售费用:10x元;销售总收入:80x元;利润:12000元。

制订计划:通过对各种已知信息的分析,确定实施方案。

对制订计划着重启发学生如何选择数学模型,把问题归纳为一元一次方程有没有符合实际的解来解决。

由此,学生就能探究出本例的相等量的关系:利润=销售总收入-收购总支出-其他售费费用。

执行计划:设需要经销x箱,由题意,得
80x―50x―10x=12000
解这个方程,得x=600
答:经销600箱桔子,才能获得12000元的利润。

回顾:检验,把方程解代入方程,左边=右边,说明求解无误,结果符合实际。

可见,教师必须使学生学会审题,分析题中形与形,形与数,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模型,将所得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和运算。

同时,教师也应时常提醒学生在得到问题的解或答案后,要进行必要的检验、回顾和自我反思。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后,会发现它与前面学过的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有一定联系。

从而我们在教学中就揭示了数学应用题中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的两者内在联系:
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参加书画社的人数
解方程 回 顾
检验
例2: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

已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比参加书画社的人数多5人,两个社都
参加的有20人,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
在讲解例2时,我们先引入简单的一个问题:七年级二班有45人报名参加了文学社或书画社。

参加书画社的有30人,参加了文学社的有35人。

问:⑴没有参加书画社的有几人,⑵两个社都参加的有几人?
可见,引入的简单问题只要运用小学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

此时我们讲解例2时,学生的理解问题已从引例熟悉信息,只要在制订计划中引导学生借助于几何图形(韦恩图),直观描述各量之间关系,此题目就不难解决。

同时,还应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法的逆向思考方法,这对整个数学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动手探究,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目的
当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数学应用题的四个基本解题步骤后,我们在讲解例3时(课本中的例1),让学生模仿自已动手探究,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探究问题的本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3:电信公司推出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法:计费方法A 是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通话时间按0.4元/分钟加收通话费;计费方法B 是不收月租费,通话时间按0.6元/分钟收通话费。

(1)用计费方法B 的用户一个月累计通话360分钟所需的话费,若改进用计费方法A ,则可通话多少分钟?
(2)上述两种计费方法,会出现通话时间相同,收费也相同的情况吗?
在理解问题中, 先请同学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思考下面问题:⑴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本题中涉及哪些关键的量? ⑵能否运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这两种计费方法?
在制订计划中,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第⑴题中,求改用计费方法A 所能通话时间涉及哪些量?这些量之间存在哪些基本数量关系?由此你能找到怎样的相等关系?第⑵题和第⑴题是否有相同的数量相等关系?依据是什么?
在执行计划、回顾中,主要启发学生能否把问题归结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中的设元、列方程、解方程、检验这四个步骤。

参加文学社的人数
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作业第1题:“如果把例3第⑴题中的‘通话360分钟’改成通话‘200分钟’,其余条件不变,结果如何?如果从支付话费的多少角度,你认为应根据什么来选择两种计费方法?”这种变式题就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往往忽视对解的实际意义的检验,我们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例1“回顾”中的补充题“通话360分钟改成75分钟,其余条件不变,那么若改用计费方法A,可以通话多少分钟?”然后提问: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解决?你从中获得什么的教益?
这样,在“回顾”一步中,我们将常规教学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环,进行了突出,强调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课后,我们在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外,还布置了应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方法解决非数学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

总之,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精神及要求的指导下,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吸取教材的有效资源,从构造数学模型、设计求解模型方法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设计、去创新、去完成。

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重组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教学,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实现课堂的创造性教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一种数学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

使学生体会事物是互相联系和有规律地变化着的,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培养并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戴再平: "问题解决",载张奠宙编《数学教育学导论》,江苏育出版社,1998年
2、傅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载《数学通报》,1994年10月
3、范良火:《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