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箱体类零件的绘制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10)

机械制图(含习题集)(第二版)(章 (10)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零件生产、加工、检验的重要依据之一。 标注尺寸时,应做到正确、完整、清晰,工艺合理。关于尺寸 标注的正确性、完整性、清晰性在前几章已经作过介绍,本章 着重介绍合理性问题。所谓合理性,是指标注的尺寸既要能保 证达到设计要求又要便于加工、测量和检验。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基本步骤如下所述。
第9章 零 件 图
图9-4 吊钩的工作位置
第9章 零 件 图 2.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再按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结构形
状和相对位置的要求,针对零件内外结构的具体情况,选择其 他必要的视图、剖视、剖面等,表达零件某些方面的结构,并 尽量减少视图的个数,以方便画图和读图。
第9章 零 件 图 9.2.2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括以下基本内容: (1) 一组图形:正确、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各部分结构形
状。 (2) 一组完整的尺寸: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制
造零件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3) 必要的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
பைடு நூலகம்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 (4) 标题栏:填写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比例、图号
方法如表9-2所示。
第9章 零 件 图
表9-2 常见孔的尺寸标注方法
零件的结构类型
普通注法
旁注法
说明
一般孔 光
精加工孔 孔
锥销孔
“ ”为孔 深符号
钻孔深度为 12,精加工孔 深为 10
“配作”是 指该孔与相邻 零件的同位锥 销孔一起加工
第9章 零 件 图
续表一
零件的结构类型
开槽沉头螺 钉沉孔
普通注法
第9章 零 件 图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是零件图图形的核心,其选择得恰当与否将直接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箱体类零件图

《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箱体类零件图
项目6 箱体类零件图

学习目标:1.掌握零件的基本视图、向视图等表示法;

2.掌握箱体类零件的铸造工艺结构及视图的选择等知识;

3.掌握减速器零件图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学习重点:基本视图;向视图;视图的选择;尺寸基准;铸造工艺结构。

学习难点:尺寸基准;绘制齿轮泵泵体零件图;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项目6 箱体类零件图

(2)孔系结构





CAD
绘 图 》 电 子 教 案
13
项目6 箱体类零件图

6.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CAD
绘 图 》 电 子 教 案
14
项目6 箱体类零件图

1.结构分析 箱体类零件的内、外结构都很复杂,常用薄壁围成不同的空腔。该齿轮泵零件

主体可分为底板、支承板和长圆柱形空腔结构。底板的结构为四棱柱(长方体),

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制图时应根据零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必要的几个基本视图。


CAD
绘 图 》 电 子 教 案
5
项目6 箱体类零件图


2.向视图

在实际制图时考虑到各视图在图纸中的合理布局问题,当视图按标准配置时,

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如不能按标准配置视图或各视图不画在同一张图纸上时, 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这里“×”为大写拉丁字母代号)并在相

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这种位置可自由配置的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2.箱体类零件的尺寸测量、标注 1)箱体零件的尺寸测量 2)箱体零件的尺寸标注 如图4-16所示为转子油泵泵体的零件图。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三、箱体类零件常见结构测绘 1.箱体类零件上凸缘的测绘 (1)拓印法;(2)铅丝法;(3)直角坐标法。 2.箱体类零件上圆角的测绘 3. 铸造箱体的壁厚和加强肋 4. 凸台和凹坑 5.油孔、油槽、油标及放油孔 四、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1.箱体类零件的材料与热处理的选择 2.箱体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任务五 标准件和标准部件的处理方法
一、标准件在测绘中的处理方法 对于整台机械设备的测绘,应将所属部件明细表
汇总成总标准件明细表。总标准件明细表的格式、 内容与表4-5相同。
任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标准件和标准部件的处理方法
二、标准部件在测绘中的处理方法 标准部件明细表见表4-6。
谢谢观看!
箱体类零件的测 绘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一、箱体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 箱体类零件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支承和封闭包容其他零件,一
般为整个部件的外壳,如减速器箱体、齿轮油泵泵体、阀门阀体等。 如图4-13所示为涡轮箱体。
箱体类零件的测绘
二、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及尺寸测量标注 1.箱体类零件的视图表达 如图所示为转子油泵泵体的结构与表达方案。

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精)

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精)

项目四箱体类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1.箱体类零件的表达箱体类零件包括各种箱体、壳体、阀体、泵体等。

图4-1所示为齿轮减速器下箱的视图表达方案。

结构特点:箱体类零件主要起包容、支承其它零件的作用,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螺纹孔等结构。

视图表达方法: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来表达,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表示内部形状结构,一些局部结构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任务一绘制减速箱体的零件图一、画图前的准备⒈了解零件的用途、结构特点、材料及相应的加工方法。

⒉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二、画图方法和步骤:⒈定图幅根据视图数量和大小,选择适当的绘图比例,确定图幅大小。

⒉画出图框和标题栏⒊布置视图根据各视图的轮廓尺寸,画出确定各视图位置的基线。

画图基线包括:对称线、轴线、某一基面的投影线。

注意:各视图之间要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

⒋画底稿按投影关系,逐个画出各个形体。

步骤:先画主要形体, 后画次要形体;先定位置,后定形状;先画主要轮廓,后画细节。

⒌加深检查无误后,加深并画剖面线。

⒍完成零件图标注尺寸、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等,填写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任务实施根据实体绘制箱盖零件图。

任务二读立加主轴箱体,两档主轴箱箱体,尾座上体零件图(机械产品图样)1.概括了解从标题栏内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等,并浏览视图,可初步得知零件的用途和形体概貌。

2.详细分析(1)分析表达方案分析零件图的视图布局,找出主视图、其它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所在的位置。

根据剖视、断面的剖切方法、位置,分析剖视、断面的表达目的和作用。

(2)分析形体想出零件的结构形状这一步是看零件图的重要环节。

先从主视图出发,联系其他视图、利用投影关系进行分析,弄清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想象出整个零件的结构形状(3)分析尺寸先找出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然后从基准出发,搞清楚哪些是主要尺寸。

再用形体分析法找出各部分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B、C.D:非加工面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齿轮泵机座的绘图设计1.箱体类零件基础1.1 箱体类零件介绍箱体类零件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类零件,它一方面是轴承,齿轮类零件部件的支撑部件(如可以用来安装密封的端盖等零件);另一方面它本身还是传动件的润滑装置(如下箱体的容腔可以加注润滑油齿轮等部件)。

1.2 绘制要点箱体机座是绘制箱体类零件的一个重要部分。

需要充分利用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来辅助绘制中心线等各种定位直线。

另外,在齿轮泵机座的绘制过程中,也充分应用了局部剖视图。

1.3 绘制步骤绘制箱体零件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配置系统环境:包括新建文件、图层的设置。

2)绘制主视图:首先绘制主视图的外部轮廓,然后绘制螺钉孔和限位销孔。

3)绘制局部剖视图:选择机座较难表达的部分绘制局部剖视图。

4)标注尺寸:对图形添加尺寸标注。

2.绘制齿轮泵机座主视图绘制齿轮泵机座,首先要齿轮泵机座的主视图。

2.1新建文件和图层设置首先,新建图形文件和进行绘制前的系统设置。

操作步骤:1)单击工具栏上的(新建)图标,新建一个AutoCAD文件。

2)单击工具栏上的(图层特性管理器)图标,设置新图层,分别建立“轮廓图”、“中心线”、“标注”、“剖面线”、“文字”和“点画线”等图层,结果图如图2-1所示。

图2-12.2绘制中心线操作步骤:1)选中“中心线”图层,并单击将“中心线”置为当前层,再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2-1所示。

2)单击(直线)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结果如图2-2所示)命令: _line 指定第一点: //在屏幕上任意单击一点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66,0指定下一点或 [放弃(U)]: //按<Enter>键结束命令3)单击(偏移)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结果如图2-3所示)命令: _offset当前设置: 删除源=否图层=源 OFFSETGAPTYPE=0指定偏移距离或 [通过(T)/删除(E)/图层(L)] <通过>: 14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选择2)中绘制的直线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单击直线下方任意一点选择要偏移的对象,或 [退出(E)/放弃(U)] <退出>: //选择刚偏移的直线指定要偏移的那一侧上的点,或 [退出(E)/多个(M)/放弃(U)] <退出>: //按<Enter>键结束4)单击(直线)按钮,AutoCAD提示如下。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箱体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 2)轴孔加工:可用粗镗(扩)—精镗(铰)或粗镗(钻、扩)—半 精镗(粗铰)—精镗(精铰)方案。
▪ 3)对于精度在 IT6,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1.25μm的高精度轴孔(如 主轴孔)则还需进行精细镗或珩磨、研磨等光整加工。对于箱体零件上的 孔系加工,当生产批量较大时,可在组合机床上采用多轴、多面、多工位 和复合刀具等方法来提高生产率。
3.1.1箱体类零件及其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作业21:
P241:1、2、7、8、9、10
3.1.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某车床主轴箱的工艺性分析
1、读零件图 2、从材料及热处理、结构分析工艺性 3、从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分析工艺性
3.1.3零件的毛坯选择
一、确定车床某主轴箱的毛坯类型
1、从材料(HT200)、用途和结构上分析:可选铸件。
为了减少加工余量,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直径大于50mm的孔和成批生产 大于30mm 的孔,一般都要在毛坯上铸出预制孔。
3.1.1箱体类零件及其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二、箱体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要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要尽量保证起主要作用的大孔(如车床主轴箱上的主轴孔)、主要平 面(如车床床身导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二是要使箱体上不加工面(主 要是内壁)与主要孔之间的位置误差不要太大(以免装配时出现内部空间 不够的现象);三是保证不加工的平面与基准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保证 外观质量)。
▪ 4)次要表面加工:如联接孔、螺纹孔、销孔等,可在摇臂钻床、立 式钻床或组合专用机床上加工。小批生产可划线加工,大批生产可用利用 钻模加工。
3.1.1箱体类零件及其机械加工工艺特点
▪ 5、箱体类零件的检验
▪ 检验项目主要有: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外观,孔的尺寸精度,孔和 平面的几何形状精度,孔系的相互位置精度。

零件图11

零件图11
第 九 章 零 件 图 的 绘 制
一、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 单纯从几何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所包含的 基本几何体,组合方式等。
零件:
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同时要考虑设 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因素。
举例说明组合体与零件的区别:
组合体分析
组合体
实际零件
1)铸造圆角: 工艺因素。 2)倒角:装配 时起导引作用; 去毛刺、避免划 伤人手。
(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 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尺寸线。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二字。 例如: 12.5 其余
1.6
3.2
6.3
Ra数值选用
精加工:磨、镗、拉、抛光
12.5
6.3
3.2
1.6
0.8
0.4
0.2
非配合面: 静配合面: 螺栓光孔、 端盖与箱体 端面接触 倒角、 ……
动配合面: 轴承与转轴 接触
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上偏差 = 50.008-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50 = -0.008 公差 = 0.008-(-0.008) = 0.016
公差恒为 正
公差带图:
上偏差
50 基本尺寸
+ 0 -
公差带 +0.008 -0.008
+0.024 +0.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箱体类零件的绘制知识目标:z移动命令的使用。

z箱体类的绘制方式。

技能目标:z掌握移动命令的使用。

z较熟练绘制箱体类零件图和标注尺寸。

项目案例导入:绘制图9.1所示的减速箱箱体的零件图。

图9.1 减速箱箱体零件图绘制箱体图形,主要要求大家熟悉各种命令的使用,但是需要绘制部分局部视图,各个视图的位置要调整,或在标注尺寸时候,留有的空间不够,因此在本章要介绍移动命令。

同时介绍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式,以及怎样绘制箱体类零件图形。

9.1 基础知识9.1.1 移动命令在工程制图时,某些实体的位置需要变化,手工绘图时,只有将先前的实体擦掉,再在新的位置重新绘制。

用AutoCAD绘图时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调用移动命令进行调整即可。

也可以先绘制辅助图线,然后进行移动,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移动命令是指源对象以指定的角度和方向移动指定距离或者移动到指定到位置。

移动命令的打开方式如下:z菜单命令:【修改】|【移动】。

z【功能区】选项板:【常用】|【修改】移动按钮。

z修改工具栏:。

z命令行:输入move后按Enter键或空格键。

移动命令的操作步骤如下。

命令: _move选择对象: 选择移动的对象选择对象: 继续选择或者按Enter键结束选择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 指定移动的基准点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 指定移动到的位置,完成移动。

实例9.1利用移动命令绘制如图9.2所示图形。

先绘制图9.2所示的原图,然后执行移动命令,具体步骤如下。

命令: _move选择对象: 选择图9.2所示的对象,共15个;选择对象:按Enter键结束选择;指定基点或 [位移(D)] <位移>:指定基点;指定第二个点或 <使用第一个点作为位移>:确定基点放置的位置。

图9.2 移动示例9.1.2 箱体类零件绘制技巧箱体类零件图是各类零件中最复杂的一种。

如果一条线一条线地画,很难提高效率,也容易出错。

画图关键是要做好形体分析,将整个零件划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以每一部分为基本单元,进行分析、作图、标注尺寸等。

该类零件一般也用多个视图表达,为减少尺寸输入,避免重复分析和计算尺寸,最好利用投影规律,以基本体为单元,将有该基本体投影的视图一起画,画完基本体以后,再用修剪、延伸等命令修改结合部位的图线。

画复杂的零件图,要先画主体,再画圆角和倒角等细节。

另外,根据作图需要,适时关闭/打开相应的图层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例如绘制剖面线以前要先关闭中心线层,以免中心线干扰选择填充边界;标注尺寸时要先关闭剖面线层,以免在剖面线影响端点的捕捉;对螺纹孔的剖视图填充剖面线时关闭细实线层,选择填充边界后再打开,可快速实现剖面线按照要求穿越螺纹小径线。

9.2 箱体类零件分析本节主要介绍箱体类的特点及其常见的表达方法,减速器箱体、阀体、泵体等都属于箱体类零件,这类零件主要用来支承、包容、保护其他零件,结构形状最为复杂,而且加工位置变化也最多。

9.2.1 箱体类零件的特点箱体类零件的内外形均较复杂,大多为铸件,主要结构是由均匀的薄壁围成不同形状的空腔,空腔壁上还有多方向的孔,以达到容纳和支承的作用;具有加强筋、铸造圆角、拔模斜度等常见结构。

为使用其他零件装在箱体上以及箱体再装在机座上,常有安装底版、安装孔、螺孔等结构。

为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及保证箱体内运动零件的润滑,箱壁部分常有安装箱盖、游标、油塞等零件的凸台、凹坑、螺孔等结构。

9.2.2 箱体类零件的表达方法箱体类零件加工位置多变,一般经多种工序加工而成,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形状特征或工作位置。

由于零件结构较复杂,常需三个以上的图形,并广泛地应用各种方法来表达。

通常采用通过主要支承孔轴线的剖视图表达其内部形状,对零件的外形也要采用相应的视图表达清楚。

箱体上的一些细小的结构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断面图等表示。

9.2.3 绘制箱体零件图本节主要介绍利用AutoCAD软件绘制箱体类零件的过程。

在此说明绘图的一般过程,读者需要注意,首先要确定根据图形选用的合适的样板文件,然后还要确定布局(后面讲述)。

绘制图9.1箱体的零件图。

绘制图9.1所示的箱体零件图的过程。

(由于本图较复杂,只是简单说明主要步骤)(1) 新建文件,选定建立的A3图纸样板,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文件的名称为箱体。

(2) 选择中心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在界面处适当位置绘制三个视图的中心线,然后新建一个辅助线图层,在辅助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绘制视图的边界基准线;如图9.3所示。

图9.3 箱体零件基准线(3) 先绘制主视图,根据图9.1中给定的尺寸绘制主视图的外形;用圆角命令绘制圆弧连接处,如图9.4所示。

图9.4 箱体零件主视图外轮廓(4) 根据图9.1中给定的其他尺寸绘制主视图其他内部结构的图线,用样条曲线绘制波浪线,进行修剪整理,作出各个局部剖视图;如图9.5所示。

图9.5 箱体零件部分主视图(5) 根据图9.1中给定的其他尺寸,绘制主视图其他内部结构虚线,添加剖面线,同时用多段线命令绘制剖切位置符号;如图9.6所示。

图9.6 箱体零件主视图(6) 绘制左视图,根据给定图形尺寸,绘制左视图轮廓线;利用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使左视图和主视图“高平齐”;如图9.7所示。

图9.7 箱体零件左视图轮廓线(7) 根据给定图形尺寸,绘制重合断面,用样条曲线绘制波浪线,并且添加剖面线和标注剖视图的名称;得到图形如图9.8所示。

注意剖面线要和主视图一致。

图9.8 箱体零件左视图(8) 绘制俯视图,根据给定图形尺寸,先绘制外轮廓;然后绘制俯视图的下方的一半,中间的带圆角的矩形和两个小矩形用矩形命令绘制;绘制中间的竖直线后,进行修剪,然后执行镜像命令,把上半部分做出,进行整理修改;用多段线命令绘制剖切位置,用单行文本标注字母A;注意利用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使俯视图和主视图“长对正”;得到图形如图9.9所示。

图9.9 箱体零件左视图(9) 绘制B向局部视图,根据给定图形尺寸,先在中心线图层绘制垂直中心线和圆中心线;然后用圆命令绘制螺纹孔的大小径圆,利用辅助线剪除细实线大径约1/4圆弧,采用环形阵列方式绘制其他两个螺纹孔;用单行文本标注字母B;得到图形如图9.10所示。

(10) 绘制C-C向局部剖视图,根据给定图形尺寸,先在图中确定视图的位置,绘制中心线;绘制直线,其他位置圆弧可以用圆角命令绘制;剖面线区域可以用偏移命令得到,注意要绘制线段为多段线;用样条曲线绘制波浪线,填充剖面线,要和其他视图剖面线方向和比例一致;用单行文本标注字母C-C;得到图形如图9.11所示。

图9.11 箱体零件C-C向局部剖视图(11) 绘制D-D向局部剖视图,执行步骤10同样的步骤;得到图形如图9.12所示。

图9.12 箱体零件D-D向局部剖视图(12) 选择标注图层,插入模板带有粗糙度图块,注写RA数值,插入标题栏图块,填写标题栏块的属性;执行单行或多行文字命令,注写技术要求;选择合适标注样式标注尺寸。

(13) 整理图形,完成全图。

9.3 拓展训练9.3.1. 绘制阀体的图形绘制如图9.13所示的阀体图形,由于图形较复杂,要首先确定图形的基准线,故据图形分析,可以先绘制俯视图,然后利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来绘制其他视图,只绘制图形。

图9.13 阀体的图形绘制步骤如下。

(1) 在下拉菜单或者标准工具栏单击【新建】命令,选定建立的A3图纸样板,新建一个文件,然后保存文件的名称为“阀体”。

(2) 选择中心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在界面处适当位置绘制三个视图的中心线;然后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矩形命令,绘制带圆角半径为7.5的矩形;执行直线命令,绘制视图的边界基准线,如图9.14所示。

图9.14 阀体零件基准线(3) 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圆命令,在俯视图中心线处绘制φ 30mm、φ 12.5mm的圆,在矩形的4个圆角的圆心绘制4个φ 7.5mm的圆;执行矩形命令,采用捕捉替代的捕捉自,确定矩形的第一点的位置,然后由相对坐标确定矩形的第二点位置;执行修剪命令,剪去多余图线,如图9.15所示。

图9.15 阀体零件部分俯视图(4) 将上图的水平中心线分别向两侧各偏移10mm,转换为粗实线图层,执行修剪命令,剪除多余图形;继续执行偏移命令,将水平中心线向两侧偏移17.5mm,利用夹点编辑方式,得到合适长度;将编辑好的下面的中心线向两侧偏移5mm,转换为粗实线图层,执行修剪命令,剪除多余图形,得到较完整俯视图。

(5) 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根据图形给定的尺寸,利用直接距离输入法和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的方式,绘制主视图的内、外轮廓,如图9.16所示。

图9.16 阀体零件主视图的内外轮廓(6) 选择中心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利用对象捕捉、对象追踪的方式绘制三条合适长度中心线;将水平中心线向两侧偏移5mm,右侧竖直中心线向两侧偏移3.75mm,竖直中心线向两侧偏移6.25mm,将偏移的中心线转换为粗实线图层。

执行修剪命令,剪除多余图形,如图9.17所示。

图9.17 阀体零件内部孔绘制⑺先绘制图9.18所示的辅助线,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三点圆弧命令,绘制相贯线;选择中心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绘制圆中心线,确定圆心位置,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圆命令,绘制φ 10mm 的圆,如图9.18所示。

删除主视图的辅助线,得到主视图。

图9.18 阀体零件主视图相贯线及圆孔绘制(8) 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直线命令,左视图部分内外轮廓,如图9.19(a)所示;同样按照步骤⑺方法绘制相贯线,如图9.19(b)所示,将右端的相贯线和中心线以竖直中心线为对称轴进行镜像,如图9.19(c)所示。

图9.19 阀体零件左视图相贯线及圆孔绘制(9) 将相贯线处轮廓线剪除,在左视图上将水平中心线向左偏移17.5mm,并用夹点编辑方式,调整中心线的长度,确定圆心的位置;选择粗实线图层,执行圆命令,绘制φ 30mm、φ 10mm、R7.5mm和φ 6.25mm的圆;执行直线命令,采用捕捉替代的切点,绘制φ 30mm和R7.5mm两个圆的切线,如图9.20所示。

图9.20 绘制半剖视图的视图(10) 执行修剪(trim)命令,将左视图多余的图线剪除,如图9.21所示。

图9.21 修剪后的视图(11) 在俯视图位置,执行直线命令,绘制局部剖视的中心线,执行偏移命令,确定局部剖视孔的轮廓线;执行样条曲线命令,绘制断开处波浪线,注意开始和终止点要捕捉最近点,如图9.22所示。

图9.22 绘制俯视图的局部视图(12) 执行图案填充(bhatch)命令,选择ANSI31图案,边界选择单击“添加:拾取点”按钮,在图形区域单击要填充的区域,选择区域完毕,按Enter键后,回到图案填充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执行直线(line)命令,绘制剖切位置符号,用单行文本命令,绘制剖切位置字母,得到图形如图9.13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