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试题(一)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10页,23 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以当时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大蝎座旁。

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最后一次爆发。

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史•天文志》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

《宋史••仁宗本纪》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个月。

1731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

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

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

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

因此,1054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1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1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戒子书 ________②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③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综合测试(一)语文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不管是要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还是查明天花板上水印的来由,我们通常都要考察可能的解释。

比如说天花板上的水印,是屋顶漏水了?还是管子漏水了?我们可能会这样推理:“这个水印在厨房天花板上,正好是在浴室的下面,所以很可能是管子漏水。

”现在到楼上去检查一下,如果发现了漏水的管子,那么就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水印的最佳解释是管子漏水,当然,也可能屋顶和管子同时漏水。

这个简单而实际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推理过程:提出各种假说,一个一个地排除,直到得出最佳解释。

地质学的历史为科学研究如何运用这样的推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楚的例子。

地球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大陆在漂移,这些都是非常惊人的发现。

它们被接受的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要求仔细的观察、改良的技术、大量的集体努力以及在很多学科中共享知识。

地质学最近的发展历史就展现了这样的过程。

1912年,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板块漂移理论来解释这个明显的事实——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看上去好像很吻合。

但是在他之前的理论家,通过观察过去的地图,也推测这些太陆原本是连在一起的。

魏格纳对这一理论的补充是,在两个大陆相对应的边缘,岩石的形成和动植物化石都非常相似。

因为他不能提出一个解释或者模型来说明像板块这样巨大的东西是如何“漂移”的,他的理论遭到了普遍的拒绝,甚至被嘲笑。

虽然他的理论解释了一些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并没有被采信,因为它与当时人们所相信的关于大洋和大陆的物理结构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拥有可接受的解释模型是科学断言能被接受的重要标准。

魏格纳的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地质学家哈雷·赫斯复兴。

赫斯提出,最近发现洋中脊在延伸,而大陆居于板块之上,因此板块应是由底层的地幔缓慢运动的“环流”所推动的。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愧怍.(zuò) 矜持.(chí) 污秽.(suì) 鲜.为人知(xiǎn)B. 惩.罚(chéng) 默契.(qì) 憎.恶(zèng) 千钧.重负(jūn)C. 侮.辱(wǔ) 镐.头(gǎo) 累.赘(léi) 不可捉摸.(mō)D. 迸.溅(bèng) 胸脯.(pú) 祈.祷(qí) 怏.怏不乐(yā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A. 繁密遗撼色厉内荏垂涎三尺B. 执着凝望垂垂暮老祸不单行C. 渺小丰绕兀兀穷年轰轰烈烈D. 猥锁幽寂盘虬卧龙芳草萋萋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然耸立,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每年都会前来纪念英烈、回顾历史,从中________(汲取听取摄取)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2)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_____________(惊心动魄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3)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4)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5)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综合测试题(一)及答案解析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综合测试题(一)及答案解析

综合测试题(一)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俨.(yǎn)然抽噎.(yē) 宁谧.(mì) 锲.(qiè)而不舍B.逶迤.(chí) 弹劾.(hè) 旄.(máo)节迥.(qiǒng)乎不同C.逡.(qūn)巡蟊.(máo)贼) 樯.(qiáng)橹踽.(qǔ)踽而行D.句读.(dú) 饿殍.(fǔ) 临邛.(qióng) 驽.(nòu)马十驾解析:B.逶迤(chí)——逶迤(yǐ) 弹劾(hè)——弹劾(hé) 迥(qiǒng)乎不同——迥(jiǒng)乎不同C.踽(qǔ)踽而行——踽(jǔ)踽而行D.句读(dú) ——句读(dòu) 饿殍(fǔ)——饿殍(piǎo) 驽(nòu)马十驾——驽(nú)马十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寒喧消魂春寒料峭羽扇纶巾B.萦绕惊诧左顾右盼自惭行秽C.步撵诡辨打样残羹冷灸D.连坐汗涔涔礼上往来忠心耿耿解析:A.寒喧——寒暄(hánxuān,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意思是问候与应酬。

)C.步撵——步辇(bù niǎn ;1.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

2.乘步辇);诡辨——诡辩(guǐ biàn;颠倒是非黑白的议论);打样(1.在建筑房屋或制造机械、器具之前,画出设计图样。

2.书报等排版后,先印出样张以供校对。

)——打烊(dǎ yàng;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引申为歇业);残羹冷灸——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D.礼上往来——礼尚往来(lǐ shàng wǎng lái;尚:注重。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是作者的天然权力。

议论和叙事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

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当然,有时议论仅仅是为了调节叙事节奏。

不管怎么说,议论的使用,或许与小说或故事本身一样古老。

②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

作家们被告知,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而应该将议论所要呈现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显示出来。

让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

比如说,在小说中作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待“包法利夫人感觉到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

久而久之,现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好。

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③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

议论代表着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

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20世纪经典小说之一——《没有个性的人》是奥地利作家穆齐尔的代表作,小说主体部分由一系列思想性随笔构成,故事成了承载思想议论的容器。

【整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1)

【整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1)

2.“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1)【描春】请联系全诗,仿照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 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 洁白的头巾上 闪烁着纯真与无邪 湛蓝的眼眸里 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翠绿的衣裙间 展现出青春与美丽 (2)【赏春】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并拍摄了两张照片,想各用 一个成语给照片取名字,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入C.春回大地
(3)【护春】因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 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前面给出的句子,可见此句应描写的是“春姑 娘”的美丽外貌,然后根据前两个句子的结构仿写即可。如: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 的气息。 (2)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观察图画内容,再根据成语的理解,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第 一幅图中是出土的嫩芽,应是“春回大地”合适;第二幅图中是盛开的花,选择“春暖花 开”。 (3)本题考查拟写广告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广告语,所拟写的广告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 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树木拥 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解答】答案: (1)示例:翠绿的衣裙间 展现出青春与美丽 (2)C A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
一、综合实践题
1.学完课文《济南的冬天》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任选两句) ①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② 燕山雪花大如席 ,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 ④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2)【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 “冬至”的三条信息。

语文中考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

语文中考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

语文中考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试题(一)
出卷人:宋继霞
一、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征()战()应()合()顾()盼
空()绝()声()击()()行()效
()()来迟()()欲试()()动听
()()有名文质()()
二、根据提供的意思写惯用语或根据提供的惯用语写出其意思。

1、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也指学习、做事抓不住关键,没有什么效果——()
2、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
3、狗腿子——
4、敲竹杠——
三、下面语句可以运用哪些人体部位的比喻义,请补充完整。

1、这件事终于有了()。

2、她是班里的文艺()。

3、他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如()。

四、对下列成语的理解因望文生义出现了错误,请用“△”标出错误的理解点,并修正理解。

1、不速之客——跑得不快的客人。

2、后生可畏——后生下来的可怕。

3、身体力行——身体有力就行。

五、将下列成语、诗句、格言或警句补充完整。

差之毫厘,
,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

3、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而改之。

4、天下兴亡,。

5、,近墨者黑。

6、,空悲切。

7、山重水复疑无路,。

六、连线题。

铁公鸡一毛不拔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人云亦云
鹦鹉学舌一暴十寒
列夫·托尔斯泰《丑小鸭》唐僧斗战胜佛
老舍《阿Q正传》孙悟空净坛使者
安徒生《战争与和平》猪八戒金身罗汉
鲁迅《茶馆》沙僧旃檀佛
七、订正下列成语中的用错的字。

全马之劳()走头无路()再接再励()破斧沉舟()信口开合()八、接对偶句,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及用语的精炼。

试接下面的对偶句。

寸有所长——一鍬挖不成井——
良言一句三冬暖————露珠经不住日晒
风雨送春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