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南通二模作文“传统”评分细则

合集下载

20190325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20190325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一、审题与立意1.审题材料的第一句话“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讲述的是“起点”的字面义,起点既可以指空间,也可以指时间。

材料的第二句话“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强调了“起点”的内涵,说明了“起点”对特定对象的行为意义。

人生、自然、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但其发展的阶段纷繁复杂。

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婴儿的啼哭,幼芽冲破大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是新的生命的起点;今天相对于昨天,这是时间的起点;此峰相对于彼峰,这是空间的起点……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起点,每个阶段的起点,又是新的希望与开始。

任何时候从任何一个正确的起点大胆地走下去,都有可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但相对于过去来说,每一个起点都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是新的开始,但不能忘记过去。

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起点”的内涵。

可以选择前者“从零起步”,也可选择后者“新的出发”,辩证看待终点和起点。

无论选择哪一种内涵,一定要说清其内涵,讲明其理由。

2.立意材料中的“起点”有两个内涵,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但立意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如“从零起步”意味着起点是一张白纸可以尽情描绘,应长远规划;如“新的出发”意味着努力途中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对传统的继承……无论如何立意,须在这两个内涵层面中自圆其说,且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二、判分1.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2014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2014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2014、、大市联考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一、试题回放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位摄影师在挪威冰湖捕捉到一只青蛙被死死冻住、无法动弹的画面。

报道分析称,当地气温突然回升,青蛙可能以为冬天已经过去,于是决定去湖对面寻找伴侣。

然而,湖面可能一夜之间就又冻住了,青蛙于是被冻在湖中央。

那位摄影师认为这个难得的画面是如此的美,看上去是一只青蛙在睡觉,但再也不能跳起来。

他推测,青蛙当时正打算从冰面上钻回水里,被冻住了。

他感到格外伤心:“可怜的小家伙显然没有能做到,就死去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容及含意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题立意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提供给考生的材料,总是多义的。

单义的材料,十分罕见。

这就给“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的“材料作文”,提供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多种可行性。

由于任何语言材料的存在,都有语境义和聚焦性,故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青蛙和摄影师”材料的基本理解从“青蛙”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不能被表象迷惑,有如下表述:认清事物的本相;看清事物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慎思之;克服片面的主观认识;独具慧眼;莫被浮云遮望眼;三思而后行;审时度势;反对经验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可纵容自己的误判;对盲目行为说“不”……②从揭示生命的本质这个角度出发,谈失败的悲剧美,对生命的敬畏、赞美。

从“摄影师”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①常怀悲悯之心;②善于发现美。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然而他在文中是有具体对象与阐述的,例如:文章题目为“不可大意”,似乎不太准确,但是读文后却发现作文中写的是:对变幻莫测的形势不可大意。

这样的主题、行文是符号题意的。

再如抓住时机、等待时机,说到抓住正确的时机、准确地抓住时机都为正确的立意。

南通市二模作文还有下一次评分细则

南通市二模作文还有下一次评分细则


记忆里闪过这样的画面,夕阳下他运着球,不断地奔跑,无数次的上篮,黄昏里的他,在落日的余
晖中不停地喘息……

曾经,他无数次地对我说:“我下一次一定会打败你。”这样的话过去只能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
如今却不绝于耳,刺得我的心生疼。

他曾经只是我的手下败将,在一次又一次对下一次的渴望中,练习再练习。我不知道为了这一次,
当枯叶凋零,没有感伤,大树把养分留给下一次;当猎豹丧失猎物,没有懊恼,猎豹把力量留给下一 次;当人遇上挫折,没有恐惧,他把成功留给下一次。人生之路布满险阻,实现理想的旅途不会一帆风顺, 但我们要始终记住“还有下一次”,为了理想,把自己留给下一次。

为了实现理想,刘翔把锐气留给下一次。他承载着千万人的期待来到奥运赛场,却不得不因为伤病
是还有下一次翻身的机会,也会重蹈过去失败的覆辙,不会把失败的深渊摆脱,只越陷越深,最终不能
自拔。

还有下一次,我们怀着美好的憧憬;

还有下一次,我们充满胜利的渴望;还有下一次,让我们挟起手来,皦然成功……
• 简评:
• 此作基本切题,文中有的例子不恰当,语言尚通顺,符合“基本分”的要求。 (54)
5、还有下一次
围剿失败之后,毅然转移战场,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因为看
到下一次的希望,他们没有放弃,他们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争,几经坎坷,他们
最终胜利会师,保留了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夺回了民主,取得了胜利。因为知道还有下一次,他们没
有放弃,坚守住他们的信念,也铸就了他们的精神长城。

下一次装饰了坚守者的心灯,下一次点燃了失败者的希望,让我们坚信,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必定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初三年级其次次模拟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深红的榴花和五彩的百索b īnf ēn 了五月的天空,芳香的艾草和芳香的粽叶馥郁了仲夏的时间。

菖蒲香袋、和菜黄鱼、苇叶粽子、扬波划舟……这些端午的习俗 A (历久弥新/愈演愈烈),装饰着生活, f ǔw èi着心灵,感动着灵魂。

倘如乡俗是回响在人们心头的一部交响乐,端午则是其中一篇k āngk ǎi 激扬的乐章; ,。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请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分)A 处应填的词语是 。

3.仿照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分)4.端午节将至,南湖中学打算实行“民俗文化进校内”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9分)(1)【生活中的端午】学生会打算实行端午节民俗学问讲座,面对全校学生聘请“小小讲师团”成员。

请你以初二(7)班张林的名义给学生会写一份申请书,表达参与的愿望。

(5分)(2)【名著中的端午】“不觉光阴快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

”——《水浒传》酒宴上,“已使人将十万贯,。

后来,蔡夫人举荐由①负责押送,于是有了“②”(概括故事情节)的“相助”。

请简要说出有利于行动胜利的两个自然条件:③;④。

(4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曹操《龟虽寿》)(2(杜甫《登岳阳楼》)(3(赵翼《论诗》)(4(毛泽东《七律·长征》)(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借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与重用的句子是“,”。

(6)《三峡》一文中概括春冬之景的句子是:”(二)(6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送崔融【唐】杜审言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

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⑥,秋风古北⑦平。

【注】①行:将要。

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

南通市2013届高三语文二模案及评分细则等

南通市2013届高三语文二模案及评分细则等

南通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Ⅰ试题补充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3.第①点亦可答成“未掌握核心技术”,第②点亦可答成“使用非正版软件”,第③点亦可答成“无软件安全审查机制”皆可。

4.答案不能用第一人称。

如:我爱祖国,为了它我甘愿孤独,为了它我愿意放弃爱情,为了它我选择做不孝子。

为了祖国的安全我愿献出生命。

类似的答案,一律判为0分。

【补充示例】二十多个岁月,你是南海最顽强的礁石。

风吹日晒,暴雨洗礼,你终究屹立不倒。

你用坚守奏响了奉献的乐章。

[注意]讲评时,请提请学生注意标点符号也应占格。

二、文言文阅读(19分)8.⑴分三句赋分。

第一句中“顾计心”亦可译为“顾念之心”;第二句“于义所在”译为“对于符合义的”“对于正义”“对于道义”皆可。

侃然:刚正严肃的样子。

自任:自觉承担。

其它意对即可。

注意:本题满分4分,其中译文语句通顺,占1分。

⑵所以:此处须译为“用来……的方法(或:措施)”;“预”字须译出,可译为“预先,事先”。

其它意对即可。

⑶“致仕”亦可译为“退休,辞官回家,退职”。

此句中的“以”不可译为“凭借”或“以(拿、用)……为借口”。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⑴从原答案。

⑵答“烘托”、“衬托”、“借哀景写哀情”,1分;答“反衬”,不得分。

围绕指认出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具体诗句作合理阐述,2分。

⑶原答案中的最后一点若答到“安史之乱的历史”,亦可照常赋分(1分)。

余从原答案。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从原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原答案之第③点若答成“促进情节发展”,1分;若答成“伏笔”,不给分。

原答案之第④点从宽要求,亦可答成“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12.第一处的“平静”,若答成“环境的安静(宁静)”,亦可赋1分。

第二处的前一“平静”,若答到“绝望”或“心死”,即可赋1分;后一“平静”,若答到“死亡”,即可赋1分。

13. 从原答案。

14.从原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15.原答案之第二部分(即“接着,……”)若学生分成“文化瑰宝”和“文化泡沫”两点作答,只要概括到位,可照常赋分。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有作文评分细则)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有答案,有作文评分细则)

江苏省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而来的。

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

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C.演绎宽厚各有千秋D.演化宽广各有千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3.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2021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2021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

“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也许你会觉得中国取得的成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根本离不开这些成就。

也许你今天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中国需要更多、更大的成就,将来你也会成为中国成就的参与者、推动者。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一)材料材料共两段。

第一段由面到点陈述了中国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覆盖科技、扶贫、经济、外交等领域,省略号表示未穷尽,学生还可以写政治、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成就。

第二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阐述了中国成就与我们的距离和对我们的重要影响,中国成就是我们安定美好生活的源泉;第二层次阐述了对中国成就的应有态度,我们不仅要做见证者、享受者,还要做参与者、推动者,为未来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材料启发考生思考当前形势下我们青年一代应怎样看待中国成就,青年一代应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参与、推动中国成就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原则,具有正向引导的积极意义。

(二)任务1.体裁: 参加振华中学准备举办的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

写作演讲稿需注意格式,除开头的问候语外,结尾应当有收束语和答谢词。

同时,演讲稿的内容要贴近演讲现场实际,语言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2.情境: 振华中学准备举办的以“我和中国成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意味着活动的主体为青少年学生,文稿当表达青少年学生个体的感受与思考。

届南通二模作文“传统”评分细则0329

届南通二模作文“传统”评分细则0329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命题。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与传统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后一句表明了对传统的态度及其原因。

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发展传统。

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

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里流淌在国人心中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

因此,本次作文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时代的积极意义。

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

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

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的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命题。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与传统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后一句表明了对传统的态度及其原因。

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发展传统。

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

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里流淌在国人心中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

因此,本次作文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时代的积极意义。

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

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

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的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能抛弃传统,但时代在进步,人们又不能一成不变地守着过去的传统,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使传统输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发展。

2.本次作文的立意注意点在审题时,应分清材料中两句话的主次关系,前句“我们不能脱离传统”是前提,而后句“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是材料内涵的重点。

如脱离材料漫谈“传统”,或只写我们要继承传统,或只写我们要抛弃传统,都是偏离材料中心,应视为偏题。

正确的立意应是由我们与传统的紧密关系入手,引出我们应面向未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前后两句均需关照,后句为立意重点。

这是本则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

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阐明“传统”的具体内容。

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可多角度联系领域中的某个要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在思辨中显现哲思灼见,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

二、判分1.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

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2.判分等级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立意】①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度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

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

③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文体】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

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6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

【其他】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

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

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③对有特色的作文,如文体创新、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应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④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

(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三、样卷古木之姿巍巍华夏文明万古长青,以古木之姿傲然于世,便得百年繁郁,荫庇万世。

何为古木之姿?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而树的枝条向四方延伸,不断长出新的嫩叶,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五千年的历史如同那古木,每个时代文化的兴盛不仅来自根的给养,更来自每一片叶子的延伸。

古有韩柳倡导古文运动,复古外衣下,实是对文坛调整革新的翘首以待。

靡丽文风的阻碍,让文学与文人思想停滞;而回归传统并做出变革实为医治浮华之风的妙方。

于是,文风质朴而形式传统的散文终是占了唐宋文坛半壁江山,在传统的土壤上空开拓出新的意境。

树木若如那墙上芦苇般“头重脚轻根底浅”,内心则会变得空洞;若一味地汲取养分、拓展根基,而不向上延伸,则会变得笨重木讷,毫无生机。

王维将诗画相融,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时代。

他将诗的情思渗进画的意境,二者交融,完美契合。

于是,传统的火花在他的画卷中激烈碰撞,为王维的画点染出一份难以言说的绝妙诗意。

立足于传统笔法,王维于意境上开拓了另一片天空。

立足传统,也推动着绘画艺术走向未来。

文化之路何其漫长,而发展向上则是文化古木应有的姿态。

大胆的想象,以俯视之姿体察传统文化,才能高出传统、优于传统。

美国好莱坞的兴起,韩剧的流行,日漫的发展,无不印证了这一道理。

这些新兴文化扎根原有文化基础,再辅以剧情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才得以吸引千万观众,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标志。

如同古木枝头最新萌发的嫩叶,于万众瞩目下熠熠生辉。

千年前屈原慨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可用于对理想的追求,也同样适用于文化发展。

当今社会复古之风盛行,而我们可曾反思,此般复古是否如“古文运动”般的复古?它不过是披着传统的外衣,在文化生长之路上不假思索的横冲直闯罢了。

此般复古,不但没有立足传统汲取养分,更未拓展出任何有用空间,岂不谬矣!古木之姿,当为上下求索,传统之根愈扎愈深,新文化之叶也于枝头熠熠生辉。

点评:文章紧扣材料内核,立意精准,比喻独到,说理透彻。

行文时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将“五千年华夏文化”形象地比喻为“古木”,既要汲取传统的养分,又要延伸、发展、向上;紧扣题目,围绕材料,突出主旨,论述层次清晰,论据充实,阐述充分有力。

语言流畅,富有气势,但有些语句显得突兀,如“当是木之根越扎越深,立足传统”,还有些地方表达不甚明晰。

故判为一类卷,68分。

梨园梨园,锣鼓喧天。

他于四四方方的戏台上,轻抖水袖,曼转身形。

只需一漾眼波流转,便带走世间刹那芳华。

台下,观众寥寥,鸦雀无声。

唱毕,他轻轻作了一个揖,向着屈指可数的听众,默默地退下台去。

他有些怅然若失。

百年梨园,不知寥落了多少光怪陆离的面孔;小小戏台,不知讲述了多少爱恨离愁。

如今,偌大的戏园,门口罗雀,再也看不到那些听戏时如痴如醉的面孔。

他想起了自己。

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对传统的京剧兴趣盎然,就爱跟着录音机咿咿呀呀地哼唱几句。

于是四岁拜师学艺,八岁登台,他演绎了一场又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二十年的坚守,因为他心中有传承国粹的梦。

正如王小波曾说,一切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

他觉得真对,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迷失,谁还记得京剧这颗沧海遗珠呢?他不愿轻易放弃,京剧是传统的血肉,而他早已和它骨肉相连。

他想要改变。

他想到了春晚的着名节目《奔跑》。

羽泉和孙涛的跨界合作,清新明快的流行乐加上京味极浓的唱腔,顿时让人耳目一新。

他或许找到了传统文化的出路。

自小跟师父学戏,唱念做打,一丝不苟。

一板一眼的标准动作,字正腔圆地表演,千篇一律地台本重复,他终于明白,他一直囿于传统的包围中,不能自拔。

谁说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非要唱得梨花带雨?他要改变,他要在传统的文化中让现代元素跳跃起来。

梨园,锣鼓喧天,观众满座。

他,一袭青衫,清嗓一鸣,却是人人都耳熟的优美节奏,除却千篇一律地陈旧剧情,这次却是改编自外国的小说故事。

同样的戏台,同样的人物,却唱出了不同的视听享受。

曲终人散,空气中还残留着观众不绝的笑意。

他知道,他成功了。

作为一名京剧演员,他深谙京剧对民族,对生活的重要性,但一味地抱残守缺,京剧不会进步,文化也不会进步。

领异标新也好,哗众取宠也罢,他会继续努力,让传统走向未来,让京剧走向世界。

点评:“他”对于京剧的认识和思考,是为了让传统的京剧走向未来;“他”对于京剧的改造和创新,让传统的京剧获得了新生,立意准确。

本文稍有矫揉造作痕迹,“他”时常跳出来发表议论,破坏了文章的整体韵味;另外,细节描写不足。

故判为一类卷下,65分。

引领传统的前行五千年泱泱华夏,绵延的文化大概是国人最值得骄傲的积淀。

面对文化传承的话题,大抵都逃脱不开传统与创新的争辩。

传统,自是一代代人智慧。

是中国人镌刻于骨子的礼俗教化、文化底蕴。

这是不可抛却舍弃的。

抛弃传统,就于无形中切断了你与大地历史的纽带,成为无根的浮萍。

冯骥才的乡土传奇,深入乡间野地只为求得农耕文明时代最后的慰藉与精神;韩少功的寻根文化,朝山谒水叩经问史无非为寻得古典文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