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练习试卷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8)一、基础部分2.根据拼音写汉字。

棉xù___________ 点zhuì________ lín_______波mí_______漫预zhào________ 峰luán________chóu________幕bēnɡ________塌一shà________间yàn________语3.选恰当的词填入空白处。

(1)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_______高大的云山。

(形成,变成)(2)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_______了积雨云。

(形成,变成)4.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2)(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4)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阅读下文,完成5~11题。

天上的①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④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⑤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5.在□处加上标点。

6.结合上下文说说“招牌”一词的妙处。

7.②句所照应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8.①句和⑤句在选文中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22课看云识天气》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日华和月华大多全部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B. 几个农民工来到经理部索要工钱,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这些农民工.C.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和改进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是战略工程.D. 从牡蛎中可以提取抗癌物质,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二、语言表达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______(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______(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______(4)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______。

3.下面是你所在地区明天的天气预报,假如你是校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计划在播送这条天气预报时加上几句对同学表示关心的语句,你会如何播报?多云转阴有阵雨或雷阵雨温度:20℃~28℃风力<3级。

4.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借助课文相关知识,预测一下天气情况并说明理由,然后据此给出一条建议。

小明全家晚上要去国家大剧院观看演出。

午休的时候,抬头望望天空,看到天上有一层薄云,太阳的周围还出现了七彩光圈,颜色里红外紫,非常美丽。

放学时再次望向天空,发现太阳周围的光圈变小了,颜色也变成了里紫外红。

临出门的时候,第三次看天空,发现光圈变得更小了。

演出结束时的天气会如何呢?三、其他5.字音字形峰峦.______ 预兆.______ 轻盈.______匀称..______崩塌..______一霎.间______ 月晕.______mímàn ______zhēngzhào______diǎnzhuì ______6.词语积累(1)峰峦:山峰和山峦。

看云识天气习题及答案

看云识天气习题及答案

七上语文星期天作业命题:张松得分家长签字:(一)24分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3分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分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 ____ 。

3分(二)35分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

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安徽省七年级语文《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作业导航1.体会生动有趣的说明2.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层次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一、基础部分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棉xù___________ 点zhuì________ lín_______波mí_______漫预zhào________ 峰luán________chóu________幕bēng________塌一shà________间yàn________语3.选恰当的词填入空白处。

(1)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_______高大的云山。

(形成,变成)(2)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_______了积雨云。

(形成,变成)4.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4)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阅读下文,完成5~11题。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②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③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④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⑤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5.在□处加上标点。

6.结合上下文说说“招牌”一词的妙处。

7.②句所照应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

8.①句和⑤句在选文中分别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练习1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看云识天气练习1 (新版)新人教版

22 看云识天气[典型例析]例题: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十分准确。

在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体会其表达效果。

⑴、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一定有时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⑵、出现了高层云,(一定有时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

⑶、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一定有时往往)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⑷、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相当一般一定)的限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语言的理解感悟,应反复诵读加以品味。

说明文的语言最基本的特点是准确,这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在课文结尾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要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科学的天气预报”。

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了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定”、“一般”、“可能”等一类词语,把“看天识天气”的事理作了修饰、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更好地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⑴常常⑵往往⑶有时⑷一定[课时训练]训练一一、指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余正确的一项是()A、峰峦.(lán)预兆.(zhào)一霎.时(shà)B、鱼鳞.(líng)绫.纱(lín)匀称.(chèn)C、弥.漫(mí)日晕.(yùn)谚.语(yàn)D、薄.云(bò)轻盈.(yíng)崩.塌(bēng)二、为下列各词分别再写出两个同义词。

1、隐没()()2、阴森()()3、预兆()()4、推测()()三、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是()1、高积云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2、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默中苏醒过来。

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四、将下列句子有序地理顺后填在下面的方格里。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9)一、积累与运用1.给带点的字注音。

点缀( ) 轻盈( ) 绫纱( )冰雹( ) 圆弧( ) 谚语( )弥漫( ) 晕圈( ) 峰峦( )2.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4)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 )3.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为( )①天空渐渐出现了一层薄云,②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③卷云聚集着,④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⑤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⑥天气就要转阴。

⑦这种云叫卷层云。

A.⑤③④①②⑦⑥B.⑤③①④⑦②⑥C.①②③④⑤⑦⑥D.⑤⑥①②③④⑦4.辨析同义词含义,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空白处。

(1)那最(轻快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起伏)着。

(3)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楚清晰)。

(4)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辨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5.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6.体会一下如果删去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它的意思和原意有什么不同?(1)往往要下雨(2)有时会带来冰雹(3)一般不会带来雨雪7.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你在课外搜集,并把搜集的佳句写在下面。

二、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看云识天气练习题(7)第一部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3分)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

”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3分)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4分)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喻体:相似点: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喻体:相似点: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3分)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

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

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2(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2(含试卷)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纱④lín ________波⑤崩tā________ ⑥点zhuì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②弥()漫③月晕()④霎间()⑤匀称()⑥弧()形3.修改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人群中,那个穿着破棉絮,恣态不正的姑娘,是来自福利院的一名弧儿。

在她八岁时,就缀学了,但她能背许多诗歌和颜语。

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①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②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③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一)语段点将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②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③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④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理解填空。

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练习试卷选择题列句子中划线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

”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3分)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现代文阅读语段点将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②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③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④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小题1】理解填空。

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

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小题2】本文的中心句是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小题3】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小题4】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小题5】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不能改成“气候”,理由是什么?【小题6】仿照省略号前面的句子,根据规定的内容,再写两个句子。

熙熙攘攘的观众,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地球的外衣——大气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

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

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产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

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小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

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

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

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

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非常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适宜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

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

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

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00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原因。

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

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

电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总是偏向地球南北两极,所以极光都发生在两极地带。

在电离层以上是扩展层,因为这里离地球很远,地球的引力非常小,空气分子就经常逃离散到星际空间去,所以叫扩展层。

扩展层并没有明显的边缘,几乎延伸到了3000公里以外,从这里逐渐过渡到宇宙空间。

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的外衣。

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

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太热,夜晚太阳落山以后,才不会变得过冷,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

这件外衣还象一件盔甲,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

大气层真是一件宝衣啊!【小题1】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极光”?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给二者各下个定义。

(4分)①大气是②极光是【小题2】简述大气层和大气层中的“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4分)①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②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小题3】大气层大体上分为四层,最后一层的名称叫。

这四层是按顺序来说明的。

(2分)【小题4】对流层中刮风下雨是经常的事,其原因:(4分)①②【小题5】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除“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一项外,还有两项作用,它们是:①;②。

(每项表达不得超过20个字)(4分)白银的妙用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

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铜”,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价——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

但是皇帝和军官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

原来皇旁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

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

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净化1千克水。

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

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会很快变黑,我国古代法医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了不少谋杀案件。

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面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银箔包裹食品和药丸服用的记载。

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

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银。

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生”,一称恰好150两。

【小题1】文中写了白银的妙用有哪些:(3分)【小题2】文中最能体现白银杀菌能力很强的2个句子是:(3分)【小题3】文中划线的“这种特性”指的是:(3分)【小题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小题5】找出文段中阐释希腊士兵染疾死亡的真正原因。

(4分)【小题6】写出末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此段的支撑方式。

(3分)阅读分析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

这种光圈叫做晕。

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

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

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

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

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小题1】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分)【小题2】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

(3分)【小题3】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3分)【小题4】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小题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6】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3分)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小题7】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2分)【小题8】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4分)【小题9】“……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

(3分)【小题10】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3分)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小题11】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

(3分)【小题12】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小题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

(3分)迁移过关龙卷风造成的破坏异常惊人。

当它触及海面,便会翻江倒海卷起巨澜;当它触及地面,可以把人畜像开玩笑似的卷到空中再扔下来,它可以“倒拔垂杨柳”,摧毁建筑物,甚至像利剑似的把坚固的大厦削掉一角。

(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出现过一次龙卷风,它竟然把一个有三四层楼高的110吨的储油罐举到15米高的空中,然后把它甩到100多米以外的地方。

1925年,美国曾出现过一次强大的龙卷风,造成两千多人伤亡。

)为什么龙卷风的风力这么大呢?主要是龙卷风内的空气飞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和极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引起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其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

【小题1】文中括号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小题2】下面补充了文章最后的几句话,请根据文段内容排列合理的顺序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