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SCO会议梳理全球药物研发进展:前列腺癌(2020)

合集下载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

2020《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要点(全文)一、指南框架、特点与推荐等级CSCO前列腺癌指南包括前列腺癌的MDT诊疗模式、筛查、诊断、基因检测和液体活检、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诊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诊疗、随访9个章节和附录部分。

CSCO指南兼顾到地区发展不平衡、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价值三个方面,针对每个问题的诊治,分为I/II/III级推荐,I级推荐属于可及性好的普适性诊治措施,肿瘤治疗价值相对稳定,基本为国家医保收录;II级推荐多属于在国际或国内已有高级别证据,但可及性差或效价比超出国人承受能力的药物或治疗措施;III级推荐多为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药物或治疗措施。

二、五大亮点与四大特色指南生成的评价体系:CSCO前列腺癌指南中首次将五类因素(循证依据、药物可及、治疗效价、推荐等级、专家投票)汇集,形成了证据类别的细分,是本指南的重要特色之一。

五大亮点1.MDT为先,强调早诊早治早MDT;2.大框架下关注前沿;3.采用了易用的分类体系;4.表格化,实用性强:指南共9个章节,37个表格,对比EAU指南的182页,CSCO 前列腺癌指南仅67页;5.中国数据引领中国指南:指南共9个章节,其中8个章节有基于中国人群相关的研究数据。

四大特色因人而异:评估东西方差异与一致性,基于中国人群数据进行推荐;中西合璧:引用国际多中心研究中国人群数据,中西数据结合;突破创新:纳入了中国专家在前列腺癌学科中的创新探索;脚踏实地:引用中国临床实践经验,兼顾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药物可及性。

三、MDT诊疗模式MDT诊疗模式分为四方面内容:学科组成、成员要求、讨论内容和日常活动。

其中讨论内容的I级推荐为需要多学科参与诊治、合并症和/或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疑难和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尚未确诊但有可能获益于早期诊断、确诊并考虑治疗计划、初始治疗正在随访中需要讨论进一步治疗方案、治疗中或治疗后随访的患者为II级推荐;医师和/或患者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为III级推荐。

全球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及趋势

全球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及趋势

全球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及趋势作者:李积宗张博文方淑蓓韩佳毛开云江洪波陈大明来源:《上海医药》2022年第25期李积宗,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软课题研究等工作,牵头建设运行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熟悉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政策,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和成果转化经验。

通信作者:陈大明,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情报研究,创新了基于关联索引的情报研究新方法,揭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演进的范式,构建了用于专利价值和成果转化的评估框架,在软科学研究、知识产权分析、产业情报研究等方面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十项研究课题,有力支撑了多种决策。

摘要:新型抗肿瘤药物已成功用于规避常规策略的某些局限性,同时提供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改善的综合治疗效果。

本文总结了过去70年的抗肿瘤药物开发里程碑,综述了基于肿瘤标志性特征的14类抗肿瘤药物开发路径,并且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探索了抗肿瘤药物开发中的前景。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多学科研究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22)S2-0001-o8引用本文李积宗,张博文,方淑蓓,等.全球新型抗肿瘤药物研发进展及趋势[J.上海医药,2022,43(S2):1-8.Noval anti-tumor drugs: global advances and trendsLlJizong' , ZHANG Bowen', FANG Shubei' ,HAN Jia', MAO Kaiyun',JIANG Hongbo , CHEN Daming( 1.Shanghai Center of Biomedicine Development,Shanghai 201203,China; 2. Shanghai lnformation Center for LifeSciences,Shanghai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Healt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1 , China)ABSTRACT Noval anti-tumor drug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circumvent certain limitations of conventionalstrategies while providing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greater bioavailability, and improved comprehensive effects fortherapeutic outcomes. This paper summarized anti-tumor drug development milestones in the past seven decades,reviewed anti-tumor drug based therapies accroding to 14 different targeting approaches, and discussed the imperative role of multidisciplinaryresearches that could drive anti-tumor drug developments.KEY WORDS anti-tumor ; drug;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過去数十年来,全球肿瘤治疗巨大需求的拉动力、多种技术融合创新的驱动力,共同推动了全球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解读(全文)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解读(全文)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解读(全文)【摘要】GLOBOCAN 2020于2020年12月发布,估计了全球185个国家/地区的36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癌症发展趋势等相关数据,分析了癌症的地区和性别差异,并新增2040年癌症负担的预测数据。

GLOBOCAN 2020数据库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 292 789例,9 958 133例癌症患者死亡。

女性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2020年新发乳腺癌2 261 419例,占总体癌症发病的11.7%,其次是肺癌(11.4%)、结直肠癌(10.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

肺癌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估计有1 796 144人死于肺癌,占总体癌症死亡的18.0%,其次是结直肠癌(9.4%)、肝癌(8.3%)、胃癌(7.7%)和女性乳腺癌(6.9%),癌症发病和死亡呈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

本文对更新的数据库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加以解读。

【关键词】GLOBOCAN 2020;发病率;死亡率;全球估计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估计,在全球183个国家中的112个国家的年龄<70岁的人群中,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1或第2大原因。

了解癌症流行数据可为癌症防控提供基础信息和指导方向,为推广癌症病因学研究和描述全球癌症流行病学,1965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在法国里昂正式成立。

GLOBOCAN是IARC的一个重要项目,统计了全球185个国家/地区的36种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癌症发展趋势等相关数据,旨在概括全球癌症的流行病学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者可在IARC的全球癌症观察站上获得结果(https://gco.iarc.fr)。

2020年12月,IARC对数据库(原GLOBOCAN 2018)进行了更新,目前,GLOBOCAN 2020为GLOBOCAN数据库的最新版本。

国内双抗企业及管线梳理(百济神州)

国内双抗企业及管线梳理(百济神州)

一、百济神州.....(—)AMG701 : CD3xBCMA (3)(娑)AMG160 : CD3xPSMA (6)(=)AMG199 : CD3xMUC17 (8)(四)ZW25 : HER2xHER2 (8)(五)ZW49 : HER2xHER2ADC (11)鲨风陌是示 (12)图表目录图表1 :百济神州双抗药物研4赠线一览 (3)图表2 . BCh^A配体及能 (4)图表3 : BiTE不HLE BiTE结构示意图 (4)图表4 :BCMAxCD3双抗又寸比 (5)图表5 : 2015年中国恶性中瘤死亚青况统计 (6)图表6 :前列腺癌刀同危陷且别白胎疗方案 (7)图表7: AMG160安全性数据 (7)图表8:ZW25 编勾 (8)图表9:ZW25临床强 (8)图表10 : Azymetric 平台 (9)图表11: ZW25临床遽 (9)图表12 : ZW25治疗胃食管腺癌疗效不安全性数据 (10)图表13:ZW49结构 (11)图表14 : ZymeLink 平台 (12)一.百济神州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业阶段白注物科技公司,与注峥开究、开4又生产以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

公司在中国建立犯虽大临床能力和以科学为基础白商业化能力使其成为国际领先白制药及生物科技公司在中国白首选合作伙伴之一,公司已不安迪百叶美施贵宝、诺华、Zymeworks. SpringWorks.百奥泰、丹序生物等公司开展乳广泛而深入白哈作。

公司目前拥有6款处于临床阶段或已获批上市的双抗产品,包括Blincyto ( CD3x CD19XAMG701( CD3xBCMA X AMG160( CD3xPSMA 1 AMG199( CD3xMUC17lZW25(HER2xHER2X ZW49 ( HER2xHER2 ADC X其中,前四款产品为公司不安画的研收L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BiTE )免疫疗法,ZW25、ZW49为公司不Zymeworks恫研悌双特异性候选药物。

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心得

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心得

发布日期:20120716栏目:化药综合评价标题:抗肿瘤药物研发趋势分析作者:陈晓媛张虹高晨燕杨志敏部门:化药临床一部1 前言癌症是严重威胁大众健康的恶性疾病。

大多数肿瘤预后差,生存时间短,缺乏可治愈的手段,存在高度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近年已经逐步上升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

亟需新的治疗手段发现。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随着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治疗模式的转变,一些新的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发现,抗肿瘤药物领域的研发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转向了非细胞毒类的靶向药物开发。

本文对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受理的抗肿瘤新药申报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中总结和分析过去十年抗肿瘤药物研发主要趋势以及未来预测,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主要趋势分析:2.1 抗肿瘤药物成为创新药研发的焦点因为疾病的难治性,临床需求的迫切性,抗肿瘤药物一直都是创新药研发的热点,而在近几年更是成为了热点中的“热点”。

国内外各大制药企业都加大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投入。

原来以抗肿瘤药研发为主的企业继续加强,比如罗氏,一些原本非肿瘤领域的企业也加入了这个行列,通过并购、合作等办法扩充自身的肿瘤产品线。

据统计,clinical trial网登记的临床试验中有大约40%为肿瘤药物,国外公司在2010年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合物大约是2005年的2.5倍[1]。

SFDA受理抗肿瘤创新药申报量占所有创新药比例,从2005年的10%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近40%,无论是国产新药,还是进口新药申报数量都出现倍增[2]。

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申报候选化合物中也有近60%为抗肿瘤药物。

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需求增加,人口的老龄化,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在多种肿瘤疾病中依然存在高度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即使陆续有新的药物上市,改善了临床状况,但并没有显著改观。

肺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肺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肺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王洪武北京煤炭总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Email:whw@摘 要:随着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肺癌的治疗已从化疗时代转向分子靶向治疗时代,对传统治疗方法提出很大挑战。

目前用于肺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有单克隆抗体、新生血管抑制剂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在临床试验中比较有效的药物有bevacizumab,pemetrexed, gefitinib和 erlotinib临床已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肺癌,分子靶向治疗,单克隆抗体,新生血管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因为传统的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肺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价格昂贵,治疗方案也不成熟,有待深入研究。

分子靶向药物是在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上出现的新药, 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有很多优势, 形成了一门治疗肿瘤的新领域,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靶向端粒酶抑制剂以及针对肿瘤耐药的逆转剂等。

攻击肺癌细胞的靶点有多方面, 目前研究较成熟的主要有肿瘤细胞表面的靶点, 如单克隆抗体针对细胞膜分化相关抗原、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上的酪氨酸激酶, 以及法尼基转移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等[1]。

附表肺癌新的分子靶向药物药品名商品名作用靶点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片(Gefitinib)易瑞沙(Iressa)HER1/EGFR厄罗替尼(Erlotinib)他昔瓦(Tarceva)HER1/EGFR拉帕替尼(Lapatinib)HER-2/EGFR双重抑制剂2.新生血管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阿瓦斯丁(Avastin)VEGF西妥昔单抗(Cetuxmab)爱必妥(Erbitux) EGFR1泛尼特单抗(Panitumumab)ABX-EGF EGFR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赫赛汀(Herceptin) EGFR2/Her-2/neu 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Glivec)CD117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rh Endostatin)恩度(YH-16) 血管内皮素整合素拮抗剂(Vitaxin)v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Prinomastat)基质金属蛋白酶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Thalidomide) 反应停内皮生长因子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Zarnestra) 法尼基转移酶3.维甲酸受体(RXR)抑制剂( Bexarotene) RXR5.蛋白酶小体抑制剂(Bortezomib, Velcade ) 蛋白酶小体6.环氧合酶2(Cox 2)抑制剂: 西乐葆(Celecoxib)Cox 27.叶酸抑制剂: 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阿莱慕塔®(Alimta)叶酸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NSCLC中EGFR和HER2基因通常被扩增, 受体基因过表达(EGFR表达率40 %~80%,其中鳞癌为 85%, 腺癌和大细胞癌为65%, 而小细胞肺癌罕见EGFR表达)。

【高中生物】肿瘤学的未来:靶向肿瘤异质性,开启分层靶向治疗新篇章

【高中生物】肿瘤学的未来:靶向肿瘤异质性,开启分层靶向治疗新篇章

【高中生物】肿瘤学的未来:靶向肿瘤异质性,开启分层靶向治疗新篇章众所周知癌症并非静态的、整体性的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癌症异质性逐渐被发觉,人们逐渐认识到每个癌症患者可能有不同的起源,即便是同种类型的肿瘤患者也是如此;同时研究还发现肿瘤异质性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肿瘤学的未来:针对肿瘤异质性去年的几项研究阐明了肿瘤的异质性,反映了同种肿瘤的不同发展形式。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charlesswanton等发表了两份meta-分析描述了流行于广大癌症患者的亚群基因突变,基于观察到的异质性,作者认为未来“需要依据肿瘤细胞比例的分层靶向治疗”。

单细胞基因组分析证实了肿瘤异质性的复杂性,但近年来,单细胞基因组分析取得了很大进展。

2022,科学家总结了该技术的进展并作出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单细胞测序将被应用于临床的早期检测、预测、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人类癌症的发生率。

最近西雅图的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利用单细胞基因分型来证明急性髓性白血病中亚细胞的独立发展导致癌症复发。

memorial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howardscher曾报道在接受治疗之前耐药性、肿瘤亚克隆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比较小,循环肿瘤细胞(ctc)亚群的多样性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增加。

在最近举行的ASCO泌尿生殖道肿瘤研讨会上,Scher再次展示了异质性本身是预测晚期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的数据。

CTC异质性低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而CTC多样性高则表明对抗雄激素治疗有较强的抵抗力。

此外,有一项新发现表明,罕见的CTC亚型表明抗雄激素和紫杉醇化疗失败。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有必要在开始治疗前识别这些类型的生物标志物。

尽管2021年全球在肿瘤药物领域支出达1000亿美元,但在没有理解癌症异质性驱动力的情况下,治疗方案只受益于少部分患者将不足为奇。

然而,我们并不需要飞跃的想象力来理解为何肿瘤的ii期与iii期试验失败率如此高以及为何具有针对性的高度创新治疗方法的生存受益没有期望那么高。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

《2020肝癌ASCO指南》:肝癌治疗一线、二线诊疗方案近日,JCO发布由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制定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指南。

该指南对已发表的关于晚期HCC系统治疗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2007-2020年)进行系统性回顾,并为该患者群体提供推荐的治疗方案。

该指南共纳入9个III期随机对照试验,讨论多种治疗方案,主推阿替利珠单抗联用贝伐珠单抗(T+A)作为大多数HCC的一线治疗方案。

肝癌系统治疗现状1、一线治疗方案PK(1)索拉非尼对比安慰剂,OS显著获益!在欧美地区开展的SHARP试验中,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中位OS为14.8个月;而在亚太地区开展的ORIENTAL试验的结果表明,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为6.5个月。

(2)仑伐替尼对比索拉非尼,达到非劣效结果REFLECT研究的临床数据显示,中位OS(总生存期)乐伐替尼组有延长趋势(13.6m vs 12.3m),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REFLECT的亚组分析发现,乐伐替尼组的中国+台湾+香港的中位OS比索拉组延长了整整4.8个月,差异显著!此外,乐伐替尼对于乙肝相关性肝癌疗效更佳。

(3)“T+A”对比索拉非尼,首次获得优效结果IMbrave150研究显示,“T+A”方案OS明显优于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组中位OS为13.2个月,“T+A”组暂未达到;“T+A”方案mPFS为6.8个月,ORR高达27.3%,DCR为73.6%;相较于索拉非尼均有明显改善。

(4)纳武利尤单抗对比索拉非尼,未达到预期结果ChcekMate-459研究结果显示,OS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在纳武利尤单抗组中,ORR为16%,4%为CR,12%为PR;而在索拉非尼组中,6%为PR,1%为CR。

2、二线治疗方案PK(1)瑞戈非尼对比安慰剂,临床疗效指标均有获益RESOURSE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的OS明显更好(10.6 vs 7.6个月)。

一线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治疗总生存较长(26.0个月vs 19.2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AKT:蛋白激酶B 4. S1P:1-磷酸鞘氨醇
5. A2AR: A2a 腺苷受体 6. PD-1/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
1
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研发分布
前列腺癌治疗的药物研发以化药为主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以化药为主
前列腺癌治疗主要靶点:AR(雄激素受体) 临床II期的前列腺癌药物研究较多
➢ 二线治疗药物中,NCCN首推奥拉帕尼、帕博利珠单抗作为阿比特龙/恩杂鲁胺后的治疗用药,阿 比特龙、卡巴他赛、恩杂鲁胺、奥拉帕尼、帕博利珠单抗作为多西他赛后的治疗用药。帕博利珠 单抗与奥拉帕尼联用在多西他塞治疗后继续显示活性和安全性。辉瑞的TALA以PARP为靶点,对 特定基因型患者具有极好疗效,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在多西他赛和 泼尼松化疗中加入Capivasertib并不会延长无进展生存。 总生存期有明显增加。 TALA单药治疗在多西他赛预处理的BRCA1/2基因变化 型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中具有抗肿瘤活 性 并且耐受良好。
阿帕他胺:强 使用阿帕他胺后21%的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良好
NCT03279250 5504 II期对照研究
NCT02867020 5505 II期对照研究
NCT02740985 5518 I期对照研究 I期单臂研究 NCT03307629 5533
TALA
-
乙酸阿比特龙酯 +泼尼松+阿帕他
胺+亮丙瑞林
阿帕他按+亮丙 瑞林+阿比特龙
醋酸阿比特龙+ 泼尼松+雄激素
Noxopharm
卡波替尼: Exelixis
阿妥珠单抗: Genentech
NOX66联合低剂量放疗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对晚
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可能具有持久疗效
。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卡波替尼
和 阿妥珠单抗的组合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并显示
具有 临床意义的活动和持久的反应。
剥夺治疗
AZD4635+德瓦 鲁单抗
乙酸阿比特龙 酯+泼尼松+亮
丙瑞林 阿帕他按+亮丙
瑞林
阿帕他胺/醋酸 阿比特龙+泼尼 松+阿阿帕他胺
AZD4635
NOX66
-
NCT03170960 5564
卡波替尼+阿妥 珠单抗
-
I期单臂研究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 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
5514
DARO+雄激素剥 夺治疗
安慰剂
治疗阶段
一线治疗 一线治疗
NCT02003924 III期对照研究 (OS结果)
5515
恩杂鲁胺+雄激素 剥夺治疗
ISRCTN69139
II期对照研究
368
5520
Capivasertib
安慰剂 安慰剂
NCT03148795 5566 II期单臂研究
NCT02903368 5503 II期对照研究
➢ 投资建议: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阿比特龙)、开拓药业(普克鲁胺)和中国生物制药(阿比 特龙);恒瑞医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的仿制药阿比特龙已于19年7月在国内上市,开拓药业今年预计 提交普克鲁胺(优于恩杂鲁胺)的国内新药上市申请。
➢ 风险提示: 临床研究进展未达预期。
1. 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2. PARP:聚ADP核糖聚合酶
疗 药
(OS结果)

III期
研 对照研究 NCT01946204 发 (OS结果)
5514
DARO+雄激素 剥夺治疗
安慰剂
拜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515
恩杂鲁胺+雄 激素剥夺治疗
安慰剂
辉瑞
5516
阿帕他胺+雄 安慰剂+雄激 激素剥夺治疗 素剥夺治疗
强生
67.0m vs 56.3m 73.9m vs 59.9m
-
-
-
-
从ASCO会议梳理全球药物研发进展 --前列腺癌
2020年6月
ASCO前列腺癌研发总结
➢ 前列腺癌药物以小分子化药为主,其中已上市药物以雄激素受体为主要靶点,在研药物以PARP、 AKT、S1P、A2AR等为靶点。抗体药物一般作为二线治疗与化药联用,PD-1/PD-L1为主要靶点。
➢ 一线治疗药物中,NCCN首推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已上市药物中,强生的阿帕他胺与雄激素剥 夺治疗联用获得总生存期中位数73.9月,或将成为新一线治疗药物。在研药物中,阿斯利康的 Capivasertib 以AKT为靶点,与多西他赛和泼尼松的联用极大增长了总生存期,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
-
-
0.784 P=0.0161b

的病理反应。
阿帕他胺:强 新辅助疗法阿帕他胺是可耐受的,可导致部分局部高危

前列腺癌患者肿瘤消退。
强生
对未阉割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独使用阿帕他胺的治 疗方案毒性更小。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阿帕他胺和阿 帕他胺有望成为治疗方案。
阿斯利康
对晚期实体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患者单独使用AZD4635或 联合使用德瓦鲁单抗均可耐受,且与临床获益相关联。
3
临床阿阶段帕他胺研临究与床编号雄激A编素SC号O剥夺试验治组疗联对用照获组 最研长发公总司 生试存验Ov期sS对照,或试将验PvFs成S对研照为究可新比OS关一H键R数线据试治验O疗vRsR对用照 药3级良以上反不应

III期
对照研究 NCT02200614
一 (OS结果)
线
III期
治 对照研究 NCT02003924
研发公司
结论
强生 拜耳 辉瑞 阿斯利康 辉瑞
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帕他胺+雄激素剥夺治疗显著提升
了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阿 帕 他胺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且安全性和之前一致。 DARO对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总生存期益 处。 与安慰剂组相比,DARO延迟了癌症相关症状的发 作。 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与安慰剂组相比,恩杂鲁胺在统计学上显著降低了27% 的死亡风险,这表明在可检测到的转移开始之前,恩 杂 鲁胺+雄激素剥夺治疗改善了总生存期。 此研究支 持继 续使用恩杂鲁胺+雄激素剥夺治疗作为非转移性 去势抵 抗性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标准。
2
前列腺癌一线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二线治疗多采用抗体药物与化药联用
临床阶段
临床 ASCO
I II III IV 研究编号 编号
试验组药物
对照组药物
III期对照研究 NCT01946204 (OS结果)
5516
阿帕他胺+雄激素 安慰剂+雄激素剥
剥夺治疗
夺治疗
III期对照研究 NCT02200614 (OS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