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媒介素养调研报告

媒介素养调研报告

媒介素养调研报告媒介素养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传播迅速的时代,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调研旨在探讨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并为提高媒介素养提供有益建议。

二、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分发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

问卷内容涵盖了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媒介使用的常见方式、媒介内容的理解与判断等。

三、结果与分析1.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根据问卷结果,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占比46%,其次是30-40岁,占比30%。

这说明年轻人更加注重媒介素养。

此外,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以本科学历居多,占比65%,再者是研究生学历,占比20%。

这也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加重视媒介素养。

2. 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被调查者知道媒介素养的存在,但仅有36%的人对媒介素养有清晰的认识。

此外,将媒介素养定义为“能够通过媒介获得信息和知识,准确判断信息真伪并善用媒介技术”的被调查者仅占23%。

这表明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媒介使用的常见方式基于调查结果,主要的媒介使用方式是手机,占比80%,其次是电脑和电视,分别占比60%和50%。

社交媒体、手机应用和网络阅读也是受欢迎的媒介使用方式。

这说明人们对于媒介的使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并且移动设备越来越成为主流媒介。

4. 媒介内容的理解与判断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介内容中存在着虚假、误导和夸大的现象,仅有30%的人认为媒介内容可以被相信。

此外,有65%的被调查者没有意识到媒介故意创造偏见和引导舆论的可能性。

这表明人们在媒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

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对于提高媒介素养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和社区应加强媒介素养的教育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程度,引导人们理性使用媒介。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媒介素养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时代运用媒介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创造的能力。

为了解人们在媒介素养方面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人群,调查内容涵盖了媒介使用习惯、信息获取途径、信息判断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有使用各种媒介的经验,如电视、报纸、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

然而,调查也发现,虽然受访者使用媒介的频率很高,但他们对媒介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却存在一定的欠缺。

其次,调查显示,受访者在信息获取途径方面,更偏向于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这种趋势使得受访者对于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加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此外,调查还发现,受访者对于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弱。

他们在面对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被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所影响。

这种情况在社交媒体上尤为突出,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并影响大众的判断。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提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媒介,如何辨别信息真伪,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其次,个体也应该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在使用媒介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维,不盲目相信和传播信息。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利用媒介技术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善于运用媒介进行创造和表达。

最后,媒体机构也有责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媒体应该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大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总结起来,媒介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人们对媒介的使用频率很高,但在媒介素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内容摘要:报告主要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希望能够为当下网络舆论场研究以及互联网治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指标。

统计结果显示,二线城市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得分为3.63,成为媒介素养水平最高的网民群体,三线城市则以3.62的平均分位居第二。

通过分析网民收入和学历对媒介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个人月收入的增加和学历的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由分析结果发现,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的媒介素养最高,而那些职业跟互联网或新媒体联系不紧密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偏低。

要想在新媒介环境中成为合格的“媒介使用者”,关键在于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媒介;素养;互联网;网络;媒体;手机;群体;三线;使用;城市网民从刷微博微信到追英美剧,从云课堂到生活理财。

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已经从一种工具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谣言的流传、语言暴力、人肉搜索、隐私泄露等问题也不时在网络世界重演。

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媒介素养是公众在互联网世界的必备能力之一。

它强调公众面对信息时的批判质疑能力。

网民的媒介素养会影响他们在网络上的态度和行为。

12月18日,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在广州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报告主要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希望能够为当下网络舆论场研究以及互联网治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指标。

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新媒体使用能力最强,批判性理解能力最弱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60,其中在新媒体使用维度上得分最高,而批判性理解的得分最低。

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移动互联网热潮提高了公众对新媒体的使用,但在批判性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二、三线城市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最高统计结果显示,二线城市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得分为3.63,成为媒介素养水平最高的网民群体,三线城市则以3.62的平均分位居第二。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作者:李冬霞来源:《软件导刊》2014年第02期摘要:以中国CNKI中新媒介素养为主题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进行查阅并整理,对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内容梳理和分析,综述了国内网民新媒介素养的研究概貌,并提出了提高网民新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介;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教育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6030引言随着Blog、Tag、SNS、RSS、Wiki等代表Web2.0新一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核心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正在消失。

数字化生存下的网民必须不断提高其媒介素养,才能在这个知识时代的信息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1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文献研究概貌中国大陆学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

截止到2013年10月,在CNKI以“新媒介素养”为主题共搜索出44篇文献,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介素养的研究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时期。

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介素养研究在我国大致出现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范畴:①针对特定群体的新媒介素养的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现状研究等实证方面的探索;②对不同主体对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多角度探讨,早前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但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对象上已开始多维扩散,关注的主体有泛众化趋势。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③对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媒介素养教育视角的解读。

研究学者从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来解读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例如微博事件;④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纵深借鉴与分析。

由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尚处于“婴儿期”(Infancy)[1],研究者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的基础上,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指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critical thinking),为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2];⑤对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本土化改造与创建的探讨。

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网络素养调查报告

网络素养调查报告网络素养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网络素养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时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为了了解人们在网络素养方面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网络素养调查。

一、网络素养的认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对网络素养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认为网络素养包括网络安全、信息获取与筛选、网络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网络素养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他们对网络素养的理解仅停留在基本的上网和使用社交媒体的层面,对于网络安全和信息的真实性并不重视。

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是网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网络安全的意识较强。

他们普遍认为保护个人隐私、防范网络诈骗和恶意软件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足。

他们在使用网络时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随意泄露个人隐私,容易成为网络攻击的目标。

三、信息获取与筛选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网络素养的重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在信息获取与筛选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专业网站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且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在信息获取与筛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

他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四、网络沟通的技巧网络沟通是网络素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在网络沟通方面具备一定的技巧。

他们能够运用适当的网络礼仪和语言表达进行有效的沟通。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在网络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往往缺乏网络沟通的基本技巧,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吵和误解。

五、网络素养的提升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网络素养的提升建议。

首先,应加强网络素养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和信息获取与筛选的培训,提高公众对网络素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媒介素养调查报告2010年10月,我们开展了以“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调查的对象是我们学校的大学生。

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进入各个生活区寝室访问、被调查者现场填写。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

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如下:性别构成:女生61人,占%,男生35人,占%。

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学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一些基本状况:一、媒介消费行为:把大学生对各媒介的平均消费频率指数(0~5分)进行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报纸、电视、广播;而对平均每天消费时间排序,则依次为:网络、电视、报纸、广播。

这说明,大学生对网络的消费程度最深,平均每天上网达小时,对广播的消费程度最浅,平均每天收听不足50分钟。

在媒介消费动机方面,近一半的大学生选择了“了解信息”作为其最主要的消费动机和心理需求;35%左右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而选择“学习知识”、“打发时间”、“与人交流”的人都在8%以下。

在选择“最喜爱的媒介类型”时,休闲娱乐型媒介(包括影音娱乐、时尚、体育、网络游戏)达到%的比例,而以新闻和财经为代表的信息型媒介则只占31%。

另有%的人选择文教。

也就是说,大学生虽然以了解信息为最主要的消费动机,但在实际消费中,却明显倾向于休闲娱乐。

以往研究也表明了这一倾向。

这说明,大学生可能在消费中受到媒介内容的影响,而偏离其预期消费目标。

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的另一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上述推断。

在问到“通常你上网时是否有明确目的计划”时,%的人表示“有目的,但常常会中途去看别的内容”,%的人“有明确目的,但完成后会去看别的内容”,还有19%的人没有目的,只是边在网上漫游边找感兴趣的内容,仅有%的人“有非常明确目的,完成后就下线了”。

二、对媒介的理解领会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媒介的意义是通过受众的协商而完成的。

也就是说,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征来确定、诠释媒介讯息的涵义,并对媒介施以影响。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范本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范本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FS-DY-20770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你总是在新闻客户端不厌其烦地跟帖,嬉笑怒骂;你总是在微信朋友圈调侃晒娃党、炫妻狂魔;你总是关心微博上的话题榜,时刻追看新闻热点。

你不知道,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方式正体现着你的素养!
昨日,南方都市报旗下凯迪网络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在网络媒介中体现出来的媒介素养。

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 .6(最高5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在新媒体使用维度上得分最高,而批判性理解的得分最低。

在被调查对象中,一线城市网民媒介素养最高的前三名是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排第四,上海排第五;二、三线城市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最高;高收入和高学历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也即“高富帅”、“白富美”的媒介素养应该更高;使用新媒体的50后老年人媒介素养水平最高,所以别瞧不起会上网的大爷;此外,创业者媒介素养最高。

Foonshion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Fonshion Design Co., Ltd。

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信息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

面对海量且多样化的媒介信息,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通过深入调查,了解中国公众在媒介素养方面的现状,特别是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水平,进而为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地域和教育背景的公众群体。

问卷设计涵盖了媒介使用习惯、信息识别能力、批判性思维、媒介道德认知等多个维度,以全面评估公众的媒介素养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在媒介使用方面呈现出积极态势,大多数受访者能够熟练使用多种媒介获取信息。

在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公众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

部分受访者表现出对信息真实性的辨识能力不足,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对于媒介信息的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考也显得相对薄弱。

1. 背景介绍: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介素养已成为衡量现代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尺。

顾名思义,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类媒介信息时所展现出的认知、理解、评价、选择、创造和反思的能力。

它不仅仅局限于对媒介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包括了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考,对媒介环境的理性认识,以及利用媒介进行有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愈发凸显。

它是公民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的关键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够帮助公众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避免被虚假、误导性信息所蒙蔽。

媒介素养是公民参与社会生活、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础。

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公众通过媒介了解社会动态、参与公共事务、表达个人意见。

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公众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讨论和决策。

媒介素养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2769-23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你总是在新闻客户端不厌其烦地跟帖,嬉笑怒骂;你总是在微信朋友圈调侃晒娃党、炫妻狂魔;你总是关心微博上的话题榜,时刻追看新闻热点。

你不知道,在互联网上的行为方式正体现着你的素养!
昨日,南方都市报旗下凯迪网络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在网络媒介中体现出来的媒介素养。

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 .6(最高
5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在新媒体使用维度上得分最高,而批判性理解的得分最低。

在被调查对象中,一线城市网民媒介素养最高的前三名是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排第四,上海排第五;二、三线城市网民的媒介素养水平最高;高收入和高学历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也即“高富帅”、“白富美”的媒介素养应该更高;使用新媒体的50后老年人媒介素养水平最高,所以别瞧不起会上网的大爷;此外,创业者媒介素养最高。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