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休闲版)国民基本科学素养调查问卷100题

(休闲版)国民基本科学素养调查问卷100题虎王金金整理编写据中国某机构调查,2010年中国国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仅占3.27%。
如此低的人数比例令人震惊之余引起了部分科学爱好者的关注,遂去查看当时的调查问卷,发现该问卷只是考核了一些小常识并且没有涉及到中医和zong叫(为防帖子神秘消失,本问卷所有涉及“zong叫”的地方都用“神学”等代替)。
本人认为,这样的问卷不能检验出一个人真正的科学素养——也就是说,真实比例可能远低于3.27%。
于是本人自己整理编写了新的调查问卷,用以考查当前中国公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真实人数比例。
本调查问卷共100题,所有题目皆是单选题。
前70题必须全部答对,只要答错一题就说明你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
最后30题只要答对20题以上就可以了。
其实都是些很简单的题目。
1、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要被科学界接受,它必须具备的其中一点是:A:贿赂权威科学家。
B:能把以前的科学理论全部推翻。
C:必须能跟其他已被证实的科学理论相互兼容并蓄,能解释原有理论的所有数据。
2、科学精神最核心的两点是什么?A: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
B:勤奋钻研和勇往直前。
C:逻辑和实证。
3、某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科学现象,然而全世界所有科学家根据他的理论都无法独立重复出来,说明:A:该科学家的水平超越了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
B:科学界不会接受这个所谓的新发现。
C:其他科学家的生辰八字不佳。
4、科学界对实验数据有无标准?A:没有。
B:实验者自己定标准。
C: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例如除了划分正常和异常现象,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外,还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真实地记录实验数据,不能根据实验者自己的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随意修改和解释。
5、科学有民族和国界的划分吗?A:有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的划分。
B:有,某些科学理论只有某些民族才能掌握。
C:科学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没有什么民族和国界的划分。
6、科学是一种信仰吗?A:科学当然是一种信仰啦,要警惕科学教!B:科学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问卷编号□□□□第一局部首先,我想问一下您的个人情况.101.性别(由调查员直接记录)1.男2.女102.您多大岁数了?________周岁103.您的实际文化程度______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或中专5.大专6.大学104.您现在的职业(做什么工作)___1.专业技术人员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
商业工作人员5.效劳性工作人员6。
工交企业人员7.农林牧渔劳动者8。
家务劳动者9.学生和待业人员10。
离退休人员11.城镇待业人员12。
丧失劳动能力者13.个体劳动者14。
其他——————第二局部现在我想问几个与您的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201.您知道的有关科学技术的消息主要来源于下属渠道中的哪一个或哪两个?1.报纸、杂志2.图书3.播送4电视5.和亲友、同事的谈话6.因特网7.其他渠道202.在过去的一年里,您是否有过下述活动?如果有,是经常有,还是偶尔有?203.如果您收看电视节目中的科学节目,请问您平均一个月看几次?1.很屡次〔超过三次〕2.三次3.一两次4.几乎没有204.在过去的一年里,您是否有过下述活动?205.您对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报道、话题感兴趣吗?兴趣程度如何1.很感兴趣2.比拟感兴趣3.不大感兴趣4.毫无兴趣206.您对当前新闻话题感兴趣吗?是十分感兴趣、一般感兴趣还是不感兴趣?1. 很感兴趣2.比拟感兴趣3.不大感兴趣4.毫无兴趣207.您是否经常阅读报纸?1.每天读2.一个星期读两次或两次以上3.一个星期读一次4.少于一星期一次5.几乎不读208.对于您来说,有没有定期阅读的刊物?假设有,请问平均每个月看多少份?请写出其中专业杂志的名称208a:1。
有2。
没有208b:每个月看_______次208c:名称〔1〕_______ 〔2〕_________209.总的来说,您平均每天看多少小时的电视?请写出。
科学素养问卷

科学素养问卷尊敬的科学课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中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研究问卷”。
本调查的目的绝不是要对老师们个人素养进行评价,而是以统计的形式找出群体的特征,为修订科学教师培训教材提供可靠的依据。
问卷以匿名形式填写,我们保证对每位教师的答案保密。
如果因我们的失误而导致问卷中任何信息的泄露而使您的名誉受损,我们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使调查能够获得真实的数据,请您务必注意如下几点:1.大概需要40分钟可以完成。
请不要查资料、不要讨论,当场交回问卷。
2.我们希望您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但是,如果您发现有些问题实在是不知道,就选“不知道”项;对于没有“不知道”选择项的题目,请给出您猜测的答案,不要不答。
3.填写过程中如有疑问和建议,请写在问卷旁边。
谢谢您的合作和支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2012.12.20中国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研究问卷一、请在下面各题选项前面的方括号内的数字上打“√”:1.您的性别是:[1]男[2]女2.您的年龄是()。
3.您任教的学校在()省(自治区)()市(县)()区(乡)。
4.您的学校是:[1]省属学校[2]市属学校[3]县(区)属学校[4]乡镇中心校[5]村小5.您的学历是:[1]初中[2]普通高中或中专[3]大专[4]本科[5]研究生6.您最后学历所属的专业是:[1]中文与艺术类[2]数学与自然科学类[3]社会科学类(含教育管理、小学教育)[4]工程技术类(含计算机类)[5]其它7.您接受过的科学教育职后培训时间总计大概是()年。
8.您的科学课累积教龄有()年。
9.您的职级是:[1]特级教师[2]中学高级教师[3]小学高级教师[4]小学一级[5]小学二级二、请在下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在方括号内的数字上打“√”:1.在下面陈述中,最可能正确的一个答案是:[1]任何运动都是由外力推动的,生命运动也存在一个超自然的推动力。
科普调查报告

科普调查报告科普调查报告科学普及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它旨在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为了解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科普调查。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查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了解程度、科学知识来源以及对科学的态度。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来自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受访者的意见和观点。
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了本次调查。
二、科学认知水平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与科学相关的问题,以评估受访者的科学认知水平。
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基础科学知识掌握较为薄弱。
例如,在有关生物学的问题中,只有30%的受访者正确回答了“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问题。
在物理学方面,只有20%的受访者知道“万有引力是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
这些结果表明,我们仍然需要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三、科学知识来源我们还调查了受访者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
结果显示,互联网是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首选途径,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搜索引擎、科普网站和社交媒体了解科学知识。
此外,电视节目和科普书籍也是受访者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来源。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科学知识。
这提示我们,科学知识的传播渠道仍然不够广泛,需要进一步拓展。
四、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公众对科学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科学持积极态度,认为科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科学研究应该得到支持,并认为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职业。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科学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科学研究可能存在偏见和错误。
这说明我们需要加强科学传播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
五、科学普及的挑战与机遇科学普及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信息过载、科学知识的复杂性以及公众对科学的误解。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2010年11月25日)

图7城 乡居民具 备科学素养 的比例 不 同地 区公 民具备 科 学素 养 的比例
不 同经济发 展地 区公 民 的科 学素养 水平 由 东向西呈 不 同
程度 的下降趋 势。 东部地 区公 民具备基本科 学素养 的比例 达到
分析表 明 , “ 十一 五”期 间我 国公 民的科 学素养 水平稳 步提升。2 1年我 国具备基本科 学素养公 民的比例 ̄2 0 年的 00 B05
16 % ̄ 高 了16 个 百分 点 , ̄2 0 年 的 22 % 高 了10 个 百 .0 - . 7 L 07 . 提 5 . 2
分点。 ( 图2)目前我 国公 民科 学素养水平相 3于 日本 ( 9 1 - " 19
第 八 次 中 国公 民
科 学 素 养 调 查 结 果 发 布
( 0 0 1 月2 日 ) 2 1年 1 5
刖 昌
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稳步提升
经综 合 测算 ,2 1 年我 国具备 基 本 科 学素 养 的公 民 比 00 例 达到 了32 %。其 中, 了解 必要 的科 学知 识 的公 民比例为 .7
年3 %)、加拿 大 ( 99 %)和 欧盟 ( 9 2 %)等主要发 18 年4 19 年5
达 国 家和 地 区2 世 纪 8 年代 末 、9 年 代 初 的 水 平 。 这表 明 ,我 0 O O
本 次调查是一次大规模的抽样 问卷入 户调查 ,调 查涉及 中
国大 陆 ( 不含 港 、 澳 、 台地 区 )3 个 省 、 自治 区 、 直辖 市和 新 1
图2中国公 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变化情况
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明显提升
城镇 劳动者和农 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 升速度较快 。城镇劳 动 者具 备基本科 学素养的比例从2 0 年 的23 %提 高到2 1 年 05 .7 00
中国科学素养调查

• 崇尚科学精神的公民比例为64.94%。
比2007 年的2.25% 提高了1.02 %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五十七分。
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4 年4%),欧盟(1992年5%)水平。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五十七分。
公民对科学的理解
包含:基本科学知识、基本科学方法、 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项二级指标 公民对科学的理解是与公民科学素质有 关问题的核心内容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五十七分。
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
包含:获取科技发展信息的渠道、对科 学技术信息的感兴趣程度、参加科普活 动的情况、参观科普设施的兴趣、参观 科普设施的情况及参与科技公共事务的 情况6项二级指标。
A第一位 B第二位 C不知道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五十七分。
如果您收看电视节目中的科学节目,请问您 平均一个月看几次? A.很多次(超过三次) B.三次 C.一两次 D.几乎没有
第十六页,子从是下述职业中的哪种或哪 几种(可选1——3项)
• 对于不同的省市,采用PPS和随机起点系统 抽样结合的方式进行抽取,抽取人数15000 人(西藏指定样本量100人,新疆建设兵团 指定样本量150人)共计15250人。与2007 年相比增加了5120人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四点 五十七分。
我国的科学素养的现状
• 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 为3.27%。
• 1.科学研究人员
• 2.医生 • 3.工程技术人员
• 4.律师 • 5.企业管理人员 • 6.政府官员 • 7.新闻记者、编辑
科学素养调研报告

THANKS
感谢观看
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资源不足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受教育 者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训练。
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社会对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传播和普及的渠道和平台, 导致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不足。
个人兴趣和态度影响
个人对科学的兴趣和态度是影响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对科学感兴趣 的人更有可能主动学习和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04
对策与建议
提高科学素养的途径
增加科学教育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包括资金、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 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
推广科学普及活动
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如科技展览、科普讲座、科 学俱乐部等,以增加公众接触和了解科学的机会。
加强科学教育改革
针对当前科学教育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如更新课程设置、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以提升科学教育的效果。
问题与挑战
提高科学素养水平的需求迫切
由于整体科学素养水平偏低,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加强科 学教育和普及工作。
缩小地区差异的任务艰巨
针对不同地区之间的科学素养水平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和低 教育程度群体的科学素养水平。
激发个人兴趣和培养良好态度的挑战
需要引导和培养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良好态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科学知识。
鼓励自主学习
倡导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鼓励公众通过阅读、网络学习等方式自主 提高科学素养。
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
注重实证和逻辑推理
培养批判性思维
在科学教育中强调实证和逻辑推理的重要 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 式培养科学思维。
高中科学素养调查问卷

高中生科学素养调查问卷性别年龄班级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了解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因素,为能寻找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我们组织了这次抽样调查,本问卷采用无记名回答方式,每个问题请同学实事求是地填写。
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一、判断题1、电子比原子小( )2、光速比声速快( )3、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4、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5、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圈为一年( )6、就我们所知,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 )7、激光因汇聚声波而产生( )8、人类呼吸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 )9、宇宙始于大爆炸( )10、钻石是非金属材料( )11、月亮本身不发光( )12、父亲的基因决定孩子的性别( )二、选择题13、医生告诉一对夫妇,由于他们具有相同的病态基因,如果他们生育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这种病的机会为1/4,这意味着:①如果他们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这三个孩子都不会得遗传病②如果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遗传病,那么后面的三个孩子将不会得遗传病③如果前面的三个孩子很健康,那么第四个孩子肯定有遗传病④他们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14、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①乱砍树木,绿色面积减少②自然灾害③煤、石油燃烧及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尾气④生活垃圾15、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时,突然闻到厨房间有煤气味道,你首先想到的是:①启动脱排油烟机排出煤气②检查煤气总开关是否关掉③打电话告诉家人④离开家并关好门16、当您抛一枚硬币的次数越多时,则得到国徽和面值的机会①愈接近②国徽机会多③面值的机会多④不能确定17、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最重要的一条原因是:①因含有大量水分②因可构成蛋白质③因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维生素④因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18、除中国外,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①美国②加拿大③印度④南非19、吃过多的盐会得高血压①会②不会③不清楚④它们之间没有关系20、计算机软件是指:①计算机程序②计算机部件③计算机质量④计算机类书刊21、对于克隆羊“多利”,你:①比较详细知道②想知道多一些,但没有合适途径去了解③听说过,但不感兴趣④不感兴趣,一点也不知道22、对家里一些有趣的小机械如钟表等,你是:①喜欢拆开看,然后再装好②会拆开来玩,然后就放在一边③想拆开看看,但怕父母责怪,因此不去动它④没有想到去动它23、首次在报纸上看到“克隆”技术、“厄尔尼诺现象”之类的新名词时,你总是:①先睹为快②按报纸的先后顺序一页页读下去③最后没东西看了,再翻过来看它们④根本不看24、你阅读课外科普读物吗?①喜欢并经常读②喜欢但很少读③不太喜欢但读过一些④不喜欢也从不阅读25、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否也能够引起你的兴趣,并很想弄懂其中的道理,比如: 晴空为何是蓝色,荷叶上的水滴为何呈球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问卷(2011.10.4)
调查人数:33;男8人,女25人
主要从事工作:学生、接待、服务人员
经济与管理学院23031004 总结人:郭宇飞
1、您主要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渠道了解时事新闻的?
2、您每周有几天通过下列大众传媒获得各种信息?
3、在过去的一年中,你参加过以下科普活动吗?
4、在过去一年中,您去过下列公共场所吗?如果去过,请问您去过几次?如果没去过,主要是哪个原因造成的?
5、您对下列各种信息感兴趣吗?
6、生活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下面这些说法您认为对吗?
7、您认为下面各种观点对吗?
8、您是赞成下面各种对科学技术的看法?
9、您怎样理解‘科学研究’这个词?
10、您认为下列哪几种职业声望最好?
11、您最希望您的后代从事哪几种职业?
12、如果有人向您推荐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品种,您在哪种情况下会接受?
13、有关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你同意以下哪种观点?
14、您认为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
15、过去一年,您的家庭人均收入在您所在地区处于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