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基本诊疗操作规范
最新: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

最新: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1、概述(-)定义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黠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本质是胃军占膜上皮反复受到损害使黠膜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胃固萄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该病易反复发作,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生命质量。
(二)流行病学慢性胃炎是基层消化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缺乏临床表现,因此在自然人群中的确切患病率难以获得。
慢性胃炎发病率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真发病率与幽门螺忏菌(H 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流行病学重量[1],并随茸龄增长而增加[2]。
(三)分类慢性胃炎的分类尚未统一。
国际疾病分类-11(ICD-11)强调了胃炎的病因学分类,但由于憧性胃炎的主要潜在风险是癌变,而发生胃癌的风险因胃黠膜萎缩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而异,因此对于胃炎的组织学分类及内镜下分类仍是必要的。
1 .墓于病因分类: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可将慢性胃炎分为Hp胃炎和非Hp胃炎。
病因分类高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3,4)。
2.墓于内镜和病理诊断分类:分为萎缩性和非萎缩性两大类。
3.墓于胃炎分布分类:分为胃窦为主胃炎、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三大类。
胃体为主胃炎尤真伴再胃军占膜萎缩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胃窦为主者胃酸分泌增多,发生消化性溃痛的风险增加。
4.特殊类型胃炎的分类:包括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以及真他感染性疾病所致。
2、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诱因或危险因素1 .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原因,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胃黠膜活动性炎症,长期感染可致部分患者发生胃黠膜萎缩、肠化生,甚至异型增生、胃癌。
2.饮食和环境因素:进食过冷、过热以及粗糙、刺激性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可致胃黠膜损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黠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胃炎是自身免疫机制所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胃组织不同组分的自身抗体。
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诊治规范

消化内科慢性胃炎患者诊治规范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本病十分常见,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三种最常见的慢性胃炎。
小儿慢性胃炎、老年人慢性胃炎近几年临床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现已明确Hp感染为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有人将其称为Hp相关性胃炎。
但其他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也可引起本病。
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目前认为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因素作用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年龄、吸烟、饮酒、食物刺激、药物、缺铁性贫血、金属接触、温度、放射治疗、胃内潴留、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因素、其他细菌、病毒感染等。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有害因素作用于易感人体而形成。
虽然病因不同而病理过程可能相似,由轻到重,由浅表到萎缩。
浅表性胃炎的炎症细胞浸润腺颈部较多,病理上可见到炎症细胞穿过腺颈部。
有医者认为此病理改变在胃炎发展的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腺颈部是腺体的生发中心,炎症引起腺颈部细胞的破坏,细胞更新率下降。
导致腺体不可逆的改变,最终形成萎缩性胃炎。
因此,萎缩性胃炎可以看作是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病变的最后结局。
(二)发病机制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黏膜层,有一系列基本病变,这些病变的程度不同又可分成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改变。
1.细胞浸润正常胃黏膜固有层仅有极少量的单核细胞,如果比较明显可认为是病态。
淋巴细胞常见于慢性炎症。
中性粒细胞常见于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的活动期。
嗜酸细胞比较少见。
2.白细胞游走(Leucopedesis)在腺窝上皮或腺管上皮细胞间,可见3~5成团的白细胞向外移动,与周围的细胞境界清楚,最后排出到腺窝或胃腔。
2010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胃炎西医诊疗常规(2010年版)【诊断依据】一、临床症状本病常起病缓慢,病程迁延。
①上腹隐痛无规律性、或上腹饱胀不适、餐后为甚、噯气反酸、食欲减退、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②A型胃炎(慢性胃体炎多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可有明显厌食、消瘦和贫血。
二、体检:上腹部轻度压痛,有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感觉异常。
三、检查1、胃镜及病理活检①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
②据病变的分布和范围胃窦炎(B型)、胃体炎(A型)和全胃炎。
③胃镜诊断:浅表性胃炎:红斑(点、片状、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粘膜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
皱襞变平甚至消失,粘膜血管显露,粘膜呈颗粒、或结节状。
④病理活检诊断:经病理活检可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组织学变化有:幽门螺杆菌(H.pylori)、慢性炎症(淋巴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即不典型增生),要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4级。
2、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从组织学上分两型:1、化生性萎缩:胃固有腺体被肠化或幽门化生腺替代。
2、非化生性萎缩:固有腺体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肌性组织替代或炎性细胞侵润引起固有腺体减少。
3、幽门螺杆菌检测:证实H.pylori现症感染。
4、X线钡餐检查:诊断价值有限。
主要用于不宜作内镜检查而又需要排除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者。
【治疗常规】一、一般治疗①清淡饮食;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③忌酒、浓茶、咖啡等,避免粗糙辛辣和不宜过快、过热、过硬饮食;④保持心情舒畅、乐观生活规律。
二、去除病因1、根除幽门螺杆菌指征:(有下列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①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患者(指胃粘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轻、中度不典型增生);②有胃癌家族史者;③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或溃疡者;④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评估慢性胃 炎预后的重要手段。通 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 胃黏膜的情况,判断炎 症的严重程度和是否愈
合。
病理检查
对于疑似恶性的慢性胃 炎患者,需要进行病理 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如果病理检查显示为 良性病变,说明预后较 好;如果为恶性病变,
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随访观察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医 生会建议定期随访观察 ,以了解病情的长期变 化和预后情况。通过随 访观察,可以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
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运动锻炼
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胃肠 蠕动,缓解胃胀、嗳气等症状 。
心理治疗
对于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 理因素导致的胃脘痛,可采用
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
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 良习惯,减少对胃黏膜的 刺激。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 胃部疾病。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01
02
03
长期上腹痛
疼痛性质可为钝痛、灼痛 、胀痛等,疼痛多与饮食 有关,常因进食不当而诱 发或加重。
消பைடு நூலகம்不良症状
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嗳气、反酸等。
胃肠道外症状
如乏力、消瘦、头晕、失 眠等。
诊断依据
• 病史:有长期上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且与饮食有关。 • 体征:上腹部轻压痛,或无阳性体征。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无异常,胃液分析显示胃酸分泌正常或偏低。 • 影像学检查:钡餐造影显示胃黏膜皱襞粗乱,胃壁僵硬,部分患者可见龛影。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概述】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为各种有害因子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胃粘膜而引起的慢性炎症。
可能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胆汁反流、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反复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尤其是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精神紧张或压力、遗传因素及某些慢性病影响等。
根据病理改变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儿童以前者为多(占95%以上),萎缩性胃炎很少见。
慢性胃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上消化道器质性疾病,也是反复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因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单凭临床诊断较困难,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因HP感染是常见原因,故应常规做HP感染的检查,以便确定是否给予HP根除治疗。
【病史要点】1.询问腹痛的病程、发作时间、有无发作间歇、发作诱因;记录腹痛与饮食的关系;腹痛的部位、性质。
2.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纳差、反酸、嗳气、上腹饱胀。
3.询问排便频率、大便性状,有无腹痛发作即感便意、排便后即腹痛缓解。
4.有无黑便、呕血。
5.了解有无胃病家族史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史,有无饮食不良习惯。
【体检要点】1.腹部检查,腹部有无固定的压痛部位(常代表病变部位)、有无包块、腹水征等。
2.评估生长发育状况、有无贫血。
【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首选检查方法。
能直接观察胃粘膜病变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
内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新鲜或陈旧性出血、粘液斑或/和胆汁反流。
患HP相关胃炎时,还可见胃窦粘膜微小结节形成。
2.钡餐检查:非创伤性检查、但病变检出率不高、准确性差,可作为胃镜的补充检查手段。
可见胃窦部激惹征,粘膜纹理增粗、迂回或锯齿状,幽门前区半收缩状态等。
3.病理学检查:胃镜下钳取胃粘膜做病理学检查,可明确有无炎症、区分急性与慢性、炎症是否活动、炎症分度(轻、中、重)。
【实用】慢性胃炎-诊疗规范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或)腺体萎缩性病变。
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密切相关。
我国成年人的感染率比发达国家明显增高,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胃窦炎患者感染率一般为70%〜90%。
其他原因如长期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噪美辛(消炎痛)等。
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中胆汁、肠液和胰液等可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发生炎症、糜烂和出血,并使胃腔内肝反弥散至胃黏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促进组胺分泌,引起胃壁血管扩张、炎性渗出而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
此外,口鼻咽部慢性感染灶、酗酒、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以及胃部深度X线照射也可导致胃炎。
我国胃炎多以胃窦部损伤为主,炎症持续可引起腺体萎缩和肠腺化生。
慢性胃炎的发病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胃体萎缩性胃炎常与自身免疫损害有关。
【临床表现】1.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节律性,一般于食后为重,也常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有一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如有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
胃体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者可出现贫血貌、全身衰竭、乏力、精神淡漠,而消化道症状可以不明显。
2.查体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胃体胃炎有时伴有舌炎及贫血征象。
【诊断要点】1.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所见和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
凡有上消化道症状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以除外早期胃癌、胃溃疡等疾病。
中年女性患者应作胆囊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结石的可能。
内镜和组织学诊断以2000年5月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99〜201)为依据。
(1)分类:内镜下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又称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反流,则诊断为非萎缩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伴胆汁反流。
(2)病变的分布和范围:胃窦、胃体和全胃。
慢性胃炎诊疗常规

慢性胃炎诊疗常规慢性胃炎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和(或)腺体菱缩性病变。
病因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我国成年人的感染率比发达国家明显增高,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其他原因如长期服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为非留体抗炎药。
十二指肠液反流,其中胆汁、肠液和胰液等可减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发生炎症、糜烂和出血,并使胃腔内胃酸反弥散至胃粘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促进组胺分泌,引起胃壁血管扩张、炎性渗出而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
此外,鼻咽部慢性感染灶、酗酒、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以及胃部深度X线照射也可导致胃炎。
我国胃炎多以胃窦部损伤为主,炎症持续可引起腺体萎缩和肠腺化生。
慢性胃炎的发病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胃体萎缩性胃炎常与自身免疫损害有关。
【临床表现】1、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不适、饱胀、隐痛、烧灼痛,疼痛无节律性,一般于食后为重,也常有食欲不振、暧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有一部分患者可无临床症状。
如有胃茹膜糜烂者可出现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
胃体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者可出现贫血貌、全身衰竭、乏力、精神淡漠,而消化道症状可以不明显。
2、查体可有上腹部轻压痛,胃体胃炎有时伴有舌炎及贫血征象。
【诊断要点】1、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所见和胃粘膜组织病理检查。
如有上消化道症状者都应进行胃镜检查,以除外早期胃癌、胃溃疡等疾病。
中年女性患者应作胆囊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结石的可能。
内镜表现:非萎缩性胃炎表现为红斑(点、片状、条状),粘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斑;萎缩性胃炎表现为粘膜呈颗粒状,血管透露,色泽灰暗,皱壁细小。
2、X线钢餐检查;主要用于排除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
3、疑为胃体萎缩性胃炎时,可作血常规、胃酸分泌量测定、血清胃泌素浓度、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吸收试验、血清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以及骨髓穿刺涂片等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1、针对病因,应清除鼻口咽部感染灶,戒烟忌酒。
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过于粗糙,忌含浓烈辛辣调料的食品或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
慢性胃炎诊疗常规

慢性胃炎诊疗常规
【概述】
慢性胃炎为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
1.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常见,绝大多数由HP感染所引起。
2.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病变主要是胃体和胃窦,本型常有遗传因素参与发病。
【临床表现】
病程迁延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现。
(1)有上腹饱胀不适,以进餐后加重,(2)无规律性隐痛、暧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少数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一般为少量出血,A型胃炎可出现明显厌食和体重减轻,可伴有贫血。
典型恶性贫血可出现舌炎,舌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在两足。
【诊断】
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检。
常用辅助检查有:(1)胃液分析:A型胃酸缺乏。
B型不影响胃酸分泌。
(2)血清学。
(3)HP检测,可做HP抗体测定。
(4)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治疗】
1.一般治疗
去除致病因素,戒烟酒,避免使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及控制口腔、咽部慢性感染.饮食规律,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
2.对症治疗
反酸或胃糜烂、出血者,可给予抑酸剂和粘膜保护剂;腹胀、恶心、呕吐者,可给胃动力药;胃痉挛痛者可给予解痉剂。
恶性贫血者应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
3.抗HP治疗
对即(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特别在有活动性者,应予根除治疗。
以胶体砌剂为基础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两大类,即一种胶体秘剂或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再加上若干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课件ppt
1
一、慢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 院流程
医学课件ppt
2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 (ICD-10:K29.502)
医学课件ppt
3
(二)诊断依据
慢性胃炎可分为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 殊类型胃炎三大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主要病因。 1.临床表现 症状无特异性,可有中上腹饱胀、隐痛,也常有食欲不振、 暖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一部分患者可无临 床症状。胃体萎缩性胃炎合并恶性贫血者可出现贫血貌、 精神淡漠,而消化道症状可以不明显。查体可有上腹部轻 压痛,胃体胃炎有时伴有舌炎及贫血征象。 2.鉴别诊断 主要和胃癌、消化性溃疡鉴别,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可明 确。胆囊和胰腺疾病也可表现为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当 按慢性胃炎处理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可通过B超等影像 学检查和生化检查等排除。
程10天。
医学课件ppt
11
(2)抑酸治疗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150mg,口服, 每日2次;或法莫替丁20mg,口服,每日2 次。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20mg,口服, 每日1次。
医学课件ppt
12
(3)胃黏膜保护
可用硫糖铝★lg每日3次,或枸橼酸铋钾 ★0.11g,口服,1日4次。
1.0g,口服,1日3次 0.11g口服, 1日4次,或0.22g,1日2次
10mg,口服,1日3次
片剂5-10mg,1日3次口服 针剂10mg,肌肉注射,1日1-2次 片剂5-10mg,口服,1日3次 针剂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1日1-2次
0.3-0.9g,口服,1日3次
0.5g,口服,1日2次 0.1g,口服,1日2次 0.5g,口服, 1日2次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忌用
与制酸药和抗生素合用时可减弱其疗效,故应 分开服用(间隔3小时)
主要和PPI等联用抗Hp治疗,疗程10天,饭后 服用
15
(六)标准住院日为4-7天
医学课件ppt
16
(七)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大 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 血糖、凝血功能、血 型;
医学课件ppt
10
①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0.22g+阿 莫西林★0.5g+呋喃唑酮☆0.1g,口服,1日2 次,疗程10天; ②奥美拉唑★20mg +枸橼酸铋钾★0.22g+克 拉霉素★0.5g+呋喃唑酮☆0.1g,口服,1日2 次,疗程10天; ③奥美拉唑★20mg +枸橼酸铋钾★0.22g+阿 莫西林★0.5g+克拉霉素★0.5g,1日2次,疗
医学课件ppt
13
(4)对症治疗
促胃动力:多潘立酮★10mg,口服,1日3 次;或甲氧氯普安★5-10mg,口服,1日3 次。
解痉:山莨菪碱片剂★5-10mg,口服,1日 3次,针剂★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1日 1-2次。
助消化:乳酶生★0.3-0.9g,口服,1日3次。
常见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表。
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件ppt
19
二、慢性胃炎基本诊疗路径双向转 诊流程
医学课件ppt
20
(一)向上级医院转诊指征
具备下列任一指征可转上级医院:
1.既往未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此次应 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2.伴恶性贫血;
3.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体重下降,大便潜 血持续阳性。
医学课件ppt
21
(二)安全转诊方法、步骤
医学课件ppt
4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慢性胃炎(ICD-10疾病 编码:K29.50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 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医学课件ppt
5
(四)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促进炎症消退、防止病情发展和 对症处理。
医学课件ppt
注意事项
为肠溶剂型,服用时不要嚼碎,不宜同时服用 其它抑酸剂,妊娠期妇女一般不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老年人用药应调整剂量 妊娠妇女、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忌用
可引起便秘,疗程一般在4周之内, 抗酸剂可影响其疗效,两者不宜同时服用
与抑酸药合用时,不宜两药同时服用,可在饭 后服用
机械性肠梗阻者忌用,可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 应
医学课件ppt
6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①根除Hp治疗 ②抑酸治疗 ③胃黏膜保护 ④对症治疗
医学课件ppt
7
1.一般治疗
进食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少吃过酸过 甜食物及饮料,忌烟酒、浓茶、咖啡。避 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等。
医学课件ppt
8
2.药物治疗
1.落实转诊交通工具、人力,通知上级医院 做好接诊准备。
以反酸、腹痛为主要表现,尤其内镜下表现 糜烂明显的病例,可给予粘膜保护剂及抑 酸治疗。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明显者, 以黏膜保护剂应用为主。消化不良以腹胀、 早饱为主要表现及胆汁反流的病例,应用 促动力药物。
医学课件ppt
9
(1)根除Hp治疗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 变、有胃癌家族史者应给予根除Hp治疗,其他慢 性胃炎合并Hp感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根除Hp 治疗。根除Hp治疗能使很多患者消化不良症状消 失,同时减轻炎症程度、减少肠上皮化生的发生。 常用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质子泵抑制剂 或铋剂加两种抗生素。为减少耐药发生,可选择 铋剂加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四联治疗方 案。如青霉素过敏,可选用不含阿莫西林的方案, 推荐方案如下。
心电图、胸片,B超 (肝胆脾胰)。
2.选检项目
立位腹平片、CT、血淀 粉酶。
医学课件ppt
17
(八)出院标准
症状减轻或消失。
医学课件ppt
18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调整药物治疗,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恶性贫血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伴有胃粘膜重度异型增生者,需要进一步 治疗。
医学课件ppt
14
慢性胃炎常用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名称 抑酸剂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胃粘膜保护剂 硫糖铝★ 枸橼酸铋钾★ 胃肠解挛和促动力药 多潘立酮★
甲氧氯普胺★
山莨菪碱★
助消化药 乳酶生★
抗菌药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克拉霉素★
用法及用量
20mg,口服,1日1次
0.15g,口服,1日2次 20mg,口服,1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