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焊接

课程设计焊接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以及焊接工艺等;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常见焊接操作,并能够判断和处理焊接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认识焊接技术在工程和制造领域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焊接操作的技巧和工艺,培养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首先,将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焊接过程中涉及的热力学和物理化学原理。
其次,将介绍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电阻焊等,并介绍各种焊接方法的操作步骤和应用范围。
然后,将介绍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包括焊接材料的分类、性能和选用原则。
最后,将介绍焊接工艺的制定和实施,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和焊接质量的判断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焊接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知识。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焊接技术的相关问题。
然后,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实际焊接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最后,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和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焊接技术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权威和实用的焊接技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相关的焊接技术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焊工培训学校手工课程设计

焊工培训学校手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焊接基本原理,包括焊接方法、材料及设备的选择。
2. 学生掌握焊缝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焊接结构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要领,熟悉焊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手工电弧焊设备,进行基本的焊接练习。
2. 学生能够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参数,完成一定难度的焊接任务。
3. 学生能够分析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焊接实践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本课程针对焊工培训学校的学生特点,结合教学要求,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手工焊接的基本技能,提高焊接质量,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介绍焊接过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和化学变化。
教材章节:第一章 焊接概述2. 焊接材料与设备:介绍常用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的特性及选用原则;讲解焊接设备(如手工电弧焊机、气瓶等)的结构、性能及操作要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焊接材料与设备3. 焊接工艺:讲解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要领、焊接参数的选择及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析常见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第三章 焊接工艺4. 焊接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练习,包括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难度的焊接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焊接实践5. 安全防护:强调焊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现场安全操作规范等。
焊接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焊接技术应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焊接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焊接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掌握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焊接方法;了解焊接接头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焊接设备和材料;具备一定的焊接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常见的焊接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焊接技术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常用焊接方法及其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焊接技术的基本概念:介绍焊接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焊接过程的基本原理:讲解焊接过程的热力学、电化学和力学基础。
3.常用焊接方法:介绍气体保护焊、电弧焊、电阻焊等常用焊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4.焊接接头的设计和工艺要求:讲解焊接接头的设计原则、结构形式和工艺要求。
5.焊接质量控制:介绍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控制技术和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
6.焊接技术应用:介绍焊接技术在工程结构、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针对焊接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焊接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解决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焊接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焊接技术教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焊接技术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电子焊接相关课程设计

电子焊接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焊接的基本原理,掌握焊接过程中电流、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常用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电子元件的焊接技术要求。
3. 学生能了解电子焊接中的安全知识,如防止触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焊接设备,正确选用焊接工具和材料。
2. 学生能独立完成电子元件的焊接,保证焊接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 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检测,发现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子技术,对电子制作产生兴趣,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注重团队协作,遵守工艺纪律。
3.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关注环保,珍惜资源。
本课程针对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焊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安全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焊接基本原理:讲解焊接过程中电流、温度、时间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焊接技术的关键因素。
相关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焊接技术”。
2. 焊接工具和材料:介绍常用焊接设备、工具(如电烙铁、焊台等)和材料(如焊锡、助焊剂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关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四节“焊接工具与材料”。
3. 电子元件焊接技术:讲解不同类型电子元件的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及焊接质量检验。
相关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五节“电子元件的焊接与拆焊”。
4. 焊接安全知识:传授防止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相关教材章节: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焊接安全”。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焊接练习,指导学生掌握焊接技巧,提高焊接质量。
20钢焊接课程设计

20钢焊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0钢的焊接特性,包括焊接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组织性能演变及焊接缺陷的类型。
2. 使学生掌握20钢焊接的关键工艺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
3. 让学生了解20钢焊接接头的质量评定标准及检测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操作焊接设备进行20钢焊接的能力,并能够合理调整焊接参数以获得优质焊缝。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焊接检测设备,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评定和缺陷分析。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如调整焊接工艺以减少焊接缺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焊接工程的严谨态度,强调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激发学生对焊接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工匠精神,认识到焊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将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20钢焊接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20钢的基本特性: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等,参考教材第二章。
- 20钢的化学成分对焊接性能的影响;- 20钢的力学性能及其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 20钢焊接性的特点及焊接工艺的选择。
2.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调整:涉及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参考教材第三章。
-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和焊接质量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预热、后热处理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3. 焊接缺陷的类型及防止措施:包括气孔、裂纹、夹杂物等,参考教材第四章。
- 常见焊接缺陷的类型、成因及其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防止焊接缺陷产生的措施;- 焊接缺陷的检测与评定方法。
4. 焊接接头质量评定与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等,参考教材第五章。
- 焊接接头质量评定的标准与要求;- 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焊接接头质量评定案例分析与实操。
金属焊接课程设计

金属焊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金属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了解焊接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实验,并评估焊接质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金属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技术的重要性和创新精神的认识。
通过对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金属焊接的基本原理:介绍金属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如熔化焊接、压力焊接和电阻焊接等。
2.焊接方法:介绍常见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接、电弧焊接、气体保护焊接等,并讲解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3.焊接过程:讲解焊接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熔化、熔池形成、熔池控制等。
4.焊接设备:介绍焊接设备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如焊接电源、焊接机器人等。
5.焊接质量评估:讲解焊接质量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如视觉检测、无损检测等。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将讲解金属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将分组讨论焊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将提供实际的焊接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焊接实验,实践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金属焊接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焊接过程和设备。
q235a焊接课程设计

q235a焊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Q235A钢的材料特性,掌握焊接工艺的基本知识;2. 学生能够描述焊接过程中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3. 学生能够解释Q235A钢焊接接头的常见缺陷及其成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焊接设备,进行Q235A钢的焊接操作;2. 学生能够根据Q235A钢的焊接特性,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3. 学生能够运用焊接检测方法,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焊接工艺的兴趣,增强对制造业的认同感;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焊接操作规程,注重个人和他人的安全;3.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焊接基础知识,但对Q235A钢的焊接工艺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焊接技能。
教学要求:结合Q235A钢的焊接特性,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焊接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介绍焊接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焊接过程中物理化学变化;- 教材章节:第一章 焊接概述- 内容:焊接原理、焊接方法、焊接过程的基本现象。
2. Q235A钢材料性质:分析Q235A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其对焊接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二章 焊接材料- 内容:Q235A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性分析。
3. 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讲解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 焊接工艺参数- 内容: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4. 焊接操作技巧:介绍Q235A钢的焊接操作要领,示范焊接过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焊接操作技巧- 内容:Q235A钢焊接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焊接技巧。
焊接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

焊接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焊接过程中金属材料的物理与化学变化。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焊接设备及其适用范围,掌握设备选择的基本原则。
3. 引导学生掌握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能够合理设置焊接参数。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焊接设备,进行基本的焊接操作,并能够判断焊接质量。
2. 提高学生解决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焊接工艺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适的焊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焊接技术与设备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焊接操作规程,关注环境保护。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焊接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但对焊接技术与设备了解较少,需要结合实践提高其认知。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焊接技术基本原理:讲解焊接过程中金属的熔化、结晶、冷却等物理化学变化,使学生理解焊接接头形成的原理。
教学内容涉及课本第1章:焊接基本概念与原理。
2. 焊接设备与工艺:介绍常见焊接设备(如氩弧焊机、激光焊机等)的结构、原理及适用范围,探讨设备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涉及课本第2章:焊接设备与工艺参数。
3.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分析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等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指导学生如何合理设置工艺参数。
教学内容涉及课本第3章: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绪论 (1)1.1目的和任务 (1)1.2压力容器简介、分类及储气罐作用 (2)1.2.1压力容器简介 (2)1.2.2压力容器分类 (2)1.2.3 储气罐作用 (2)2压力容器的设计 (5)2.1筒体 (5)2.2封头 (9)2.2.1相关计算 (9)2.2.2封头几何形状 (10)3压力容器附件 (11)3.1进料管、人孔、安全法接口、排气管、压力表接口、出料管 (11)3.2法兰的选择 (11)3.3人孔的选择: (12)3.4垫片的选择 (12)4补强圈设计 (14)4.1补强设计方法判别 (14)4.1.1补强的确定 (14)4.1.2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15)4.1.3有效补强范围 (15)4.1.4有效高度的确定 (15)4.1.5有效补强面积 (16)4.1.6补强面积 (16)5容器设计的计算校核 (17)5.1压力试验 (17)5.1.1水压试验 (17)5.1.2三向应力校核 (17)6焊接材料和方法的选择 (18)6.1焊接方法的选择 (18)6.1.1焊缝接头的布置 (18)6.2焊接材料的选择 (19)7总结 (21)参考文献 (22)摘要储气罐安装空压机之后,不仅能储存压缩空气,减少由于压缩机排气不连续产生的压力脉动,实现供气和用气的平衡,而且能降低压缩空气的温度,减少过虑器和干燥剂的负荷。
储气罐的选择要注意如下问题:1、壳体材料:储气罐属于压力容器,壳体常用的材料有Q235-B、16MnR、16MnDR2、储气罐总高:气源房房体的高度在2.9米左右,考虑到气源经常移动运输,3结构编辑在城市供燃气工程中用于储存燃气的容器结构。
容器的作用见储气罐,它也用于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工业中。
按储气压力不同分为低压和高压两类,前者按构造又有湿式和干式之分。
湿式储气罐储气罐的主要荷载是内部气体压力、风荷载及地震作用。
在风荷载中应考虑风振系数。
高压球形罐的风荷载体型系数一般可取0.30~0.35。
湿式罐的水平地震作用包括水槽和各塔节自重所产生的地震力,以及水槽内的水因振动所引起的动水压力。
干式罐的水平地震作用包括筒身自重和活塞重量所产生的地震力。
计算雪荷载时要考虑雪在罐顶的局部堆积所引起的偏心力矩。
在各种荷载和内压作用下,罐的外壳壁板及顶板按薄壳结构无矩理论分析其内力。
低压储气罐的壁板和顶板厚度一般并不由强度决定,而是由构造和防腐要求决定。
导柱式储气罐的导柱架承受由导轮传来的塔节上的风力和水平地震力,可按平面桁架分析方法将导轮压力分解到各个平面,求出其杆件内力。
螺旋导轨式储气罐塔节上的内立柱、上下圈板和导轨构成空间框架,承受导轮传来的风荷载和地震力的水平分力。
干式储气罐的筒体在风荷载、水平地震力和内压作用下要验算其局部和整体稳定。
球形罐在内压作用下抗拉能力较强,但在负压下其稳定性很差,因此需要规定最低使用压力,以保证在气温下降而内压随之下降时不出现负压。
制作低压储气罐时,将罐体分为若干部件在加工厂内预制,然后进行现场总安装,这样可减少现场安装焊缝。
1绪论1.1目的和任务焊接结构设计目的是在完成焊接结构生产理论教学课程后,进行的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焊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对所学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典型焊接结构(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焊接工艺,掌握焊接结构的整体设计、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卡的编制要领;最终使学生具有根据生产实际独立制定焊接结构焊接工艺的能力。
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程设计完成后,能达到独立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焊接结构(主要是压力容器)的任务。
使学生掌握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查阅和运用标准资料、手册等有关技术的能力。
本次焊接结构设计任务是:高沸物罐的焊接结构设计具体要求:1).每组合作完成储气罐的整体装配图;2).将储气罐根据结构划分成筒体、封头、接管三部分,并使每个同学独立完成;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课题设计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卡;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附件二)。
工作压力:1.96MPa设计压力:2.16MPa主要受压元件材质:16MnDR直径:1.6m1.2压力容器简介、分类及储气罐作用1.2.1压力容器简介压力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压力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
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1.2.2压力容器分类(一).按压力等级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内压容器与外压容+器。
内压容器又可按设计压力(p)大小分为四个压力等级,具体划分如下:①低压(代号L)容器 0.1 MPa≤p<1.6 MPa;②中压(代号M)容器 1.6 MPa≤p<10.0 MPa;③高压(代号H)容器 10 MPa≤p<100 MPa;④超高压(代号U)容器 p≥100MPa。
(二).按容器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①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
②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
③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
④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1.2.3储气罐作用储气罐是指专门用来储存气体的设备,同时起稳定系统压力的作用,根据储气罐的承受压力不同可以分为高压储气罐,低压储气罐,常压储气罐。
储气罐不同分:碳素钢储气罐、低合金钢储气罐、不锈钢储气罐。
按照压力分:低压储气罐、中压储气罐、高压储气罐。
储气罐(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接管、密封元件和支座等零件和部件组成。
此外,还配有安全装置、表计及完成不同生产工艺作用的内件。
储气罐的作用是维持压缩空气系统的管网压力不要出现大的波动。
由于压缩空气系统末端的用气量一般不可能是任何时候都是平稳的,所以要利用储气罐来平衡系统压力的平稳和减少空压机的频繁加载和卸载。
另外一个作用是对经干燥后的压缩空气再次进行冷却,以减少压缩空气中水份的含量。
因此咸阳移山压缩机公司提示您:最好给压缩机配备储气罐。
1.3压力容器的选材——二氧化碳储气罐由于所设计的压力容器—储气罐内部发生腐蚀,因此应选用耐蚀的材料。
这次选用的是主要受压元件材质:16MnDR,是普通低合金钢,是锅炉压力容器专用钢,压力容器的常用材料。
它的强度较高、塑性韧性良好。
常见交货状态为热轧或正火。
属低合金高强度钢,含Mn量较低。
性能与20G(412-540)近似,抗拉强度为(450-655)稍强,伸长率为19-21%,比20G的大于24%差。
16MnR 钢是屈服强度为340MPa级的压力容器专用板,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磷、硫含量略低于普16Mn钢,除抗拉强度、延伸率要求比普通16Mn 钢有所提高外,还要求保证冲击韧性。
它是目前我国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
化学成分具体如表1.1《压力容器高合钢板的化学成分(摘自GB4237, GB4238)》。
2压力容器的设计2.1筒体筒体的公称直径i D 有标准选择,而它的长度L 可以根据容积要求来决定。
根据公式 V 42i =L D π 取 3.75i=D L 将 3.75i=D L 代入得: 1600=i D 采用标准椭圆封头,查标准JB/T4746-2002《椭圆形封头内表面、容积》中表2.1,表2.1椭圆形封头内表面、容积(JB/T4746-2002)得公称直径1600mm ==i n D D ,深度H 为425mm ,容积为123m 。
根据 1.12g ⨯=+V V V 筒体封头 代入数据得: 1.10.0830.3540.0162⨯=⨯⨯+L π 解得6m =L 3.75i =D L 在2.5-4之间 。
筒体的厚度计算:由设计厚度公式[]c t i -2P D P C φσδ=可得 设计温度也是压力容器的设计载荷条件之一,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设定元件的金属温度。
当元件金属温度不低于0℃时,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当元件金属温度低于0℃时,其值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所以设计温度选择为150℃。
[]tσ的数值根据设计温度和材料表2.2《压力容器用高合金钢板的许用应力》,查出。
表2.3压力容器用钢板厚度偏差 (GB6694-1996)根据表中数据得出:1C =0.25 mma 、计算厚度:()()67.101621163216002.16=-⨯⨯÷⨯=。
δmm ,圆整得mm 11=δ。
(钢板厚度负偏差5.21=C ,腐蚀裕度mm 12=C ,)b 、名义厚度:。
mm 67.112n =+=C δδc 、有效厚度:92.1121n e =--=C C δδmm ,圆整得mm 12=δ。
2.2封头2.2.1相关计算椭圆形封头的厚度计算:由封头厚度[]CC PD P 5.02kt i -=φσδ 可得:标准椭圆形封头k 值取1,[]t σ的数值根据表2-1-6《压力容器用高合金钢板的许用应力》,查出。
表2.5压力容器用钢板厚度偏差(GB6694-1996)根据表中数据得出:1C =0.25 mma 、计算厚度:mm 64.1016.25.0116321160016.2=⨯-⨯⨯⨯⨯=δ, 圆整取mm 11=δ(钢板厚度负偏差25.01=C ,腐蚀余量mm C 12=,)b 、名义厚度:mm C n 1267.112≈=+=δδc 、有效厚度:mm C C n e 42.1021=--=δδ,圆整取mm 11=δ 2.2.2封头几何形状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2.6。
Dn 为公称直径Dn=1600mm ,深度H=425mm ,mm h 1061=。
图2.6标准椭圆形封头3压力容器附件高沸物罐要开设进料管、人孔、排气管、压力表接口、出料管,并根据各接口的大小选择相对应的法兰及垫片。
3.1进料管、人孔、安全法接口、排气管、压力表接口、出料管表3.1管口表接管代号公称尺寸公称压力连接尺寸标准连接面形式用途或名称a DN80 PN1.6MPa HG20595-1997 MFM 进料管b DN80 PN1.6MPa HG20592-1997 MFM 安全阀接口c DN500 PN1.6MPa HG/T21523-2005 MFM 人孔d DN65 PN1.6MPa HG20595-1997 MFM 排气口e DN25 PN1.6MPa HG20595-1997 MFM 压力表接口f DN80 PN1.6MPa HG20595-1997 MFM 出料管注意:安全阀、空气进出口管、压力表接管高度均为150mm3.2法兰的选择根据管口公称直径选择相应的法兰,1.6MPa时选用带颈对焊榫槽法兰,主要参数如表3.2:表3.2法兰尺寸表公称通径钢管外径连接尺寸法兰厚度C法兰颈法兰高度H B法兰外径D螺栓孔中心圆直径K螺栓孔直径L螺栓孔数量n螺纹ThNS H RB25 32 115 85 14 4 M12 16 46 2.6 6 4 40 65 76 185 145 18 4 M12 20 92 2.9 10 6 48 80 89 200 160 18 8 M16 20 110 3.2 10 6 50500 530 715 650 33 20M30×234 578 11 16 12903.3人孔的选择:根据HG/T 21523-2005 水平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结构及选材如图表3.3:图表3.3水平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结构及选材人孔的选型3.4垫片的选择参照HG/T 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当压力等级≤1.6MPa 且有剧毒介质时,选择缠绕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