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概论 第二章 轧制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轧制理论基础..

轧制理论基础..
bB 100 % b lL 100 % l
H
bB b 100 % 100 % B B
b ln B l ln L
相对延伸量
lL l 100 % 100 % L L
变形系数的表示法
轧制时表示各向变形系数的关系式
1


1
.
ln 1/η +lnω +lnμ =0
3)鼓形宽展
• 轧件侧面变成鼓形而造成的展宽量,用ΔB3表示, 此时轧件的最大宽度为 B3 =B2+ΔB3=B1+ΔB1+ΔB2 +ΔB3
轧件的总展宽量为: ΔB=ΔB1 +ΔB2 +ΔB 3
• 上述宽展的组成及其相互的关系,由下图清楚地 表示出来。
宽展的组成及其相互的关系
4 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前滑和后滑
2)提高β的方法
• (1) 改善轧辊或轧件表面状态,以使β升高 • 初轧粗轧在轧辊刻槽焊点滚花等目的均使f升, β升. • 精轧通过立轧高压水去除氧化皮等办法改善轧 件表面状态,使f升, β升. • (2) 合理调节轧制速度 • 利用稳定轧制条件下的剩余摩擦力,采用低速 咬入,高速轧制.
作业
• 已知 某1150轧机钢锭尺寸 880*880/635*635*1400 热轧,该条件下允 许咬入角28°问: • 1)从理论讲,改钢锭如何轧制可使轧件轧一 道次厚度最小,轧后厚度为多大 • 2)求该轧制条件下的最大咬入角和接触弧长.
物理概念
• 根据物理概念: • 摩擦系数可用摩擦角表示,即摩擦角的正 切就是摩擦系数f。 • tgβ=f • 则 tgβ≥tgα • β≥α!!! • 轧制过程中的咬入条件为摩擦角大于咬入 角, Β=α为临界条件。
咬入的几何意义
α
β

轧制理论)轧制原理PPT

轧制理论)轧制原理PPT
数值模拟软件
开发专门的数值模拟软件,如MSC.Marc、ABAQUS等,可实现轧制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提高模拟的准确性和效率。
模拟结果验证
通过与实际轧制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际生产 提供指导。
人工智能技术在轧制理论中的应用
神经网络模型
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轧制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可以实现轧制参数 的优化和自适应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制压力和力矩。
05 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
CHAPTER
温度场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热传导方程
描述物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 化的偏微分方程,是温度场分析 的基础。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确定热传导方程的解,初始条件 为物体初始时刻的温度分布,边 界条件为物体表面与周围环境之 间的热交换情况。
有限差分法
02 轧制变形基本原理
CHAPTER
轧制变形的基本概念
轧制变形
指金属坯料在两个旋转轧辊的缝 隙中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 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加工
方法。
轧制产品
通过轧制变形得到的产品,如板材、 带材、线材、棒材等。
轧制方向
金属在轧辊作用下变形的方向,通 常与轧辊轴线平行。
轧制变形的力学基础
利用塑性变形区的滑移线 场,通过数学解析计算轧 制压力。
上限法
基于塑性变形理论的上限 定理,通过构建速度场计 算轧制压力的上限值。
轧制力矩的计算方法
能量法
根据轧制过程中的能量守恒原理,通过计算变形 功来计算轧制力矩。
解析法
基于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理论,通过数学解析计 算轧制力矩。
有限元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轧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从而计算轧制力矩。

轧钢工艺基础理论培训讲义

轧钢工艺基础理论培训讲义

轧钢⼯艺基础理论培训讲义轧钢基础理论培训讲义第⼀章钢材品种及其⽣产系统⼀、钢材的压⼒加⼯⽅法1、压⼒加⼯⽅法:就是⽤不同的⼯具,对⾦属施加压⼒,使之产⽣塑性变形,制成⼀定形状产品的加⼯⽅法。

除轧制外还有锻造、冲压、挤压、冷拔、热扩、爆炸成型等。

2、轧钢:在旋转的轧辊间改变钢锭、钢坯形状的压⼒加⼯过程并希望得到需要的形状和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钢的⼒学性能叫做轧钢。

⽬的:得到需要的形状(精确成形)、改善钢的内部质量,提⾼钢的⼒学性能。

3、热轧:⾦属在⾼于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为热轧。

4、冷轧:⾦属在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称为冷轧。

钢的再结晶温度⼀般在450~600℃⼆、轧钢成品的种类1、轧钢产品品种:是指轧制产品的钢种、形状、⽣产⽅法、⽤途和规格的总和。

轧制品种的多少是衡量轧钢⽣产技术⽔平的⼀个重要标志。

2、板管⽐:按照轧制产品的断⾯形状特征和⽤途,通常热轧钢材可以分为板材、管材和型材等种类。

在热轧钢材总量中板材和管材产量所占的百分⽐称为板管⽐。

⼯业发达国家的板管⽐以达到60%以上。

我国⽬前板管⽐已接近40%。

板管⽐的⼤⼩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个国家的钢铁⼯业发展⽔平。

三、轧钢⽣产系统1、型钢⽣产系统:是单⼀化的轧钢⽣产系统。

基本轧机是⽅坯轧机、中⼩型轧机和各类成品型轧机。

2、钢板⽣产系统:是⽣产各类钢板、带钢的轧钢⽣产系统。

⼀般⽣产规模较⼤,年产量在300万t以上。

3、钢管⽣产系统:⽣产各类钢管的轧钢⽣产系统。

4、混合⽣产系统:⽣产型钢、板带钢和钢管或其中任何两类轧制产品的轧钢⽣产系统。

5、冶⾦⽣产过程的短流程冶⾦⽣产过程⼤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阶段到20世纪40年代,⽣产⼯艺过程的基本模式是:炼焦——烧结——⾼炉冶炼——平炉冶炼——铸锭——初轧开坯——成品轧制;第⼆阶段到20世纪50年代,⽣产⼯艺过程的基本模式是:炼焦——烧结——⾼炉冶炼——转炉冶炼——连铸——各类成品轧机轧制;第三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产⼯艺过程的基本模式是:电炉(炉外精炼)——连铸——成品连轧。

第二篇轧制工艺基础

第二篇轧制工艺基础

d.采用铸锭的小型生产系统的工艺过程:其 特点是通常在中、小型轧机上用冷的小钢 锭经一次加热轧制成材。 所有采用铸锭的生产工艺都是落后的,已 经或将要遭到淘汰。 不管是哪种类型,其基本工序都是:原料 准备(清理)-加热-轧制-冷却精整处理。
合金钢生产工艺流程
• 可分为冷锭和热锭以及正在发展的连铸坯三种作 业方式。 • 由于对合金钢材的表面质量和物理机械性能等技 术要求比普通碳素钢高,并且钢种特性也较复杂, 故其生产工艺过程一般也比较复杂。 • 除各工序的具体工艺规程会因钢种不同而不同以 外,在工序上比碳素钢多出了原料准备中的退火、 轧制后的热处理、酸洗等工序,以及在开坯中有 时还要采用锻造来代替轧钢等。
2.型钢生产系统:规模往往并不很大。 大型:年产100万t以上; 中型:年产30万-100万t; 小型:年产30万t以下。 3.混合生产系统: 在一个钢铁企业中可同时生产板 带钢、型钢或钢管时,称为混合系统。 • 无论在大型、中型或小型的企业中,混合系统都 比较多,其优点是可以满足多品种的需要。 • 但单一的生产系统却有利于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钢材的冷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 钢材的冷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冷轧和冷 拔。 • 其特点是必须有加工前的酸洗和加工后的 退火相配合,以组成冷加工生产线。
有色金属(铜、铝等)及其合金轧 材生产系统及工艺流程
• 铜、铝及其合金的轧材应用比较广泛,其生产系 统规模却不大,一般是以重金属和轻金属分别自 成系统进行生产的,在产品品种上多是板带材、 型线材及管材等相混合,在加工方法上多是轧制、 挤压、拉拔等相混合,以适应于批量小,品种多 及灵活生产的特点和要求。 • 但也有专业化生产的工厂,例如电缆厂、铝箔厂、 板带材厂等。 • 有色金属及合金的轧材主要是板带材,至于型材、 管材乃至棒材则多用挤压及拉拔的方法生产。

轧钢基础知识2

轧钢基础知识2

19、轧制速度:轧制速度就是与金属接触处的轧辊圆 周速度。
20、终轧速度:最后一架轧机的速度即成品架速度称 之为终轧速度。 21、升速轧制:轧制带钢时,低速穿带的带钢头部被 卷取机咬住之后,带钢与卷取机同步升速进行高速轧制 的方法。 22、连轧和连轧常数:一根轧件同时在几架轧机上轧 制并保持在单位时间内轧件通过各轧机的体积相等的轧 制叫连轧。单位时间内通过每架轧机的金属体积等于一 个常数,这个常数就叫连轧常数。 23、张力:在连轧过程中,前后两架轧机存在金属秒 流量差,当后架的秒流量大于前架时,造成前、后架之 间的轧件受到前架轧机的拉力作用,此力通常称为张力。
C、摩擦系数的影响 摩擦系数和宽展成正比,这是因为摩擦系数增加时,金属纵向流动所受 的阻力比横向流动所受到的阻力增加得快,这就是说,凡是影响摩擦系 数的因素对宽展都有影响。生产过程中,钢种的更换对摩擦系数 值影响 很大。在编制作业计划时应尽量避免频繁调换钢种。 D、轧制速度的影响 当轧制速度超过2-3m/s时,摩擦系数值随着速度增加而急剧下降,这就 影响到宽展,因摩擦系数 减小,宽展亦随之减小。源自变形抗力的概念

金属是由原予组成的质点系统.在原子间除有引力外,还有 斥力存在.当原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 为引力;随着距离的减小,斥力比引力增大的快,因此在距 离较小时斥力将超过引力,原子间的作用将表现为斥力。当 原子间的吸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时,原子的势能最低,原子 所处的位置将是稳定平衡位置,此时我们称物体处于自由状 态。 当有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原子将离开其稳定平衡位置而 被激发。结果物体的势能增高并且产生尺寸和形状的弹性改 变。被激发的原子力图回到其稳定平衡位置上去,原子偏离 离稳定平衡位置愈严重.力图回到稳太平衡放置的趋向愈大。 随着外力的增大,原子相对其本身稳定平衡位置的偏离将 增大,当超过一定数值时,原子即转向新的稳定平衡位置, 结果物体开始产生塑性变形。可见塑性变形的单元过程乃是 大量原子定向地由一些稳定平衡位置向另一些稳定平衡体置 的非同步地移动。这种过程的多次重演,将使物体的尺寸和 形状产生可觉察的塑性改变。

(金属轧制工艺学)2轧制工艺基础

(金属轧制工艺学)2轧制工艺基础
➢ 当高温时,由于合金钢一般熔点都较低,因而合金 钢变形抗力可能大为降低,例如,高碳钢、硅钢等 在高温时甚至比低碳钢还要软。
2021/6/30
13
碳素钢加工特性
(3)导热系数
➢随着钢中合金元素和杂质含量的增多,导热 系数几乎没有例外地都要降低。
➢钢的导热系数还随温度而变化,一般是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但碳钢在大约800℃以下是随 温度升高而降低的。
生产实践表明生产实践表明钢的组织是影响钢材性能的钢的组织是影响钢材性能的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而钢的组织又主要取决于化学成而钢的组织又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和轧制生产工艺过程分和轧制生产工艺过程因此通过控制工艺因此通过控制工艺过程和工艺制度来控制钢材组织结构状态过程和工艺制度来控制钢材组织结构状态通过对组织结构状态的控制来获得所要求的通过对组织结构状态的控制来获得所要求的使用性能使用性能是我们是我们轧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轧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7
碳素钢加工特性
(5)相图形态
➢ 合金元素在钢中影响相图的形态,影响奥氏体的形成 与分解,因而影响到钢的组织结构和生产工艺过程。
例如,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都没有相变,因而不能用淬火的 方法进行强化,也不能通过相变改变组织结构,而且在加热 过程中晶粒往往容易粗大。
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一般皆属于珠光体钢,不可能是马氏 体、奥氏体或铁素体钢。其实碳素钢也可以说是一种合金钢, 碳也有升高相图中A4点和降低A3点的作用,所以高碳钢的生 产工艺特性一般相近于合金钢,而低合金钢则与碳素钢相接 近。
2021/6/30
25
轧材生产各基本工序
➢考虑经济效益和生产的可能性的条件下要使各
项消耗降低
原料的准备主要是检查、清理表面各种缺陷(结疤、 裂纹、夹渣、折叠等)如果不在轧前加以清理,轧

轧制原理培训教材

轧制原理培训教材

轧钢培训教材(原理部分)轧钢项目部工艺组编制二○○四年二月十八日目录第一篇金属塑性变形原理 (03)1、力和应力 (04)2、塑性变形基本规律 (06)3、金属的塑性 (09)4、变形抗力 (12)第二篇轧制原理 (14)1、轧制理论 (14)2、轧制工艺基础 (25)3、棒材生产轧机种类及其形式 (31)4、切分轧制 (40)5、标准贯彻 (44)第一篇金属塑性变形原理钢铁厂的各个压力加工车间都是利用金属具有塑性这一特点,对金属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它的形状、尺寸和性能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我们所要求的产品。

常见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有:锻造、轧制、拉拔和挤压等。

锻造—在锤头的冲击力或水压机的压力作用下,使坯料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加工方法。

锻造可分为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轧制—简单地说,使金属在旋转的轧辊之间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

拉拔—包括拉丝和拔管。

拉丝是将外力作用于金属前端,使其通过模孔,从而使金属地断面缩小,长度增加地一种方法。

拔管是将中空管坯通过模孔使管径减小,管壁变薄(或加厚)地过程。

拉拔一般在冷状态下进行。

挤压—将金属放在挤压圆筒中,通过压力机地作用在圆筒地一端施加压力,使金属从模孔中挤出,从而得到不同形状地成品(棒材、线材、管材或异型材)地加工方法。

冲压—又称“板料冲压”,利用冲模借压力机地作用,对放在凹模和凸模间地板料进行冲裁(冲孔、落料等)或成型(弯曲、拉伸等)地加工方法。

冲压一般在常温下进行,所以也称冷冲压。

第一章力和应力金属压力加工过程,通过工具(轧辊或模具)把外力传到金属上,在外力作用下,金属运动受到阻碍时,金属内部则产生与外力平衡地内力,同时引起金属变形。

故金属发生地变形是受外力和内力作用的结果。

一、外力金属在变形时所受的外力可分为三种:即作用力、约束反力和摩擦力。

1、作用力:作用力是由压力加工设备的动作而产生的(如锻锤的机械动作,轧辊的转动等)。

作用力的大小由金属变形时所需能量的大小所决定。

《轧钢工艺学》讲稿第二篇轧制工艺...

《轧钢工艺学》讲稿第二篇轧制工艺...

《轧钢工艺学》讲稿第二篇轧制工艺基础7 轧材种类及其生产工艺流程一、模铸和连铸模铸:将钢水浇铸在一个个钢锭模内,钢水冷却凝固后脱模成为钢锭,然后送到轧钢车,间,经加热后用初扎机(或开坯机)将其扎成多种规格的钢坯。

然后再经成品扎机扎成各种钢材。

这种生产方法知道仍在钢材生产中占着重要地位。

连铸:将钢水直接铸成一锭,断面形状和规格的钢坯连续铸钢生产过程见图1-1图1-1 连铸机的组成结构中间罐:贮存一部分钢水,保证连续铸刚,减小钢水注入后结晶时产生的冲击力稳定钢流和分流,分离钢水带下的炉渣和非金属夹杂物。

结晶器:无底水冷装置,强制钢锭迅速冷却,规定铸坯形状。

夹送辊:防止铸坯因为内部钢液静压力的作用产生“鼓肚”,对铸坯运动起导向作用。

拉娇机:拉辊:拉着钢坯向前运动。

娇直辊:对铸坯表面平整娇直。

模铸与连铸生产过程的比较图1—2。

连铸的优点:简化生产工序,连铸可直接得到一定断面形状的铸坯,省去了整模铸锭、脱模、均热、初扎开坯工序。

节约金属、成材率高钢锭头部有缩孔,扎材时必须切除,在钢锭模内钢液由下向上、由外向里凝固,体积缩小,最后在头部形成缩孔和疏松,在缩孔区存在有较多较大夹杂物,必须切除。

(1) 节能。

连铸省了一次加热一次扎材(2) 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连铸自动化程度高,省去大量人力。

铸锭从整模、铸锭、脱模、初扎都穿插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工人劳动条件差。

(3) 质量好。

与铸锭比,连铸坯内部组织均匀、致密、偏析少、性能稳定,表面缺陷少。

(4) 生产成本低。

(连铸设备简单,省去初扎机,均热炉,并节约了燃料动力和人力)缺点:(1) 生产小批量、多规格坯料不灵活。

(需更换结晶器,结晶器价格昂贵,连铸机设备较复杂,对管理和操作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适合经常更换)(2) 沸腾钢,高合金钢的连铸还有一定困难。

二 什么叫轧钢生产系统在组织生产时,根据原料来源、产品种类及生产规模的不同,将初扎机或连铸机与各种成品扎机配套设置,组成各种轧钢生产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轧制时的前滑与后滑
• 前滑与后滑概念的引出及定义 • 1)前滑与后滑概念的引出 )
金属流动分界线

⋅ω ⋅ µ = 1
η = µ.ω
ln 1/ +lnω+lnμ=0 1/η ln ln =0
l 式中 μ= —延伸系数 L b ω = .宽展系数 B H η = 压下系数 h
5)变形区参数
α
B C
D
Δb/2
Δh/2
A
• (1)咬入角:α 是 指轧件开始轧入轧辊 时,轧件和轧辊最先 接触的点和轧辊中心 连线与轧辊中心线所 构成的圆心角。
水平合力 :
∑ F = T cos α − p sin α 当 ∑ F ≥ 0 轧件才可能被咬入
x x
, 完成轧制 .
结论
T sin α ≥ ≥ tgα ⇒ P cos α f ≥ tgα (咬入条件) 说明咬入角的正切等于 轧件与轧辊之间的摩擦系数
物理概念
• 根据物理概念: • 摩擦系数可用摩擦角表示.即摩擦角的正切 就是摩擦系数f. • tgβ=f • 则 tgβ≥tgα • β≥α • 轧制过程中的咬入条件为摩擦角大于咬入 角, Β=α为临界条件
α ψ δ
开始咬入阶段
ψ → 合力作用点中心角 δ → 轧件前端与轧辊轴心连
轧件充填辊缝的 过程
稳定轧制阶段
线夹角
K
x
=
α
y
α
ψ
→ 合力作用点系数 ( 虚拟的可能值 )
y
→ 稳定轧制条件下咬入角
α
ψ
α
1.2.3 咬入阶段与稳定轧制阶段的咬入条件比较
• 极限咬入条件 α= β • 极限稳定咬入条件αy = βy kx • 令K= αy / α= kx βy / β • αy =α kx βy / β
①等径
α
B C
Δh/2
A
由几何关系 : L = R −
2 2
∆h R− 2
2
D
得L = R ⋅ ∆h −
∆h 2 ( ) 2
= R ⋅ ∆h
② 不等径
L1 R1 R1 − ∆h1
2
=
2

(
)
2
= 2
R1 ∆h ∆h1
1− 2
2
L1≈ D1∆h1 L R R 2 − ∆h 2
咬入角α与轧辊直径 D和压下量∆h 之间的关系
∆h = H − h = 2 R(1 − COSα ) = D(1 − COSα )
式中 R ---- 轧辊半径。
α
(1
B C
D
Δ长与变形区长
• 根据几何关系,接触弧长s为: s=Rα • 接触弧之水平投影叫做变形区长度 • 变形区长度的确定(接触弧长与轧制条件有关可 分为三种情况)
• 纵轧过程就是金属在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轧辊之间通 并在其间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过,并在其间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 • 横轧 :轧件变形后运动方向与轧辊轴线方向一致 轧件变形后运动方向与轧辊轴线方向一致 • 斜轧:轧件作螺旋运动,轧件与轧辊轴线非特角 斜轧:轧件作螺旋运动, 根据金属状态分: 热轧、冷轧. 根据金属状态分 热轧、冷轧
相对压下量 相对宽展量 相对延伸量
H −h ×100% h h ln
b−B × 100% b l−L × 100% l
H
b−B ∆b ×100% = ×100% B B
b ln B l ln L
l−L ∆l × 100% = × 100% L L
变形系数的表示法
轧制时表示各向变形系数的关系式
1
η
2)研究宽展的意义
• (1)拟订轧制工艺时需要确定轧件宽展. • (2) 孔型轧制中,必须正确地确定宽展的大小,否则不是孔型充不 满,就是过充满. • 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能适应多种情 况下准确地计算宽展的理论公式。所以在生产实际中习惯于使用 一些经验公式和数据,来适应各自的具体情况。
第二章 轧制理论基础 二章
• • • • • • •
1 轧制变形基本概念 2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3 轧制过程中的横变形宽展 4 轧制过程中的纵变形――前滑与后滑 5 轧制压力及力矩 6 连轧 7 斜轧
1轧制变形区的概念及轧制变形基本理论
• 1.1轧制过程及分类: • 1)轧制过程 轧件由摩擦力拉进旋转轧辊之间, 轧制过程: 轧制过程 受到压缩进行塑性变形的过程,通过轧制使金 属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 • 2) 分类 轧制方式按轧件运动分:有纵轧、横轧、斜轧。
作业
• 已知 某1150轧机钢锭尺寸880*1400 热轧, 该条件下允许咬入角30°问: • 1)轧后厚度为多大. • 2)求接触弧长.
1.3 轧制过程中横变形 宽展 轧制过程中横变形---宽展 • 1.3.1宽展及其分类 1、宽展与研究宽展的意义 1)宽展:在轧制过程中,当轧件受到压下后, 金属除按最小阻力法则沿纵向延伸外, 在横向也产生变形,称之为横变形。轧 制前、后轧件沿横向尺寸的绝对差值, 称为绝对宽展简称为宽展.
α = arcCos1 − D ∆h一定D增加α降, D一定∆h降α降.
•实际生产中以带有楔形端咬入后利用稳定轧制阶段剩余摩擦力 实现咬入 实际生产中以带有楔形端咬入后利用稳定轧制阶段剩余摩擦力,实现咬入 实际生产中以带有楔形端咬入后利用稳定轧制阶段剩余摩擦力 实现咬入. •利用外推力将轧件强制推入轧辊中 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 相当于楔形外 利用外推力将轧件强制推入轧辊中,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 利用外推力将轧件强制推入轧辊中 外力作用使轧件前端被压扁,相当于楔形外 端降低压下量,有利于咬入 有利于咬入. 端降低压下量 有利于咬入

确定金属在孔型内轧制时的展宽是十分复杂的, 确定金属在孔型内轧制时的展宽是十分复杂的,尽管做过大 量的研究工作, 量的研究工作,但在限制或强迫宽展孔型内金属流动的规律 还不十分清楚。
3、宽展的组成 • 轧辊与轧件接触摩擦 • 变形区几何形状和尺寸的不同 • 使沿接触表面上金属质点的流动轨迹与接 触面附近的区域和远离的区域是不同的。 • 组成: 滑动宽展∆B1 翻平宽展∆B2 鼓形宽展∆B3
1)滑动宽展
• 滑动宽展变形金属在轧辊的接触面上,由于产 生相对滑动使轧件宽度增加的量以∆B1 表示, 展宽后此部分的宽度为 : • B1 =BH+∆B1 • 2)翻平宽展 • 由于接触磨擦阻力,轧件侧面的金属在变形过 程中翻转到接触表面,使轧件的宽度增加,增 加的量以 ∆B 2表示,展宽的后轧件的宽度为 • B 2= B 1+∆B2=BH+∆B1 +∆B2
咬入的几何意义
β
α
α
β
α
β
α=β:临界 态
β>α 咬入
β<α不能咬入
方向向轧制方向倾斜,实现自然咬入 当R方向向轧制方向倾斜 实现自然咬入 反之 方向向轧制方向倾斜 实现自然咬入;反之 不能咬入. 不能咬入
1.2.2 稳定轧制条件
• 在轧件被咬入后,轧辊给轧件压力P合力作用点与摩擦 力T已不作用于开始接触点处,而是向变形区出口方向 移动.
差别取决于k • 上式说明 αy 与α差别取决于 x 及βy / β 差别取决于
1.2.4改善咬入的途径 1.2.4改善咬入的途径
• 1)重要性 • 改善咬入条件是顺利操作增加压下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 • 2)具体办法
– 由咬入条件 α≤β可知: • 凡是使 降低及 增加的因素 均有利于咬入 凡是使α降低及 增加的因素,均有利于咬入 降低及β增加的因素 • (1) 降低 降低α ∆h
箱形孔型轧制自由宽展
2)限制宽展
• 轧制中,被压下的金属与孔型两侧壁接触, 孔型的侧壁限制着金属沿横向自由流动,金 属被迫取得孔型侧边轮廓的形状。 • 此时,轧件得到的宽展不是自由的,除受摩 擦力外,还受到孔型的限制。此外,在斜配 孔型内轧制时,宽展可能为负值。 •
3)强迫宽展 强迫宽展
• 被压下的金属受轧辊孔型凸峰的切展而强制金属沿横向流动, 使轧件的宽度增加,这种变形叫做强迫度展。 • 在立轧孔内轧制钢轨时是强制宽展的最好例子,如下图所示。 轧制宽扁钢时采用的'切展'孔型也是说明强制宽展的实例。
2)提高β的方法
• (1) 改善轧辊或轧件表面状态 以使 升高 改善轧辊或轧件表面状态,以使 以使β升高 • 初轧粗轧在轧辊刻槽焊点滚花等目的均使f升, 初轧粗轧在轧辊刻槽焊点滚花等目的均使 升 β升. 升 • 精轧通过立轧高压水去除氧化皮等办法改善轧 件表面状态,使 升 升 件表面状态 使f升, β升. • (2) 合理调节轧制速度 • 利用稳定轧制条件下的剩余摩擦力 采用低速 利用稳定轧制条件下的剩余摩擦力,采用低速 咬入,高速轧制 高速轧制. 咬入 高速轧制
2
= 2
2
− 2
(
)
2
=2
R 2∆h ∆h 2
− 2
L2 ≈ D2∆h2 R1∆h1=R 2∆h2 =R 2∆h −R 2∆h1 R2 ∆h1= R + R ∆h 2 1 L=L1=L2=
2R R R +R
2 2
1 1
∆h
△h2
假定
L1=L2

∆h1+ ∆h2=∆h

1.2 实现轧制过程的条件
• 轧制过程是否能建立,决定于轧件能否被旋转 轧制过程是否能建立, 的轧辊咬入.因此, 的轧辊咬入.因此,研究分析轧辊咬入轧件的 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送 料 支 承 工 平 作 整

1 星 行 轧 机
3)简单轧制过程图示
简单轧制过程:
α
(1)上下轧辊直径相同
Δh/2
A
(2)转速相等 (3)轧辊无切槽 (3)均为主动(传动)辊 (4)无外力或推力 (5)轧辊为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