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国资本主义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新贵族。
17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2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
1642年,国王讨伐议会,内战爆发,议会打败国王军队。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国王人士发动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促使人们将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于是18世纪60年代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重要阶段。
期中,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被广泛应用。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
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
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了解英国、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它们各自的特点。
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政治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的特点:1.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立宪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她的权力是象征性的,实际政府首脑是首相。
•两院制:英国的议会由两个议院组成,即上议院(伯爵院)和下议院(普通人院)。
议会在立法和监督政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阁制:英国的政府基于内阁制度,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并对行政事务负责。
•具有传统法律和习惯的宪法:英国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宪法权威主要来源于习惯法和先例法。
2.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总统制:美国是一个总统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拥有行政权力。
•三权分立:美国政府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权由总统领导,立法权属于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联邦制: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将权力分散到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在特定事务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宪法的权威:美国有一部成文宪法,被视为国家最高法律,规定了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
3.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半总统制: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负责外交事务和国防,而政府首脑是总理,负责内政。
•单院制:法国的议会由国民议会(下议院)和参议院组成,但国民议会在立法和决策上起主导作用。
•中央集权:法国的政治体系相对较集中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较大的控制权。
•宪政传统:法国政治体系承袭了法国宪政传统,法律和法典对法国政治体系有重要影响。
总体而言,英国、美国和法国的政治制度都具有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共同特点,如法治原则、选举制度和民主原则。
但由于历史、法律和政治文化的差异,它们在君主制或总统制、立法体系、权力分配和地方自治等方面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的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英国从传统手工业经济转向机械化工业经济的重要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
这些改变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人口增长。
工业化使得生产变得更高效,降低了成本,并大大提高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
在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逐渐成为英国社会经济的主要模式。
资本家开始垄断生产资料和市场,形成了大型工业企业,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更大的利润。
这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劳动者对剥削的不满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19世纪中期,英国经历了自由贸易的时期。
通过取消贸易壁垒、降低关税和制定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对英国经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也为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
20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工业化的
深入和科技的进步,服务业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英国经济的主导。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行业开始占据重要地位,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多元化。
然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的增加。
工人阶级的弱势地位以及贫困、劳工条件的恶化成为社会关注
的焦点。
这导致了工会运动和改革运动的兴起,致力于改善工人权益和社会福利。
总的来说,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经历了自由贸易时代和服务业的崛起。
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带来了经济繁荣,同时也引发了对不平等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浅谈资本主义制度

思修作业十亚当·斯密出生于十八初的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处在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交汇点。
可以说,亚当·斯密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见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过去,也看见了工业革命的未来。
相对于过去陈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无疑更能激发人民劳动与创造的活力因而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此外,资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足够的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他们必然要联合中下层的民众力量来推翻封建贵族势力。
这种合作的历史基础,促进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相对平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阶级革命也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的一次社会革命,它削弱了封建特权而达成了社会关系的一次重新优化。
一个隐含的逻辑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需要自由的劳动力,因而资本阶级也不得不扮演自由劳动力的保护神。
因为现实生产的需要,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是具有一定妥协性的。
此外,英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他们国民的民族意识或者说“同胞感”也一直较好地维系着社会的平衡。
简而言之,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更多地是以一种解放者的姿态出现在民众面前的。
更遑论,资产阶级带领着这个国家走向了它的黄金时代——一个似乎充满财富与机会的欣欣向荣的世界,展示了它那点石成金的奇妙魔法。
所以,在那个根本就不存在另一种现代社会制度的情况下,在那个资本主义制度大步向前的上升阶段,也无怪得亚当·斯密会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它将永远存在。
”弗朗西斯·福山出生于二十世纪中叶,他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至今福山前辈仍在其学术道路上笔耕不辍,所以我们不妨暂且把老爷子看成是当代的学者。
福山老爷子在其著作中主张“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将是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势”。
对于福山先生的看法,我是十分赞成的。
但我并不认为当今美国的社会制度会成为人类社会的终结。
因为美国现行的社会制度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诠释是有偏差的。
我的观点是,就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而言,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隔阂和偏见。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1. 引言说到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哎呀,这可是个老话题啊,但也是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
想想看,英国可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资本主义这条路也走得跌跌撞撞。
不过,别担心,我来给你理理这段曲折的旅程,带你回到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历史瞬间。
2. 初见端倪: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2.1 中世纪的商业革命要说资本主义的起源,得追溯到中世纪的商业革命。
那时候,英国的商人们可谓是“人称贸易大亨”,他们跑来跑去,东拼西凑,带着各种奇奇怪怪的货物。
想象一下,满街都是五颜六色的布料和香料,简直就像是一场大派对!而且,随着城市的兴起,大家开始明白,赚钱可比单纯的打猎、种田更容易,嘿嘿,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一步!2.2 工业革命的助推到了18世纪,工业革命来了,哇塞!一瞬间,手工业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人们纷纷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
这时,资本家们开始兴风作浪,拿着钱袋子雇人,建立自己的产业。
真是“有钱就是爷”啊!不过,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工人们在工厂里工作条件恶劣,真是让人心疼。
3. 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3.1 相关部门的角色进入19世纪,相关部门终于意识到,光靠资本家们的良心是不够的。
于是,开始出台各种法律来规范市场,保护工人。
这就像是给这个疯狂的游戏加了些规则,让大家玩得更安心。
比如,1888年通过的《工厂法》,让孩子们不用再在工厂里受苦,真是“雪中送炭”啊!3.2 经济危机与调整当然,资本主义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后,大家才发现,这个系统可得好好调教一下。
相关部门开始介入,推动社会福利,试图给每个人分一杯羹。
这样的变化,让普通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听起来是不是挺不错的?4. 现代资本主义的探索4.1 全球化的浪潮进入20世纪,全球化潮流来袭,英国也不例外。
大家开始跨国交易,形成了更复杂的经济网络。
那时候,许多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真的能带来幸福吗?我们是不是成了金钱的奴隶?各种抗议活动层出不穷,真是“你一言我一语”,让社会充满了争论。
简析英法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简析英法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以下是对两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简要分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工业革命: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由手工业生产向工厂化生产转变。
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机器加工、煤炭开采和纺织业的大规模扩张。
- 科技创新: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科技创新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铁路的建设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工人运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人们开始组织工会和运动,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权益保护。
这些劳工运动也催生了社会改革的呼声。
- 自由市场经济:英国经济在此期间逐渐转向了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并催生了金融业的繁荣。
- 帝国主义:19世纪后期,英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帝国之一。
通过殖民地的开发和掠夺,英国得以获得廉价原材料和市场,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君主专制:与英国不同,法国在18世纪还是个君主专制国家。
尽管如此,法国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发展。
- 市场改革:法国政府在18世纪末期进行了一系列市场改革,包括取消内部关税和限制农民迁移。
这些改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法国大革命: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律和政治基础。
大革命也带来了土地改革、减轻负担和工会自由等劳工权益的保护。
- 工业化:19世纪初,法国开始工业化进程。
尤其是纺织、矿业和铁路等行业迅速发展,催生了城市化和劳工阶级的形成。
- 社会主义运动:法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和劳工权益保护的要求。
总体而言,英国和法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都受到了工业革命的推动,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英国更早地实现了自由市场经济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而法国则通过大革命后的改革和社会主义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观后感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观后感【最新版3篇】目录(篇1)1.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及其特点2.英国资本主义对社会的影响3.对英国资本主义的看法与反思正文(篇1)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工业革命、商业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英国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具有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干预较少,市场竞争激烈。
英国资本主义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其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然而,这也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恶劣等问题。
对于英国资本主义,我们应该既看到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要正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社会公平、人权保护和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录(篇2)1.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概述2.英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3.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我国与英国资本主义的比较5.总结正文(篇2)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那时英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这一时期,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宗教改革和海外掠夺等手段积累了大量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 16 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这一时期以圈地运动为特点,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土地资源。
其次是 17 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然后是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阶段,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后是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的帝国主义阶段,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英国民族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影响

英国民族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影响在西方世界中,英国是最具代表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在英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同时,还产生了一种与之有着深刻联系的思想——民族资本主义。
本文将探讨英国民族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是一种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
民族资本主义认为,国家与私人资本家应该合作,共同发展国家经济,为本国人民谋福利。
所谓的“民族资本主义”,并不是指国有化或国营化,而是主张国家对关键产业或重要经济部门进行干预和控制。
比如在英国,铁路、煤炭、银行等行业被视为国民产业,受到国家控制和干预。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英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当时英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求。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开始探索新的经济模式和理念。
他们认为,国家应该积极参与经济发展,促进国内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使用民族资本主义,通过国家控制和干预,确保了关键产业的运转和国家安全。
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政府将国家工程师和重要工人转移到空军和造船业。
政府还对铁路和煤炭行业进行了控制和干预,确保了供应线的畅通和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经过多年发展,英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成为英国社会和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的政治生态中,民族资本主义对于三大政治党派(保守党、工党和自由民主党)和商界领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民族资本主义的优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盛行,得到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首先,民族资本主义可以提高国家的经济自主性和竞争力。
通过国家控制关键产业,政府可以自主决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避免外国企业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依赖。
其次,民族资本主义可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国有企业可以为国家运作和制定财政预算,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最后,民族资本主义可以提高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英国资本主义Part one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早期的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而作坊主丧失了生产者的身份后,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地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资本主义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但是英国确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
英国是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
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
因此,资产阶级政权在英国的建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
英国通过海外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积累了雄厚的资本,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英国的手工工场比较发达,分工较细,手工业工人技术水平比较高,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
英国广大的海外殖民地,不仅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充足原料,也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销售市场。
于是,工业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
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早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劳动力、资源、市场这四个必要条件,所以,一场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革命就在英国首先开始了。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除了资产阶级建立了统治、海外市场广阔、原始资本积累较多、自由劳动力丰富、国际贸易交通便利、农业资本主义发达等因素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有利因素,如:煤铁资源丰富,英国可以大量炼铁,提高铁产量;国内交通便利,英国国内有许多适于航行的河流,河网密布。
英国实行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
1685年,法国国王实行宗教迫害,大批胡格诺教徒被迫离开法国,来到英国。
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后来他们中间产生了许多发明家和企业家。
正是靠着这样一套优良的制度及在这种政体激励下涌现出来的企业家和发明家,条件并不是非常优越的英国,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成为19世纪前半期整个世界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引擎。
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但是马克思清晰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的最为典型。
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据为己有,而农民则变为一无所有的流浪者,最终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出卖劳动力。
资本家从而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私有制,奠定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
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一亿多。
马克思指出:“非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资本家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
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早已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主,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依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在英国,在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这段时间,政府就曾颁布过各种劳动法令,强迫工人延长劳动时间。
马克思对这种情况做出这样的抨击:“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
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
” 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之上的。
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社会的雏形也开始出现。
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资本主义制度和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一样都是剥削制度。
Part two08年经济危机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影响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英国大事记:1.2008年1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达林宣布了一项旨在拯救诺森罗克银行的计划。
2.2008年1月29日▲英国首相布朗主持欧洲领导人高峰会议,讨论如何应对动荡的国际经济局势。
3.2008年2月18日▲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
4.2008年2月21日▲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5.2008年3月12日▲英国政府公布2008财政年度预算草案,2008财年英国经济增长率将低于此前的预测,同时预算赤字将大幅增加。
6.2008年3月27日▲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讨论如何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敦促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改革。
7.2008年3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和英国首相布朗同意加强合作,应对金融市场动荡。
8.2008年4月21日▲英国央行宣布,将动用500亿英镑的政府债券,调换商业银行持有的抵押资产,以帮助银行业复苏。
9.2008年5月1日▲英国央行在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次贷亏损可能只有一千七百亿美元;各大银行同意在特别流动性计划中保留最低资产额10.2008年8月29日▲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表示,英国正面临着6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11.2008年9月26日▲英国首相布朗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发言,呼吁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国无意推出美国式的金融救援计划来救助英国银行业。
布朗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已经为信贷机构注资超过1000亿英镑(约合1800亿美元)。
此外,英国政府还准备采取更多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
12.2008年9月29日▲英国财政部宣布将接管英国主要房贷机构布拉德福-宾利银行的抵押贷款业务,并由西班牙最大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收购其零售储蓄等业务。
至此,英国最大房贷银行布拉德福-宾利银行成为今年第二家被国有化的英国银行。
▲英国政府宣布将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的最佳资产存款业务以6亿1200万英镑出售给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其余价值500亿英镑的房贷抵押业务则被国有化。
13.2008年10月3日▲英国首相布朗对内阁进行部分改组,以应对英国目前出现的经济危机。
布朗同时宣布将成立一个国家经济理事会为英国经济度过全球危机提供经济决策。
14.2008年10月4日▲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小型会议,以寻求共同应对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对策。
▲英国将会向欧洲联盟建议设立120亿英镑的基金,协助小企业应付国际金融危机。
15.2008年10月8日▲英国政府公布救助银行计划,至少动用500亿英镑,计划将包括各主要银行,如巴克莱、莱斯、汇丰及渣打。
英国政府表示,英格兰银行将提供2000亿英镑的短期信贷额,增加各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16.2008年10月9日▲英国首相布朗宣布与冰岛进行外交战,他对冰岛“非法拒绝”归还英国投资者存在冰岛破产银行的数十亿英镑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由于担心英国大笔现金将遭损失,布朗动用了反恐法权力以冻结冰岛资产。
对英国就业的影响:据英国招聘和就业联合会与毕马威发布的一项就业报告显示:2008年12月英国固定职位数量连续第九个月下降,该分项指数由11月的28.9降至28.6。
为该指数最低水准,临时职位数量也连续第五个月下滑,该指数由11月的31.7滑至29.8,也是1997年10月开始此项调查以来的最低水准(指数低于50表明就业市场萎缩)。
另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0月,英国2008年共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此外,从2008年1月至11月,英国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人,使得总人数达到了107万,其中,从10月到11月这一个月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就增加了7.57万。
在具体的裁员情况方面,截止到2008年12月17日,在此之前的3个月中,英国主要的公司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成本提高、需求下降等经济现实导致的裁员达38588人。
在就业指标方面,截止到2008年10月份,英国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适龄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74.2%,比三个月前和上年同期均下降了0.1%;就业总人数为8938万,从8月到10月,就业人数减少了11.5万,就业形势急剧恶化。
在失业指标方面,截至2008年11月底;英国失业人数已经连续10个月上升,失业总人数攀升到186万,失业率达6%,为199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时间指标方面,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的周工作总时数是9.379亿小时,比5月至7月间的周工作总时数减少了760万小时;同时,从2008年8月至10月,英国劳动人口每周平均工时是32.0小时/人/周,比5月至7月间的每周平均工时下降了0.1小时/人/周。
在劳动人口的GB平均收入增长率指标方面,从2008年8月至10月,整个经济的劳动人口平均收入增长率(除奖金)为3.6%;若包含奖金,2008年度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为3.3%,这一比例与上年持平。
但具体到不同的经济部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对各国就业的冲击也将持续并进一步深化。
就英国而言,据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年度报告显示:英国2008年已有逾15万个职位被裁减,2009年将有60万个,而在2010年将再有25万个。
该报告还预测,加上合同到期等其他原因,到2009年底英国的经济衰退将导致100万人失业,英国的总失业人口将因此达到280万,2009年将是自1991年以来就业形势最差的一年。